国家教师职业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幼儿)》能力测试试卷A卷 含答案.doc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7404448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教师职业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幼儿)》能力测试试卷A卷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家教师职业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幼儿)》能力测试试卷A卷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家教师职业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幼儿)》能力测试试卷A卷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国家教师职业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幼儿)能力测试试卷A卷 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作品的是( )。A岳阳楼记 B桃花源C归去来兮辞 D归园田居2、纳米是一种( )。A.水稻B.长度单位C.粒子D.时间单位3、幼儿园小朋友洋洋的画被幼儿园推荐发表,所得稿酬应归于( )。A.幼儿园B.洋洋本人C.洋洋的父母D.洋洋的老师4、下列关于离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战国时诗人屈原的代表作B.我国古代最长的爱情诗C.运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D.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5、学校派张老师参加省里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但按学校的相关规定,应扣除张老师500元的绩效工资。学校的这项规定( )。 A.节约了办学成本B.加强了经费管理C.体现了按劳取酬D.侵犯了教师权利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年7、华华在活动室不小心把膝盖摔破了皮,华华的妈妈投诉了带班的范老师。第二天园长批评了范老师,范老师憋了一肚子火,回到班里训斥了孩子们:“还不给我坐好,莫名其妙!”范老师的行为( )。A.合理,表明她不掩饰自己的情绪。 B.合理,表明她善于转移负面情绪。C.不合理,表明她缺乏心理调适能力。 D.不合理,表明她缺乏教学组织能力。8、下列选项中,与“曹操和曹植是父子”判断类型相同的是( )。A崔健和田震是歌手B王静和李霞是团员C徐超和周楠是战友D樊铃和李捷是医生9、下列音乐术语中,表示“两个音乐之间的音高差距”的是( )。A.音域 B.音程 C.音调 D.音阶10、一般而言,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是( )。A.正概念B.负概念C.关系概念D.属性概念11、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优秀教师总是能够耐心地进行个别辅导,支撑他们这样的关键因素是其( )。A教学风格B敬业精神C教学水平D知识水平12、在WORD中,不能操作实现的是:( )。A.在页眉中插入日期B.建立奇偶内容不同的页眉C.在页眉中插入分页符D.在页眉中插入剪贴画13、教师不再受外部评价或职业升迁的牵制,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说明教师成长进入了( )。A.巩固阶段B.生存阶段C.更新阶段D.成熟阶段14、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文中“流弊”具体指的是( )。A.像走熟路那样使用联想B.误用联想意义C.用字太俗滥D.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15、师幼关系是指教师和幼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其中,教师和幼儿在教学上是( )关系。A平等B授受C上下级D相互促进16、初入园的小朋友害怕幼儿园厕所里的蹲坑,黎老师就在每个蹲坑的两边合适的位置,用环保油漆画上了可爱的小脚印。孩子们看了既新奇又喜欢,入厕时都去踩自己喜欢的小脚丫。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长期性 B.示范性 C.复杂性 D.创造性17、王老师得知红红偷了同伴的玩具,没有当着全班幼儿的面批评红红,而是把红红红叫到办公室耐心引导。王老师的做法( )。A.正确,幼儿需要赏识B.不正确,幼儿是有个性的人C.正确,幼儿需要尊重D.不正确,幼儿是有发展潜能的人18、下列音乐术语中,表示“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法则同时发声构成的音响组合”的是( )。A.和声B.合类C.合唱D.齐奏1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20、文成公主入藏和松赞干布和亲,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朝代是:( )。A.汉朝B.晋朝C.唐朝D.宋朝21、( )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A.国务院 B.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C.全国人大 D.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22、世界各国的动画片常常以动物为主角,下列影片中的动物形象,属于中国创作的是( )。A猫和老鼠B.机器猫C.黑猫警长D.加菲猫23、找规律填数字是一种很有趣的游戏,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下列各组数字填入数列“1、6、5、9、12、( )”,空缺处的数字,正确的是( )。A.13 B.15 C.17 D.1924、( )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是衡量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A.专业技能B.专业情操C.专业知识D.教学方法25、某学校初三(二)班的班主任周老师.为了提高班级升学率,安排学生在午休期问进行模拟考试,同时占用学生体育课来进行答疑。该老师的做法()。A.正确.学校要保证自己的升学率 B.正确.体育课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C.错误.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D.错误.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两小时26、边城是哪位作家的代表作?( )A.钱钟书B.沈从文C.萧军D.废名27、天仙配所反映的剧种是( )。A.黄梅戏B.评剧C.豫剧D.京剧28、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B.教师应讲授学习的过程C.教师应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D.教师教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29、下列选项中,标志着日本开始全面侵华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材料分析: 夏日的雨后,大(1)班幼儿来到户外准备做操,发现地上爬了几只蜗牛,都纷纷蹲下来看。音乐声响起,幼儿小心翼翼地站在操场上做操,互相提醒別踩着蜗牛了,做完操后,有的幼儿提议要教救蜗牛,还有的幼儿提出要捉几只蜗牛到班里养着。 “蜗牛有嘴吗?”“有脚没有?”“喜欢吃什么?”“它能走曲线吗?”“是公的,还是母的?”幼儿提出了很多问题。李老师也表现出十分感兴趣的样子和幼儿一一起讨论。 李老师说:“宝贝们真棒!提出了这么多有趣的问题!不过,老师也不知道答案,但是老师很愿意和大家一起去学习,我们想想,怎么可以获得答案呢?看书!问爸爸妈妈!小朋友纷纷回答。李老师高兴地说:“好,我们分头行动。”于是,李老师用瓶子装着蜗牛带到班里,养蜗牛的行动开始了。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李老师找来关于蜗牛的科普视频和孩子们一起观看,同孩子们一道观察、记录蜗牛的生活,并一起围绕蜗牛“吃什么”“怎么睡觉”等问题查阅资料、分享资料科以“蜗牛”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陆续在班里开展起来。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2、材料分析: 蝴蝶的种子 我在院子里,观察一只蛹,如何变成蝴蝶。 那只蛹咬破了壳,全身湿软地从壳中钻了出来,它的翅膀卷曲皱缩成一团,它站在枝桠上休息晒太阳。好像钻出壳已经用了很大的力气。 它慢慢地、慢慢地,伸直翅膀,飞了起来。 它在空中盘桓了一下子,很快地找寻到一朵花,它停在花上,专注、忘情地吸着花蜜。 我感到非常吃惊,这只蝴蝶从来没有被教育怎么飞翔,从来没有学习过如何去吸花蜜,没有爸爸妈妈教过它,这些都是它的第一次。它的第一次就做得多么精确而完美呀! 我想到,这只蝴蝶将来还会交配、繁衍、产卵、死亡,这些也都不必经由学习和教育。 然后,它繁衍的子孙,一代一代,也不必教育和学习,就会飞翔和采花了。 一只蝴蝶是依赖什么来安排它的一生呢?未经教育与学习.它又是如何来完成像飞翔或采蜜如此复杂的事呢? 这个世界不是有很多未经教育与学习就完美展现的事吗?鸟的筑巢、蜘蛛的结网多么完美!孔雀想谈恋爱时,就开屏跳舞!云雀有了爱意,就放怀唱歌;天鹅和娃娃鱼历经千里也不迷路;印度豹与鸵鸟天生就是赛跑高手。 这些都使我相信轮回是真实的。 一只蝴蝶乃是带着前世的种子投生到这个世界,在它的种子里,有一个不可动摇的信念:“我将飞翔!我将采蜜!我将繁衍子孙!” 在那只美丽的蝴蝶身上,我看到空间的无限与时间的流动,深深地感动了。回答问题: (1)阅读全文,说说标题“蝴蝶的种子”中“种子”代表的意思。 (2)文中最后一段划线句子“深深地感动了”.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被深深地感动了”?3、材料分析: 时尚浅说 辞典上“时尚”直白的释义就是一时风尚。作为社会流变、生活迁移、价值更迭驱动下的潮汐式性相,主要是审美旨意、心理趋向在公众与日常的表征。其公众性、盲动性、愉悦性以及可仿效性的自身特质,决定了它浪打浪般的生长,成就其推进演化的广度、强度和速率;还不妨说,时尚作为时代的情感表征,乃是一个时代的种种合力使然。虽然其行也不远,此起彼落,时有变更,却不随一己好恶而兴废,不因拒之纳之而行止,称得上是一位无翼而飞、天生天杀的主儿。 同时,时尚也并非可以简单地一面而论。其本身也具备种种包容的可能:既可孕育诞生之契机,亦可成为溃糜之温床,事情确实存在两面性。“因势利导”因而成为可能,“圣者时也”的名言,“我行我素”的标榜,也因而都在大本大宗的道理之内,是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人在“自然化”了的客体面前的主观选择和临世态度。 不妨说,“趋时”是人类的天性,要不然“ok”“byebye”也不至于那么频频挂到男男女女的嘴边。这一方面说明人的“顺变”能力,另一方面呢,也说明了人的“从众”心理-他那样说的时候,未见得自己多么酷爱英语。可见,“趋时”大体指向外部关涉,关涉“面子”上的事,跟自己内心的好恶关系不是太大的。这原本毋庸置疑,须得一议的是:这里的时尚很可能成为一种压力,压迫人们划一了心志和产生超水平的企求。诸如就业上某些职岗的过冷过热,诸如婚嫁时房子、车子被列为必要前提-面对种种时尚如鹙趋之或心理失衡,人们有理由拒绝“安分守己”、“安贫乐道”的慰勉,也同样有必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和属于自己的选择。 如果说人除了是一种“物质”存在还分明是一种“精神”存在,那么,“与时俱进”跟“顺时迁变”就不能是一回事。而且,执著于精神性的人还往往抱持跟时尚“对视”的姿态,所谓“不随俗沉浮”,大体描述了在物性和物化了的时尚面前保持一份心灵的高傲。“不合时宜”归根结底是一种精神境界,是“抗尘走俗”与“超尘脱俗”的起始点。我们无法在普遍的层面上要求人们都成就为精神上的“庞然大物”,可以肯定的则是:一个精神强健的人,一个有作为的人,一个不失尊严的人,无论是在春风得意中走马,还是在艰难困顿中蹒跚,都不能是一个失落自我而为时尚左右的人。问题: (1)文章说,“趋时是人类的天性”。请简要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应如何正确面对“时尚”?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观点。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写作: 20世纪30年 代,梅兰芳先生初到上海,虽然他唱功绝佳,誉满京华,但要在大上海一下子出名也难。当时想在报纸上打广告,但广告要怎么写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呢?经过一番 筹划,戏班子决定在报纸上只印三个字-梅兰芳,当时上海的市民并不知道梅兰芳是谁,因为好奇都在互相打听。连登了一周之后,报纸上登出了一个详细的广 告:“梅兰芳-京剧名旦,今晚在上海某戏院登台献艺,欢迎观看。”就这样,梅先生在上海一唱走红。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1. 审题 (1) 审文体-论说文;重在根据材料提炼自己观点,从新颖的角度说服读者同意作者观点的说理性文体。 (2) 审题型-材料作文 (3) 审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标题自拟。 不少于800字 2. 立意-根据材料提炼观点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A2、B3、B4、B5、D6、B7、C8、C9、B10、A11、B12、【答案】C。13、D14、D15、答案:B16、D17、C18、A19、D20、【答案】C21、B22、C23、B24、C25、C26、B27、A28、C29、C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答案如下:(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材料中,李老师在孩子们发现蜗牛后,因势利导,和孩子们一起研究蜗牛,促进了孩子们对蜗牛的了解。(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材料中,李老师课后研究查阅蜗牛资料,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材料中。李老师将蜗牛引入课堂,和孩子们一起观察记录蜗牛的生活,通过查阅资料、分享资料,展开了以“蜗牛”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课程。(4)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材料中,幼儿提出问题,李老师给予赞赏。(5)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材料中,幼儿发现的问题,李老师帮助幼儿解决,引导幼儿思考。2、答案如下:(1)作者认为蝴蝶是轮回的生物,所以“蝴蝶的种子”中“种子”代表蝴蝶身体里带着的前世的经历,也是蝴蝶的信念。当蝴蝶再一次投生到这个世界时,带着前世的种种,带着不可动摇的信念,不用经历学习和教育,也可以完成飞翔、采蜜、交配、繁衍、产卵等复杂的事情。(2)作者通过观察一只蛹蜕变成蝴蝶的过程,惊讶于蝴蝶天生就会飞翔、采蜜,所以作者深信蝴蝶是有轮回的。每一只蝴蝶都是带着前世的种子投生到这个世界,每一只蝴蝶的种子里都有一个不可动摇的信念,就是:我将飞翔!我将采蜜!我将繁衍子孙!人类的生命就像蝴蝶一样.拥有生生不息的精神,世代延续、繁衍不息。蝴蝶无论轮回多少世,总是在这个世界上带着坚定的信念生存下去,历经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轮回。这样的生命气象,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是生机盎然的。人类的生命又何尝不是如此?在蝴蝶的身上,作者读到了对生命的思考。所以,作者被深深地感动了。3、答案如下:(1)人具有“顺变”能力,能适应时尚;人有“从众”心理,往往会趋时逐流;人都爱面子,易于屈从时尚的压力。(2)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不超越实际追求时尚;在时尚面前要有自己的选择;要保持心灵的高傲,任何情况下都不为时尚所左右。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答案略。根据作答情况给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