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卷D卷 附答案.doc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7323413 上传时间:2020-03-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卷D卷 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卷D卷 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卷D卷 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卷D卷 附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教师不仅掌握了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而且还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的密切关系,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教学能力?( )。A.教学监控能力 B.教学操作能力C.教学认知能力 D.教学反思能力 2、我国古代教育家苟子说“蓬生麻中,不扶 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强调的是( )因素对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3、从课程形态上看,当前我国中学实施的“研究性学习”属于( )。A.学科课程B.拓展性学科课程C.辅助性学科课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4、在意义学习中,新学习的观点是原有观点的上位观点的学习被称作( )。A.综合学习B.并列学习c.类属学习D.总括学习5、小玲和她的同学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学校,在很多方面都能很好地与学校保持一致,这体现了群体的哪种功能?( )。A.归属功能B.支持功能C.认同功能D.塑造功能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区别于一般认识过程的显著特点是( )。A.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B.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C.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D.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7、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教育目标分类学C、教育过程D、教学与一般发展8、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测评与反馈。这种教学评价被评为( )。A.诊断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9、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 )。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 “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 )。A.小学一年级至高中B.小学三年级至高中C.小学五年级至高中D.初中一年级至高中11、在专家指导下,地处贵州东南的侗察中学组织有关教师对面临传承危机的侗族织锦工艺进行课程开发,开设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侗族织锦课程”,该课程属于(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社会课程12、在一堂化学课上,张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挂图,帮助学生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 。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B.练习法C.作业法D.演示法13、保加利亚学者罗扎诺夫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一种利用联想、情境、音乐等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是( )。A.纲要信号教学法B.探究发现教学法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14、作为教学的一部分,课堂管理能够教给学生一些行为准则,并促使学生行为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这说明课堂管理具有( )。A.维持功能B.缓冲功能C.发展功能D.解释功能15、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发表的一部著作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这部著作是( )。A爱弥儿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理想国16、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17、按照学习结果,心理学家加涅将学习分为言语信息、态度、智慧技能、动作技能和( )五大类。A控制力B组织技能C适应能力D认知策略18、张老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既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也考虑他们在老师指导下可以达到的水平,维果斯站将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重称为( )。A.教学支架 B.最近发展区C.组织者 D.自我差异性19、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课程内容前后反复出现,且后面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扩展和深化。这种教材编排方式是( )。A.直线式 B.螺旋式C.分科式 D.综合式20、编写教材(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 A.课程计划 B.课程目标 C.课程标准 D.课程说明21、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洛克D卢梭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2、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正迁移。3、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4、学生知识越多,说明学生能力越强。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的要求是什么?)2、简还知觉的基本特征。3、简述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征。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某教师在教文言文强项令时,提了一个问题:“课文题目中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课文的注释,马上回答是“硬脖子”的意思。为了让学生对比古 今词义的区别,教师又追问:“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问懵了,课堂上出现了“冷场”的局面,教师接连问了几个学生都没有 答出来。课后,教师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反思。第二天给另一个班上课时,该教师及时改变了提问策略。 在学生找出“强项”在课文中的意思之后,教师请学生们思考:“请问你们都有什么强项?”一个学生答道: “我的强项是打乒乓球。”教师接着问:“那么,你所用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呢?”学生想了想说:“是长处的意思。”于是,教师再次请大家思考:“强项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词义有什么差别?”学生们纷纷举手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请运用有关教学原则对此材料进行分析评价。2、王某是中学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不好,经常受到班主任张老师的批评。后来王某发奋努力、刻苦学习,终于在一次考试中取得了单科第一的好成绩,但是张老师在成绩公布的那天,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质疑王某的成绩,怀疑其抄袭。 请用相关知识分析该班主任的行为。他应如何对王某这样的学生进行教育?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C2、B3、【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研究性学习从课程形态上看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4、D5、【参考答案】C6、【参考答案】D7、A8、D9、答案:C10、B11、C12、答案:D 13、【答案】C。解析: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保加利亚精神病疗法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首创暗示教学法。暗示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就是对教学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用暗示、联想、练习和音乐等各种综合方式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创造高度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14、答案 :C15、【答案】B16、A17、D18、B19、【答案】B。解析:常见的教科书的编排形式有直线式和螺旋式两种。直线式教科书结构,就是一门学科的教材在各个教学阶段前后一贯地排列,直线推进,不重复。螺旋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把同一课题内容繁简、深浅、难易的不同程度安排在教科书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螺旋上升,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逐级递进。故本题选B。20、C21、A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正确。理由:现代社会随着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以获得文凭为受教育目的的程度逐渐降低,通过教育补充知识、丰富人生的目的越来越强,社会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2、【参考答案】错误。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性越高,越容易产生迁移,但并不一定就是正迁移。如果前面学习的材料对后面学习的材料,产生的是积极的影响,那么就是正迁移,反正,如果产生的是抑制,就是负迁移。3、错误。理由:确定课程目标,首先应该处理好课程与教育目标之间的关系,其次,要对学生的特点、社会需求、学科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确定行之有效盼课程目标。4、此题说法错误。知识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并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能推动能力的发展,能力影响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学习进度。但是知识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故上述说法不正确。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上好一堂课的要求:(1)目标明确。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学习目标。(2)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要求学生做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要及时加以纠正。(3)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4)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5)组织严密。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6)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2、(1)选择性(2)整体性(3)理解性(4)恒常性3、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征是:(1)自我认识的主动性、全面性和概括性;(2)自我体验的敏感性、丰富性和矛盾性;(3)自我调控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薄弱性。4、(1)知识观。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他们认为,人类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而不断地被新的解释和假设所推翻、所取代的。(2)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转移或传递,而是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建构是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3)学生观。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的积累,而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的基础上去形成知识的意义,实现新旧知识的综合和概括。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正确答案:(1) 材料中的教师运用了启发性教学原则。该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 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有: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 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材料中,这位教师在第一堂课中提出的问题:“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出现了课堂“冷场”的局面,这是由于没有 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在教学反思后的第二堂课上,学生们能够紧跟问题思考,最后“纷纷举手并给出自己的答案”,这说明学生们的积极性被成功地调动了起来,证 明教师的启发有了效果。 (2)材料中的教师运用了循序渐进原则。该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 得到充分的发展。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有: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材料中,第一堂课中教师的问 题之所以没有得到学生的回应,正是因为他直接把难题摆了出来,没有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导致的;改进后的第二堂课中,教师先问了容易的问题,学生们做出回答 之后再一步步地引导到目标问题。这样通过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们自然而然就理解了教师的问题。 (3)材料中的教师运用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该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 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有: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知 识的能力。材料中的教师在第一堂课中的问题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正是因为“强项”这个词被单独拿出来直接让学生解释,学生无法联系已有的经验。而到了第二 堂课,教师先问了“你们的强项是什么?”当学生说出了自己的强项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思考刚才说的“强项”是什么意思。这成功地让学生将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 起来,因此,他们很快就明白了这个词的现代意义,接下来也就可以与课文原意对比了,本节课最终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正确答案:(1)材料中的班主任的行为是错误的。学生王某原来属于后进生。后进生通常指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不太守纪律的学生。后进生的心理特征 有:不适度的自尊心;学习动机不强;意志力薄弱。该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质疑王某的成绩,是不尊重学生的体现。 (2)对于后进生的教育,班主任张老师应注意: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