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卷C卷.doc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7287586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卷C卷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考号: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幼儿园时,小军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汽车送给妈妈作生日礼物;三年级时,他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是妈妈最喜欢的漂亮发夹。这一转变说明他的思维已进入(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2、阿特金森对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追求成功者与害怕失败者相比,更倾向于选择( )。A 比较难的任务 B 非常难的任务 C 比较容易的任务 D 难度适中的任务3、儿童道德是从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提出这一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罗杰斯 B.皮亚杰 C.埃里克森 D.佛洛伊德4、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应依据( )。A教学计划 B课程标准C教学模式 D考试成绩5、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循序渐进、以理服人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的德育原则是( )。A.导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疏导原则6、一名小学生决心改掉上课迟到的缺点,冬天一到,他又迟迟不肯起床,结果还是频频迟到,要对该生进行教育,应着重强化其( )。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行为D.道德认识7、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重点是( )。A道德知识的传授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C道德信念的培育D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8、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进步的暂停现象,这在心理学上称为( )。A.挫折现象B.回退现象C.抑制现象D.高原现象9、“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旨在培养学生的(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聚合思维 D、发散思维 10、英国教育家沛西 能认为 , 教育是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 , 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一观点属于( )。A 神话起源说B 生物起源说C 心理起源说D 劳动起源说11、小丽认为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因为试题太难。依据维纳的归因理论,这属于( )。A稳定、外在、不可控归因B稳定、外在、可控归因C不稳定、外在、不可控归因D不稳定、外在、可控归因12、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现的课程属于( )。A.理想的课程B.正式的课程C.领略的课程D.运作的课程13、教育情境中,主要由教育实践者进行的改善教育专业实践的一种研究是( )。A.教育叙事研究B.教育行动研究C.实验室研究D.调查研究14、“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思想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连贯性原则 D.一致性原则15、下列哪一项不是根据教育科学研究的功能划分的?()A.发展性研究B.应用性研究C.预测性研究D.评价性研究16、在学生掌握了“蔬菜”后,再学习“萝卜“白菜”等概念,属于(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符号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17、学生获得好的成绩,老师给予奖励,反映了桑代克的( )。A.准备律 B.学习率 C.练习率 D.效果律18、在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时,张老师将能够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是学习目标之一,该目标属于( )。A.知识性目标B.过程性目标C.技能型目标D.情感性目标19、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20、巴班斯基认为,应该把教学看作一个系统, 从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设计教学。这教学理论称为 ( )。A.教学环境最优化B.教学内容最优化 C.教学过程最优化D.教学方法最优化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2、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3、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在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会议上,王老师说:“我的课没人听。”李老师说:“我们赞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不知道怎么做。”张老师说:“考试是个指挥棒,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答卷时答案五花八门,学生怎能通过考试?”问题:请根据创造力培养的有关知识逐一回答老师们的困惑。2、一(2)班的林老师上完要下雨了一课之后,设计了两项作业:(1)请你回家后把小白兔碰到的有趣的故事讲给你最喜欢的人听;(2)你还想知道下雨前其他动物的表现吗?可以跟家里人交流一下。第二天,林老师刚走进教室,学生就纷纷围住他,迫不及待的汇报作业的完成情况,还抢着说:“我好喜欢这个作业哦!”问题:(1)结合材料,评析林老师的作业设计。(2)谈谈教师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 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回答问题: 白居易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1)描写该诗的意境并分析主题。(2)指导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材料,试拟定教学目标。(3)设计针对生字”枯“的写字指导过程。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C2、D3、【解析】B。皮亚杰通过对偶故事法,研究得出儿童道德发展是一个他律到自律的过程。4、B5、D6、B7、B8、D9、D10、答案 :B 【 解析 】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生存本能。11、A12、D13、【答案】B。专家解析:教育行动研究是由教育实践者(一般是老师)进行的教育研究,目的是为了改善教学。14、B15、B16、B17、D18、C19、A20、C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答案如下:(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首先,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了特定的背景。其次,文化模式还从多方面制约教育模式。如东方文化模式的核心是追求和谐、崇尚德行、关注整体;西方文化模式的核心是追求征服、崇尚理性、关注个性。沿着这两种不同的文化模式发展的教育模式,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与方式等各个方面都有明显差异。(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2、答案如下: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以下几点要求: 1.内容与表述第一,要选适当的问题类型,问题的结构合理、逻辑性强。第二,应回避询问有关社会禁忌、爱好和个人隐私之类的问题。第三,每题只能包含一个观点,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在同一题中出现,造成题目似是而非。第四,问题的文字表达要准确,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容易回答,避免使用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用词上,要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晦涩的词汇以及方言等。 2.题目的数量问卷的长度要适度,一份问卷作答时间一般以20-30分钟为宜。 3.题目的排列问题的排列顺序要做到分类清楚、层次分明和合乎逻辑。通常情况下是:第一,在指导语之后,是关于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的问题。第二,先简单熟悉的问题,后复杂陌生的问题。第三,先一般问题,后具体问题。第四,先封闭式问题,后开放式问题。第五,先普通问题,后敏感问题。第六,如果问卷含有检验性问题,要把这些问题分开排列,不可集中排在一起,否则易被识破,影响所获信息的准确性。第七,对于涉及时间顺序的问题,要依据一定顺序排列,如先近后远。第八,对非等级问题选项的排列必须保证是随机的,否则容易造成被调查者的活动定势,不认真作答。3、答案如下:(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王老师的课没人听,说明他的课缺乏一种自由和开放的氛围,没有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对此,王老师应该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给学生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学习的心理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充分发挥。(2)李老师认识到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第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第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第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3)首先,张老师错误地认为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途径,片面地放大了考试的功能。教师应该认识到考试的目的在于检查教学的完成情况,借以指导和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其次,张老师没有正确把握创造力培养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创造力的产生是知识、技能、策略、动机等多方面综合发展的结果,教师应该意识到知识在创造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学习的深度和灵活性,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2、答案如下:1.林老师的作业无疑是成功的,既实现了教学目的,又受到学生一致好评,效果显著。首先,作业的内容具有代表性,作业形式不拘泥于传统,既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又容易让学生接受,积极参与。林老师让学生将课文关键内容,课后以讲趣事的方式转述给他人,形式简单,参与度高,无形之中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2.作业具有一定得开放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林老师以一道开放性的题目,鼓励学生课下积极探索,与家人一起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遵守以下基本要求: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学校应通过班主任来调节学生各科作业的总量,防止学生负担过重。凡能在课内完成的作业,就不应当布置到课外去做。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对比较复杂的作业,教师也可以适当地提示,但这种提示应是启发性的,不能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检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巩固的程度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以便发现教和学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本诗选自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读时琅琅上口,诗句真切而清晰的再现了一年中野草的繁茂与枯败,一枯一荣、一青一黄之间,看似柔弱的小草的顽强生命力已然彰显,而熊熊大火之后的顽强再生更体现作者对待生命自强不息的态度。2.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认识“离、岁、枯”等6个生字,理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含义,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集体讨论的方式中感受小草生长的过程,体会诗人观察分析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感受小草蓬勃生长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和顽强向上的意志。3.1.看图片,对比茂盛与枯萎,感受“枯”2.以学生为主,通过观察田字格的“枯”字,分析“枯”的结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3.呈现“枯”字诀:体型窄,左边站,横向短,捺笔收,右边宽,要舒展笔画穿插不分家,左右谦让才美观4.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边板书田字格,边讲解,学生跟随在田字格中练习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运用投影仪进行评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