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过关检测试卷B卷 附解析.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7170275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过关检测试卷B卷 附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过关检测试卷B卷 附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过关检测试卷B卷 附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2019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过关检测试卷B卷 附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4岁的幼儿看见玩具小汽车或者小凳子,就开着“车”当司机,嘴里还“嘀嘀嘟嘟”“下车了”说个不停。这体现了无意想象( )的特点。A.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B.主题不稳定C.以想象过程为满足D.内容零散2、按照布鲁姆等人教育目标分类的观点,“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属于( )。A情感目标B认知目标C动作技能目标D行为目标3、1岁半的儿童想给妈妈吃饼干时,会说:“妈妈”“饼”“吃”,饼把饼干递过去,这表明该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 )。 A.电报句 B.完整句 C.单词句 D.简单句 4、在“秋天的树”美术活动中,教师不适宜的做法( )。 A.让幼儿按照教师的范画绘画B.组织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树 C.提供各种树的照片、组织幼儿讨论 D.引导幼儿观察有关树木的名画 5、幼儿思考问题总是借助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对具体的语言容易理解,对抽象的语言则不易理解。这体现了幼儿思维的( )特征。A.直观行动性B.自我中心性C.具体性D.形象性6、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指向的是( )。A解放儿童的观察力B解放儿童的体力C解放儿童的智力D解放儿童的创造力7、幼儿的听觉偏好趋向( )。A.就人声和物声而言,新生儿趋向物声B.就母亲声音和陌生人声音而言,新生儿趋向新鲜的陌生人声音C.就声音音调来讲,新生儿趋向低音调D.新生儿爱听柔和的声音8、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对近千名儿童实行追踪研究得出结论:( )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A.03岁前B.14岁前C.25岁前D.56岁前9、看见小坦克,就要玩开坦克;听见蛙鸣,就要学青蛙跳;拿到雪花积木片,就会想到冬天的漫天风雪;如果没有玩具,幼儿可能呆呆地坐着。这反映了幼儿( )。A.想象的无意性B.相似联想较强C.直觉思维较强D.想象的有意性10、主张教育要和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卢梭C.福禄贝尔D.裴斯泰洛齐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幼儿教师应如何注意学前儿童眼睛的保健?2、幼儿的学习有哪些特点?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请论述幼儿的思维与幼儿的活动之间的关系,并说明如何创设活动的环境。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材料分析: 国外有媒体指出,中国的小孩越来越不会玩了。他们发现,中国的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穿得干干净净,不允许他们做那些可能会弄脏衣服的游戏。同时,中国很多的年轻父母觉得游戏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不大,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画画、英语、钢琴等。问题: 请结合游戏对成长的作用分析这些中国父母的做法。2、材料分析: 在某园的一堂主题为跳跃的体育公开课上,小(2)班的王老师为了把课开好,想了不少办法。整堂课从开始到结束始终在紧张、活泼的游戏氛围中进行,既有集体的游戏,如青蛙妈妈(由教师扮演)带领小青蛙(由幼儿扮演)一起练习本领(随着音乐做蛙跳动作),也有分散游戏,如组织幼儿玩民间隔房子(在地上划上方格,幼儿在其中蹦跳)等。课后,观摩的老师们发现,绝大多数孩子是满头大汗,许多孩子嘴里直叫:“哎呀,真好玩,可就是累死我了。” 请指出这节公开课的不足之处,并说明理由。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活动设计: 喜欢小动物似乎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请以“可爱的小动物”为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中班的活动方案。第 4 页 共 4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A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第六章教学活动的组织于实施中的三维目标。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布鲁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心理运动等三大领域,并从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立了一系列目标序列,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面。题中“了解”是查看幼儿的认知技能,所以为认知目标。故本题选B。3、C4、A5、C6、D7、D,新生儿喜欢听人说话,尤其喜欢听自己母亲的声音,他们还喜欢听高调的声音。新生儿不喜欢听嘈杂的声音。8、D9、A10、B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答案如下:1、教育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2、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采光条件、适宜的读物和教具3、定期给学前儿童测查视力4、教育学前儿童注意眼睛的安全和卫生5、照顾视力差的学前儿童6、培养和发展学前儿童的辨色力2、答案如下:(1)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容易被扼杀;(2)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一般从兴趣出发;(3)学习的无意性与内隐性;(4)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6)对环境的依赖性大;(7)个别差异性显著。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答案如下:人的思维与人的实践活动分不开,幼儿的思维发展更是如此。幼儿的思维是在同周围现实相互作用的活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幼儿的各种活动,一方面,要针对幼儿思维的特点去组织幼儿的活动;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思维。(1)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特征与幼儿的活动。幼儿思维概括能力的发展主要处于形象概括的水平。幼儿的概括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概括不准确,概括的内涵不精确,只反映事物的表面特征,概括的外延不适当,往往过宽或过窄。幼儿不易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应该理解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特点,尽可能为幼儿提供易于理解的概念,在实际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概括能力。(2)问题情境与幼儿思维的发展。思维总是由于出现问题而产生。幼儿阶段常常对许多事物表示好奇,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幼儿能否对事物进行思考、是否有思考的积极性,依赖于一定的问题情境;教师组织的活动能否成为幼儿的问题情境,这与问题情境的选择有很大关系。如果问题很容易,幼儿不假思索就能解答,那么,这个问题就不能引起幼儿的思考活动。因此,为了发展幼儿的思维,教师所组织的活动一定要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符合幼儿思维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幼儿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不断发展。(3)幼儿的提问与幼儿的思维。由于提问是幼儿思维活动的积极表现,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幼儿提问,对幼儿的提问“闻问则喜”,为幼儿的思维活动创造宽松的气氛,培养幼儿思维的热情。(4)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与幼儿的活动。要为幼儿提供大量可以直接感知的玩具与活动材料。没有充分的玩具、教具和活动材料,幼儿的活动将不会有效地开展。小班幼儿的游戏和活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戏材料与玩具提供的水平。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使幼儿的认识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合理地提供活动的各种物质材料。为幼儿提供活动与操作的条件与机会。在活动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较多形象可爱的玩具、教具,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向具体形象思维水平过渡,并提高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认识兴趣。组织丰富的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问题。具体形象性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因此,在组织幼儿活动时,一定要以此为基本出发点,这是幼儿园开展各种活动的前提。要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表象,要重视幼儿在各种活动中所积累的感性经验,使幼儿能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幼儿的思维特点决定了教师在为幼儿提供活动时要尽可能具体、形象、直观化,要重视玩具、教具的鲜明、形象、生动性。(5)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思维。通过观察,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阶段,对事物的分析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和具体特点。随着语言在幼儿分析综合中作用的增加,幼儿逐渐学会凭借语言在头脑中分析综合。通过操作,对具体事物进行比较、分类。幼儿对物体比较能力发展的特点表现为:第一,幼儿初期还不善于找出物体之间相应的部分。例如比较两幅图中的两个孩子,幼儿初期的儿童还不会对两幅圈中两个孩子的帽子进行比较、对两个孩子手里拿着的东西进行比较等。他们会说:“这个小朋友戴着帽子,那个小朋友的手上拿着枪。”幼儿中期、晚期能够逐渐找出物体的相应部分。第二,幼儿先学会找物体的不同处,再学会找物体的相同处,最后学会找物体的相似处。通过操作和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可以促进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这些中国父母的做法是不科学的。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是儿童通过实际行动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积极活动。游戏不但给儿童带来乐趣,而且也是培育儿童走向健康人格发展的一种方法,儿童心理的发展主要是在游戏活动中完成的。(1)游戏是满足幼儿需要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它能够解决幼儿渴望参加成人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与从事这些活动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2)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强有力工具。(3)游戏有助于幼儿去自我中心,在游戏中逐渐学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4)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制力,能够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达到一定的目的,从而锻炼幼儿的意志。2、答案如下:(1)不足之处:运动密度太大,表现在绝大多数孩子满头大汗,许多孩子直叫“累死了”。(2)基本理由:违背了儿童运动量应以中等强度为最佳选择的原则。材料中王老师安排了多个游戏,都是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连续的游戏和锻炼导致儿童的运动量过大,课后满头大汗并直呼“累死了”。违背了动静交替、强弱交替的原则。材料中王老师整堂课始终在紧张的氛围中进行,没有让幼儿有休息和放松的时间,不符合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使幼儿动静结合的要求。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参考答案:可爱的小动物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小动物的外貌特征与生活习性。2.情感目标:引导幼儿要有爱心,学会爱护动物,珍惜生命,3.行动技能目标:学画各种小动物,并学会与小伙伴合作。活动准备1.制作介绍小动物的PPT。2.准备色卡纸、剪刀、彩笔若干。3.准备关于小动物的谜语。活动方法1.实战法,2.观察法。活动内容1.回忆教师引导幼儿回想生活中见过的小动物。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让幼儿畅所欲言。2.提问教师提问:如果让你变成一个小动物,小朋友们,你们想变成什么动物呢?(让幼儿回答)3.播放PPT带着幼儿不同的愿望,教师播放PPT,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特征,从而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认出它们。4.抢答开启课堂抢答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说小动物的名字让幼儿描述小动物的特征;也可以通 过说一些以前学过的小动物的谜语,让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5.画画当幼儿熟悉了小动物的这些特征后,教师指导幼儿拿笔画出小动物。6.手工将画出来的小动物剪下来。7.讲爱心教师让幼儿拿着自己画的小动物,问幼儿:你们觉得小动物可爱吗?然后通过讲一些动物救人或者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故事,引导幼儿要有爱心,学会爱护动物,珍惜生命活动建议注意幼儿的反应,如果遇到不同的回答,教师应给予正确的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