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押题练习试题D卷 含答案.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7122489 上传时间:2020-03-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押题练习试题D卷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押题练习试题D卷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押题练习试题D卷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押题练习试题D卷 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根据1992年统计,社会服务和个人服务领域的就业比重在美国为22,日本为22,德国为28,加拿大为31,巴西为35,而我国仅为5,差距很大。这一领域为国有企业解决富余劳动力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下面哪项最能反映上文的主要观点?( )A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较多的领域B国有企业必须认真解决富余劳动力问题C解决国营企业富余劳动力是深化改革的关键D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国有企业解决富余劳动力提供条件2、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 )。A学习动机 B学习兴趣 C学习目的 D学习内容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要(2010-2020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 )。A机会公平 B过程公平 C结果公平 D起点公平4、一直受学生喜欢的韩老师每次板书后,习惯性的将剩余的粉笔头“潇洒地”投降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只要一投中就会引起学生啧啧称赞,此举被很多学生模仿,现已成为学生们课后常玩的一个游戏-“旋风粉笔”。这表明韩老师要注重( )。A.加强职业归属感B.道德心里优化C.增强职业安全感D.道德行为内化5、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下列传说人物中,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织绢之术,被后世奉为“先蚕圣母”的是( )。A.黄帝B.神农C.女娲D.螺祖6、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这体现了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哪一项内容?( )A身正为范 B为人师表C爱岗敬业 D教书育人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8、“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也是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的道德规范,这说明道德具有( )。A社会性 B历史性 C民族性 D继承性9、在下列传统节日中,有吃粽子、赛龙舟习俗的是( )。 A.清明节 B.重阳节 C.端午节 D.元宵节 10、诗经氓中的“氓”是一个( )。A痴情的人B负心的人C勇敢的人D虚伪的人11、先秦思想家中,主张施仁政王道的是( )。A.管子 B.墨翟C.荀子 D.孟子12、下列关于太阳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风会促进大气中臭氧的产生,影响地球的空间环境B.由于太阳风的作用,彗星周围的尘埃和气体会形成彗尾C.太阳风是太阳黑子活动高峰阶段射出的超音速等离子体流D.两极的高层大气受到太阳风的轰击后会发出光芒,形成极光13、“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出自( )。A拜伦B济慈C雪莱D泰戈尔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对教师进行考核的内容不包括( )。 A.业务水平 B.工作态度 C.工作成绩 D.工作年限 15、我国教育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采取措施,为公民接受( )创造条件。”A教育 B平等教育C普及教育 D终身教育16、学校派骨干教师王老师外出参加培训。王老师说:“我经常给别人做讲座,哪里还需要去接受培训?还是让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去吧!”关于此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王老师具有目队协作的意识 B.王老师具有专业发展的意识 C.王老师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 D.王老师缺乏课程建设的意识 17、下列对资治通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总结了许多治国经验供封建统治者借鉴B书中按年月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420多年的历史C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D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8、15岁的小杰在骑自行车上学途中与同学打闹,不慎将同伴小亮的眼睛碰伤,小亮所 受的伤害( )。 A. 应由小亮的监护人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B. 应由小杰的监护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C. 应由小杰所在学校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D. 应由小杰自己独立承担事故赔偿责任19、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 )。A资治通鉴 B永乐大典C古今图书集成 D四库全书20、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质问题D实践本质问题21、下列关于教育平等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B.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C.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D.适龄儿童.少年不得在非户口所在地入学22、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 )。A.立即改正B.限期改正C.双倍发放D.如数奉还23、教育行政部门转变管理职能的关键,是教育研究、教育决策和( )相结合。A教育实践B教育过程C对学校的评价D对教育的评价24、国际货币体系是保证国际交易正常进行的某种世界各国_的制度安排。其主要_有二:第一,提供流动性,方便商品、资产跨境交易;第二,提供调整贸易不平衡的某种机制。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遵照、目标B遵循、目的C遵从、用途D遵守、功能25、中学生邹某上课时玩手机游戏,班主任王老师发现后,当场删除了邹某的游戏账号和他购买的游戏装备,并告诚邹某不要在上课时玩游戏。课后,王老师将手机返还给了邹某。王老师的做法( )。A.合法,教师有权批评和管教学生 B.不合法,侵犯了邹某的财产权C.合法,教师无权没收学生的手机 D.不合法,侵犯了邹某的隐私权26、“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望一乡”描述的是( )。A.清明 B.端午C.中秋 D.重阳27、“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韩诗外传)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 )。 A.不仅要提高道德认识,还要加强道德实践 B.不仅要从教的学识能力,还要做到以身作则 C.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还要注重能力的提升 D.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人文情怀 28、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 )。A德育 B智育 C创新教育 D全面发展教育29、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 )教育延伸。A.初等B.中等C.高等D.成人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李某有一女李霞14岁,系农村某镇初中二年级学生。李莱认为女孩上学无用,还不如早下来赚钱。遂于2003年暑假,将李霞送到邻镇一个体户处打工。开学一周后,学校老师、领导、村干部多次上门家访,李某拒不说明其去向,有时还恶语相报:“孩子读不读书是咱们自家的事你们不要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问题:该案例中是否有违法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违法主体是谁?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2、1964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发表了题为人类特征的稳定性与变化的研究报告,他认为“个人的智力成熟从出生到4岁发展到40%,4到8岁再发展 30%,8岁以后发展剩下的30%如果儿童在这非常重要的早期岁月中得不到理智的刺激,他们的学习能量就受到了严重的妨碍”。 青少年从出生到成熟并不是每年匀速地发展,而是经历过几次发展的高潮。第一次高潮是婴儿出生的第一年。在这一年内,婴儿身高增长25厘米左右,体重增加7 公斤左右。然后就缓慢下来,每年平均身高增长23厘米,体重增加23公斤。第二次高潮是六、七岁,这个时期身高、体重的发展不是那么显著,而明显的发 展主要表现在大脑和心理上。6岁儿童的大脑重量已经达到成人脑重量的90%以上,儿童的生理、心理状况已经为接受学校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第三次高潮是 青春发育期,也就是少年期。女孩子大约在十二三岁,男孩子大约在十四五岁。这个时期身高每年增长78厘米,体重增加56公斤。少年期是一个过渡时期, 既有儿童的特征,又有了成人特征的萌芽。 请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古诗“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童年放学后那欢快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校园的哪一种声音让你“浑难忘”呢?是上下课的铃声、窗外的鸟鸣,还是老师娓娓的讲课、同学琅琅的读书声?或者是 请以“最难忘,校园的那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1000 字的文章。立意自定。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D2、A【解析】学习兴趣、求知欲和责任感等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学习动机,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3、A4、答案:D5、D6、B7、A8、D【解析】“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阶段我国大力倡导的道德规范,这说明道德具有继承性。9、C10、B11、D12、A13、C14、D15、D16、C17、C18、B19、B20、C21、D22、B23、A24、D25、B26、D27、B28、C29、B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1)有违法行为。 (2)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第三款规定“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对义务教育分别从家庭和社会方面作了法律保障。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3)违法主体是李某及个体户。(4)对李某:根据义务教育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对材料中的个体户:根据劳动法第九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l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2、正确答案:(1)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正如材料中所显示 的,人的身高、体重的发展有两个高峰期,即出生的第一年和青春期;另一方面是就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而言的。研究表明,青少年身心的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 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平衡的。如材料所示,人的智力在8岁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性的成熟则要晚的多。 (2)如材料所示,在这一时期内,对个体某一方面进行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 永远无法补偿。因此,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人的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内,施以相应的教育,促进该素质的发展。)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最难忘,校园的那一种声音最难忘校园的声音,是哨声,那时一声声怎样的哨声啊!哨声很长,它的一头联系着我们敬爱的教官,一头联系着正在军训的我们。它长的像一条线,串联起每一颗跳动的心,每一颗热心沸腾的心,每一颗挥泪如雨的心。哨声很短,短的让我们感觉到新老师是如此的亲近,如此的平易近人。他让我们忘却了羞怯,忘却了陌生。哨声很尖利,但不刺耳,它直接触动着我们的脊梁。我们没有弯腰,没有低头,我们将胸膛挺起,将背挺直,昂扬的站着哨声只有一个音,却包含着无尽的语言。你听见了吗?它包含着教官耐心的教导声,那里面满是责任;它包含着我们铿锵有力的脚步声,那里面满是团结;它包含着我们响亮的口号声,那里面满是豪情;它包含着班主任亲切的问候声,那里面满满的都是关爱这些,你都听见了吗?一声声哨声,一声声嘹亮的呼唤啊!我们就在那一声声的哨声下,集合,军训。我们集合军训,不再沉迷于“煮一壶阳光酒”的柔情中,不在醉心于“此情无关风和月”的柔媚中,因为我们是风华正茂的青年,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我们的身上。于是,满怀着“男儿不展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的雄心壮志。在嘹亮的哨声下,我们站着军姿,用铮铮傲骨书写下雨季光阴的华美篇章;我们走着齐步,用一生声响彻云霄的“一二三四”吐纳出磅礴大气;我们迈着正步,用全身的热血沸腾出一个恪守不渝的信念-努力学习,报效祖国!那一声声嘹亮的哨声激励着我们在重重困难中也豪情不灭。骄阳似火,我们黝黑的脸上涌动着豆大的汗珠,但我们并不忙着擦拭。我们要用汗水洗尽身上的娇嫩与轻狂,我们要用汗水抚平同窗的累累伤痕,我们要用汗水滋润教官沙哑的喉咙,我们要用汗水来告慰班主任疲惫的心灵。我们的汗水,不苦、不咸。我们的汗水是甘甜的,它流到哪里,哪里就有顽强拼搏的身影,它是我们辛勤付出后上帝颁给我们的奖章!雨丝飘飞,淋湿了绿色的军装,透明的雨珠顺着帽檐哗哗的滴下,冰凉着我们的身体,把我们的意志磨练了。我们坚挺的站着,将真我交织成理念奔腾的旋律,唱出一支支气势雄壮的军歌;我们打着军拳,将拼搏的斗志融进细密的雨丝,在团队中浴与流淌;我们奋力奔跑,将勇往直前的脚步声定格为一段深情的青春赞歌。淅淅沥沥的秋雨哗啦啦的下,吸进我们骨子里的稚嫩与躁动,涤去了我们心灵的脆弱。他让我们多了份成熟,多了份自信,多了份舍我其谁的气概。那一声声哨声下,“团结奋进”饿军队理念在限制生活中找到了最完美的诠释。没有人讲话,没有人啜泣,没有多余的动作。无言的寂静啊!而寂静中,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虽然我们此时无声,但胜有声!我们包含着青春激情的心在跳动,在沸腾,就证明了力量的存在。这股力量,在寂静的团队在弥漫着。它源自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越聚越多,最终,这股力量将无坚不摧。这是团结的力量,这是坚韧不拔的力量,这是气壮山河的力量,它涌动着,奔腾着,在略带草香的军训场上传播着。口哨吹响,那一声声哨声回荡在天地间。心在感动,在震撼。那怎么仅仅是一声哨声呢?那更是一声声嘹亮的呼唤啊!我们分明听见,那时辛勤的教官在喊着口号,呼唤着“凝聚”;那时军训连队向前迈进的步伐声,呼唤着“进取”;那时整个中国军队在呼唤着“坚毅”,呼唤着“拼搏”与“奋进”那一声声嘹亮的呼唤啊!它是中国军人心底最坚定不移,最催人奋进,最响彻心扉的的声音;它是我坚定的信念,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