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职业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卷B卷 含答案.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7102623 上传时间:2020-03-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职业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卷B卷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教师职业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卷B卷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教师职业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卷B卷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小学教师职业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卷B卷 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教育史上的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夸美纽斯和布鲁纳B.夸美纽斯和杜威C.赫尔巴特和布鲁纳D.赫尔巴特和杜威2、反复出现自己不能控制的动作,表现的神经病属于( )。A.恐惧症B.焦虑症C.抑郁症D.强迫症3、“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德育方法中的( )。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A.阶级性B.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课程改革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 )。这也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旧有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A、强制性、普及性和统一性B、统一性、综合性和强制性C、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D、科学性、基础性和发展性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 )。A、小学一年级至高中B、小学三年级至高中C、小学五年级至高中D、初中一年级至高中7、数学课上,马老师有意让学习成绩差的小军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并鼓励了他。这主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8、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 )。A.发现学习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张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9、贴在教室墙上的课程表也属于一种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 D.显性课程10、学校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媒介,旨在体现教育理念,实现与人功能。在课程分类中,这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11、体现家国对学校的统一要求,作为学校为法定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构成的是( )。A.题型计划B.课程标准C.教学大纲D.教学目标12、在金色的鱼钩教学开始时,张老师说:“同学们,前面我们通过学习七律-长征一诗,领略了红军的非凡气概,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红军过草地的艰难困苦”,这种导课方式属于( )。A.设疑导入B.温故导入C.情景导入D.故事导入13、构成学校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与(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教学条件 D、教学组织14、编写教材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计划B、课程目标C、课程标准D、课程说明15、数学课上,马老师有意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小军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并鼓励了他。这主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 启发性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16、小学科学课上,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内部结构,获得有关植物的知识,这种方法属于( )。A.参观法B.实验法C.演示法D.实习法17、教师上课时所使用的课件、视频、投影、模型等教学资源属于( )。A.教材 B.教案 C.教参 D.教科书18、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19、江金当了一段时间教师后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教学的基本要求,此时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如何提高学生成绩、教好每一堂课。按照富勒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江金处于( )。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自我阶段20、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善于言辩,有人长于数理运算。上述现象表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 )。A.连续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课堂纪律的类型。2、简述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具体应用。3、简述影响个体人格发展的因素。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肖老师是五年级的教学老师,为了提高作文批改的反馈效果,他问同学们:“大家喜欢用什么颜色来批改你们的作业?红色代表火焰,热烈,紫色代表富贵、权利,蓝色代表大海、和平,绿色代表希望、生命。”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的说:“我们喜欢绿色!老师,您用绿色给我们批改作业吧!”“好,就这么定了,那么在作业批改中,你们喜不喜欢打X”“不喜欢!”从那以后,肖老师一直坚持用绿色批改作业,且不用X,改用?和批语,这一绿色批改起了不小的激励作用,同学们非常喜欢他批改的作业,不仅纠错能力得到了加强,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问题:(1)请对肖老师的做法做出评析(2)谈谈教师批改昨夜的基本要求2、四年级班主任李老师做了一项调查,发现班上多数学生在家几乎从来不干家务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些家长对学生劳动也不支持,认为学习才是孩子的主要任务,劳动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没有必要,家长完全可以代劳。在班级开展的一些劳动活动中,李老师发现,学生不仅缺乏一般的劳动技能习惯,而且缺乏芳动意识,甚至讨厌劳动。问题:(1)结合材料谈谈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2)如果你是李老师,将如何在班级开展劳动教育? 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阅读并作答。 给予是快乐的 圣诞节快到了,哥哥送给保罗一辆新车作为圣诞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看见一个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有时候伸手轻轻地摸一下,满脸羡慕的神情。 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男孩,从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宽裕。看见保罗在望着自己,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是啊,”保罗点点头说,“这是我哥哥给我的圣诞礼物。” 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保罗点点头。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 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当然,我非常愿意。” 车开了一段路,男孩转过身来,眼睛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 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又大又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但是,保罗又错了。 “麻烦你把车停在台阶那里,等我一下,好吗?” 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了屋。不一会儿他出来了,背着一个小孩,显然是他的弟弟,看上去腿有残疾。他把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两个人紧靠着坐下。他指着保罗的车,说:“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问题(一):请概括本文所阐述的故事并揭示寓意。问题(二):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问题(三):设计本文的导入环节。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D2、D3、A4、D5、C6、B7、答案D解析因材施教原贝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题干中“老师在课堂上有意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回答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是根据成绩较差同学的情况进行有差别的教学,遵循了因材施教原则。故正确答案为D。8、C9、【解析】C。课程表本身是一种“隐蔽的课程”,它向学生传递着一些社会所需要的观念。10、B11、A12、B13、A14、C15、D16、B17、【解析】A。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题干所描述的教学资源属于教材。18、D19、C20、D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答案如下:(1)教师促成的纪律。指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设置一个有结构的情境,即组织一个良好的集体结构。(2)集体促成的纪律。指由群体压力而形成的纪律。从入学开始,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3)任务促成的纪律。每一次任务都有其特定的纪律,有时某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使他对其他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个人对活动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的。(4)自我促成的纪律。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自律就出现了。2、答案如下:(1)借助实物、图像创设教学情境。(2)借助动作(活动)创设教学情境。(3)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4)借助新旧知识、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教学情境。(5)借助“背景”创设教学情境。(6)利用谜语、儿歌创设情境。(7)借助问题创设情境。(8)运用想象创设教学情境。3、答案如下:(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因素(4)学校教育因素(5)个人主观因素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肖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新课改的学生观、教学观、教师观,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值得赞赏。(1)从学生观的角度来说,体现了新课改“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发展的人”的学生观。“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主要体现在:一是学生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二是学生是权责的主体,三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肖老师让学生自己选择作业批改的颜色,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发展的人”主要体现在:一是学生是发展的人,二是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三是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肖老师巧妙的用“?”这一具有发展性思维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2)从教学观的角度来说,体现了新课改的“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3)从教师观的角度来说,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和引导者”的教师观2、答案如下:(1)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如下: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材料中家长认为让学生参加劳动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学生在劳动中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脆弱性和依赖性,形成强大的自我约束能力,学生的自制力一旦形成,将会应用到学习中去。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材料中的家长不让学生干家务活,使学生缺乏劳动技能,不利于良好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劳动中能够养成良好的品德,获得更多的知识,锻炼身体。通过劳动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材料中有些学生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不利于他们劳动习惯的形成。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树立爱劳动的意识,激发对不劳而获的厌恶感,能够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果实。总之,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树立强烈的劳动观念,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2)如果我是李老师,我会通过以下方式开展劳动教育:通过节日、班会等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家校配合共同开展劳动教育;3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劳动;4开展劳动课程,有效搭建活动载体;通过激励评价,激励学生热爱劳动;总之,我会通过多种方式,运用恰当的评价手段,开展劳动教育。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问题(一):这篇课文讲述了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并被小男孩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所感染,也将关爱送给了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从而深切地感受到给予的快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给予是快乐的人生哲理,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给予,学会帮助别人,并从中体会给予的快乐。问题(二):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给予、羡慕、兜一圈、富裕、不由自主、饶有兴趣”等词语的意思。能够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保罗、小男孩、小男孩弟弟的快乐从何而来。(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品味重点词句,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描写来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保罗、小男孩的心灵,陶冶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2.教学重点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问题(三):导入:同学们.当老师表扬你时你什么心情呀?(很快乐、很高兴)但有一种快乐,不但表现在脸上,而且表现在心灵的感应,如春风拂过,涟漪荡开,这种快乐便是给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请同学们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给予为什么是快乐的?谁给予了谁?)同学们的问题很好,前阵子有个小朋友到老师家做客,老师给他一根芝麻糖,他脸上便笑成了一朵花。这时来了个比他小的小妹妹,也盯上了那根芝麻糖,我让他分一半给小妹妹,你们猜怎么样?他自己也非常想吃,没有给小妹妹。是的,这个小朋友还小,不懂道理,怎么说他也不乐意把得到的东西送出去。看来我们的课题给予是快乐的说起来容易,真正懂得它的意义是不简单的。课文中的保罗也是如此。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这个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