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400-9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70875 上传时间:2017-06-13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L 400-9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DL 400-9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DL 400-9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 00 91 技术规程 1 总则 规程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科研、设计、制造、施工和运 行等有关部门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 规程适用于 3装置。 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应符合可靠性 (信赖性和安全性 )、选择性、灵敏性和 速动性的要求。当确定其配置和构成方案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和运行特点; 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电力网结构、厂 站主接线和运行方式时,必须与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统筹考虑,合理 安排。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方式要满足电力网结构和厂站主接线的要 求,并考虑电力网和厂站运行方式的灵活性。 对导致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不能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电 力网结构形 式、厂站主接线形式、变压器接线方式和运行方式,应限制使用。 根据审定的电力系统设计或审定的系统接线图及要求,进行继电保护和安 全自动装置的系统设计。在系统设计中,除新建部分外,还应包括对原有系统继 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不符合要求部分的改造设计。 为便于运行管理和有利于性能配合,同一电力网或同一厂站内的继电保护和 安全自动装置的型式,不宜品种过多。 力系统中,各电力设备和线路的原有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凡能满足 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要求的,均应予以保留 。凡是不能满足要求 的,应逐步进行改造。 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新产品,应按国家规定的要求和程序进行鉴定, 合格后,方可推广使用。设计、运行单位应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新产品的试用。 2 继电保护 般规定 力系统中的电力设备和线路,应装设短路故障和异常运行保护装置。电力 设备和线路短路故障的保护应有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必要时可再增设辅助保护。 保护是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 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 备 保护是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以切除故障的保护。后备保护可分 为远后备和近后备两种方式。 相邻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实现的 本电力设备或线路的另一套保护实现后备的 保护;是当断路器拒动时,由断路器失灵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护。 助保护是为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性能或当主保护和后备保护退出运 行而增设的简单保护。 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 靠性是指保护该动作时应动作,不该动作时不动作。 为保证可靠性,宜选用可能的最简单的保护方式,应采用由可靠的元件和尽 可能简单的回路构成的性能良好的装置,并应具有必要的检测、闭锁和双重化等 措施。保护装置应便于整定、调试和运行维护。 择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切除故障,当故障设备或线 路本身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允许由相邻设备、线路的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 护切除故障。 为 保证选择性,对相邻设备和线路有配合要求的保护和同一保护内有配合要 求的两元件 (如起动与跳闸元件或闭锁与动作元件 ),其灵敏系数及动作时间,在一 般情况下应相互配合。 当重合于本线路故障,或在非全相运行期间健全相又发生故障时,相邻元件 的保护应保证选择性。在重合闸后加速的时间内以及单相重合闸过程中,发生区 外故障时,允许被加速的线路保护无选择性。 在某些条件下必须加速切除短路时,可使保护无选择性动作,但必须采取补 救措施。例如采用自动重合闸或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来补救。 敏性 是指在设备或线路的被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保护装置应 具有必要的灵敏系数。灵敏系数应根据不利正常 (含正常检修 )运行方式和不利的故 障类型计算。 各类短路保护的灵敏系数不宜低于 表 1所列数值。 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能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稳定 性,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故障波及范围,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 用电源或备用设备自动投入的效果等。 定保护配置方案时,对稀有故障,根据对电网影响程度和后果,应采取相 应措施,使保护能按要求切除故障。对 两种故障同时出现的稀有情况,仅保证切 除故障。 表 1 续表 注 : 主保护的灵敏系数除表中注出者外,均按保护区末端短路计算。 保护装置如反应故障时增长的量,其灵敏系数为金属性短路计算值与 保护整定值之比;如反应故障时减少的量,则为保护整定值与金属性 短路计算值之比。 各种类型的保护中,接于全电流和全电压的方向元件的灵敏系数不作 规定。 本表内未包括的其他类型的保护 ,其灵敏系数另作规定。 各类保护装置接于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时,应考虑到既要消除保护死区, 同时又要尽可能减轻电流互感器本身故障时所产生的影响。 采用远后备方式,变压器或电抗器后面发生短路时,由于短路电流水平 低,而且对电网不致造成影响以及在电流助增作用很大的相邻线路上发生短路等 情况下,如果为了满足相邻保护区末端短路时的灵敏性要求,将使保护过分复杂 或在技术上难以实现时,可以缩小后备保护作用的范围。 由于短路电流衰减、系统振荡和电弧电阻的影响,可能使带时限的保 护拒 绝动作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按短路电流或阻抗初始值动作的瞬时测定回路 或采取其他措施。但无论采用哪种措施,都不应引起保护误动作。 力设备或电力网的保护装置,除预先规定的以外,都不允许因系统振荡引 起误动作。 护用电流互感器 (包括中间电流互感器 )的稳态比误差不应大于 10%,必要 时还应考虑暂态误差。对 35技术上难以满足要求,且不致使 保护不正确动作时,才允许较大的误差。 原则上,保护装置与测量仪表不共用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当必须共用一 组 二次绕组时,仪表回路应通过中间电流互感器或试验部件连接。当采用中间电 流互感器时,其二次开路情况下,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稳态比误差仍应不大于 10%。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当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或其他故障能使保 护误动作时,应装设断线闭锁或采取其他措施,将保护装置解除工作并发出信 号。当保护不致误动作时,应设有电压回路断线信号。 了分析和统计继电保护的工作情况,保护装置设置指示信号,并应符合 下列要求: 直流电压消失时不自动复归,或在直流电源恢复时 ,仍能重现原来的 动作状态。 分别显示各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 由若干部分组成的保护装置中,能分别显示各部分及各段的动作情 况。 复杂的保护装置,宜设置反应装置内部异常的信号。 于起动顺序记录或微机监控的信号触点应为瞬时重复动作触点。 在保护出口至断路器跳闸的回路内,装设信号指示装置。 了便于分别校验保护装置和提高其可靠性,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宜做到 回路彼此独立。 用 静态保护装置时,对工作环境、电缆、直流电源和二次回路,应采取 相应的措施,以满足静态保护装置的特殊技术要求。 采用蓄电池组作直流电源时,由浮充电设备引起的波纹系数应不大于 5%,电压波动范围应不大于额定电压的 5%。放电末期直流母线电压下限不低 于额定电压的 85%,充电后期直流母线电压上限不高于额定电压的 115%。 当采用交流整流电源作为保护用直流电源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最大负荷情况下保护动作时,直流母线电压不应低于额定电压的 80%,最高不应超过额定电压 的 115%。应采取限幅稳定 (电压波动不大于 5%)和 滤波 (波纹系数不大于 5%)措施。 采用复式整流,则应保证各种运行方式下,在不同故障点和不同相别 短路时,保护与断路器均能可靠动作于跳闸;电流互感器的最大输出功率应满足 直流回路最大负荷的需要。 采用电容储能电源的变电所和水电厂,其电力设备和线路除应具有可 靠的远后备保护外,还应在失去交流电源的情况下,有几套保护同时动作时,保 证保护与有关断路器均能可靠动作于跳闸。同一厂所的电源储能电容的组数应与 保护的级数相适 应。 自动重合闸装置动作时,如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应能可靠跳闸。 用交流操作的保护装置时,短路保护可由被保护电力设备或线路的电流 互感器取得操作电源,变压器的瓦斯保护、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力网的接地保护 和自动低频减载等,可由电压互感器或变电所 (或水电厂 )所用变压器取得操作电 源。必要时,可增加电容储能电源作为跳闸的后备电源。 电机保护 压在 3量在 600按本节的规定,对下 列故障及异常运行方式,装设相应的保护装 置。 负序 )过负荷; 项保护装置,根据故障和异常运行方式的性质,按本节各条的规定分别动 作于: 磁;对汽轮发电机,还要关闭主汽门;对水轮 发电机还要关闭导水翼。 磁,汽轮机甩负荷。 轮机甩负荷。 逆功率继电器动作后,再跳 开发电机断路器并灭磁;对 于水轮发电机,首先将导水翼关到空载位置,再跳开 发电机断路器并灭磁。 发出声光信号。 发电机定子绕组及其引出线的相间短路故障,应按下列规定配置相应的保 护作为发电机的主保护。 中性点有引出线,则在中性点侧装设过 电流保护;如中性点无引出线,则在发电机端装设低电压保护。 在发电机机 端装设电流速断保护。如电流速断保护灵敏系数不符合要求,可装设纵联差动保 护 ;对中性点没有引出线的发电机,可装设低压过流保护。 1装设纵联差动保护。 发电机变压器组,当发电机与变压器之间有断路器时,发电机装设单独 的纵联差动保护;当发电机与变压器之间没有断路器时, 100机,可只装设发电机变压器组共用纵联差动保护, 100发电 机变压器组共用纵联差动保护外,发电机还应装设单独的纵联差动保护,对 200 300采 用双重快速保护。 300装设双重快速保护,即装设发 电机纵联差动保护、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和发电机变压器组共用纵联差动保护; 当发电机与变压器之间有断路器时,装设双重发电机纵联差动保护。 对纵联差动保护采取措施,例如用带速饱和电流互感器或具有制动特性 的继电器,在穿越性短路及自同步或非同步合闸过程中,减轻不平衡电流所产生 的影响,以尽量降低动作电流的整定值。 纵联差动保护的动作电流整定值大于发电机的额定电流,应装设电流回 路断线监视装置,断 线后动作于信号。 条中规定装设的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低电压保护、低压过流和 纵联差动保护,均应动作于停机。 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单相接地故障,接地保护应符合以下要求: 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允许值取制造厂的规定值,无规定时, 可参照 表 2 中所列数据。 表 2 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允许值 注:对于氢冷发电机为 母线直接连接的发电机: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 (不考虑消弧线圈的补偿作 用 )大于允许值 (参照 表 2)时,应装设有选择性的接地保护装置。 保护装置由装于机端的零序电流互感器和电流继电器构成。其动作电流按躲 过不平衡电流和外部单相接地时发电机稳态电容电流整定。接地保护带时限动作 于信号。但当消弧线圈退出运行或由于其它原因使残余电流大于接地电流允许值 时,应切换为动作于停机。 当未装接地保护或装有接地保护,但由于运行方式改变及灵敏系数不符合要 求等原因不能动作时,可由单相接地监视装置动作于信号。 为了在发电机与系统并列前检查有无接地故障,应在发电机机端装设测量零 序电压的电压表。 电机变压器组:对 100装设保护区不小于 90%的定 子接地保护;对 100装设保护区为 100%的定子接地保 护。保护装置带时限动作于信号,必要时也可动作于停机。 为检查发电机定子绕组和发电机电压回路的绝缘状况,应在发电机机端装设 测量零序电压的电压表。 发电机的定子匝间短路,应按下列规定装设定子匝间短路保护: 于定子绕组为星形接线,每相有并联分支且中性点有分支引出端子的发 电机,应装设单继电器式横差保护。 横差保护应瞬时动作于停机,但汽轮发电机励磁回路一点接地后,为防止横 差保护在励磁回路发生瞬时第二点接地时误动作,可将其切换为带短时限动作于 停机。 0定子绕组为星形接线,中性点只有三个引出端子 时,根据用户和制造厂的要求,也可装设专用的匝间短路保护。 发电机外部相间短路故障和作为发电机主保护的后备,应按下列规定配置 相应的保护: 于 1装设过 电流保护。保护装置宜配置在发电机 的中性点侧,其动作电流按躲过最大负荷电 流整定。 装设复合电压 (包括负序电压及线电压 )起动的过电 流保护。电流元件的动作电流可取为 电压元件接线电压, 其动作电压,对汽轮发电机可取为 水轮发电机可取为 值。负序电压元件的动作电压可取 0装设负序过电流保护和单元件低压起动过电流 保护。负序电流元件的动作电流可取为 流元件的动作电流 和低电压元件的动作电压按 上述保护不能满足要求时,可 采用低阻抗保护。 并励 (无串联变压器 )发电机,宜采用低电压保持的过电流保护,或采用 带电流记忆的低压过电流保护,也可采用精确工作电流足够小的低阻抗保护。 列运行的发电机和发电机变压器组的后备保护,对所连接母线的相间短 路故障,应具有必要的灵敏系数,并不宜低于表 于 600设了定子绕组反时限过负荷及反时限负序过负荷 保护,且保护综 合特性对发电机变压器组所连接高压母线的相间短路故障具有必 要的灵敏系数,并满足时间配合的要求,可不再装设第 护。 条中规定装设的各项保护装置,宜带有二段时限,以较短的时限动作于 缩小故障影响范围或动作于解列,以较长的时限动作于停机。 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异常过电压,应按下列规定装设过电压保护。 于水轮发电机,应装设过电压保护,其整定值根据定子绕组绝缘状况决 定。在一般情况下,动作电压可取为 作时限可取为 可 控硅整流励磁的水轮发电机,动作电压可取 作时限可取为 于 200装设过电压保护,其整定值根据 定子绕组的绝缘状况决定。在一般情况下,动作电压可取为 作时限可取为 电压保护宜动作于解列灭磁。 过负荷引起的发电机定子绕组过电流,应按下列规定装设定子绕组过负荷 保护。 子绕组非直接冷却的发电机,应装设定时限过负荷保护,保护装置接一 相电流,带时限动作于 信号。 子绕组为直接冷却且过负荷能力较低 (例如低于 60s)的发电机, 过负荷保护由定时限和反时限两部分组成。 定时限部分:动作电流按在发电机长期允许的负荷电流下能可靠返回的条件 整定,带时限动作于信号,在有条件时,可动作于自动减负荷。 反时限部分:动作特性按发电机定子绕组的过负荷能力确定,动作于解列或 程序跳闸。保护应能反应电流变化时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热积累过程。不考虑在灵 敏系数和时限方面与其它相间短路保护相配合。 电机转子承受负序电流的能力 ,以 t 中 电流为基准的负序电流标么值; s); 对不对称负荷、非全相运行以及外部不对称短路引起的负序电流,应按下列 规定装设发电机转子表层过负荷保护。 0A 10的发电机,应装设定时限负序过负荷保护。保护 装置与 护装置的动作电流按躲过 发电机长期允许的负序电流值和躲过最大负荷下负序电流滤过器的不平衡电流值 整定,带时限动作于信号。 00 10的发电机,应装设由定时限和反时限两部分组成的 转子表层过负荷保护。 定时限部分:动作电流按躲过发电机长期允许的负序电流值,和按躲过最大 负荷下负序电流滤过器的不平衡电流值整定,带时限动作于信号。 反时限部分:动作特性按发电机承受负序电流的能力确定,动作于解列或程 序跳闸。保护应能反应电流变化时发电机转子的热积累过程。不考虑在灵敏系数 和时限方面与其它相间短路保护相配合。 励磁系统故障或强励时间过长引起的励磁绕组过负荷,在 100上,采用半导体励磁系统的发 电机上,应装设励磁绕组过负荷保护。 对于 300用半导体励磁系统的发电机,可装设定时限励磁绕组 过负荷保护,保护装置带时限动作于信号和动作于降低励磁电流。 对 300护可由定时限和反时限两部分组成。 定时限部分:动作电流按正常运行最大励磁电流下能可靠返回的条件整定, 带时限动作于信号,并动作于降低励磁电流。 反时限部分:动作特性按发电机励磁绕组的过负荷能力确定,并动作于解列 灭磁。保护应能反应电流变化时励磁绕组的热积累过程。 发电机励磁回路的接地故障,应按下列规定装设励磁回路接地保护或接 地检测装置。 一点接地故障,宜装设定期检测装置。 1装设一点接地保护装置。 00一点接地故障,可采用定期检测装置。对两 点接地故障,应装设两点接地保护装置。 子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和 100装设励磁回路 一点接地保护装置,并可装设两点接地保护装置。对旋转整流励磁的发电机,宜 装设一点接地故 障定期检测装置。 个控制室内集中控制的全部发电机,公用一套一点接地定期检测装 置。 每台发电机装设一套一点接地保护装置。 能够正常投入运行的两点接地保护装置,每台发电机装设一套。 正常不投入运行,一点接地后再投入运行的两点接地保护装置,在一个控制 室内集中控制的全部发电机可共用一套。 点接地保护带时限动作于信号;两点接地保护应带时限动作于停机。 励磁电流异常下降或完全消失的失磁故障,应按下列规定装设失磁保护 装置。 00允许失磁运行的发电机,当采用半导体励磁系统时,宜 装设专用的失磁保护。 100失磁对电力系统有重大影响的发电机及 100装设专用的失磁保护。对 600化的失磁保护。 磁保护由阻抗元件、母线低电压元件和闭锁 (起动 )元件组成。 阻抗元件用于检出失磁故障;母线低电压元件用于监视母线电压保障系统安 全;闭锁 (起动 )元件用于防止保护装置在其它异常运行方式下误动作。 阻抗元件可按静稳边界或 异步边界整定。 母线低电压元件的动作电压,按由稳定运行条件决定的临界电压整定。 闭锁元件应保证在外部短路、系统振荡以及电压回路断线等情况下防止保护 装置误动作。当采用自同步并列时,还应采取防止保护装置误动作的措施。 发电机正常进相运行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作。 汽轮发电机,失磁后母线电压低于允许值时,带时限动作于解列或程 序跳闸。失磁后当母线电压末低于允许值时,动作于信号、切换厂用电源,在有 条件时也可动作于自动减出力。 对于水轮发电机,失磁保护宜 带时限动作于解列。 00装设过励磁保护。保护装置可由低定值和高定值 二部分组成。 低定值部分:带时限动作于信号和降低励磁电流。 高定值部分:动作于解列灭磁或程序跳闸。 汽轮发电机装设了过励磁保护可不再装设过电压保护。 发电机变电动机运行的异常运行方式, 200 装设逆功率保护。对燃汽轮发电机,应装设逆功率保护。保护装置由灵敏的功率 继电器构成,带时限动作于信号,经长时限动作于解列。 低于额定频率带负载运行的异常运行状态下 300机,应装设低频保护。保护装置由灵敏的频率继电器和计时器组成。保护动作于 信号,并有累计时间显示。 失步运行, 300护可由双阻抗元 件或测量振荡中心电压及变化率等原理构成,在短路故障、系统稳定振荡、电压 回路断线等情况下,保护不应误动作。 通常保护动作于信号。当振荡中心在发电机变压器组内部,失步运行时间超 过整定值或电流振荡次数超过规定值时,保护还应动作于解列。必要时并应装设 电流闭锁 装置,以保证断路器断开时的电流不超过断路器额定失步开断电流。 300电机定子绕组过负荷、负序电流过负 荷、定子铁芯过励磁,励磁电流异常下降或消失等异常运行方式,保护动作于停 机,宜采用程序跳闸方式。 采用程序跳闸方式,由逆功率继电器作为闭锁元件,其整定值为 (1 3)%发 电机额定功率。 调相运行的水轮发电机,在调相运行期间有可能失去电源时,应装设解 列保护,保护装置带时限动作于停机。 200机端和中性点 侧的电流互感器,应装设断线 保护,以防止电流回路开路时产生的高电压危及人身安全或造成设备损坏。断线 保护应将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压限制在安全电压以下,并动作于信号。 于发电机起动过程中发生的故障、突然加电压、断路器断口闪络及发电 机轴电流过大等故障和异常运行方式,可根据机组特点和电力系统运行的要求, 采取措施或增设相应保护。 力变压器保护 电力变压器的下列故障及异常运行方式,应按本节的规定装设相应的保护 装置。 地侧的单相接地短路; 部接地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及中性点过电压; 应 装设瓦斯保护:当壳内故障产生轻微瓦斯或油面下降时,应瞬时动作于信号;当 产生大量瓦斯时,应动作于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 器。 带负荷调压的油浸式变压器的调压装置,亦应装设瓦斯保护。 变压器引出线、套管及内部的短路故障,应按下列规定,装设相应的保护 作为主保护。保护瞬时动作于断开变压器的各侧断路器。 及 10厂用备用变压器和单独运行的变压器,当后备保护时限大于 装设电流 速断保护。 10厂用备用变压器和单独运行的变压器,以及 2不符合要求的变压器,应装设纵联差动保护。 高压侧电压为 330装设双重差动保护。 于发电机变压器组,当发电机与变压器之间没有断路器时,按第 规定执行。 联差动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不能包括引出线时,应采取 快速切除故障的辅助措施 。但在某些情况下,例如 6010端变电所和分支变电所,以及具有旁路母线的电气主接线,在变压器断路器退出 工作由旁路断路器代替时,纵联差动保护亦可以利用变压器套管内的电流互感 器,而对引出线可不再采取快速切除故障的辅助措施。 由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变压器过电流,应按下列规定装设相应的保护作为 后备保护。保护动作后,应带时限动作于跳闸。 电流保护宜用于降压变压器,保护的整定值应考虑事故时可能出现的过 负荷。 合电压 (包括负序电压及线电 压 )起动的过电流保护,宜用于升压变压 器、系统联络变压器和过电流保护不符合灵敏性要求的降压变压器。 序电流和单相式低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可用于 63变压器。 按第 可采用阻抗保护。 部相间短路保护应装于变压器下列各侧,各项保护的接线,宜考虑能反应 电流互感器与断路器之间的故障。 绕组变压器,应装于主电源侧,根据主接线情况,保护可带一段或两段 时 限,较短的时限用于缩小故障影响范围;较长的时限用于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 器。 绕组变压器和自耦变压器,宜装于主电源侧及主负荷侧。主电源侧的保 护应带两段时限,以较短的时限断开未装保护侧的断路器。当上述方式不符合灵 敏性要求时,可在所有各侧均装设保护,各侧保护应根据选择性的要求装设方向 元件。 压侧有分支,并接至分开运行母线段的降压变压器。除在电源侧装设保 护外,还应在每个支路装设保护。 发电机变压器组,在变压器低压侧,不应另设保护,而利用发电机反应 外部短路的后备保护。在厂用分支线上,应装设单独的保护,并使发电机的后备 保护带两段时限,以便在外部短路时,仍能保证厂用负荷的供电。 00压侧均应装设阻抗保护。保护可带两段时 限,以较短的时限用于缩小故障影响范围;较长的时限用于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 器。 绕组变压器的外部相间短路保护,根据其型式及接线的不同,可按下述原 则进行简化。 20主电源侧外,其他各侧保护可仅作本 侧相邻电力设备和线路的后备保护。 护对母线的各类故障应符合灵敏性要求。保护作为相邻线路的远后备 时,可适当降低对保护灵敏系数的要求。 10变压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运 行,对外部单相接地引起的过电流,应装设零序电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可由两 段组成。 10220段可各带两个时限,并均以 较短的时限动作于缩小故障影响范围,或动作于本侧断路器;以较长的时限动作 于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30500压侧零序一段带时限动作于变压器本侧断路 器,二段设一个时限。动作于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自耦变压器和高、中压侧中性点都直接接地的三绕组变压器,当有选择 性要求时,应增设方向元件。 绕组及三绕组变压器的零序电流保护,应接到中性点引出线上的电流互 感器上,零序电流方向保护也可接入高、中压侧电流互感器的零序回路。自耦变 压器的零序电流保护,应接入高、中压侧电流互感器的零序回路。当自耦变压器 断开一侧以后,内部又发生单相接地时,若零序电流保护的灵敏性不符合要 求, 则可在中性点侧增设零序电流保护。 10220低压侧有电源的变压器中性 点可能接地运行或不接地运行时,则对外部单相接地引起的过电流,以及对因失 去接地中性点引起的电压升高,应按下列规定装设保护。 绝缘变压器 应按第 增设零序过电压保护。当电力 网单相接地且失去接地中性点时,零序过电压保护经 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级绝缘变压器 按 增设反 应零序电压和间隙放电电流的零序电流电压保护。当电力网单相接地且失去接地 中性点时,零序电流电压保护约经 器。 装设两段零序电流保护和一套零序电流电压 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第一段设置一个时限,第二段设置两个时限,当每组母线上 至少有一台中性点接地变压器时,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较小时限动作于缩小故障影 响范围。零序电流电压保护用于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时保护变 压器,其动作 时限与零序电流保护第二段时限相配合,用以先切除中性点不接地变压器,后切 除中性点接地变压器。当某一组母线上的变压器中性点都不接地时,则不应动作 于断开母线联络断路器,而应当首先断开中性点不接地的变压器;此时零序电流 保护可采用一段,并带一个时限。 次电压为 10组为星形 压侧中性点接地的变 压器,对低压侧单相接地短路应装设下列保护之一: 在低压侧中性线上的零序电流保护; 用高压侧的过电流保护,保护宜采用三相式 ,以提高灵敏性。 保护带时限动作于跳闸。当变压器低压侧有分支线时,宜利用分支过电流保 护,有选择地切除各分支回路的故障。 数台并列运行或单独运行,并作为其他负荷的 备用电源时,应根据可能过负荷的情况,装设过负荷保护。对自耦变压器和多绕 组变压器,保护应能反应公共绕组及各侧过负荷的情况。 过负荷保护采用单相式,带时限动作于信号。 在无经常值班人员的变电所,必要时,过负荷保护可动作于跳闸或断开部分 负荷。 压侧电压为 500频率降低和电压升高引起的变压器工作 磁密过高,应装设过励磁保护。保护由两段组成,低定值段动作于信号,高定值 段动作于跳闸。 变压器温度及油箱内压力升高和冷却系统故障,应按现行电力变压器标 准的要求,装设可作用于信号或动作于跳闸的装置。 10 3 10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应按本 节的规定装设相应的保护。 间短路保护应按下列原则配置。 护装置如 由电流继电器构成,则其应接于两相电流互感器上,并在同一 网路的所有线路上,均接于相同两相的电流互感器上; 护应采用远后备方式; 线路短路使发电厂厂用母线或重要用户母线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的(50 60)%,以及线路导线截面过小,不允许带时限切除短路时,应快速切除故障; 电流保护的时限不大于 没有第 没 有配合上的要求时,可不装设瞬动的电流速断保护。 相间短路,应按下列规定装设保护。 侧电源线路 可装设两段过电流保护,第一段为不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第二段为带时 限的过电流保护,保护装置可采用定时限或反时限特性的继电器。 带电抗器的线路,如其断路器不能切断电抗器前的短路,则不应装设电流速 断保护。此时,应由母线保护或其他保护切除电抗器前的故障。 自发电厂母线引出的不带电抗器的线路,应装设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其保 护范围应保证切除所有使该母线残余电压低于额定电压 (50 60)%的短路。为了 满足这一要求,必要时,保护可无选择性动作,并以自动重合闸或 备用电源自动 投入来补救。 保护装置仅装在线路的电源侧。 侧电源线路 本条 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 时,可采用下列保护方式: 短线路,以带辅助导线的纵联保护 (导引线保护 )作主保护,带方向或不带方向 的电流保护作后备保护。导引线保护如需敷设专用辅助导线时,其长度不宜超过 1 2 并联的电缆线路,以横联电流差动保护作主保护,带方向或不带方向 的电流 保护作后备保护。 列运行的平行线路 宜装设横联差动保护 (横联方向差动保护或电流平衡保护 )作为主保护。以接于 两回线电流之和的电流保护,作为两回路同时运行的后备保护,及一回线断开后 的主保护及后备保护。 形网络中的线路 为了简化保护,可采用故障时先将网络自动解列而后恢复的方法,对于不宜 解列的线路,可参照第 电厂厂用电源线 发电厂厂用电源线 (包括带电抗器的电源线 ),宜装设纵联差动保护和过电 流保 护。 单相接地故障,应按下列规定装设保护。 发电厂和变电所母线上,应装设单相接地监视装置。监视装置反应零序 电压,动作于信号。 条件安装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线路,如电缆线路或经电缆引出的架空线 路,当单相接地电流能满足保护的选择性和灵敏性要求时,应装设动作于信号的 单相接地保护。 如不能安装零序电流互感器,而单相接地保护能够躲过电流回路中不平衡电 流的影响,例如单相接地电流较大,或保护反应接地电流的暂态值等,也可将保 护装置接于三相电流互感 器构成的零序回路中。 出线回路数不多,或难以装设选择性单相接地保护时,可用依次断开线 路的方法,寻找故障线路。 据人身和设备安全的要求,必要时,应装设动作于跳闸的单相接地保 护。 线路单相接地,可利用下列电流,构成有选择性的电流保护或功率方向保 护。 络的自然电容电流; 弧线圈补偿后的残余电流,例如残余电流的有功分量或高次谐波分量; 工接地电流,但此电流应尽可能小些,不宜大于 10 20A; 相接地故障的暂态电流。 能时常出现过负荷的电缆线路,应装设过负荷保护。保护宜带时限动作于 信号,必要时可动作于跳闸。 5 35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应按 本节的规定装设相应的保护。 相间短路,保护应按下列原则配置。 护装置采用远后备方式; 线路短路,使发电厂厂用母线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的 (50 60)%时,应快 速切除 故障。 10参照第 护。 相间短路,应按下列规定装设保护装置: 侧电源线路 可装设一段或两段式电流电压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 由几段线路串联的单侧电源线路及分支线路,如上述保护不能满足速动性或 灵敏性要求时,速断保护可无选择地动作,但应以自动重合闸来补救。此时,速 断保护应躲开降压变压器低压母线的短路。 杂网络的单回线路 电压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必要时,保护应具 有方向性。如不满足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或保护构成过于复杂时,宜 采用距离保护。 采用电流电压保护不满足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 要求时,宜采用导引线或光纤通道等纵联保护作为主保护,以带方向或不带方向 的电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 了简化保护,可采用故障时先将网络自动解列而后恢复的 方法。 行线路 平行线路宜分裂运行,如必须并列运行时,可装设横联保护作为主保护,以 阶段式 电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 单相接地故障,保护的装设原则及构成方式应按本规程第 能时常出现过负荷的电缆线路,或电缆与架空混合线路,应装设过负荷保 护。保护宜带时限动作于信号,必要时可动作于跳闸。 10 220 110 220按本节的规定装设反应相间短路和 接地短路的保护。 线速动保护应按下列原则配置: 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 装设一套全线速动保护。 使发电厂厂用母线电压低于允许值 (一般约为 70%额 定电压 ),且其他保护不能无时限和有选择地切除短路时; 仅改善本线路保护性能, 而且能够改善整个电网保护的性能。 220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装设二套全线速动保护。 备保护整定配合有困难时。 备保护 应按下列原则配置。 10 20某些线路,如能实现远后备,则宜采用 远后备,或同时采用远、近结合的后备方式。 接地短路,应按下列规定之一装设保护。 220接地电阻不大于 100时,保护应能可靠地、有选择地 切除故障。 装设阶段式或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 采用接地距离保护,并辅之以阶段式或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 合本 规程第 装设全线速动保护外,还应按第 第 设接地后备保护。 相间短路,应按下列规定装设保护装置。 侧电源单回线路,可装设三相电流电压保护,如不能满足要求,则装设 距离保护; 侧电源线路宜装设距离保护; 常运行方式下,保护安装处短路,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系数在 时,可装设电流速断保护作为辅助保护; 合本规程第 装设全线速动保护外, 还应按第 或第 设相间短路后备保护和辅助保护装置。 合本规程第 要装设全线速动保护的电缆短线路及架空 短线路,可采用导引线保护或光纤通道的纵联保护作为主保护。接地和相间短路 保护分别按第 条中的相应规定装设。 列运行的平行线,宜装设横联保护。 带分支的 110 220装设与不带分支时相同的保护,但应考虑 下述特点,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线路有分支时,线 路侧保护对线路分支上的故障,应首先满足速动性, 对分支变压器故障,允许跳线路侧断路器。 支线路上,无论采用何种电力载波纵联保护,均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纵联保护能躲开分支变压器的低压侧故障,并对线 路及其分支上故障有足够灵敏性时,可不在分支侧另设纵联保护,但应装设高频 阻波器。当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在分支侧可装设低压侧故障的高频闭锁发信装 置。当分支侧有电源且须在分支侧快速切除线路故障时,宜在分支侧装设纵联保 护; 在外部故障时,不应由于分支侧负荷电流的 影响,或各侧流过的故障电流不相等而误动作。必要时,还应采取措施防止高频 信号由于差拍而引起误动作; 应停发高频闭锁信号,以免线路对侧跳闸,使分支 线与系统解列。 并列运行的平行线上的平行分支,如有两台变压器,宜将变压器分接于 每一分支上。且高、低压侧都不宜并列运行。当低压侧分开运行时,线路侧横联 差动保护的起动元件,应按躲开变压器低压侧故障整定。当低压侧并列运行时, 不论分支侧是否有电源,宜装设包括变压器在内的横 联差动方向保护。 分支变压器低压侧有电源,还应对高压侧线路故障装设保护装置,并可 采用下列保护方式: 装设保护。 当分支变压器低压侧无电源,但线路采用单相重合闸时,对高压侧线路故 障,宜采用简单的零序电流 或零序电压保护。 力线载波纵联保护通道,应按以下原则设计:当线路上只装设一套载波纵 联保护时,载波保护宜采用完全独立的载波通道。线路上配置二套载波纵联保护 时,另一套载波保护可与通信复用一个通道。 各类双断路器接线方式的线路,其保护宜按线路为单元装设,重合闸装置 及失灵保护等宜按断路器为单元装设。 缆线路或电缆架空混合线路,应装设过负荷保护。保护宜动作于信号, 必要时可动作于跳闸。 30 500 30 500继电保护的配置和对装置技术性能的要求,应考 虑下列问题: 送功率大,稳定问题严重,要求保护的可靠性及选择性高、动作快。 用大容量发电机、变压器,线路采用大截面分裂导线及不完全换位所带 来的影响。 路分布电容电流明显增大所带来的影响。 统一次接线的特点及装设串联补偿电容器和并联电抗器等设备所带来的 影响。 用带气隙的电流互感器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后,二次回路的暂态过程及 电流、电压传 变的暂态过程所带来的影响。 频信号在长线路上传输时,衰耗较大及通道干扰电平较高所带来的影 响。 330 500般情况下,应按下列原则实现主保护双重化: 置两套完整、独立的全线速动主保护; 套主保护的交流电流、电压回路和直流电源彼此独立; 一套主保护对全线路内发生的各种类型故障 (包括单相接地、相间短路、 两相接地、三相短路、非全相运行故障及转移故障等 ),均能无时限动作切除故 障; 套 主保护应有独立选相功能,实现分相跳闸和三相跳闸; 路器有两组跳闸线圈,每套主保护分别起动一组跳闸线圈; 套主保护分别使用独立的远方信号传输设备。 若保护采用专用收发信机,其中至少有一个通道完全独立,另一个可与通信 复用。如采用复用载波机,两套主保护应分别采用两台不同的载波机。 30 500 路保护采用近后备方式。 条线路都应配置能反应线路各种类型故障的后备保护。当双重化的 每套 主保护都有完善的后备保护时,可不再另设后备保护。只要其中一套主保护无后 备,则应再设一套完整的独立的后备保护。 相间短路,后备保护宜采用阶段式距离保护。 接地短路,应装设接地距离保护并辅以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