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押题练习试卷C卷 附解析.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7024066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押题练习试卷C卷 附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押题练习试卷C卷 附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押题练习试卷C卷 附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押题练习试卷C卷 附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下列人物中,被誉为“飞将军”的我国古代名将是( )。A李广B周亚夫C霍去病D蒙恬2、孙老师针对数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表现不积极的现象,进行认真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并在后面的教学中予以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这说明孙老师注重( )。A.行动研究B.同伴互助C.微格教学D.专业引领3、某官员出身微寒,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下列选项中,该官员生活的朝代可能是()。A.西汉B.东汉C.东晋D.唐代4、找规律填数字是一个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将选项中的数字填入“2、4、10、( )、17726”空缺处,符合该组数字排列规律的是( )。A122B222C322D4225、战国的诸子百家中,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家是( )。A.孟轲B.墨翟C.苟况D.韩非子6、抗生素的发现为人类抵抗细菌感染提供了有力武器,但抗生素的滥用也会造成危害。下列选项中,发现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的科学家是( )。A.朱既明B.屠呦呦C.巴斯德D.弗莱明7、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其发明者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这位发明者是( )。A.邓稼先B.焦裕禄C.贾思勰D.袁隆平8、夏老师和汤老师都在积极准备参加市小学教学基本技能大赛,首次参加比赛的夏老师向汤老师请教,汤老师因担心夏老师在比赛中超过自己,就说自己也不清楚,汤老师的做法表明她()。A.具有帮助同事自我创新的意识B.缺乏尊重同事人格的品质C.具有促使同事自主发展的意愿D.缺乏与同事互助合作的精神9、拉丁美洲是美国以南所有美洲地区的通称,历曾为印第安人的家园,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下列选项中,发祥于该地区的古代文明是( )。A.拉丁文明B.玛雅文明C.爱琴文明D.波斯文明10、张老师大学本科毕业后自愿到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教育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应当依法对张老师( )。A.给予补贴B.给予表彰C.进行奖励D.提高津贴11、某校在期末考试后,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张榜公布,该校做法( )。A体现了学校的管理权B体现了学校的教育权C体现了学生的受教育权D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12、多宝塔碑是颜真卿的( )作品。A. 楷书 B. 行书C. 草书 D. 隶书13、教师要想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 )。A.爱岗敬业B.勇于创新C.严谨治学D.终身学习14、班主任陈老师根据数学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类,并为三类学生分别建立综合成长档案。陈老师的做法( )。A.不恰当,忽视学生的主动发展B.恰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C.不恰当,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D.恰当,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15、并不富裕的汪老师时常资助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还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在学习上给予切实的帮助。这体现了汪老师能够做到( )。A.长善救失B.严慈相济C.因材施教D. 关爱学生16、当前,我们要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树立科学人才观,建立以( )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 A.教学科研 B.教学质量 C.岗位职责 D.创新研究 17、细菌虽然小得肉眼看不见,但它们在分解枯枝败叶的过程中确实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它 们能将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养分而长成的树干与枝叶,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若没有细菌的存在,那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维持植物利用40年,因为碳素将被锁定 在植物体内而不能参与到物质循环中去。细菌的这种作用,维持了整片森林甚至整个地 球的盎然的绿意。下面对文段中“关键性的作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细菌在分解枯枝败叶的过程中释放了二氧化碳,维持了地球上的物质循环B细菌把有可能被锁定在植物体内的碳素分解出来并释放到大气中去C细菌在分解树干与枝叶的过程中将它吸收的二氧化碳又释放到大气中去D如果没有细菌做分解枯枝败叶的工作,地球将无法维持盎然的绿意18、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注释】天时:指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地利:指适宜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得人心。上下团结。 下列选项中对上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 B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C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D磨练、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 19、19世纪60、70年代,随着光学研究的发展,一个以表现“光”和“色”和谐统一的画派出现了下列画家中是这一画派代表人物的是( )。 A德拉克洛瓦 B梵高 C罗丹 D毕加索20、某初级中学为追求升学率。将年级成绩最差的1名学生除名,该中学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 )。 A.人格尊严 B.隐私权 C.受教育权 D.人身自由权 21、暑假期间,小学生王某和李某相约在学校打篮球。在争抢过程中,王某不慎将李某撞倒在地上,导致李某小腿骨折。对于李某所受伤害,应当承担主要赔偿责任的是( )。A王某B李某监护人C王某监护人D学校22、六年级女朱某学习不好,经常在课党上讲话,一天课,朱某又和何桌的男说话,教师张某批评朱菜说:“你怎么这么贱呀,能不能不相惹男生呀! 朱装听后立即大哭,用头部在课桌上猛烈撞击,造成额头出血。关于朱某所受的伤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学校承担朱某伤害的主要赔偿责任B.张某侵犯了朱某的言论自由权C.朱某家长承担朱某伤害的赔偿责任D.张某承担朱某伤害的部分贴偿责任23、教授给予是快乐的时,一位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朗读课文,复述故事,说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生活道理。”下列对这样的设计意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A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B训练朗读和口语交际C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D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悟24、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最低应该由所属( )责令限期改正。A.县级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C.省级人民政府D.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25、“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神话故事出自作品( )。 A.山海经 B.封神榜 C.搜神记 D.史记 26、构建素质教育目标,必须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 ),才能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A.顺序B.客观规律C.特征D.重点27、研究发现,人类利用婴儿和成人之间形态上的典型差异作为重要的行为线索。幼年的特征可以唤起成年人的慈爱和养育之心,许多动物的外形和行为具有人类婴儿的特征。人们被这样的动物所吸引,把它们培养成宠物。这一结论最适宜用来解释的现象是( )。A某些对童年时代过分留恋的人会在穿衣打扮方面表现出明显幼稚化的倾向B子女长大成人离开家庭后,老人们喜欢养宠物,寄托抚爱之情,打发寂寞时光C长期以来,迪斯尼的艺术家赋予温良可爱的卡通形象米老鼠越来越年轻化的外形D在生活方面被过度照顾的孩子,心理成长会受到一定影响,往往表现得比较脆弱28、某地发生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则该地的岩石种类有可能是()。A.火成岩B.变质岩C.沉积岩D.岩浆岩29、下列各句中比喻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深一脚、浅一脚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飞快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D他突然瞥见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他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苏老师班里有不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作业,她三令五申之后,还是有几个学生没有多大改变,最令她生气的是学习委员晓玲,也有两三次不交作业了。晓玲今天又没交作业,苏老师把晓玲叫到办公室?厉声责备道:“你怎么也这样?”晓玲不安地说:“老师,我”“我什么我!今天放学不许回家,不完成作业,你的学习委员也别当了!”晓玲哭着跑了出去。下午上课时,苏老师看到晓玲座位空着,便问道:“晓玲呢?”“她哭着走了。她说不读书了,得回去照顾爷爷。”苏老师听后惊异地问:“怎么回事?”晓玲同村的一个学生回答说:“她爷爷的腰受伤了,只能躺床上。”苏老师后悔没听晓玲解释。放学后,苏老师来到晓玲家,只看到躺在床上的爷爷。知道了苏老师的来意后,老人说:“家里平时就我们爷孙俩,我干活,她做家务。现在我伤成这样,可苦了她了。眼前的情景让苏老师既怜悯、又自责。一会儿晓玲回来了,看到苏老师,很诧异,苏老师迎上前说:“我错怪你了,对不起!”“老师,不怪您,可我没法上学了。”苏老师赶紧说:“学一定得上,有困难,老师和同学们都会帮助你的。”晓玲如释重负,笑着对苏老师说:谢谢老师!我会好好学习的!”问题:【题干】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材料中苏老师的教育行为。2、学生王林在学校因同学给他起外号,将同学的鼻子打出了血。班主任徐老师给王林的爸爸打电话,让他下午到学校来。放学时,王林的爸爸刚来到校门口,等在那里的徐老师当着众人的面,第一句话就是:“这么点儿大的孩子都管不好,还用我教你吗?”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对徐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3、刚接班的宋老师在班级上设置了一个“微语”本,要求同学们各取一个昵称,每天可以在“微语”本上写下自己的感想。同学们都非常兴奋,纷纷在本子上留言,坦陈进入六年级后的心声。一天,宋老师在“微语”本上发现一个署名为“霜美人”的留言,字里行间透出失落和伤感。“霜美人是谁呢?他(她)怎么了?”带着疑惑,宋老师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对比字迹,发现“霜美人”原来是一个大眼睛的女生-李小霜。经了解,原来小霜自幼父母双亡,从小就由爷爷奶奶抚养,家庭拮据。但小霜学习十分努力,成绩优秀,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学生。学习之余,她还坚持自己的业余爱好-舞蹈。一天,宋老师对小霜说:“我刚接手咱们班,对同学们不了解,不如你当我的助手,好吗?”小霜爽快地答应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宋老师对小霜更加关注了,在生活上关心、照顾,学习上严格要求。同时,利用班会等机会,让小霜展示舞蹈特长。慢慢地,小霜在“微语”本上的留言渐渐不再显得忧伤了,在协助宋老师的班级工作上,她也很主动,十分负责,人也自信多了。在学校组织的迎新年联欢会上,小霜别具创意地用报纸折叠了一套晚礼服,在舞台上走秀。演出很成功,小霜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宋老师的教育行为。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现在一部电影运用全网络完成的,里面的人脸趋于完美,但是票房并不好,反而受到批判和失败,于是 3d 摄影师把人物设计的都不是很完美,但获得人们的喜爱。根据上述,题目自拟,立意自拟。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A2、A3、 答案:D4、【答案】D【解析】42*20+2=4225、D6、D7、D8、 答案:D9、B10、A11、答案:D12、A13、D14、B15、D16、【答案】C 17、C18、D19、B20、C21、C22、A23、C24、B25、A26、B27、B28、 答案:C29、B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苏老师的教育符合教师的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第一、教师应当进行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关爱学生的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材料中苏老师起初不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一味的批评,是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了解到晓玲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后,又耐心帮助鼓励晓玲继续回学校学习,体现了苏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第二、教师应当践行为人师表的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材料中舒老师发现错怪小玲后向晓玲道歉。表示帮助晓玲重回学校,体现了教师犯错后并没有否认而是及时改正,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体现了苏老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综上所述,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关心爱护学生了解与研究学生。针对学生的差异情况进行因材施教,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2、徐老师的做法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的要求。(1)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2)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为人师表”对教师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3)徐老师应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做到关心学生,尊重家长。3、材料中宋老师的行为践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第一,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材料中宋老师对小霜在生活上格外关注、照顾,在学习上严格要求体现了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和严结合起来了。第二,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宋老师针对小霜的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因材施教,最后促进小霜成为一个活泼开朗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应该具备新课改理念,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学生严慈相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从这则材料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审题:追求完美与容忍缺陷;要学会全面、辩证地看问题,认清事物的主流。因此,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立意:立意:可以从世间的任何事都不会真正达到完美的程度,我们要学会容忍缺陷。学会将追求完美与容忍缺陷有机的结合起来。立意:可以换角度来看待人生中的诸多不完美,很多的“缺陷”,可能在别的领域即是“完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