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学各论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7020896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4.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疗学各论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治疗学各论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治疗学各论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学各论 头痛 headache 是患者自觉头部疼痛的一类病证 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 其病因复杂 涉及面很广 头为 诸阳之会 清阳之府 手 足三阳经和足厥阴肝经均上头面 督脉直接与脑府相联系 因此 各种外感及内伤因素导致头部经络功能失常 气血失调 脉络不通或脑窍失养等 均可导致头痛 病因病机 病因分外感 内伤两个方面 外感头痛主要是风邪所致 伤于风者 上先受之 每多兼寒 夹湿 兼热 上犯清窍 经络阻遏 而致头痛 内伤头痛可因情志 饮食 体虚久病等所致 辨证 临床上分为外感和内伤头痛两大类 按照头痛的部位辨证归经 前额痛为阳明头痛 侧头痛为少阳头痛 后枕痛为太阳头痛 巅顶痛为厥阴头痛 1 外感头痛主症头痛连及项背 发病较急 痛无休止 外感表证明显 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 2 内伤头痛主症头痛发病较缓 多伴头晕 痛势绵绵 时止时休 遇劳或情志刺激而发作 加重 肝阳上亢头痛肾虚头痛血虚头痛痰浊头痛瘀血头痛 治疗 1 基本治疗 1 外感头痛治法祛风通络 止痛 以督脉及手太阴 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列缺百会太阳风池操作毫针泻法 风门拔罐或艾灸 大椎点刺出血 方义 2 内伤头痛 实证治法疏通经络 清利头窍 以督脉及足阳明 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百会头维风池操作毫针泻法 方义 虚证治法疏通经络 滋养脑髓 以督脉及足阳明 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百会风池足三里操作风池用平补平泻法 余穴均用补法 方义 2 其他治疗 1 耳针法 2 皮肤针法 3 穴位注射法 按语 1 针灸治疗头痛有较好的疗效 对于多次治疗无效或逐渐加重者 要查明原因 尤其要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 2 头痛患者在治疗期间 应禁烟酒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避免过劳和精神刺激 注意休息 腰痛 概述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其他疗法注意事项病案分析现代研究进展 概述 腰痛又称为 腰脊痛 是以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为主证的临床常见病证 现代医学常见引起腰痛的病证 腰部软组织病变如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病变如腰椎间盘突出证腰椎关节病变如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病变如腰椎骨折 退行 骨质疏松 肿瘤 结核内脏器官病变如尿路结石 妇科病 多产劳欲 久病肾虚 精血不足 骨失濡养 感受外邪 寒湿 湿热 阻滞经脉 外伤劳损经脉受损腰部气血不通腰痛 病因病机 病位在腰 与肾 肝二脏关系密切 与督脉 膀胱经脉有关 腰为肾之府 腰痛皆与肾有关 辨证 寒湿腰痛 腰部重痛 活动欠利 阴雨风冷则发作或加重 苔厚 脉濡 湿热腰痛 腰部热痛 小便短赤 大便结 苔黄腻 脉濡数 劳损腰痛 多有外伤劳损史 劳累发作加重 痛有定处 活动不利 舌暗或有瘀斑 脉弦或细 涩 辨证 肾虚腰痛 慢性反复 隐酸睃痛肾阳虚 神疲肢冷 遗精 舌淡 脉细沉肾阴虚 伴虚烦舌红少苔 脉细数 治疗 治法 通络止痛 取足太阳经穴及阿是穴为主 近部 远部对症取穴相配合 治疗 主穴 方义 阿是穴 大肠俞 近部取穴 舒经通络止痛委中 合穴 舒经活血 通络止痛 随症配穴 寒湿腰痛 腰阳关湿热腰痛 大椎 腰阳关 委中刺血瘀血腰痛 膈俞 次髎 肾虚腰痛 肾俞 命门 志室急性腰扭伤 针人中 泻法 委中刺络放血 腰痛点 泻法 其它疗法 按摩电针水针拔火罐或刺络拔罐耳针 取穴 腰椎 骶椎 肾 肝 神门 刺法 捻转强刺激 嘱患者活动腰部 理疗体疗 注意事项 1 明确诊断 排除脊柱肿瘤 结核等2 卧硬板床3 综合治疗4 适当功能锻炼 防治结合 巩固疗效 现代研究进展 中医辨证西医辩病治疗分期分型治疗综合治疗 内外治结合 针药结合 中药导入 针灸手法结合介入疗法以肌电图 症状 体征积分评价疗效开展相关动物试验 腰椎骨质增生症 腰椎骨质增生症 又称腰椎肥大性脊椎炎 腰椎退行性脊椎炎 腰椎骨关节病 特点是病程较长 起病缓慢 绵绵隐痛反复发作属于中医 腰痛 痹证 病因病机 风寒湿闪挫跌仆劳损体虚肾虚经络闭阻气滞血瘀病位在腰 督脉太阳经 以肾虚为本 风寒湿 痰瘀为实 诊断 症状可无症状腰部酸痛 僵硬晨起加重 稍活动减轻寒冷天加重 严重时可出现坐骨神经痛体征 腰椎变平直 腰肌紧张压痛 或直腿抬高试验阳性X线检查是诊断本病主要依据 治疗 针灸 腰三针 肾俞 委中 大肠俞 气滞血瘀加次髎 肝肾两虚加肝俞 太冲 太溪 命门 志室推拿按摩 治疗 理疗中药体疗药膳 田七鸡 参归鳝汤 羊肉煲杜仲羊肾黑豆杜仲汤 杜仲龟肉汤 胡椒根炖蛇 附子猪肚汤 杜仲狗脊炖蛇 调护 1 防止风寒湿邪2 养成正确站坐姿势 经常变换体位3 卧硬板床4 注意腰背肌功能锻炼 必要时用腰围 病案分析 张 男 65岁 主诉 腰痛反复发作多年 晨起 久坐疼痛加重 弯腰困难 腰酸喜按 夜尿多 恶风寒 舌淡暗 苔白 脉沉细 查 腰局部压痛 X线提示 腰椎增生中西医诊断 辨证治疗调护 面痛 Facialpain 一 概述 1 定义 是指一侧面部剧痛或伴痉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面颊抽掣疼痛 哗 好痛 本病有以下特点 1 有阵发性 短暂性 反复发作的疼痛史 发作突然 无先兆 2 疼痛剧烈 呈刀割样 针刺样 电灼样 撕烈样跳痛 持续时间仅数秒至1 2分钟 次 发作和终止均迅速 3 多发于一侧面部 少见双侧 4 好发年龄 40 60岁 女性 男性 5 诱因 情绪紧张 进食 洗脸 说话 刷牙 打呵欠 吹风而诱发疼痛的发作等 6 多有板机点 触发点 常在上述诱因刺激下发作 7 病程呈周期性发作 发作期可持续数周至数月 而缓解期长短不一 可为数天至数年不等 8 原发性者神经系统检查一般无阳性体征 各项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继发性者可发现相应部位的病理改变 2 西医相关病证 相当于 三叉神经痛 是一种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 阵发性的 剧烈的神经痛 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 第一支 支配泪腺 眼球 上睑 额部皮肤 第二支 支配鼻粘膜 下眼睑 鼻外侧 上唇 上颌牙齿 牙龈 第三支 支配下颌牙齿 下唇 牙龈 面颊外侧 舌 耳前 颏部口裂以下面部皮肤 三叉神经头面部皮肤分布 临床上以第二 三支受累最为常见 疼痛以面颊 上 下颌及舌最明显 触及这些敏感部位可诱发疼痛发作 此部位称之为 板机点 二 病因病机 1 外邪侵袭 风寒 寒邪凝滞 闭阻经脉风热 热灼津液 阻滞气血袭于面部经脉 不通则痛2 阳明火盛 胃肠炽热 阳明火邪上冲面部 浸淫筋脉筋脉气血阻滞不通 3 虚火上炎 年老体衰 肝肾阴虚阴虚阳亢 虚火上升上犯面部筋脉气血阻滞4 瘀血内阻 久病不愈 或内生肿物气滞血瘀经脉闭阻不通 外邪侵袭 阳明火盛 虚火上炎 瘀血内阻 面痛 三 临床表现 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特点 1 性质 突发性剧痛 阵发性 闪电 刀割 针刺 烧灼样剧痛 2 时间 每次发作数秒或1 2分钟 每天可发作数次 3 诱因 常因洗脸 刷牙 进食 说话诱发 4 兼症 病侧面肌抽搐 流泪 流涕 流涎 5 体征 病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皮肤或有潮红 局部压痛 6 间歇期 无临床症状 四 辨证分型 风寒证 多有吹风受寒史 痛处遇寒则甚 得热则减 舌淡 苔薄白 脉浮紧 风热证 多在感冒发烧之后 痛处有灼热感 目赤 苔薄黄 脉浮数 阳明火盛 伴口臭 口渴 便秘 舌红苔黄腻 脉数 虚火上炎 隐隐作痛 颧面潮红 口干 手足心热 舌红 少苔 脉细数 瘀血内阻 痛处不移 拒按 缠绵难愈 舌暗 脉弦涩 眼支痛足太阳经上颌痛手足阳明经下颌痛手太阳经 五 治疗 1 针刺法治法 疏风通络 活血止痛 处方与方义 攒竹 四白局部取穴 疏调局部下关 地仓经气 祛风散寒 合谷疏调阳明气血止痛 风池疏风通络 活血止痛 外关 解溪 攒竹 头维 阳白 鱼腰 四白 巨髎 迎香 颧髎 下关 夹承浆 颊车 内庭 随证配穴 风寒型 列缺风热型 曲池 尺泽肝胃火盛 内庭阴虚 三阴交瘀血内阻 太冲 膈俞 施术法 泻法 寒证加灸 1 先取远端 后取局部 2 远端强刺激 局部弱刺激 其他疗法1 耳针选穴 肝阳 神门 面颊 颌 胃 肝 肾 操作 发作期宜针刺 缓解期宜耳压 2 磁疗阿是穴 或处方选穴 用贴磁法或电磁法 3 刺络拔罐 同体针 用三棱针点刺后行闪罐法 4 揿针法 在扳机点上将揿针刺入 外以胶布固定 一周二次 六 小结 1 注意起居有常 不要睡卧当风 以防外邪侵袭 2 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情绪激动 3 缓解期可用冷水擦面 以增强面部抗风寒的能力 4 注意休息 适当开展体育锻炼 5 忌食辛辣 发物 禁绝烟酒 6 针灸止痛效好 但不能根治 要详细询问病史 区分原发性或继发性 7 本病的预后较好 大多数病人经中西医药物保守治疗后 疼痛可以缓解 三叉神经痛与面瘫在针灸治疗上有何异同 两者均可根据疼痛或麻痹的不同部位而灵活选配穴位 两者均采取头面部取穴和四肢部的远道取穴相结合 其中不少穴位是相同的 如合谷 颊车 阳白 太阳 四白 迎香 颧髎 巨髎 地仓 承浆 风池等 共同点 不同点 在头面部 三叉神经痛是以下关为主穴 而面神经麻痹以翳风为主穴 在四肢部 三叉神经痛以合谷为主穴 配内庭 而面神经麻痹以合谷为主穴 配外关 在针刺方面 治疗面瘫以浅刺 弱刺激为主 四肢穴位则单侧针 而治疗三叉神经痛多用泻法 持续捻针为主 四肢穴位则双侧同针 均用泻法 胃痛 一 概念 胃痛 胃痛 又称胃脘痛 是指上腹胃脘反复发作性疼痛为主的症状 因其疼痛部位近心窝部 又称作 心痛 胃心痛 等 本病与 真心痛 有本质不同 临床上应加以区别 多见于急慢性胃炎 胃 十二指肠溃疡 胃肠神经功能症等 为一种临床症状 二 病因病机 胃痛 1 病因 寒邪客胃 饮食伤胃 肝气犯胃 实证 脾胃虚弱 虚证 2 病机 实证 气机阻滞 不通则痛 虚证 胃腑失于温煦或濡养 失养则痛 三 辨证 胃痛 1 实证主症 上腹胃脘部暴痛 痛势较剧 痛处拒按 饥时痛减 纳后痛增 可分为寒邪犯胃 饮食停滞 肝气犯胃 气滞血瘀 2 虚证主症 上腹胃脘部疼痛隐隐 痛处喜按 空腹痛甚 纳后痛减 可分为脾胃虚寒 胃阴不足 三 治疗 1 基本治疗 治法 和胃止痛 足阳明 手厥阴经 相应募穴为主 主穴 足三里内关中脘 方义 腑会中脘 足三里 远近配穴法 可和胃气 理气机 止胃痛 内关 为心包络穴 可宽胸解郁 行气止痛 胃痛 1 基本治疗 配穴 寒邪犯胃 胃俞 饮食停滞 下脘 梁门 肝气犯胃 太冲 胃阴不足 三阴交 内庭 气滞血瘀 膈俞 脾胃虚寒 气海 关元 脾俞 胃俞 胃痛 2 其他治疗 穴位注射法 中脘 足三里 肝俞 胃俞 脾俞 每次2穴 以丹参或当归注射液 每穴1 2ml 隔日1次 耳针法 胃 肝 脾 神门 交感 十二指肠 王不留行籽贴压 胃痛 四 按语 针灸对胃脘疼痛 上腹胀满不适 嗳气 恶心等症状效果较好 胃痛的临床表现有时可与肝胆疾患及胰腺炎相似 须注意鉴别 溃疡病出血在穿孔等重症时 应及时采取措施或外科治疗 平时注意饮食规律 忌食刺激食物 胃痛 五 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患者张某 男 43岁 商人 有胃脘痛病史十余年 每因精神紧张而复发 曾做纤维胃镜检查提示 浅表性胃炎 近几天由于工作紧张连续熬夜而出现胃脘部疼痛 疼痛连及胁部 嗳气 大便秘结 2 3天一行 自觉心烦嘈杂 口苦 舌质淡红 黄腻苔 脉弦 试分析中医诊断 辨证分型 治则治法 取穴 方义 其它治疗方法 中医诊断 胃痛 辨证分型 实证 肝气犯胃型 治则治法 和胃止痛 以足阳明 手厥阴经为主 取穴 足三里 内关 中脘 太冲 方义 足三里 疏调胃腑气机 和胃止痛 中脘 健运中州 调理气机 内关 宽胸解郁 行气止痛 太冲 疏肝和胃 其他治法 可配合使用穴位注射法或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 胃痛与真心痛之鉴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