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病人的护理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7001144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龋病病人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龋病病人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龋病病人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十二章牙体 牙髓病及根尖周围组织病病人的护理 龋病 定义 是牙齿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 发病率高 病因 细菌 主要致龋菌为变形链球菌 食物 蔗糖等碳水化合物食物 宿主 牙齿结构 排列缺陷 唾液质与量 全身营养状况等 时间 敏感时期 即萌出后2 4年患龋率最高 临床表现 分度部位色形质症状浅龋釉质白垩无或浅粗无黄褐中龋本质浅黄褐黑较深软刺激过敏深龋本质深黄褐黑深软更敏感 处理原则 终止病变发展 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 护理诊断 组织完整性受损龋病破坏牙体硬组织潜在并发症 牙髓炎 根尖周炎知识缺乏缺乏龋病预防及早期治疗知识 护理措施 充填术 做好手术前后护理及术中配合 预防龋病 保持口腔卫生 饭后漱口 早晚刷牙 竖刷法 定期口腔检查 早发现 早诊断 早治疗 限制甜食 氟素防龋 窝沟封闭 激光防龋等 奶瓶龋 一种由婴儿睡眠时不断吸吮奶瓶而造成的龋齿 医学上称为奶瓶龋 又称哺乳龋 表现为上颌乳切牙 即门牙 的唇侧面 及邻面的大面积龋坏 牙齿患龋病后不能自愈 即不能再长好 由于乳牙的钙化程度低 因此患龋后病情进展迅速 破坏面积广 并且治疗效果差 因此积极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成因 奶瓶龋主要原因是家长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 孩子躺着的姿势使奶瓶嘴直接贴附于上颌乳切牙 让牙齿长时间浸泡在奶或其他含糖的易产酸发酵的饮料中 口腔中的细菌分解糖类产生酸而破坏牙齿 当婴幼儿清醒时 可以通过唾液的分泌 咽喉的吞咽 有效地清除口腔内发酵的碳水化合物 而当婴幼儿人睡后 唾液分泌减少或停止 吞咽功能减弱 口腔的自洁 稀释 中和作用均下降 发酵的碳水化合物便存留在口腔中 并环绕在牙齿周围 很容易发生龋齿 奶瓶龋的主要特点是 以侵犯上颌乳切牙为主 这也与上颌乳切牙最先萌出有关 破坏速度快 龋坏牙数多 防治 1 孩子长出第一颗乳牙后 家长就应开始为孩子刷牙 最好是饭后和睡觉前进行 每日至少两次 2 三岁以下可用清水刷牙 三岁以上可选用儿童含氟牙膏 不要选用成人含氟牙膏 3 让孩子养成喝白开水的习惯 以稀释口内及牙间隙残留的奶汁而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 4 控制幼儿每次使用奶瓶的时间 一般限在10 15分钟以内 千万不要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 5 一岁半以上儿童应不再使用奶瓶喝水或喝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