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高考考场构思出好作文.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843999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在高考考场构思出好作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怎样在高考考场构思出好作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怎样在高考考场构思出好作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云中学精品课件 怎样在高考考场构思出好作文 构 在这里不仅指结构 而且指整体 什么是构思 思 是以抽象思维为主导 包括形象思维 潜意识思维和灵感思维等在内的心理活动 构思 是作者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 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并选择最佳表现方式 以指导写作实践的总体思维过程 就考试来说 构思主要包括三件事情 即 1 文体选择 3 结构设计 列提纲 2 思路展开 论证结构 论证方法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 你是准备叙事呢 还是议论或抒情 写文章的表达工具只有五种 叙事 抒情 议论 说明 描写 不同的表达方式为主构成的文章就具备了不同的体裁 即我们所熟悉的说法 议论文 说明文 记叙文或散文 小说 戏剧 诗歌等 所以 审题的时候 我们要考虑选用怎样的表达方式 决定选用何种表达方式的要素有哪些呢 起码有四种 即 题目本身的限定 写作方向的限定 写作内容的限定 写作能力的限定 一 是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二 议论文的思路如何展开 议论文的思路简单地说其实就是三个短语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也就是说 所有的议论文都可以看成由三部分构成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论点有两种 一种是讲述道理的 一种是指导实践的 前者需要讲清楚 为什么 后者既需要讲清楚 为什么 还需要讲清楚 怎么办 行文的时候或两者兼而有之 或两者只需其一 这与写作情境与潜在读者的需要有关 但是 不管怎么说 提出一个观点以后 你必须能够直面别人的质疑 要论证自己道理的合法合理性 解决一个 为什么 的问题 所以 第一要思考的问题是 我的理由是什么 从总体上来说 议论文思路展开的大框架如下 论点 是什么 理由 为什么 做法 怎么办 提论点 开议论 为什么 怎么能 议论文思路48字 正面讲 反面论 讲道理 引言论 举事例 典型新 联实际 确切准 生发开 驳异论 结尾时 要回应 具体说来 议论文思路展开的方法有以下八种 1 总分开路 2 纵深开路 3 横向开路 4 纵横交错开路 5 对比开路 6 类比开路 7 逆转开路 8 生发开路 1 总分开路 开头总提问题 然后话分两头剖析 结尾归纳论点 全文构成总分总的关系 中间分说依据一分为二 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 2 纵深开路 根据论点逐层论述 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 步步深入 体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考 一般用于需要深层剖析事理的文章 3 横向开路 围绕论点向横的方向思索 把论述的广度逐步扩大 最后再收拢来 一般用于议论文的事实列举 要注意的是 一则必须紧扣论点展开 一则不能堆砌 展开的各面务必分属不同角度 4 纵横交错开路 一般用于比较复杂的论述 主要体现在全文的间架上 在一个段落内极少见到 5 对比开路 其中一个方面是正面的 一个是反面的 往往是用反面的来突出正面的 行文过程 一般是先正后反 但如果是用正面的来论证反面是错误的 行文过程又往往是先反后正 6 类比开路 通过讲故事 打比方或引用成语典故 对某些属性相同的事物进行比较 阐明问题 论证论点 行文结构 一般总是先概述用来类比的故事 寓言 成语典故 再引申到要说明的道理上来 进行类比阐发 最关键之点是借以类比的事物和所要说明的道理之间要有共同的属性 要类比得合乎逻辑 要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7 逆转开路 先从一个方面论述问题 后面忽然来个逆转 否定前面的看法 论述另一种看法 思路发生了大转折 一般常用于对某些错误认识的分析批判 8 生发开路 有些议论文 上文从正面立论 直接阐明了作者的主张或见解 下文针对某些人不同意作者主张的看法进行驳斥 从而间接论证作者的主张 我们把这种思路称之为生发开路 或叫 生发开 驳异论 这种辩证开路不但使正面立论更充分更周详 而且有妙笔生花之效果 三 如何列提纲 1 作文提纲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 题目 要把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主要内容和中心 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 结构设计 开头 结尾 过渡 段落 层次等 提纲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 随各人的习惯 你可以 左 右 排列 也可以 上 下 排列 看清楚层次 框架即可 尤其是考试的时候 更不要拘泥于形式 或简或繁 甚至是腹稿 依据自己当时的情况而定 2 提纲格式 3 提纲的五个步骤 定点 确立中心 发散 想好说理层次 准备从哪几个角度 侧面 层次 阶段展开 总分 层进 对照等 建构 左 右 或 上 下 排列 用文字表述或借用大括号等数学符号均可 充实 为各层次充实典型事例 名言警句等 完善 行文前如有时间最好先拟好总领全文的开头和收束点旨的结尾 中心句一 漫步于历史的沙滩 捡拾一枚枚成功的贝壳 上面写满了 双赢 论据一 将相和的美谈 详 论据二 张良与韩信的欣赏与合作 详 中心论点 双赢 使你我共辉煌 亮点 排比 一枝独放不是春天一株独秀不算英雄一船独行不算风景 中心句二 双赢的光芒在今天依然闪耀 论据 世贸组织 东盟经济合作 六国共同绘制基因组图 略 总结论点 排比 双赢 使蓝天不褪色 使鸽子不慌张 使青春不落幕 使山花烂漫于世界的每个角落 双赢 你我共辉煌 引论 本论 结论 双赢 使你我共辉煌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欧阳公有言 物过盛而当杀 人们留恋春夏 留恋繁华 更留恋人生得意时 但这一切都必然遭遇秋风 草木需要一个秋来开启生命的更新 用 无边落木萧萧下 来换取 明年花胜今年红 人生亦何尝不需要一阵萧索的秋风呢 请以 生命的更新 为标题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选准角度 明确立意 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不得抄袭 不得套作 标题 生命的更新 限定了 生命 与 更新 为写作内容 材料列举不少 生命 的 旧 与 新 的变化 因此 本道作文题的立意确定工作并不难 建议从 梅花香自苦寒来 导出 淡定地迎接各种磨难和考验 生命在 萧瑟的秋风 比喻义 中得以更新 生命的更新几位日本农民在中国山东承包了一处田地 五年来没有任何盈利 他们只是任田地荒芜着 据他们说 这样做是为着让这方田地的生命得以更新 滤去农药 化肥的残留 从而能生长出真正的有机蔬菜 荒芜是土地生命更新必须付出的代价 孕育生命代价巨大 更新生命的代价更其巨大 土地如此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耽于安乐 习于锦衣玉食的青年 倘没有一番苦寒生活的历练 极易沦为纨绔子弟 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德国作家托马斯 曼说 不识愁苦滋味的人终生是幼稚的赤子 要改变这种状况 最好的办法便是设法让自己的生命更新 评 这一段 引用名言 反面论证不进行生命的更新能让人沦为纨绔子弟 倘若没有那次贬谪夷陵的痛苦经历 欧阳修可能终其一生不过是一个吟风弄月的平庸文人和风尘俗吏 庐陵事业起夷陵 挫折和磨难 促成了欧阳修生命的更新 在僻处一隅的夷陵 欧阳修像那块荒芜着的土地 不断滤去农药 化肥的残留 他重新检读韩愈散文 再次思考北宋吏治政策的得失 寂寞成就了他的深沉 醇雅 更新后的他的生命终于焕发出傲视两宋群贤的光彩 评 举欧阳修的例子 来论证论点挫折和磨难 促成了生命的更新 时时和材料进行照应 同样 作为欧阳修事业光荣的衣钵传人 苏东坡 他的生命也在 乌台诗案 后贬谪黄州期间有了一次更新 往日的盛名成了浮云 旧时的追捧换成了冷遇 他知道 从开封御史台的监狱出来 原先的苏轼就像一株秋冬季节的树 华丽的盛装被剥尽 只剩黑色的枝丫在灰蒙蒙的天空下诉说孤寂 迎着阵阵萧瑟的秋风 他决定在黄州静静承受凤凰涅槃的苦楚 偿付了几乎是生命本身的巨大代价 苏轼这块土地终于在荒芜后有了全新的丰收 他的那些震古烁今的作品 几乎全都是在这段日子里写成的 评 举苏东坡的例子 继续来论证只有生命的更新 才能取得成功 引例相当精当 但是因为太多的高考作文都用上了欧阳修 苏东坡的例子 时代感有欠缺 倘能预想到田地荒芜后的巨大收益 山东当地的农民就不会嘲笑日本同行的 傻种田 倘能预知贬谪磨难后自己的人生能走向辉煌 柳宗元 欧阳修 苏轼也许不会通过太多的诗文来诉说自己的悲苦 倘能确切知道生命更新后的收益 也许没有人不愿意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 问题是 没有人能预先通知我们 所以 在觉着自己的生命陈旧时 在原先的生命状况被改变时 我们不妨尝试着更新 有时 生命的荒芜与萧瑟 预示的恰恰是繁盛与祥和 关键是 我们能否承受住等待的煎熬 生命的更新 更新的何止是生命 更是意志和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