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理论的主要流派(上传稿).ppt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721506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0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治理理论的主要流派(上传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公司治理理论的主要流派(上传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公司治理理论的主要流派(上传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治理理论的主要流派 公司治理理论的主要流派 股东至上 理论 利益相关者 共同治理理论控制 内部人控制 理论人力资本治理理论 公司治理理论的流派 1 股东至上 的治理理论 股东至上 的治理理论认为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 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效用函数不一致 公司治理的焦点在于使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趋于一致 公司治理理论的流派 例如 伯利和米恩斯 BerleandMeans 以及詹森和梅克林 JensenandMeckling 认为公司治理应致力于解决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公司治理的焦点在于使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相一致 公司治理的中心任务是保证所有者的利益 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公司的目标 公司治理理论的流派 2 利益相关者 共同治理理论 利益相关者 共同治理理论认为 公司有多个利益相关者 如股东 高级管理人员 债权人 职工 政府等 现代公司不仅归股东所有 其他利益相关者实际上也为公司进行了投资 如员工进行了人力资本投资 公司治理理论的流派 在考虑相关者的利益以后 企业就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企业的经营目标就应该是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的多重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 而不应该仅仅考虑股东的利益 公司治理理论的流派 在大多数现代公司中 股东只承担有限的责任 股东的风险可以通过投资多元化而化解 或选择退出 一部分剩余风险已经转移给了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 当股东不承担全部剩余风险时 股东治理模式的假设不成立 不能由股东利益最大化推出社会财富最大化 公司治理理论的流派 公司治理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或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 文化和制度性安排 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标 谁拥有公司 如何控制公司 风险和收益如何在公司的一系列组成人员 包括股东 债权人 职工 用户 供应商以及公司所有的社区之间分配等一系列问题 这种公司治理理论把利益相关者放在与股东相同的位置上 因而称之为 利益相关者 共同治理理论 公司治理理论的流派 3 控制 内部人控制 的公司治理理论一般地 我们把企业经理人员或员工在事实上或者依法掌握了企业的控制权 并使他们的利益在公司的决策中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的现象称作 内部人控制 公司治理理论的流派 由于现实与制度的缺陷造成法人治理结构的失衡 使得企业的控制权实际上不是掌握在 企业家 手中 而是掌握在 内部人 手中 这样就出现了内部人控制现象 它实质上是指法人治理结构中 所有者缺位 和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不匹配而产生的经营者群体侵占所有者利益的行为 公司治理理论的流派 它有 法律上的内部人控制 与 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 二种 法律上的内部人控制是指内部人 经理层与职工 通过持有本企业的股权而掌握对企业的控制权 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是指内部人不持有本企业的股份 不是该企业法律上的所有者 然而却拥有该企业的控制权 公司治理理论的流派 转型经济中的公司治理问题主要是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现象 即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在法律上不拥有该企业多数或大量股权 但拥有对企业的很大控制权 国家仅保留对企业的最终干预权利 对企业经理人员的任免 从而在这种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严重不匹配的情况下 内部人往往利用所拥有的控制权侵占国有资产 公司治理理论的流派 4 人力资本治理理论上世纪六 七十年代 人力资本理论兴起 其主要代表是舒尔茨 贝克尔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 资本存在两种形态即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在舒尔茨看来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既具有同质性 又有异质性 同质性表现在两者都具有资本属性 都能带来收益 异质性表现在两者的收益率是不同的 公司治理理论的流派 两者都对企业价值的增长做出了贡献 只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两种资本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在工业经济时代 物质资本占主导地位 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企业拥有物质资本 一个企业拥有的物质资本越雄厚 企业发展的条件就更加优越 企业就越具有竞争力 公司治理理论的流派 因此 在工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本占据了统治地位 出资人的利益凌驾于其他成员的利益之上 这时企业的治理机制主要以股东利益至上的治理理论为基础 它体现的是如何保证股东的利益 公司治理理论的流派 随着经济的发展 从工业经济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 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不断削弱 而人力资本的作用将不断加强 是人力资本保证了企业的非人力资本的保值 增值和扩张 因此 在公司治理机制上如何对人力资本进行有效的激励 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日益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和经营成败的关键 也日益成为企业治理的重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