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D卷.doc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6708694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D卷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教育史上的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夸美纽斯和布鲁纳B.夸美纽斯和杜威C.赫尔巴特和布鲁纳D.赫尔巴特和杜威2、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 )。A.课程评价B.课程实施C.课程组织D.课程设计3、教师运用实物与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A.阶级性B.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5、为了便于学生记诵,教师经常要求学生,多次重复背诵学习内容,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阅读理解策略6、数学课上,马老师有意让学习成绩差的小军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并鼓励了他。这主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7、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 )。A.发现学习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张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8、张老师对匆匆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将“体会时间的宝贵,并珍惜时间”作为教学目标这一。该目标属于( )。A.知识性目标 B.过程性目标C.技能性目标 D.情感性目标9、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A.梅伊曼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康德10、学校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媒介,旨在体现教育理念,实现与人功能。在课程分类中,这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11、人们常说“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二个月喊爸爸”,这一说法所体现的儿童身儿发展规律是( )。A.稳定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个体差异性12、在金色的鱼钩教学开始时,张老师说:“同学们,前面我们通过学习七律-长征一诗,领略了红军的非凡气概,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红军过草地的艰难困苦”,这种导课方式属于( )。A.设疑导入B.温故导入C.情景导入D.故事导入13、构成学校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与(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教学条件 D、教学组织14、白老师在班会上声情并茂地描述了钱学森历尽艰辛回到祖国 、 投身科学研究事业的故事,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这种班会活动类型属于( )。A 叙事型B 讨论型C 表演型D 体验型15、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要坚持统一要求,又注重( )。A 学生自主 B 教师主导 C 教学相长 D 因材施教16、在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统计与概率,这一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方式编排,使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得以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这种教材编写的方式属于( )。A、单一式B、直线式C、螺旋式D、活动式17、教师上课时所使用的课件、视频、投影、模型等教学资源属于( )。A.教材 B.教案 C.教参 D.教科书18、虽然小明的期末测验成绩不高 , 但与期中相比有所提高 , 老师仍颁给他 “ 学习进步奖 ” 。这种评价属于( )。A 相对性评价B 绝对性评价C 个体内差异评价D 终结性评价19、数学课上,马老师有意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小军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并鼓励了他。这主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 启发性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20、在教育研究中,透过单向玻璃进行的隐蔽性观察属于( )。A.显性观察 B.参与性观察C.隐性观察 D.非参与性观察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具体应用。2、简述课程计划的涵义和内容。3、简述教育调查报告的一般结构。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在小稻秧脱险记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与小稻秧争夺营养的杂草在除草剂的作用下,“有气无力的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上课时,于老师问学生:“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小鹏举手站起来后,声音洪亮而又流利的读完了。于老师笑了笑说“你没完,要么你的抗药性太强,要么这除草剂是伪劣产品。来,我再给你喷洒点。”说完,用手比划着朝小鹏“嗤嗤”地喷了几下。学生大笑起来,小鹏心领神会,耷拉着脑袋缓慢而小声的又读了一遍“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于老师说,好,掌声鼓励,这才是“有气无力”。问题:(1) 评析这一教学片断中于老师的教学行为。(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认识。2、刘老师教学第一场雪时,运用各种方式激励学生。学生在质疑时,她就说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学生朗读表现出色,她就说:“老师仿佛罝身于雪景中,心中无比轻松愉悦。”大家齐读得好.大家读得不好时,她首先肯定“读得不错,要是不仅能表现出惊讶,还能表现出赞叹的感觉来,就更棒了。”问题:(1)评析刘老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2)谈谈“新课改”倡导的评价理论。 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美丽的小兴安岭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 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 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捧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给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问题:(1)请分析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2)如指导中年级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3)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D2、D3、C4、D5、【答案】A。专家解析: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策略。此题采取多次重复背诵学习内容的方式便于学生记诵。6、答案D解析因材施教原贝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题干中“老师在课堂上有意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回答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是根据成绩较差同学的情况进行有差别的教学,遵循了因材施教原则。故正确答案为D。7、C8、【解析】D。体会时间的珍贵,并懂的珍惜时间属于情感性目标。9、D10、B11、B12、B13、A14、A15、D16、C17、【解析】A。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题干所描述的教学资源属于教材。18、C19、D20、【解析】C。隐蔽观察是指被调査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被观察和记录。研究者透过单向玻璃进行隐蔽性观察时,被观察者就沒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被观察和记录。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答案如下:(1)借助实物、图像创设教学情境。(2)借助动作(活动)创设教学情境。(3)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4)借助新旧知识、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教学情境。(5)借助“背景”创设教学情境。(6)利用谜语、儿歌创设情境。(7)借助问题创设情境。(8)运用想象创设教学情境。2、答案如下:涵义:课程计划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内容: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他对学生的教学、生产活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该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以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3、答案如下:教育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引言、正文(主体)、结尾、附录等组成部分。(1)标题一般通过精炼、确切、鲜明的文字概括全篇内容,点明被调查范围。(2)引言简明扼要地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交代调查的方法,调查的内容,使读者对调查报告获得总体认识,或提出社会、师生所关注和迫切需要调查了解的问题。(3)正文(主体)这是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这部分把调查获得的大量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出若干项目、条分缕析地叙述,要做到数据确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观点明确。(4)结尾调查报告的结尾一般有以下几种写法:其一是概括主题、深化主题;其二是总结经验,形成结论;其三是指出问题,提出建议;其四是展望未来,说明意义。(5)附录附录包括:各种调查表格或问卷、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调查报告不一定都有附录。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解析材料中余老师的教学行为遵循了新课改的理念,值得学习。具体分析如下:余老师的教学行为践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材料中余老师在上课时让学生读一读杂草的话,并和学生讨论。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于老师的教学行为调动了学习的学习兴趣。材料中余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气无力”的意思,用诙谐幽默的方式来引导,从而学生能够心领神会,而且使得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达到了让学生理解的目的。于老师的教学行为贯彻了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思维活动。材料中,余老师在课堂中积极弓|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发展。(2)解析对“教学是一门艺术”的理解,具体分析如下: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指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表现在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材料中,余老师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是一门艺术,表现在教师在课堂中要让课堂充满活力,提升师生的生命力。材料中,余老师并没有只过于重视学生的训练,让学生做练习,而是重视学生的态度和情感,尊重学生的判断,重视学生的知识经验,从而实现了在课堂中生命的发展。教学是一门艺术,表现在教师要用语言举止,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材料中,余老师在课堂中用幽默诙谐的方式感染学生,有举止有风度,从而深深地感染学生。综上所述,教师在应该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更新,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积极促进学生的发展。2、答案如下:1.第一,刘老师做到了教学评价的客观性,能让学生感觉教师的评价是合适的。第二,刘老师做到了教学评价的指导性,通过教师的评价,学生知道自己应该朝向哪个方向努力。第三,刘老师做到了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刘老师在对学生的评价除了适合学生,而且评价也非常正确合理。2.新课改倡导激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作出及时、积极的反馈,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评价内容综合化。全面素质评价。评价方式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交互作用的评价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