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知识点归纳.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707749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系统知识点归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消化系统知识点归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消化系统知识点归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化系统大纲A口腔1.掌握口腔的分部及其界限2.了解唇,颊,腭的形态3掌握舌的形态和构造,了解舌肌的一般分部和机能4.了解乳牙和恒牙的牙式、名称和出牙时间,掌握牙的形态和构造5.掌握三大唾液腺的位置、形态和腺管的开口部位B咽1.掌握咽的形态、位置和分部:掌握腭扁桃体的位置和机能2.了解咽壁的构造C食管1.掌握食管的形态、位置、食管的狭窄并了解其临床意义2.了解食管的结构特点D胃1.掌握胃的形态、位置和分部2了解胃的x图像E小肠1.掌握小肠的分部2.掌握十二指肠的形态、位置、分部及各部的黏膜构造特点3.了解空、回肠的结构特点F大肠1.掌握大肠的分部及形态特点2.掌握盲肠和阑尾的形态、位置及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3.掌握结肠的分部及各部的位置4.掌握直肠的形态和位置G肝1.掌握肝的形态、位置和体表投影掌握胆囊的形态、位置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3.掌握肝外胆道的组成、胆总管与胰管汇合的开口部位4.了解胆汁的排出路径H胰1.掌握胰的形态和位置要点:1.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以及软腭、会厌等处的粘膜上皮中含有味蕾,丝状乳头中无味蕾 。2.咽峡: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其舌根共同围成咽峡,是口腔与咽之间的狭窄部,也是口腔与咽的分界处3牙式表达:乳牙20.恒压32。乳牙在上、下颌的左、右半侧各5个,共计20个。恒牙在上、下颌的左、右半侧各8个,共计32个。临床上,为了记录牙的位置,常以被检查者的方位为准,以“十”记号划分成4区,并以罗马数字标示乳牙,用阿拉伯数字18标示恒牙,如“ 6”表示左上颌第1恒磨牙,“V ”则表示右下颌第2乳磨牙。4. 颏舌肌:起自下颌体后面的颏棘,肌纤维呈扇形向后上方分散,止于舌正中线两侧。两侧同时收缩,拉舌向前下方,即伸舌;单侧收缩可使舌尖伸向对侧。舌尖偏向瘫痪侧5名称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位置外耳道前下方和下颌后窝内下颌下三角舌下襞深面开口上颌第二磨牙相 对的颊粘膜处舌下阜大管于舌下阜,小管于舌下襞6.咽隐窝:咽鼓管圆枕的后上方与咽后壁之间的纵行深窝,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7.咽淋巴环:咽后上方的咽扁桃体、两侧的腭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和舌扁桃体共同围成咽淋巴环,对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具有防御作用8.食管位置和分部(1)位置(2)分部:颈部、胸部、腹部三个狭窄部:第一狭窄:食管的起始处,相当于第6颈椎体下缘水平,距中切牙约15cm;第二狭窄:食管在左主支气管的后方与其交叉处,相当于第4、5胸椎体之间水平,距中切牙约25cm;第三狭窄:食管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10胸椎水平,距中切牙约40cm狭窄部是食管异物易滞留和食管癌的好发部位。9.胃的位置形态: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胃是肌性囊状结构,有两壁、两口、两缘,并可分为四部,两壁为前壁和后壁,两口为入口即贲门和出口即幽门,两缘为上缘即胃小弯和下缘即胃大弯;胃分胃底,胃体。贲门部和幽门部四部,幽门部又分为幽门窦和幽门管。10.幽门瓣:在幽门处黏膜形成环形的皱襞称幽门瓣,突向十二指肠腔内,有阻止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的功能。11.幽门括约肌:环形肌环绕于胃的全部,在幽门处增厚称为幽门括约肌,在幽门瓣的深面,有延缓胃内容物排空和防止肠内容物逆流至胃的作用12.十二指肠球:十二指肠上部左侧与幽门相接的一段肠管壁较薄,管腔大,黏膜面光滑平坦,无环状皱襞,故临床常称为十二指肠球,是十二指肠溃疡及穿孔的好发部位13.十二指肠大乳头:降部的黏膜形成发达的环状襞,其中份后内侧壁上有一纵行的皱襞称十二指肠纵襞,其下端的圆形隆起称十二指肠大乳头。距中切牙约75cm,为肝胰壶腹的开口处。14.十二指肠悬韧带:十二指肠空肠曲的后上壁借十二指肠悬肌固定于腹后壁的又膈脚上。十二指肠悬肌和包绕于其下段表面的腹膜皱襞共同构成十二指肠悬韧带,又称Treitz韧带,是手术中确认空肠起始部的重要标志。15.回盲瓣:会场末端突入盲肠内形成的上、下两个半月形的皱襞称回盲瓣,此瓣的作用有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入回肠的作用,并阻止小肠的内容物过快进入大肠,以便食物在小肠内充分吸收。16.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McBurney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阑尾发炎时,此处有明显的压痛。17.直肠的两个弯曲:直肠骶曲(突向后方)和直肠会阴曲(突向前方)18.齿状线:肛柱下端与肛瓣共同围成的锯齿状的环形线,是内、外痔的分界标志.19.肛直肠环:肛门外括约肌的浅部和深部、直肠下份的纵行肌、肛门内括约肌以及肛提肌共同构成一围绕肛管的强大肌环称肛直肠环,此环对肛管起着极其重要的括约作用,若手术损伤将导致大便失禁。20. 肝的外形:分上缘、右缘、下缘、左缘四缘,上面(膈面) ,下面(脏面)两面。 分叶: 左叶、右叶、方叶、尾状叶肝的脏面 “H”沟左侧纵沟肝圆韧带裂静脉韧带裂横沟肝门、肝蒂、第二肝门 胆囊窝 右侧纵沟腔静脉沟21.肝门:肝的脏面中部有一横沟称肝门,是肝固有动脉左、右支,门静脉左、右支,左、右肝管,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肝的部位。22.第二肝门:在腔静脉沟的上端处,有肝左、中间、右静脉出肝后立即注入下腔静脉,故临床上常称此沟上端为第2肝门。23.肝蒂:出入肝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肝蒂。24肝的位置: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25.肝外胆道系统:是指走出肝门之外的胆道系统而言,包括胆囊和输胆管道(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和胆总管)。26.空肠与回肠区别区别 空肠回肠位置左腰区,脐区 脐区,右髂区,下腹区长度近侧 2/5 远侧 3/5外观粗,粉红,血管多 细,粉灰,血管少淋巴滤泡孤立集合血管弓级数较少级数较多27.白线:肛梳下缘有一不甚明显的环行线称白线(或称Hilton线),该线位于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与肛门内括约肌下缘之间的水平,故活体肛诊时可触知此处为一环行浅沟即括约肌间沟。28. 胆囊三角(Calot三角):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胆囊三角(Calot三角),三角内常有胆囊动脉通过,因此该三角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29. 胆囊底的体表投影:位置在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附近。胆囊发炎时,该处可有压痛。30.肝胰壶腹(Vater壶腹):胆总管末端与胰管在十二指肠降部后内壁会合并且形成一略膨大的共同管道称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肠大乳头。31. 肝胰壶腹括约肌(或称Oddi括约肌):由胆总管括约肌、胰管括约肌、肝胰壶腹周围的平滑肌。32.胆汁排泄途径:平时,肝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胆囊进食,A。胆囊胆囊管 胆总管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 B肝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 33.胰的位置、形态与分部:A胰横向位于腹上区和左季肋区,平对第12腰椎体。B胰可分头、体、尾3部分,各部之间无明显界限。C在胰头的下部有一向左后上方的钩突,将肝门静脉起始部和肠系膜上动、静脉夹在胰头与钩突之间。胰头肿大时,可压迫肝门静脉起始部,影响其血液回流,可出现腹水、脾肿大等症状。在胰头右后方与十二指肠降部之间常有胆总管经过,有时胆总管可部分或全部被胰头实质所包埋。当胰头肿大压迫胆总管时,可影响胆汁排出,发生阻塞性黄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