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论文.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703658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兰河传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呼兰河传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呼兰河传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 论呼兰河传对国民性批判的 继承与发展 学 院 人文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毕业届别 2013届 姓 名 周东红 指导教师 付 奎 职 称 讲 师 甘肃农业大学教务处制二一三年五月目 录摘要2关键词2Abstract.2Key words2前言2一、戳穿民俗文化中鬼神迷信对民众的毒害1二、继承国民性批判的主题,揭露封建文化对人性本质的扼杀2三、对看/被看的模式进行继承和发展创新4参考文献5致谢6论呼兰河传对国民性批判的继承与发展 周东红(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甘肃 兰州,730070)摘要:呼兰河传中萧红描绘了大泥坑、跳大神、逛娘娘庙会、看野台子戏等诸多呼兰城的民俗镜像,并从现代文化视点出发,继承并发展了鲁迅先生国民性批判的主题,对呼兰城的民俗镜像做了深刻的透视和历史的反思,揭示了鬼神迷信对民众的毒害,封建文化对人性本质的扼杀,并创造性的发展了看与被看的结构模式,使其更加丰富且具地域特色。关键词:呼兰河传;国民性;批判;发展;继承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haracter criticism in The Hulan River Zhou Dong-hong(Major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in the College Of Humanities of Gansu Agriculture University,Gansu Lanzhou,730070)Abstract:XiaoHong represents a tremendous number of Folk mirror in The Hulan River: the big mud hole, the sorcerers dance, the Niangniang temple fair, the platform show and so on. She embarks from the modern cultural perspective, inherits and develops the theme of LuXuns national character criticism and makes profound perspective and the historic reflection, by which she indicates how the spirits superstitious poisoning people, how the feudal culture stifle the nature of human. She also develops the see-and-seen structural model creatively, and makes it abundant and local.Key words: The Hulan River;National character;Criticism;Development;Inheritance前言萧红曾被鲁迅称为“有写作天才的作家”。这位天才而短命的女作家,于1942年1月22日在香港孤独寂寞地离开人世,她短暂的一生,饱经人情的冷漠与世态的炎凉,然而幸运的是她在创作道路上得到了鲁迅、丁玲等许多文人的关怀与帮助。1并且深得鲁迅的教诲,在创作道路上继承了鲁迅国民性批判的遗志,揭露了封建传统文化、鬼神文化、封建家长制以及旧社会男权主义对民众的毒害,并呼吁人们冲破旧势力、旧传统的束缚,勇敢的追求自由人生。1936年,萧红在东京致萧军的信中,就提到“中国人有一种民族的病态”,她这里所说的“一种民族的病态”,其实质就是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2萧红运用智慧和强烈的生命体验,以“改造国民的灵魂”为己任,创作了不朽的作品呼兰河传。呼兰河传“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小说,它没有一个贯穿全文的故事线索,也没有一个中心人物,全文按章节运用纯朴的语言,客观的叙述了作者记忆中呼兰城中的环境、人物和所发生的事,表现了个性鲜明的社会世态和人生真相。被矛盾称赞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副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3正是这看似平淡纯朴的叙事诗,包含东北民俗镜像的风土画,忧郁凄婉的歌谣体现了呼兰河小城里丰富复杂的社会世态和风土民情。萧红从现代文明的视角揭露了封闭文化状态下自私,保守,僵化的思维方式和他们安于现状,封建落后而又麻木不仁的国民心态,引起疗救的注意。她批判了封建传统文化对生命的摧残,漠视和践踏,也透露出对故乡,生命的深切关怀,具有新文化的人文意识。一、戳穿民俗文化中鬼神迷信对民众的毒害。呼兰河传中有大量的对呼兰河小城地域民俗的描写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逛娘娘庙会等。这些虽然都只是民俗,但它们全都是为鬼神做的,而不是为人。萧红从现代文化的视角对呼兰城的民俗镜像作了深刻的透视和历史的反思,从而揭示了国民的精神疾疟。声势浩大的跳大神这个民俗镜像吸引了不少的观众,因为民众心目中的大神跟常人不一样,大神是可以治病的,而且她行走的时候腾云驾雾或随风,甚至连穿的衣服都不一样。大神穿的衣服很奇怪,是平常人不穿的。再说她的表演也各式各样,精彩绝伦,一会哆嗦打颤,一会打鼓乱骂,这怎么能不吸引人呢?于是在那严重缺少娱乐活动的呼兰城里的人们竞相跑去看跳大神。“若是夏天就屋里屋外挤满了人,还有些女人,拉着孩子,抱着孩子,哭天叫地地从墙头上跳过来,跳过来看跳大神的”4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生动的刻画了跳大神的场面是极其热闹壮观的。然而,这跳大神并不是免费给人治病或供人欣赏的。大神前面摆了牌位,而牌位越旧就代表她的生意越兴隆。大神闹起来的时候说病人很快会死,而且还会游魂不散、迫害亲戚、家族,这时候那请神的人家得赶快烧香点酒,送上红布甚至杀鸡.最后鸡和布,一律归大神所有。跳过了神之后,她把鸡拿回家自己煮上吃了,把红布用蓝腚染了之后,自己做裤子穿。众人的迷信愚昧使大神得以近似疯狂的敛财索物。请神人对大神是特别尊敬的,又非常害怕。而看跳大神的观众则觉得大神表演的越尽兴越好,越乱喊乱骂,他们觉得越有看头,越热闹。即使有时候也会让自己伤心,但下次“跳大神的时候又是上墙头的上墙头,侧着耳朵听地侧着耳朵听,比西洋人赴音乐会更热心,更积极。”5表明人们创造了神,反过来又心甘情愿的受鬼神支配,这种心理真是奴性的体现。萧红站在现代文明的高度来关照和反思她所熟悉的故乡民俗,体现了民众的愚昧,落后和无聊,也揭示了由于物质世界的贫困而造成的精神世界的困乏。再如,四月十八逛娘娘庙会,其实人们并不是真正敬仰娘娘而去庙会烧香的,他们只是去“揩油借光”。既是到娘娘庙去求子求孙,理应先要向娘娘烧香,可其实不然,呼兰河城里的人们认为阴间也是重男轻女的,所以都先到威风凌雄却又破烂不堪的老爷庙打钟、磕头报到,然后才去娘娘庙。而娘娘庙里的娘娘温顺贤淑,并不像老爷庙里的老爷那样高大伟猛而且凶悍,更不可能像狮子似的张着嘴,所以人们是不怕娘娘的,即使去求子孙的女子们也对她并没有什么尊敬的意思。“人若老实了,不但异类要来欺侮你,就是同类也不同情”6。因此,呼兰城里的人们认为男人打老婆是天经地义的。他们认为连娘娘都得挨老爷的打呢,何况一个普通的妇道人家。可见,民众受鬼神文化影响之深,而这其中深受毒害的当然是妇女。揭示了民众的愚昧落后和女人的奴性,而这也是普通国人的劣根性。以胡家婆婆为首的妇女集团为调教小团圆媳妇多次用偏方、请神、拷打等残忍的方法治疗她。小团圆媳妇刚来胡家时健康、活泼、可爱、大方、头发既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脸黑乎乎的,总是笑呵呵的,但胡家婆婆等人觉得她不像小团圆媳妇,为了调教她,经常打她,后来又给她请神治“病”。神说小团圆媳妇是狐狸精变的,让她去出马,即让她去当跳大神的。于是胡家请大神差不多跳了一个冬天,小团圆媳妇被跳出毛病来了,她没夏天那么黑,脸色发黄了,但她婆婆又给她请神,说为了不让小团圆媳妇出马,为她保命,要把她从大神那里要回来。于是,正如鲁迅的药中华老栓用革命战士夏瑜的鲜血为自己得肺痨的儿子治病一样,胡婆婆听了别人偏方扎一个谷草人,到南大坑烧掉;扎一个纸人,当做“替身”烧掉;让她吃全毛的鸡,躲避神鬼和狐仙上她的身,因为鬼是怕鸡的;再让她喝黄连、猪肉、碎瓦片等。但她们认为小团圆媳妇不但没好,反而一天天严重了,眼里充满泪水,夜里睡觉忽然坐起,这时又来了所谓的云游真人为她治病,这位云游真人骗了胡家婆婆的五十吊钱(平时绝对舍不得花的)走了,但小团圆媳妇的“病”更严重了。再后来,又请大神,为她“去鬼保命”。此时,又招来许多看客,以此抚慰了他们空虚、无聊、猎奇的心理。到最后不仅把胡家婆婆倾家荡产的五千多吊钱都花完了,而且把一个健康、活泼、可爱、大方的孩子活活用开水烫死了,但依然没有人觉醒。表现了他们的封建迷信、落后愚昧。集中批判了病态的社会心理和封建鬼神迷信对人们身体和精神的毒害,流露出作者对民族命运、民族“病态”的忧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团圆媳妇是五四时期先进的新文化、新思潮的代表,但在与本土性文化的碰撞中,她的力量,依然过于薄弱,无法改变自己被摧残甚至牺牲的命运。这是萧红从“现代性”文化的视角对呼兰河本土性民俗文化的一个全面检讨,是新文化对本土人文的反思与批判。二、继承国民性批判的主题,揭露封建文化对人性本质的扼杀。中国是礼治社会,礼治文化重视人的行为规范,而礼治文化的行为规范却是与我们人的自然天性是相抵触、相违背的。在封建传统意识很浓厚的旧中国,妇女和儿童是病态文化,病态社会心理的最大受害者。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姑娘的悲剧就是最好的鉴证。封建传统文化已经深入民心,形成了共同的社会心理,凝结成顽强的传统意识,主宰者当时人们的肉体和灵魂,进而像一道精神枷锁禁锢着他们的思想和言行举止。 呼兰河传中那个活泼、健康、可爱、大方的小团圆媳妇,居然被她婆婆、周三奶奶等众多人认为不像个团圆媳妇,因为她太大方了,“见人一点也不知道羞”,“头一天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大模大样的,两个眼睛咕噜咕噜的转”7。就因为这些,她被认定是“不知羞耻”的。还有她婆婆嫌她个子长得高,隐瞒她的实际岁数,把十二岁说成十四岁,而众人还是不满意,认为她十四岁不可能长那么高。这样一个在当今社会算是活泼可爱、人人喜欢的小女孩在旧中国的封建传统文化中是不可能被接受的。于是小团圆媳妇被婆婆调教,做她的“受气包”,并且牵动以妇女为首的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重塑她,有的建议她吃偏方,有的建议烧香请神驱鬼,甚至三次用开水给她洗澡,烫落辫子,最终折磨致死。老胡家的奇闻盛举一经传出,大家都想去开开眼界,格外刺激的填补他们空虚而变态的心理。于是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大家都想看看究竟是怎样用大缸给团圆媳妇洗澡,而且是当众洗澡。小团圆媳妇被抬进大缸时,缸里满是热水,滚烫滚烫的。“她在缸里边叫着、跳着,好像她要逃命似的狂喊。她的旁边站着三四个人从缸里搅起热水往她的头上浇。不一会,浇得满脸通红,她再也不能够挣扎了。”8这是多么令人触目惊心的一幕,但封建传统意识下的民众对他们这种野蛮而愚昧的行为并无察觉任何不妥,更无任何一人出来劝阻。当看热闹的人们以为小团圆媳妇死了的时候,都跳过来救她,有些人居然心慈的流下眼泪来。当发现小团圆媳妇并没有死时,他们又给她浇冷水拯救她。烧得跟个火炭一样,又有的人说水太热了,不应该浇她之类的,好像都很关心很爱怜。后来大神说,还得给小团圆媳妇洗两次澡时,他们的心又振奋了,包括这东家大婶,那西家大娘的她们又要看热闹了!在洗澡的时候,浇水的浇水,按头的按头,忙得不亦乐乎,总算制服了小团圆媳妇,让她晕倒在缸里了。经过三次洗澡的壮举,小团圆媳妇这个年轻而有活力的生命终于被折磨死了,在这过程中并无任何人站出来为她辩护,劝其家人,更没有真正的同情关心。显示了人们在循规蹈矩的封建传统社会中,仿佛陷入了集体的疯狂和病态中,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和同情心,集体无意识像精神枷锁一样禁锢着呼兰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但民众根本不知道自己害了别人,更不会发现自己是杀人集团的犯罪者,这才是最使人恐怖的劣根性。表明集体无意识是最恐怖却最不被人觉察的杀人集团,也深层的揭示出传统文化对人性本质的扼杀,对生命的漠视和践踏。这里的胡家婆婆非常俭省、吝啬而封建传统思想又非常浓厚,她既是害人者又是受害者,既可怜又可恶。作者对她的愚昧和无知感到既哀又怒。性情古怪的有二伯,无妻无子无家眷,无任何财产,甚至连个固定住所都没有,但他脑海里面的封建意识、等级尊卑观念较强,自认为是主子的同宗二哥,喜欢别人尊称他为“二东家”、“二掌柜的”等,除了祖父外,忌讳别人叫他乳名,但没有人真正的尊重他。外国人入侵时,主子们逃跑,留他守家,保住家产,他也算是立了功劳。可是主子待他还不如一条狗,经常打他,同样是奴仆的厨子,因他偷东西而经常奚落他,甚至连小孩都欺负他。他经常自嘲、发牢骚,就如阿Q正传中的阿Q一样,没有尊严,却又卑微、可怜,他们变态的心理和古怪的性格是封建意识毒害和社会重压的折光反映,但人们没有怜悯、同情他们,甚至还经常挨打,反映了几千年封建宗法制下人们几乎扭曲的社会心理和已经丧失的人性本质。这时萧红对国民性批判的继承,深刻地揭露了病态的社会心理和扭曲的性格,也体现了作者呼吁关注生命的启蒙意识。封建思想和传统习惯把呼兰河城里的民众规矩成一个个驯服的奴隶,磨平了他们斗争的棱角,泯灭了他们改变现状,向上进取的精神。大泥坑对百姓的行走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也经常淹死他们的家畜,但他们无人说把大泥坑填平。有的甚至想拆掉别人家的墙,都不曾想过填补大泥坑。“大泥坑”虽然普通,却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旧的传统意识千百年来束缚着、吞噬者人们,但他们都安于现状,不思改变,甚至自欺欺人,把痛苦说成快乐。”9支配他们这样麻木生活的是可怕的历史惰性的力量,表现了呼兰河小城里的人们在封建传统文化、习惯势力影响下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顽固而守旧的心理,也暗含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因此,生长在呼兰河小城里的人们固守着他们的旧文化,旧思想,而这旧文化却使人们失去了同情心,失去了不可缺失的人类之爱,也没有了人性的本质,成了病态的人,病态的人群,病态的人生与病态的“国民性”。 “人对自然、土地、环境的诚服、依附从文化的前提成了文明的准绳、律令和核心。这一文化也容不得诚服者和依附者们怀有二心,譬如不容人们关注活人,热爱生命,同情不幸,尊重个性。不幸者们最好被划归异己,被视作傻子、疯子。”10三、对看/被看的模式进行继承和发展创新。呼兰河传中老胡家跳神跳的花样多,打破了跳神的记录,若不去看,耳目便会因此而闭塞了,此生也算是孤陋寡闻的,所以即使患了半身不遂的,患了瘫病的,无论如何也都想去看看。于是观看的群众里里外外围了三层,耐心的等待着“好戏”的到来。所谓看跳大神,其实分为两方面,一是指看大神穿的衣服,看她打神鼓,唱神调以及各种表演。二是看小团圆媳妇受难。在这过程中填补看客们空虚、无聊、猎奇的心理,“欣赏”自己狂喊流泪,拯救她的表演,并从中得到“满足”。从而体现出自己的善良,同情心和人格的崇高。同时又在叹息、评论中使自己的不幸和痛苦得到了宣泄,转移以至忘却。11这类情感与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麻木,混沌,实际上显示了人性的残忍。庸客看大神表演,看小团圆媳妇受难,这形成了看/被看的模式。在这过程中,庸客又被跳神者来看,与民众相比,大神毕竟是清醒的,越是清醒便越是嘲笑那些被自己愚弄的看客,越向请神人索取大量的物力财力。当小团圆媳妇被洗开水澡第一次昏厥后,有的人竟觉得困了,就如鲁迅在复仇中写道“路人们于是乎无聊,觉得无聊钻进了他们的毛孔.他们于是觉得喉舌干燥,脖子也乏了,终于面面相觑,慢慢走散,甚至于居然觉得干枯到失去了兴趣。”12庸众要回家睡觉去了,大神一看这场面不好,怕是看热闹的人都要走了,就更加卖力的叫喊,拿出用银针刺着小团圆媳妇的手捎尖而且坚持继续给她洗澡,这时看热闹的人又觉得振奋人心。这样原来看跳大神的庸客则成了被看者,而跳神者则成了看客,完成了主客体的相互转换。在给小团圆媳妇洗澡前,小团圆媳妇说:“等一会你看吧,就要洗澡了”这破天荒的一句表明她的意识是清醒的,也揭示了她“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精神心理。在被众人放进水缸时,她用乞求的、可怜的眼光看众人,当她晕死后醒来的时候,她用似睁非睁的眼光看,说明她自己也是看客,而被看对象却是庸客和跳大神者。在众多的看客背后又有一个“看客”则是作者,她以儿童的视角洞察了跳大神的盛举,以顽童式的幽默,调倪了看/被看的国民心态,用怜悯而悲愤的眼光来嘲讽看客的愚昧无知、麻木、猎奇的心理。鲁迅在示众、药、阿Q正传、复仇等很多作品中多次得到“看客”,并对看客现象和看客心态进行了剖析和批判。而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对“跳大神”和看“野台子戏”的描写,不仅继承了鲁迅对看客心态的国民劣根性的批判,而且创造性地运用民俗镜像发展了鲁迅“看/被看”的结构模式,尤其是把鲁迅的“庸众之间”、“独立个人”与庸众之间的“看/被看”两种关系13发展到了“庸众之间”、“独立个人与庸众之间”的“看/被看”的多种关系,这些关系共同发展并随时转换,使看/被看模式更加丰富且独具特色。呼兰河传中,萧红以孩童的视角对故乡自然人文环境进行了具体描绘,继承鲁迅对国民性批判的犀利、锋芒与沉痛,批判了呼兰河民众的愚昧无知,自私保守而又猎奇的国民劣根性,并从现代文化的视角对本土风俗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透露出对故乡、生命的深切关怀,表现了她这名知识分子的道德良知和人文关怀,也是对鲁迅国民性批判的继承和发展。参考文献1 程金芝.集体无意识下的悲剧人生谈萧红的呼兰河传J.德州学院学2006(1).2 季红真.萧红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3 矛盾.呼兰河传序M.萧红.呼兰河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4-8 陈建功,舒乙.萧红.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百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9 周成华.现代文学观止长春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9.第145页.10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89页. 11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第41页.12 鲁迅.复仇A.鲁迅全集(第2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73页.13 常立霓.看/被看模式的消解J.湖北大学学报,2005(1).致谢大学生活一晃而过,回首走过的岁月,心中倍感充实,当我写完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感慨良多。首先诚挚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者付奎老师。他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还有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们,你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你们孜孜不倦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感谢四年中陪伴在我身边的同学、朋友,感谢他们为我提出的有益的建议和意见,有了他们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我才能充实的度过了四年的学习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大学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