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度设计与剩余强度系数.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694178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度设计与剩余强度系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强度设计与剩余强度系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强度设计与剩余强度系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7强度设计与剩余强度系数 结构强度是结构承受外载荷作用的能力,即抵抗断裂、失稳、不容许变形(或位移)的能力。强度设计的主要工作包括规定结构强度设计标准,确定强度判别原则。主要内容是获得结构上作用的载荷数据;进行细致而准确的结构分析;根据强度判别原则和设计标准做出强度判断并计算剩余强度系数。结构分析内容已在3.6节中介绍,本节介绍强度判别原则和确定剩余强度系数问题。3.7.1 判别原则(1)静强度判别原则 1)第一个判别原则 不管结构中各元件处于什么样的应力状态,只要结构在各元件的最大正应力 不大于各元件材料的极限应力 ,即: 则认为结构不会破坏,若 为材料强度极限, 、 、 为主应力,且 , 可为简单拉伸的强度极限 ,也可为简单压缩的屈服极限 ,则对于简单拉伸情况,判别原则为: (3.7-1) 对于大多数塑性材料,两者的数值差不多相等;对于脆性材料,两者的数值不等。这一判别原则适用于脆性破坏情况。 2)第二个判别原则 不管结构中各元件处于什么样的应力状态,只要结构中各元件的最大剪应力 不大于元件材料极限剪切应力 ,即: 则认为结构不会破坏。按照应力分析的算式,且当 时,由上式还可得: (3.7-2) 这一判别原则,主要考虑了最大剪应力,忽略了面上其他剪应力,对于塑性材料,它与实验结果相当符合,适用于结构塑性破坏。 实际上,结构破坏的原因并不是固定的,主要取决于结构的应力状态。强度条件应包括结构的断裂和剪断两个方面。因此,当结构承受的正应力 大于剪应力 时,还可得: (3.7-3) 3)第三个判别原则 不管结构中各元件处于什么样的应力状态,只要材料单元体内各个面上剪应力的统计平均值 大于极限剪应力 ,即: 则认为结构不会破坏。若以主应力表示,则: (3.7-4) 这是米赛斯(Mises)条件。 当 时,则: (3.7-5) 当结构承受的正应力 小于剪应力 时,还可得: (3.7-6) 上述判别原则,不但以最大剪应力为主,还考虑了面上其他剪应力,也适用于结构塑性破坏情况。(2)稳定性判别原则 若结构承受单元载荷, 为弯曲正应力, 为弯曲临界应力, 为轴压应力,为轴压临界应力, 为剪切临界应力, 为外压, 为外压临界力,当: (3.7-7)时,认为结构不失稳。 当结构承受组合载荷时,其相应的相关函数值小于等于1,认为结构不失稳。相关函数见表3.7-1。表3.7-1中, 为轴压, 为内压, 为拉应力,下标 表示临界参数, 为材料泊松比, 为框距, 为圆筒半径, 为圆筒厚度。 。 表3.7.1 相关函数组合载荷 相关函数 条件 轴压与弯矩 外压与轴压 扭矩与轴压 简支1固支5 扭矩与轴压、外压 扭矩与轴压、弯矩 扭矩与弯矩 扭矩与内压 扭矩与拉伸 (3)刚度判别原则 结构刚度用结构在设计载荷下的位移(或转角) 表示,结构刚度判别原则是要求 不大于规定的允许值 ,即: (3.7-8) 对于气动弹性问题提出的刚度判别原则为: 式中 导弹最大飞行速度; 结构的临界颤振速度; 安全系数。(4)高温影响 结构承受热载荷时,应计算结构中的热应力。 光圆筒壳在均匀温度场内,变形不受约束时,计算临界应力只需考虑材料机械性能的变化。 端部或中间有框的光圆筒壳,在均匀温度场内,计算临界应力只需考虑材料机械性能的变化。 有端框的长桁加劲壳,在均匀温度场内,计算承载能力只需考虑材料机械性能的变化。3.7.2 强度极限的确定 确定强度极限工作是很重要的。它关系到结构工作的可靠性与结构重量。主要的强度极限参数如下: (1)材料强度极限 确定材料强度极限 主要考虑以下原则 1)取有关图样中的数值,或根据给出的硬度确定。若未给出,应从材料手册最新版本中选取; 2)强度极限 注有公差时,取其下限值 3)当无资料可查时,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 (2)材料剪切强度极限 剪切强度极限 按下式计算: (3.7-9)式中 剪切系数。 剪切系数 见表3.7.2。 表3.7.2 剪切系数材 料 名 称 生铁或铸铝 0.81.0 变形铝合金 0.550.6 退火钢 0.7 的钢 0.7 的钢 0.630.65 的钢 0.6 铸造镁合金 0.551.0 未经热处理的 的铸镁 0.81.0 未经热处理的 的铸镁 0.550.6 (3) 挤压强度极限 挤压强度极限 按下式计算: (3.7-10)挤压系数。 对于螺栓连接,见表3.7.3。 表3.7.3 挤压系数连接 情况 不可拆卸、不可活动的连接 1.3 可拆卸、不可活动的连接 1.0 可微小活动但受力时不活动的连接 0.65 受力时还可活动的连接(一般情况) 0.2 受力时还可活动的连接(保证润滑情况) 0.3 埋头螺栓在保证单面间隙不超过技术条件规定的情况下 1.0 对于铆钉连接,挤压应力 见表3.7.4。 表3.7.4 压应力材 料 厚 度(mm) (Mpa) 铝合金LY12、LY14 0.31.0 588 铝合金LY14 1.25.0 785 其他材料铆接时 1.5 (4)铆钉的抗拉强度与抗剪强度 1)确定铆钉抗拉强度的原则 具有半圆形铆钉头和桶形铆钉镦头的铆钉抗拉强度为: (3.7-11) 具有两个半圆头的铆钉抗拉强度为: (3.7-12) 2)确定螺栓剪切强度的原则: 空心螺栓的破坏剪力为: (3.7-13)式中 螺栓外径(m);螺栓内径(m);系数。 对于 取 ,空心螺栓的壁厚不小于0.25 。 对于锥形螺栓,所有各剖面的破坏剪应力应降低0.03 。 (5)焊缝强度的确定 焊缝抗拉强度 和抗剪强度 分别为: (3.7-14)式中 焊缝强度削弱系数。3.7.3剩余强度系数 材料的强度极限 (或临界应力 )与结构在载荷作用下的工作应力 之比值,称为“剩余强度系数” 。即: (3.7-15) 值确定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结构工作的可靠性,而且关系到结构质量的大小。因此,如何正确确定 值,是结构强度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 结构的剩余强度系数 应按具体情况确定 值与技术发展的完善程度及设计的实践经验有关。例如防空导弹结构的剩余强度系数 ,可作如下规定: 1) 结构的剩余强度系数应大于等于1; 2) 重要受力接头的剩余强度系数应大于1.2; 3) 铸造件的剩余强度系数应大于1.33; 4) 按刚度设计的剩余强度系数可视具体情况确定,但至少大于等于1。 理论上当然希望 等于1.0,这时结构既满足强度要求,质量也最小。但实际上由于载荷计算误差、结构分析误差、材料性能分散性等原因,实际破坏载荷与设计载荷总有差别。为使设计安全,一般希望: 当结构允许很小残余变形时, 可略小于1.0;对重要接头、对人员安全有影响的高压气瓶等, 应有较大值,例如 。对于一些结构尺寸是由刚度条件、使用要求、工艺因素等决定的元件,其 值远大于也是允许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