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息为体日新为道解读.doc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672338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息为体日新为道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不息为体日新为道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不息为体日新为道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息为体,日新为道”解读此句出自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刘禹锡的问大钧赋。一、刘禹锡其人刘禹锡(公元772-824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21岁时和柳宗元一同考中进士,后入朝当了监察御史。曾参与王叔文等人发起的政治改革。由于改革的措施触犯了宦官藩镇的利益,革新流产。王叔文、柳宗元等被贬,刘禹锡在劫难逃,被贬赴广东连州,途中改谪往湖南朗州(今常德)当司马。后又再次被贬到广东连州任刺史。刘禹锡在政治上关心国家命运,同情人民疾苦,坚持整肃官吏,主张“功利存乎人民”。身心受到重大打击的刘禹锡被贬连州后,他即深入民众,体察民情,勤廉守政,力行教育,为发展连州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刘禹锡对连州的最大功绩和贡献,首当重教兴学、栽培州人,开创了连州重文兴教的传统。唐宋时期,广东科举场上盛誉“连州科第甲通省”。刘禹锡在从政之余笔耕不辍,有中唐“诗豪”之称。文学上与白居易齐名,堪称“四海齐名白与刘”。留下诗文800多篇,陋室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辞章脍炙人口。刘禹锡在哲学上坚持物体形用的朴素唯物主义和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的朴素辩证法的观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刘禹锡继承了儒家积极入世的优良传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他的“天人交相胜”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中国传统哲学,尤其道家哲学,普遍强调人对“天”和“命”的顺从。儒家思想较为积极,比较强调人的能动性。特别是强调在服从天命的前提下,仍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领域。如孔子认为,死生富贵等是天命,无需我们去操心,顺从它们就是了;但仁义礼智是人所能够主宰的东西,所以“为仁由己”。通过区分天命与人为的不同领域,肯定了人的一定程度上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儒家思想深处那种积极向上精神的源头。后来荀子第一次提出“天人相分”的观点,而到唐代刘禹锡则进一步提出了“天人交相胜”之说。他认为,“天”与“人”各有其“能”与“不能”。“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这里所说的“治万物”,包括改造自然(如适时节而耕作),也包括改造社会(道德法制等)。在化育万物的方面,天必定胜过人;而在治万物方面,则人胜过天。所以说“天人交相胜”。人之所以能够胜过天,关键在于人有意识。他认为,“天非务胜乎人”,而“人诚务胜乎天”。因为“天无私,故人可务乎胜也。”“无私”即无意识。也就是说,天胜人是无意识的,而人胜天则是有意识地改变自然和社会。所以,人必胜乎天。正是上述哲学世界观,决定了刘禹锡即使身处贬谪之境,仍然能够写出“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这样能够世世代代激励后人的词句。二、词解“不息”源自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息”就是不停止、不休息,永远向前,战胜困难的意思。“自强不息”是儒家思想的标志性的符号。易经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两大思潮道家和儒家共同的思想来源。孔子晚年非常推崇易经,精心修编和阐释这部经典。今存周易其实包含两部分,即易经和易传两部分,前者可能是孔子修编过的更古老的经典,后者是战国到西汉时期学者们对易经思想和义理的阐释。易传主要反映了儒家的思想。上文“君子自强不息”说出自易传。“天”是宇宙本体,“健”是指宇宙本体生生不息的运动强盛的行为。有智慧的君子,应当像天的运行一样,要孜孜不倦地、不停息地追求上进。“日新”出于尚书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说如果能够做到一日自新,达到一个新境界,就要始终如一,永远保持,做到每天新,天天新。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天天向上”、“创新是无止尽的”。两个词合起来,就是说:要不停地追求上进,要不断地革故鼎新。“体”和“道”两个词在这里不是最主要的词,而是用来强调“不息”和“日新”的修饰性的词。但是这两个词涉及中国古代文化中两对核心的范畴“道”与“器”;“体”与“用”。由于这两对范畴太为人熟知、家喻户晓了(相比之下,刘禹锡常常不为人知),所以有人质疑这里为什么将“体”和“道”相对,而非“道-器”,“体-用”相对。要知道,刘禹锡在这里并没有想深入阐发“道”和“器”、“体”和“用”的辩证关系,而是利用人们已经习惯了的重道轻器、重体轻用的思维定势,来突出“不息”和“日新”的重要性。但是,既然有人质疑,我们就要稍微展开一下那两对范畴。“道”和“器”是中国古代的一对哲学范畴。“道”是无形象的,含有规律和准则的意义;“器”是有形象的,指具体事物或名物制度。道、器关系实即抽象规律与具体事物的关系,或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这对范畴最早见于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不仅区分了“有形”和“无形”的差别,更重要地是突出了“道”在“上”,而“器”在下。老子:“朴(道)散则为器。”认为“道”是宇宙总体,而“器”则是这个宇宙总体的碎片而已。同时,老子也强调了“道”在“器”先。后代有些思想家想颠倒“道”和“器”之间这种价值关系。如明清之际王夫之等认为“道”不能离开“器”而存在,提出“无其器则无其道”的命题。在西学传入后,一些思想家甚至提出“器变道亦变”、“器体道用”等观点,以强调“器”的重要性。但这些不过是为了纠正重道轻器的传统说法而作的努力,并没有改变人们主流的思维习惯。更何况中唐时期,还没有这种说法。“体”、“用”二字并举始于战国末期的荀子。荀子富国说:“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为人数也。”这里“体”指形体,“用”指功用。荀子虽然提出了体用概念,但对体用关系未作深入研究。体用并举在先秦时期还是个别的、偶然的,尚未形成具有确定涵义的哲学范畴。最早把“体”“用”作为一对哲学或玄学范畴使用的是魏晋时期的王弼。王弼把老庄的“道”理解为“无”,因此“无”就成为本体或实体。无与有之间的关系不是两个实体之间的关系,而是体和用之间的关系,而用是体的用。其后,这一对范畴开始成为中国哲学非常重要的一对基本范畴。童世骏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体”“用”范畴新解中将“体”“用”之间的关系归结为三种:根据与表现的关系,物体与功用的关系,价值与工具的关系。尽管这些不同说法中,“体”究竟是指“本体”还是指“形体”会有所区别,甚至完全相反。如根据前者可以说“道体器用”,因为“道”是本体,“器”是“道”派生的具体事物;根据后者,则可说“器体道用”,这里的“器”是有形物体的存在,而“道”不过是这个物体的功能或作用而已。但是,这三种说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重“体”轻“用”。近现代历史上张之洞等人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说,无论目的是承认中学之体的前提下推行西学之用,还是因为中学为体来压制西学之用,体和用的价值地位都是不变的。结合刘禹锡的上下文以及他一贯的哲学思想,我们可以看到,“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中的“体”显然不是指“形体”,“道”也非指物体的功用,两个词都是在“本体”的意义上使用的,强调了“不息”和“日新”是两种根本的属性。尽管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在区分“道-器”和“体-用”、肯定“道”和“体”的优先地位前提下,再辩证地强调“道、器一体”、“体用不二”。但是刘禹锡这段话的目的不是在论述二者辩证的依赖关系,而是通过强调二者区别和价值地位的高低来突出他所宣扬的“自强不息”和“创新不止”的思想。故突出了“体”和“道”,隐去了“用”和“器”。这不是常识性的错误,而是这个中唐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伟大思想的集中体现。三、现代阐释奋斗不息是刘禹锡的人生观,践行改革是他的政治观。即便身处逆境,仍然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寻求变革的社会理想,对我们今天的大学生来说,强调“自强不息”的精神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将其作为校训,其励志的功能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所处的时代,是非创新而不能生存的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今天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创新不止,创意无限。“日新”精神是时代的精神。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高校,似乎更应强调务实、强调实践、强调实实在在的造物,比如清华“厚德载物”那样的校训似乎更贴切。但是,今天的造物已经不仅仅是生产,更重要的是创造。所以,我们的校训中不直接使用“器”和“用”这些词(尽管这对于我们是何等重要!),而是把创造性提到本体的地位上来,突出强调隐藏在器物和功用背后的创新和创意,更具有面向后工业时代的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层含义。对于今日工科大学生来说,强调“动手”固然重要(永远重要!),但强调“动脑”(创新)更加重要,因为脑指挥了手。我们不仅需要培养“能工”(具有熟练操作能力的人),而且更需要培养“巧匠”(能够创造性地运用熟练技能改造世界的人)。一所学校的校训,应当是该校的一种优良传统和激励精神的传承。北京工业大学可以百年传承、保持不变的精神是什么呢?不是我们特定的学科、特定的人才培养规格,也不是我们特定的教学内容,更不是我们的校园建筑,因为我们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改变我们自己,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但是,万变之中唯一不变的就是:永无止尽的创新和奋斗!钱伟量2011年7月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