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消毒方法.doc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657831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的消毒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常用的消毒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常用的消毒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的消毒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方法主要有:热力消毒和灭菌(湿热)、化学药物消毒和灭菌(含氯消毒剂、环氧乙烷、过氧乙酸、戍二醛、甲醛、乙醇等),以及紫外线消毒和电放辐射灭菌。现分述如下: 一、湿热消毒和灭菌 湿热灭菌原理主要是通过凝固菌体蛋白质而杀死微生物。湿热杀死微生物的能力比干热强,因为湿热消毒可以使菌体蛋白质含水量增加,从而易于被热力所凝固,加速了微生物的死亡。 (一)煮沸消毒 煮沸消毒是最早使用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是方法简单,应用方便,不需要特殊设施,花费不多而效果可靠。缺点是消毒物品被浸湿,而且处理后再污染的可能性增多。 煮沸消毒适用于消毒食具、食物、棉织品、金属及玻璃制品等。当水温达到100时细菌繁殖体几乎立刻死亡,通常在水沸腾后再煮5-15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细菌芽胞抗热能力较强,有些芽胞煮沸数小时才能将其杀灭,因此煮沸消毒一般不能达到灭菌的效果。 煮沸消毒时应注意: 1消毒时间应从水煮沸后算起; 2煮沸过程中不要加入新的消毒物品; 3被消毒物品应全部浸入水中; 4碗盘等不透水物品应垂直放置,以利对流; 5消费物品不应放置过多,一般不应超过容器高的四分之三; 6消毒导热不良的物品时应适当延长煮沸时间。 (二)压力蒸汽灭菌 压力蒸汽灭菌是热力灭菌中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穿透力强、灭菌效果可靠,能灭杀所有微生物。穿透力强的原因主要是蒸汽凝结时释放出的潜热和凝聚收缩后产生的负压加速了蒸气对物品的穿透,使物品的深部也能很快达到灭菌所需的温度。压力蒸汽灭菌的持续时间应从灭菌器内达到要求温度时算起,至灭菌完成时为止。总时间包括:1热力穿透时间;2消毒维持时间,即杀灭微生物所需时间,一般用杀灭嗜热脂肠杆菌芽胞所需时间来表示(在121里需12分钟、132时需2分钟、115需30分钟);3安全时间(一般为消毒维持时间的一半)。其中热力穿透时间是指灭菌柜内达到灭菌温度至消毒物品中心部位亦达到灭菌温度所需时间,该时间长短取决于消毒物品的性质、包装大小、安放情况及灭菌器种类等。也就是说,灭菌所需的时间长短应根据上述具体情况而定。 目前不少医疗单位不能正确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器而导致灭菌的失败,因此在使用上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压力蒸汽灭菌器内空气的排除。如果灭菌器内的空气未排除,则蒸汽不能达到饱和,因此,虽然压力达到了所需压力,但蒸汽的温度却未达到要求。另一方面,灭菌器内空气的存在还可影响蒸汽消毒物品内部的穿透,形成敷料包内温度低,而包外温度高的现象。 2消毒物品包装。为了有利于热力穿透,消毒物品的包装不宜过大、过紧,敷料包一般不应大于30立方厘米,盛装消毒物品的容器应有孔。 3消毒物品的合理布放。消毒物品装得过多或安放不当,均可影响灭菌效果。一般来说,消毒物品总量不应超过灭菌室容积的85%,单包不得超过353222cm,安放消毒物品时应注意物品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隙,并需尽量垂直放置,以利蒸汽的流通。 4控制加热的速度。由于灭菌时间都从灭菌柜温度达到要求时开始计算,如果加热太快,消毒柜内温度很快上升到所要求的标准,而消毒物品内部尚未达到要求的温度,以致在规定的时间内往往达不到灭菌的要求,所以必须控制加热的速度。 5防止产生超热蒸汽。一定容积的蒸汽在不断加热的情况下,一旦超过相界温度(在一定压力的饱和蒸汽温度)即形成超热现象。若超过相界2以上,蒸汽即不凝聚,亦不能释放潜热,其热穿透能力减退到与干热空气近似,并可导致灭菌的失败。因此,灭菌时应注意蒸汽发生器内加水量要多于产生蒸汤的实际需要量。 6注意操作的安全。灭菌器是在高压高温情况下处理污染物品,因此操作时必须注意安全,特别应检查安全阀是否良好。加热或送气前应检查灭菌器门或盖是否关紧。灭菌后减压不可过猛,以防玻璃器皿炸裂;注意压力表归回“0”位时才可打开灭菌器盖或门。灭菌器要有专人操作与管理,并应制定必要的操作规程。 7高压消毒时应根据物品的不同性质,分别进行消毒灭菌,并正确掌握消毒时间。橡皮类15磅121,15分钟;玻璃类15磅121,30分钟;金属及布类15磅121,40分钟。 二、化学消毒和灭菌 化学药物消毒和灭菌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而且无论大小医院,要做好医疗护理工作,都必须重视化学药物消毒和灭菌,为了有利读者理解和便于叙述,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几种常用的化学药物消毒剂。 (一)常用的几种环境及物体表面消毒剂 1“84”消毒液 “84”消毒液是卫生部推荐为控制甲、乙、丙各型肝炎、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首选消毒剂。经卫生部消毒专家评审荣获部级许可证和批准文号,可在全国范围内销售,该产品系淡绿黄色液体,有效氯含量4.0%-4.5%,阳离子活性物含量3%,性能稳定,封密存放阴凉处,易溶于水,气味轻微,正常使用对人畜无害,具有消毒杀菌力强,安全无毒等特点。 (1)主要用途 用于各种传染病,尤其是肝炎、霍乱病的疫区,疫点消毒处理;用于医院、卫生防疫保健机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食品、饮料厂的窒内空气、地面、墙壁、物体表面等环境的消毒;一般医疗器械、工具、用品、医护人员手的常规消毒,护送病人的车辆、工具的消毒,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及被病人污染的物品的洗涤消毒;用于宾馆、饭店、理发店、托幼机构、娱乐场所的地面、环境的消毒;餐具、茶具、酒具、儿童玩具、床上用品等公共用具、用品的消毒等。(2)使用方法常用浓度使用方法参考表消毒对象稀释比例使用方法及用量作用时间病菌病毒:细菌繁殖体1:50浸 泡5分钟消毒对象稀释比例使用方法及用量作用时间病菌病毒:芽胞菌1:50浸 泡5分钟肝炎病毒(甲、乙)1:20浸 泡10分钟餐具、食品用具等1:500 -800 餐具(先消后冲)1:500浸 泡5分钟传染病房1:200喷雾或浸洒5分钟奶瓶、冷饮器具1:500浸 泡5分钟食品机械1:200浸 泡5分钟食品软硬包装1:500浸 泡5分钟瓜果、蔬菜1:500 -800浸 泡5分钟衣物、被褥等:白色被褥、衣物1:500洗 涤5分钟传染病房1:500喷 雾10分钟抹布1:500浸 泡10分钟宾馆、医院洗衣房洗白工作服、被褥、手术巾等1:100浸泡洗涤5分钟环境:土质地面1:20010豪升/m2喷洒5分钟水泥地面1:5005豪升/m2喷洒5分钟瓷砖1:2005豪升/m2喷洒10分钟门、窗、桌、椅1:500揩 抹待干消毒对象稀释比例使用方法及用量作用时间室内空气(杀菌)1:20010豪升/m2喷洒10分钟医疗器械类:医疗器具(不锈钢类)1:20-100浸 泡5分钟口腔温度计1:200浸 泡5分钟压舌板1:200浸 泡10分钟注射器、试管针头1:20-100浸 泡10分钟妇科扩张器、手术手套、指套1:200浸 泡10分钟医务人员手1:500浸 泡5分钟传染病人排泄物、呕吐物1:50-100浸 泡15分钟便 盆1:50-100喷洒或浸泡15分钟痰 盆1:50-100留置痰孟内5分钟公共场所儿童玩具1:500浸 泡5分钟公共场所卫生浴盆1:500擦试后水冲5分钟车、船、影剧院1:200喷雾、喷洒10分钟幼儿园1:500喷才、喷洒15分钟电话机1:200擦拭消毒理发工具1:500浸泡洗涤10分钟禽舍用具1:200喷洒或洗涤畜运载工具1:200喷洒冲洗离舍畜栏1:20010-20豪升/m3喷洒15分钟 (3)注意事项本品为外用洗涤消毒液,高浓度(原液)对金属器械和棉织带色衣物有腐蚀和脱色作用。密封避光,存放阴凉处(25以下),有效期10个月,常温下贮存时间以不超过5个月为宜。 2漂白粉 漂白粉为白色颗粒状粉末,有氯臭,能溶于水,溶液呈混浊状,有大量沉渣。其杀菌机理和作用与“84”消毒液相似,均属于含氯消毒剂,杀菌谱广,对细菌繁殖、病毒、真菌孢及细菌芽胞都有杀灭作用。主要用于饮水的消毒和污水处理;食品工业用具的消毒;传染病人的消毒和污水处理;食品工业具的消毒;传染病人排泄物和污染环境等的消毒。漂白粉的主要缺点有:稳定性差,可在空气中渐渐吸收水份与二氧化碳而分解。在一般保存过程中,有效氯每月可减少1-3%,若保存不当,遇日光、热、潮湿等,分解反应加快;漂白粉含有效氯25-32%,一般按含有效氯25%计算用量,若低于15%则不能使用;漂白粉对物品有漂白和腐蚀作用。使用时可用其水溶液进行喷酒、浸泡,擦试或用干粉进行消毒。加入福尔马特中,可产生甲醛蒸汽进行熏蒸消毒。 3乙醇 为无色透明液体,有较强的酒气与辛辣味,易挥发,易燃烧,能与水、甘油等溶液任意混合。市售医用乙醇浓度按重量计算不低于92.3%,按体积计算不低于94.58%。 (1)杀菌作用:65%80%(w/w)的乙醇作用1-5分钟可杀灭一般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真菌孢子、亲脂病毒,但不能杀灭细菌芽胞,属中效消毒剂。 (2)使用范围:在消毒上,乙醇主要用于皮肤消毒,多用于75%(v/v)乙醇棉球擦试,或在外科洗手时用70%乙醇浸泡。 (3)使用方法:75%乙醇溶液浸泡、涂擦,作用时间不少于5分钟。浓度若大于80%时,作用反而降低,因高浓度乙醇使接触部位的表层蛋白质迅速凝固,形成保护膜,阻碍了乙醇的渗透,乙醇亦可作为溶剂以加强碘、洗必泰的作用。 (4)注意事项:乙醇杀菌需一定的浓渡,浓度过高和太低都影响消毒效果,适宜浓度为65%-80%(w/w);乙醇遇蛋白质可使用蛋白凝固,形成保护膜,因此物品消毒前应尽量将表面的有机物消除干净,应置有盖容器内保存,并及时更换,以免有效成份挥发而影响消毒效果。 4过氧乙酸 为无色透明液体,有醋酸味,国内市售产品有效含量为20%左右,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媒,易挥发。性能不稳定,遇热、有机物、重金属离子或强碱等易分解。高浓度(45%)过氧乙酸可由剧烈碰撞或高热引起爆炸。 过氧乙酸依靠其强大的氧化力而杀灭微生物,它的优点是杀菌谱广,对细菌繁殖体、芽胞、病毒和真菌都有高度杀灭功能;毒性低,消毒所需时间短,缺点是对物品有漂白与腐蚀作用,不能用于棉布类及金属属品的消毒;易分解和挥发;对人体有刺激性,高浓度可造成皮肤化学灼伤。 使用方法: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浸泡、喷酒、擦抹、熏蒸等,所需药物浓度与作用时间可见下表。过氧乙酸消毒不同对象的方法与剂量消毒对象处理方法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分)皮肤擦拭 浸泡(手)0.2-0.4%1-3体温表擦拭 浸泡(手)0.5%15-30污染表面喷酒 擦拭0.2-1.0%30-60室内空间熏蒸1-3mg/m360-90 (二)碘及其络合物1碘酊含碘2%(w/v),配方为碘20g,碘化钾15g,95%乙醇500ml,加水至1000ml。碘酊属广谱杀菌剂,对大部分细菌、病毒、真菌、原生动物及细菌芽胞均有杀灭作用。主要用于皮肤消毒。碘酊的缺点是碘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浓度过高可引起皮肤发泡,导致脱皮;用碘酊汞同用一处皮肤,以免产生碘化汞腐蚀皮肤。 2碘伏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的不定型结合物,表面活性剂起载体与助溶剂的作用。碘在溶液中可逐渐释放,故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杀菌作用。碘伏的优点是具有广谱杀菌功能,能杀灭细菌芽胞,可直接取代含有效碘2%的碘酊,性能优于碘酊,对皮肤、粘膜无刺激性,无致敏性。用途:适用于皮肤包括注射、手术部位、粘膜、擦伤、烧伤消毒、伤口感染、化脓的治疗消毒,医疗器械、工具、衣物、环境的消毒。 用法:0.5%的碘伏用棉球直接涂抹消毒部位及患处,不需用酒精脱碘。原液用无菌水稀释10-20倍可用于粘膜、伤口冲洗。可用0.5%磺伏浸泡3-5分钟后用无菌水洗净。衣物、用具浸泡消毒用原液稀释20-50倍。三、常见的几种空气消毒剂 1甲醛 又称福尔马林,为含36%(w/w)甲醛的水溶液。国产福尔马林含10-12%甲醇以防甲醛聚合,它为无色澄明液体,有甲醛臭,沸点为96,在冷处久置,可有部分聚合,易发现浑浊。能与水或乙醇按任一比例混溶。溶液呈酸性反应,福尔马林中的甲醛多以水合物存在。 福尔马林消毒的机制是凝固蛋白质,还原氨基酸,使蛋白质分子烷基化。优点是杀菌谱广,可杀灭各类微生物;性能稳定,耐贮存。缺点是具有甲醛臭和刺激性;它的蒸汽穿透力弱;在空气温度低和湿度小的情况下消毒效果较差。 福尔马林一般用于熏蒸法消毒,将消毒物品放入密闭的专用熏蒸柜内,用量为100ml/m3。为了调节空气中的湿度,需加水2-4倍,加热蒸发,持续12-24小时。亦可用于化学反应消毒法:将将高锰酸钾或漂白粉放在容器内,然后徐徐添加福尔马林,高锰酸钾与福尔马林按1:2加入。容器需较深,以免药液溢出。 2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由于其分解产物为水及无毒无害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空气熏蒸消毒剂,详见前文。 3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由于其照射的量较低,故不能引起原子的电离,反能产生激发作用。其灭菌原理是微生物细胞内核酸,原浆蛋白和酶在通过紫外线有效照射后发生化学变化而死亡。紫外线的穿透能力很差,在空气中的穿透力会受到尘埃颗粒和湿度影响,超过2厘米厚的水层,紫外线对其消毒的能力则消失贻尽,一般用于空气消毒和不宜用化学方法消毒处理的物体表面消毒和其他环境下的辅助消毒。消毒空气时,可采用固定式或移动式照射装置,一般10-15cm2面积安装30瓦紫外线灯管一支,每次照射1-2小时,紫外线灯管可固定吊装在开花板或墙壁上,离地面2-2.5米左右,灯管下安装抛光铅金属反光罩,把紫外线反射到天花板上,使上部空气受紫餐线的直接照射,并利用气体有上下层对流的特点,使整个空间空气得到消毒。对物体表面消毒时,照射灯管距离被消毒特体表面不宜超过1米,消毒有效区为灯管四周1.5米范围内,照射时间不能少于30分钟。注意事项:(1)灯管表面应经常保持清洁,以减少对紫外线穿透力的影响。(2)紫外线无法穿透排满泄物、分泌物,亦不能照射到被遮挡的阴暗处,只有直接照射的一面才能达到消毒目的。(3)灯管放出的兰紫色光线不能代表紫外线的强度,所以应定期测定灯管的实际输出强度,以确保消毒效果。(4)人体在1米处接受30瓦紫外线灯管照射1-2分钟,可产生皮肤红斑,对眼睛直接照射30秒可产生刺激症状,若增大剂量,可引起紫外线眼炎,其照射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具有一定的消毒作用,但臭氧过多能使人产生中毒,因而使用时需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4中草药熏蒸空气消毒中草药熏蒸为古老的传统空气消毒方法,为了解其确切效果,浏阳县卫生防疫站选择有代表的15个点计45间房进行熏蒸消毒效果观察,测得其消毒杀菌率为71%,可作为一种辅助消毒方式用于一般公共场所的空气消毒。材料配比及使用方法如下:苍术、艾叶、石菖蒲、公丁,按5:3:2:1的比例混合每60m3用药30g加木炭燃点即可。四、电离辐射灭菌 目前国内主要采用放射性同位素60钴的r辐射装置远进行电离辐射灭菌,其杀菌的作用机制通常为: 1使细胞分子产生诱发辐射,干扰微生物代谢,特别是影响去氧核糖核酸的形成。2水分子被高速粒子打入,产生新离子和过氧化氢,再作用于微生物。3破坏细胞内膜,引起酶系统紊乱致死。电离辐射灭菌的主要优点为:灭菌不使物品升温,特别适用于不耐热物品,如塑料制品、尼龙制品和生物制品等的消毒灭菌;穿透力强,可以穿透到灭菌物品的各个部位,并且不受物品包装的限制;灭菌使用较快,有利于连续作用,而且能节约能源。但是,它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主要是基本建设费用太贵,一次性投资大;辐射线对人体有伤害,需特别注意防护,必须由经过训练的专门技术人员进行操作管理。目前电离辐射灭菌仅用于大规模的灭菌。常用的消毒方法山门镇中心小学食堂张九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