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机板架构简介》PPT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654842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机板架构简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主机板架构简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主机板架构简介》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机板架构简介 StevenYuCMMSGR D2005 03 16 直观的主板架构图 266MB s 1 06GB s 3 2GB s 1 06GB s 1 6GB sor2 1GB s FlashBIOS Hi SpeedUSB6ports 480Mb s DebugPortLegacy freesupport VGA Mux edDVO LPCI F Allbrandnames trademarksorregisteredtrademarksbelongstotheirrespectivecompanies 主机板电路图中的架构划分 主板元件之间的连接 主板元件之间是通过 信号 联系起来的 信号 在主板外观上指直接表现为 SMTpad 元件针脚 BGA球 PCB走线 主板架构认识 CPU BIOS Memory ICH4 SIO MCH LAN NIC Audio PCIslot VRD IDE 主板各功能模块介绍 晶片組 芯片组 Chipset 是构成主板电路的核心 一定意义上讲 它决定了主板的级别和档次 它就是 南桥 和 北桥 的统称 就是把以前复杂的电路和元件最大限度地集成在几颗芯片内的芯片组 北桥 就是主板上离CPU最近的一块芯片 负责与CPU的联系并控制内存 AGP PCI数据在北桥内部传输 南桥 主板上的一块芯片 主要负责I O接口以及IDE设备的控制等 GMCH graphicsmemorycontrollerhub 内存控制器中心 负责连接CPU AGP总线和内存 ICH I Ocontrollerhub 输入 输出控制器中心 负责连接PCI总线 IDE设备 I O设备等 何謂晶片組 Chipsetfeature Comparison 主板各功能模块介绍 CPU CPU CentralProcessingUnit 中央处理器 通常也称为微处理器 它被人们称为电脑的心脏 它实际上是一个电子元件 它的内部由几百万个晶体管组成的 可分为控制单元 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三大部分 其工作原理为 控制单元把输入的指令调动分配后 送到逻辑单元进行处理再形成数据 然后存储到储存器里 最后等着交给应用程序使用 主板各功能模块介绍 CPU CPU完成一個指令所需的時間稱為运行週期 而一個运行週期 則需要數個時钟週期才能完成 如果完成一個指令需要5clocks 且該CPU頻率為500MHz 則指令速度為500 5 100MIPS 百萬個位元組 每秒 主频 CPU内部的时钟频率 是CPU进行运算时的工作频率 一般来说 主频越高 一个时钟周期里完成的指令数也越多 CPU的运算速度也就越快 但由于内部结构不同 并非所有时钟频率相同的CPU性能一样 外频 即系统总线 CPU与周边设备传输数据的频率 具体是指CPU到芯片组之间的总线速度 倍频 原先并没有倍频概念 CPU的主频和系统总线的速度是一样的 但CPU的速度越来越快 倍频技术也就应允而生 它可使系统总线工作在相对较低的频率上 而CPU速度可以通过倍频来无限提升 那么CPU主频的计算方式变为 主频 外频x倍频 也就是倍频是指CPU和系统总线之间相差的倍数 当外频不变时 提高倍频 CPU主频也就越高 EX Pentium43 06G的FSB為533MHZ 主頻是3060MHZ 其外頻為133MHZ 倍頻係數為3060 133 23 EX PentiumIII800 100 主頻是800MHZ 外頻是100MHZ 倍頻係數為800 100 8 主板各功能模块介绍 Memory SDRAM 即SynchronousDRAM 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 它是同步的 也就是其工作速度與系統總線速度是同步的 記憶體被定為是PC100或PC133由其所工作的系統總線為100MHz或133MHz而產生的 理論上PC100記憶體具有800MBps的記憶體子系統帶寬 如果記憶體是PC133型的 那麼記憶體帶寬將具有1 1GBps或1100MBps DDRSDRAM 雙數據速度SDRAM 這是採用了最新的記憶體技術而推出的產品 DDR記憶體可提供雙倍於SDRAM的速度 這樣也將帶來雙倍的性能 與SDRAM一樣 DDR也是與系統總線時鐘同步的 不同點在於DDR在信號的上升沿與下降沿時都進行數據處理與傳輸 而SDRAM只在信號的上升沿對讀取數據 因此DDR的速度是SDRAM的雙倍 因此133MHz的DDR記憶體其性能就相當於266MHz的SDRAM記憶體 DRDRAM DirectRambusDRAM 是Rambus公司的專有技術 它與傳統的DRAM的區別在於引腳定義會隨命令而變 同一組引腳線可以被定義成地址 也可以被定義城控制線 其引腳數僅為正常DRAM的1 3 此種晶片可以支持400MHZ的外頻 再利用上升沿與下降沿兩次傳輸數據 可以使數據傳輸率達到800MHZ 由於DRDRAM這種內存速度快 發熱量大 所以在內存經騙上還加有帶金屬鋁的散熱片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双通道DDR 所谓双通道DDR 简单来说 就是芯片组可以在两个不同的数据通道上分别寻址 读取数据 这两个相互独立工作的内存通道是依附于两个独立并行工作的 位宽为64 bit的内存控制器下 因此使普通的DDR内存可以达到128 bit的位宽 如果是DDR333的话 双通道技术可以使其达到DDR667的效果 内存带宽陡增一倍 双通道技术是一种关系到主板芯片组的技术 与内存自身无关 只要厂商在芯片内部整合两个内存控制器 就可以构成双通道DDR系统 而主板厂商只需要按照内存通道将DIMM分为Channel1与Channel2 用户也需要成双成对地插入内存 就如同RDRAM那样 如果只插单根内存 那么两个内存控制器中只会工作一个 也就没有了双通道的效果 128M 128M 单通道 128M 128M 双通道 主板各功能模块介绍 Memory DDR數據傳輸帶寬 时钟频率 MHZ X数据总线宽X2雙通道DDR數據傳輸帶寬 时钟频率 MHZ X数据总线宽X2X2 主板各功能模块介绍 AGP AGP AcceleratedGraphicsPort 加速图形端口是Intel为了提高图形和视频性能而设计的高带宽总线规范 它虽然是基于PCI总线设计 但是在电器特性 逻辑上都独立于PCI总线 它们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比如PCI总线可以连接多个PCI设备 而AGP总线仅仅是为了AGP接口的显卡准备的 通常為棕色 比PCI插槽短一些 此類型的匯流排是64bit的資料寬度 具有高達66MHz的頻率 理論上最高的傳輸速率可以達到503 54MB Sec 而現在使用的PCIBus則是具有32bit資料寬度 33MHz 最高125 88MB Sec的效率 兩者比較起來 AGP的效率是PCI的四倍 AGPPro 所谓的 AGPPro 插槽就是 加长型 的AGP插槽 是针对高阶桌上型电脑 或专业绘图工作站电脑所设计的 其作用只有一个 提供AGP显示卡更大的供电电源 AGPPro也已经提出一段时间 其v1 1版规格于1999年4月提出 而稍后于4个月后又追加一些规格描述补充 于1999年8月提出v1 1a版 在原来只有AGP插槽时 只能给AGP显示卡提供25W的供电 而使用了AGPPro插槽后 AGPPro可以提供50W与110W的供电 含原先AGP所提供的25W 供电50W的称为AGPPro50 供电110W的称为AGPPro110 主板各功能模块介绍 PCI PCI 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 外部设备互连 一个连接外部 内部设备的I O总线 属于局部总线 是由PCI集团90年代推出的总线结构 主板各功能模块介绍 PCI PCIExpress 是第三代I O体系结构 ISA和PCI分别为第一代和第二代体系结构 作为一种高速串行I O互连 PCIExpress开始即可提供每秒2 5G的速率 它支持多种宽度 数据 通道 从1到32 并能够扩充到铜线的极限 PCIExpress将统一针对台式电脑 移动式电脑 服务器 通信平台 工作站和嵌入设备的I O体系结构 并兼容PCI和USB连接类型 现在已显得老迈的PCI是一个连接外部 内部设备的I O总线 与90年代诞生 对于现在越来越多 越来越快的I O操作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这在几年前就表现了出来 高性能的显卡在五年前就衬托出PCI总线的苍白 并宣告了AGP的诞生 在90年代末 服务器和工作站中的高速硬盘和网络适配器就转移到了66Mz 64位PCI总线上 现在更是用上了PCI X和PCI2 0 目前南桥和北桥之间的互连也比PCI总线要快的多 Intel的800系列芯片组使用的就是HubLink互连 目前的芯片组集成了EIDE USB 或是USB2 0 以及10 100网卡 而不再通过PCI总线 我们的系统机箱里实际上是一个互连的大杂烩 为了更大的带宽需求加上如今的PCI瓶颈 业界需要一个标准化的高速的PCI技术来取代老的 PCI E PCI X PCI 主板各功能模块介绍 ATA SATA IDE EIDE接口 IDE IntegratedDeviceElectronics 一种磁盘驱动器的接口类型 也称为ATA AdvancedTechnologyAttachment 接口 是由Compag和Conner共同开发并由WesternDigital公司生产的控制器接口 现已作为一种接口标准被广泛的应用 它最多可连接两个IDE接口设备 控制线和数据线合用一根40芯的扁平电缆与硬盘接口卡连接 ATA接口发展到今 细分可以分成ATA 1 IDE ATA 2 EIDEEnhancedIDE FastATA ATA 3 FastATA 2 UltraATA UltraATA 33 UltraATA 66 UltraATA 100及SerialATA ParallelATA规范数据传输率 主板各功能模块介绍 ATA SATA 技术特征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近似速度 8B 1 2GBits s2 4GBits s4 8GBits s近似速度 10B 1 5GBits s3 0GBits s6 0GBits s估计推介日期2001年年中2004年年中2007年年中接口组件连接电缆 0 1米 与第一代一样未定 可能会所有更新 SerialATA中文直译过来也就是串行ATA 它与目前广泛采用的ATA 100或ATA 133等接口最根本的不同在于 以前硬盘所有的ATA接口类型都是采用并行方式进行数据通信 因而统称并行ATA 而SerialATA 顾名思义 也就是采用串行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主板各功能模块介绍 ATA SATA ParallelATAVs SerialATA 主板各功能模块介绍 SATA 主板各功能模块介绍 DVI DVI DigitalVisualInterface 是一种连接显卡系统和显示设备的标准 特别是纯数码显示设备 比如LCD等 由数字显示工作组 DDWG 开发 可提供计算设备 例如图形卡 与显示设备之间的低成本连接 同时也是用于数字台式计算机显示器和投影仪的标准连接器 数字图像信息就会被直接传送到显示设备上 由于没有D A和A D转换过程 避免了图像细节的丢失 从而保证计算机生成的图像真实和完整性 而且D D的数字信号直接传输 减少了与模拟信号的转换周折 使液晶响应的速度也更快 更流畅他将是VGA的取代者 主板各功能模块介绍 DVI 主板各功能模块介绍 USB USB是英文UniversalSerialBus的缩写 中文含义是 通用串行总线 它是一种应用在PC领域的新型接口技术 早在1995年 就已经有PC机带有USB接口了 但由于缺乏软件及硬件设备的支持 这些PC机的USB接口都闲置未用 1998年后 随着微软在Windows98中内置了对USB接口的支持模块 加上USB设备的日渐增多 USB接口才逐步走进了实用阶段 主板各功能模块介绍 IEEE1394 IEEE1394是一種高速序列匯流排的定義標準 起源于Apple1986年命名的FireWire 1995年由IEEE發佈 稱為IEEE1394 Sony及TI再次宣佈另一種規格為IEEE1394a Sony稱它為i Link 以上所有的名稱皆代表同一樣技術 不過以IEEE1394 或僅1394 這個名稱較為常用 IEEE1394提供隨插即用的功能 其連接線有6芯線 其中包擴2條電源線和兩對雙絞線 當系統設備斷電或損壞時 整個網絡可以運作 能保持結構完整 IEEE1394設備不需外接電源 自身可提供40伏特 VOLT 1 5安培的電流 適用於消費性電子聲訊 視訊 A V 產品 儲存週邊及可攜式裝置 配置1394的電腦將可提供 1 高速通訊 該標準的IEEE 1394A規範可支持100 200 400Mbps的速率 隨著標準的不斷發展 下一代規範IEEE 1394B將可支持高於800Mbps 1 2Gbps 3 2Gbps的速率2 自我組態定址 使用者不需要設定位址切換 不會發生潛在的位址衝突問題 3 層列的星狀拓樸 最多可連接63個裝置 主板各功能模块介绍 IEEE1394 傳輸介面的效能與周邊搭配比較表 雖然現在已經有新的IEEE1394b規格 傳輸速度是每秒1GB 但是IEEE1394b的晶片成本較高 目前只有一家在做 TI 德州儀器 加上各大資訊廠商對IEEE1394的行銷方式並不相同 例如在Mac上它叫Firewire 在SONY的產品上叫iLINK 加上現在的USB2 0速度較快 成本又較便宜 造成IEEE1394無法獲得晶片組廠商青睞 將逐漸被USB2 0取代 主板各功能模块介绍 AC 97 1996年6月 以Intel为首的五个PC厂商Intel CreativeLabs NS AnalogDevice与Yamaha共同提出了AudioCodec 97 简称AC 97 意为 音效多媒体数字信号编 解码器 的规格标准 最大的创新就是 双芯片 结构 使ADC Analog to DigitalConversion 模拟转数字 与DAC Digital to AnalogConversion 数字转模拟 的转换尽可能地脱离系统 这样就可以避免大部分数字 模拟信号转换时所产生的杂波 从而得到较好的音效品质 AC 97是AudioCodec 97的缩写 它所定义的是一种在主流PC中实现音频特性的方法 后来又扩展了实现Modem的功能 AC 97利用核心芯片组的功能和外围的模拟设备共同实现音频卡 Modem的功能 目前主要有三种AC 97设备 AudioCodec 通常缩写为AC 97或AC ModemCodec 通常缩写为MC 97或MC Audio Modem合成Codec 通常缩写为AMC 97或AMC 主板各功能模块介绍 AC 97 人们常常把AC 97作为声卡的代名词 其实这完全是个认识上的误区 目前所有的声卡都支持了AC 97 并不是单纯地特指主板上集成的软声卡 而AC 97软声卡就是另一个概念了 它只是一片基于AC 97的CODEC芯片 不含数字音频处理单元 因此电脑在播放音频信息时 除了D A和A D转换以外所有的处理工作都要交给CPU来完成 而真正的声卡被集成到北桥中 这样加重了CPU的工作负担 所谓的AC97硬声卡 是在主板上集成了一个声卡芯片 这个声卡芯片提供了独立的声音处理 最终输出模拟的声音信号 这种硬件声卡芯片相对比软声卡在成本上贵了一些 所以会出现同样标明集成AC97标准声卡主板但是价格确贵出不少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