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教育启示和评价.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638539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教育启示和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教育启示和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一)认知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的意义建构。他用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来解释这一过程。图式,是指儿童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同化,是指儿童利用已有的图式把新刺激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顺应,是指儿童通过改变原有的图式或形成新图式的方式适应新刺激。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二)发展阶段论:皮亚杰把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一般在9-12月,儿童获得客体永恒性。2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进入智慧发展阶段,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但其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等特征,尚未获得守恒的概念。存在泛灵论的思维。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获得了守恒的概念,思维可逆。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4形式运算阶段(1l、1215、16岁):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思维可逆和补偿。(三)影响发展的因素a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b练习和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c社会性经验: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d平衡化;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1)皮亚杰发展理论对教育工作的启示皮亚杰的发展理论对教育教学实践,对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有重要的价值。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强调认知发展对学习的制约作用。在教育教学中要依据不同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2、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知识是学习者经过同化、顺应机制而建构起来的经验体系。这要求我们树立新的知识观、学习观,选择符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内容,通过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促进儿童认知发展。3、教学应引导并促进学生的发展。不主张毫无根据地或人为地加速儿童的发展即不主张教给儿童那些明显超出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但同时,过于简单的问题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作用也不大。在皮亚杰看来,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的,并以已有图式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认知需要为动力。鉴于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略微高于他们现有思维水平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同化和顺应过程达到平衡,从而帮助学生发展已有的图式,并建立新的图式。对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掌握有助于教师理解自己的学生处于何种阶段,是否具备掌握某一知识的认知水平,从而调整和改变教学目标。4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皮亚杰反对教师主动地教而学生却处于消极状态的教学。儿童的认知发展需要丰富的环境刺激,教师要提供探索的机会,提供社会互动的机会。同时,教师要学会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新旧知识的整合,帮助儿童纠正错误的思维方式,而不是盲目地作出判断。5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每个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都有很大差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不同认知发展水平,以保证所实施的教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表现来达到该目的(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评价:优点:不只是关注儿童思维的结果,还要关注思维的过程。思维的质量状态只有在过程中才会充分表露,关注思维过程才会把握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给予有的放矢的引导。 认识到儿童的自主性、积极参与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学习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自主建构的意义系统。 不强调对儿童进行成人化的思维训练。过早成人化思维训练导致对成人规则的肤浅接受,而不能达到真正的认知理解。速度中没有深度。 承认发展进程的个性差异。活动安排多考虑个别儿童和小组;评价提倡纵比勿横比,评价儿童学业进步时应当考虑每个儿童自己以前的发展状况,而不是根据年龄相同的同伴的成绩常模来衡量。局限性:过分强调了年龄差异;没有解释改变的过程;低估了社会环境因素。因为社会因素和很多个人因素,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按照皮亚杰给定的年龄段发展。比如他的理论无法解释“神童”的出现。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特点:内容-丰富 强烈-稳定 表面-深刻 外显-内敛 自控力情绪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悦纳自己 正确评价自己的实践活动。(一)从教学目标来看,新课程改革确立了教学中的情感目标,强调在学科教学中丰富学生的情绪情感。(二)从师生关系角度来看,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的情绪情感的感染力。(三)从教育教学角度来看,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有意识的挖掘学科蕴涵的内在积极情感成分,发展学生的理智感,美感,道德感。(四)从教学氛围来看,应实行愉快教育,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使学生爱学、乐学、好学、学好。应用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自尊、自信。(六)从教学方法来看,教会学生驾驭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提高自我管理情商情绪的能力。(!)认知调节法:认识情绪波动的起因。(2)合理宣泄法:自我排解、他助宣泄(3)理智调节法(4)转移注意法(5)幽默法(6)体育锻炼。(七)从外部支持角度来看,应家校结合,协同一致,共育良好的情绪情感氛围。(八)从德育角度来看,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观、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