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阅读鉴赏专项训练(学生).doc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635951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阅读鉴赏专项训练(学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阅读鉴赏专项训练(学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阅读鉴赏专项训练(学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阅读鉴赏专项训练第一篇:活水源记【明】刘基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木多枫槠,多松;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山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居之。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又东北入于湖。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小鲫鱼,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之。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鸟大如鸜鹆,黑色而赤觜,恒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有二鹡鸰,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至是,悉出。又有虫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状如半莲子,终日旋转,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其何虫也。 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又曰:“属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之深爱之也。(本文选自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卷六)【注释】金鸡之峰:金鸡峰,在会稽山上。槠:一种常绿乔木。竹鸡:鸟名,形比鹧鸪小,好啼,喜居竹林,故名。陶山:在今浙江瑞安市西三十五里,因陶弘景曾隐居于此,故名。华阳外史弘景:指南朝齐梁时的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南)人。曾为诸王侍读,奉朝请。永明中辞官,退隐于句容之句曲山(今江苏句容县),自号华阳隐居,为道教著作家、医药学家。日铸之峰:即日铸岭,在浙江绍兴市东南。欧冶子:春秋时冶金家、善铸剑。相传应越王聘,铸湛庐、巨阙、胜邪、鱼肠、纯鉤五剑。后又于干将为楚王铸龙渊、泰阿、工布三剑。上人:对僧人的敬称。【赏析】作者在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6)六月,自越城(今浙江绍兴)经平水游览会稽山水,写了一组游记,本文是其中一篇。本文写活水源的幽雅、秀丽的风景,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趣。首段交代活水源的周围环境,概写山峰、竹木、禽鸟、寺院之状貌,言简意赅,特征鲜明,突出其历史悠久。次段写泉流之奇,从水温、水色、水之流向,水边植物,水里虫鱼,周遭鸣禽等多角度展现活水源的盎然生机。尾段直抒胸臆,表达对“兹水”之爱,盛赞其“出之不穷”而有溉田润泽之功德,隐然透露出对君子之德的向往。【训练】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薄崖石有阁 薄:单薄。B. 浸为小渠 浸:渐渐。C. 而澄澈可鉴 鉴:照见。D. 属岁旱时 属:接连。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涓涓然冬温而夏寒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乃溢而西南流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C.又东北入于湖 月出于东山之上D.又爱其出之不穷 不知老之将至3根据文意,摘选文中语句填空。(1)“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写出了泉水的“ ”的特点。(不超过4个字)(2)“白野公之深爱之”的原因是“ ”。(不超过6个字)第二篇:记雪月之观【明】沈周丁未之岁,冬暖无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五日始霁。风寒冱而不消,至十日犹故在也,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常。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又四囿于雪,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滉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寒浃肌肤,清入肺腑,因凭栏楯上。仰而茫然,俯而恍然;呀而莫禁,眄而莫收;神与物融,人观两奇,盖天将致我于太素之乡,殆不可以笔画追状,文字敷说,以传信于不能从者。顾所得不亦多矣!尚思天下名山川宜大乎此也,其雪与月当有神矣。我思挟之以飞遨八表,而返其怀。汗漫虽未易平,然老气衰飒,有不胜其冷者。乃浩歌下楼,夜已过二鼓矣。仍归窗间,兀坐若失。念平生此景亦不屡遇,而健忘日,寻改数日,则又荒荒不知其所云,因笔之。(本文选自沈石田先生诗文集卷九)【注释】丁未: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戊申: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冱(h)寒冷凝结。离离然:历历分明的样子。栏楯(shn):栏干。纵为栏,横为楯。呀(xi):张大了口。八表:谓八方之外,指极远的地方。汗漫:没有边际的。荒荒:暗淡不明的样子。【赏析】沈周是明代著名书画家,与文征明、唐寅、仇因并称“明四家”;又工诗文,为世所重。本文是作于明孝宗弘治元年(1288)。作者以画家之睿眼,诗家之慧心,生动地再现了月光照耀下的雪景。作者以“月与雪争烂”、“明彻异常”为总纲,逐一描绘登楼四望所见之清秀景致:楼临水,雪囿楼,清波粼粼,树影婆娑,寒气侵凌,物我交融,一派幽闲淡雅、荒寒清空之气象。又在绘景之余宕开一笔,抒发自我遄飞之逸兴,景中融情,情由境生,自然熨帖。【训练】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字敷说 敷:铺陈。B. 寒浃肌肤 浃:浸透。C. 我思挟之以飞遨八表 挟:依仗。D. 寻改数日 寻:寻思。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因凭栏楯上 或因寄所托B.又四囿于雪 亦将有感于斯文C.汗漫虽未易平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D.以传信于不能从者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简答:(1)本文是怎样描写雪月之观的?试从艺术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答:(2)你从本文状写雪月之观的文字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简要分析。答:第三篇: 三游乌龙潭记 【明】谭元春予初游潭上,自旱西门左行城阴下,芦苇成洲,隙中露潭影。七夕再来,又见城端柳穷为竹,竹穷皆芦,芦青青达于园林。后五日,献孺召焉。止生坐森阁未归,潘子景升、钟子伯敬由芦洲来,予与林氏兄弟由华林园、谢公墩取微径南来,皆会于潭上。潭上者,有灵应,观之。 冈合陂陀,木杪之水坠于潭。清凉一带,丛灌其后,与潭边人家檐溜沟,匀入浚潭中,冬夏一深。阁去潭虽三丈余,若在潭中立;筏行潭无所不之,反若住水轩。潭以北,莲叶未败,方作秋香气,令筏先就之。又爱隔岸林木,有朱垣点深翠中,令筏泊之。初上蒙翳,忽复得路,登登至冈。冈外野畴方塘,远湖近圃。宋子指谓予曰:“此中深可住。若冈下结庐,辟一上山径,頫空杳之潭,收前后之绿,天下升平,老此无憾矣!”已而茅子至,又以告茅子。是时残阳接月,晚霞四起,朱光下射,水地霞天。始犹红洲边,已而潭左方红,已而红在莲叶下起,已而尽潭皆赪11。明霞作底,五色忽复杂之。下冈寻筏,月已待我半潭。乃回篙泊新亭柳下,看月浮波际,金光数十道,如七夕电影12,柳丝垂垂拜月。无论明宵,诸君试思前番风雨13乎?相与上阁,周望不去。适有灯起荟蔚14中,殊可爱。或曰:“此渔灯也。” (本文选自谭友夏合集卷十一)【注释】旱西门:南京城门名,又称清凉门。献孺:姓宋,作者之友。止生:茅元仪,字止生。森阁:茅元仪所建,在乌龙潭附近。景升:潘之恒,字景升。伯敬:钟惺,字伯敬。华林园:南京园林。原为三国时东吴宫苑。谢公墩:原为晋谢安园池。地近钟山。灵应:即灵应观,道院名。陂陀:倾斜。木杪:树梢。清凉:清凉山。頫:低头。同“俯”。11赪:红色。12电影:雷电之光影。七夕电影:指作者二游乌龙潭遇雷雨时情形。13前番风雨:指二游乌龙潭事。14荟蔚:茂密的草丛树林。【赏析】 本文记述作者与好友第三次游览乌龙潭的经历,叙述简洁,描写精致。首段简述初游、二游概况,交代三游缘起与同游者。后二段按时间顺序,具体写景。先写山林与潭水相接的幽深境界,继而写晚霞映潭和月色照潭的奇妙景色,逐层点染,生动地再现了乌龙潭多彩多姿之美。作者写景善于敷色,绿莲、朱垣、翠竹、红霞、明月、金光五彩斑斓,光影交织,倏忽变幻,令人心旌摇曳。谭元春是明代后期竟陵派的一个代表人物。抒写“孤行静寄”“幽情单绪”是竟陵诸子的创作宗旨之一。本文也可约略见出。【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意思。谢公墩取微径南来( )匀入浚潭中( )筏行潭无所不之( )令筏先就之( )适有灯起荟蔚中( )殊可爱( )2简答:从宋子对我所说的话当中,你看出了他怎样的思想情感?答: 3认真品读下列句子,揣摩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又爱隔岸林木,有朱垣点深翠中,令筏泊之。(“点”字换用“隐”或“在”字,好不好?为什么?)(2)已而潭左方红,已而红在莲叶下起,已而尽潭皆頳。明霞作底,五色忽复杂之。(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下冈寻筏,月已待我半潭。(加点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看月浮波际,金光数十道,如七夕电影,柳丝垂垂拜月。(加点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