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世界经济史(高德步教材).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634245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大学世界经济史(高德步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山东大学世界经济史(高德步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山东大学世界经济史(高德步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史(中外)课程教学大纲一、经济学大师谈经济史二、经济史的研究对象、范畴三、经济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四、经济史的研究动态及研究方法五、课程安排与参考书第一篇 古代东西方经济生活的类型及发展特征第一章 古代东方的社会经济生活类型、特征第一节 农业革命-四大文明发源地与农业(历史学与地理学的方法)“经济之源”-农业-粮需求供给流动人物资本经济发展一、农业革命的发生及在经济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教材P25 1、第一次农业革命的内涵,从“采集、狩猎经济” “种植、畜牧业经济” 这个转变是“质变”,因此称之是“农业革命”教材P26 2、农业革命的发祥地四大文明古国研究经济史的意义也在于我们可以通过它了解各国经济发展的路径的状况 西亚两河流域 埃及尼罗河流域 中国黄河流域 印度和流域3、农业革命产生的重要影响财产制度产生a、 产权与所有权的关系占有权所有权产权排他性公有产权 教材P28个人所有权(过渡)教材P29b、财产制度诞生 农业本身的发展促进了人类能力的进步技巧(技术) 农业发展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进步组织结构制度的变革与变迁思想的活跃可以带动 为其他经济形式(村、营、乡、镇)第二节 东方型奴隶制经济(自学)主要掌握“东方普遍奴隶制”问题第三节专制主义国家制度(教材P34)问题:为什么在东方的国家类型及制度特征方面表现为专制主义呢? 有哪些直接、间接原因?特别是在经济史领域有哪些因素成为了专制主义国家制度的基础(经济基础)?一、 东方专制主义的经济基础1、 国王为土地的最高所有者(统治方式)解析:教材P342、 灌溉系统发达(组织方式)解析:教材P34-35无论埃及、还是中国,由于地域辽阔,河流漫长,通过像西方(意大利)那样的有商人、企业主自愿联合“治水”的方式是行不通的,所以在东方迫切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来干预。因此“亚洲的一切政府都不能不执行一种经济职能,即举办公共工程的职能”教材P35 中国的“大禹治水”二、 以埃及为代表的专制主义国家制度的特征1、 特征:以法老为核心统治者的金字塔式的专制主义国家制度 法老贵族奴隶主农民奴隶2、 评价: 积极方面:制度的催生 消极方面:等级制度森严,对土地实行国有三、 巴比伦的专制主义国家制度1、汉穆拉比法典 P382、巴比伦专制主义国家的特征 国王拥有对土地支配权 私有制开始出现 父权制家庭发达四、 印度五、 中国第四节 城市和工商业 城市经济起源 城市化问题一、 城邦国家和城市1、 城市出现的四个标准及三个条件 四个标准四个方面:分工;城防、围墙;人口;房屋建筑、道路交通 三个条件周边有发达的农业; 有发达的交通运输; 有较发达的贸易2、城邦文明的诞生 意味着工商业发展 苏美尔城邦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时期 帝国城邦巴比伦文化时期 商业城邦腓尼基人 古代印度、中国关于城、城邦文明的记载二、古代工商业的起源1、手工业制造物品 古埃及:P42 石材加工、建筑、金属加工、造船、织物 古中国:P43 商代手工业制品大量诞生于手工业作坊 手工制品种类多,做工细腻2、商业交换物品 (从物物交换到出现具有货币职能的物品的出现) 古埃及的“进出口贸易”往来增大物物交换为主 中国货币关系大发展 (海贝骨币铜币)第五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一、亚细亚生产方式之谜 1、“亚细亚生产方式之谜”的由来 马克思提出 P43 2、“亚细亚生产方式”引发的论争 P44 普列汉诺夫与列宁 针对P44第三段 马扎亚尔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论断引发争议 二、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1、土地所有制为公有制 (国有:国王,皇帝一人所有)2、自给自足的农村公社为左基本的生产单位 P45 (这种自然经济的特征:农业与手工业结合,导致生产目的成为自给自足,导致农村公社独立并得以长期存在)三、中国的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 1、研究误区 (或对前人的概括)2、马克思的观点 3、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与西方之间的差别 (重要!)P46第二章 古代西方社会经济生活的类型及发展特征关于“东西方经济形态起源”的论证实际上是对“东西方经济形态的历史路径”的考察,提出“历史路径”这个概念,列举相关实例,解释它在解决经济问题上的重要性,这是用“历史学”解决“经济学”的具有实效的方法。东方经济形态起源于“亚细亚所有制”西方经济形态起源于“古代所有制”,“日耳曼所有制”的混合,注意三者的区别。这说明它的开始在源头上就不同,因此以后的发展,也就进入了不同的“路径”,可以说东西方经济发展模式由于“历史路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形态。第一节 希腊城邦奴隶制一、古代西方经济形态的起源 1、“古代所有制”的特点及与亚细亚所有制的区别 古代所有制是指该制度下国家所有制与私人所有制同时存在,相互对立,相互补充2、古代所有制所处的环境:自然环境:物产丰富而疆域部辽阔(与东方文明的辽阔不同) 人文环境:军事组织与城市集于一体 以上两点参考教材P48-49二、希腊城邦制度的形成1、希腊城邦制度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P50虽然不是最早的城邦但是最发达的城邦制度,为什么?因为它不仅拥有繁荣发达的商业(作为城邦奴隶制的特点),还有其他城邦制国家不具备的强大的农业、手工业,这成为它经济发展的雄厚基础。2、城邦的形成 海外移民3、城邦的性质及居民自由民奴隶富裕农民一般农民居民地主小生产者 性质:奴隶制国家 4、著名的城邦斯巴达、雅典 5、梭伦改革 内容三点:解负令 实行遗产自由 鼓励工商业发展三、城邦奴隶制经济1、奴隶交易市场发达 P542、奴隶劳动普遍 家庭奴隶 各种生产单位的劳动奴隶(农业、手工业) 国家奴隶第二节 希腊的经济发展 一、农业与手工业1、希腊农业发展的特征 以市场农业代替自给自足农业 农业种植中表现出合理的区域分工 地产形式多样化(大地产与中小地产并存) 土地经营方式鲜明(直接经营与间接经营并重)规模小,分工细 P56主要基本组织以小作坊为主2、希腊城邦手工业发达 手工业种类繁多 手工业发展特点突出二、商业与对外贸易1、商业繁荣并出现城市交易商场 品种齐全 监管有度三、货币与“银行”1、以银币为主的货币流通2、从“兑换店”到“银行”关于现代银行组织职能的介绍银行的职能缺乏统一汇率制度和银行规范,尤其缺乏与政府的合理关系储蓄贷款代政府发行货币 第三节 罗马共和国经济一、早期罗马的社会结构1、农业氏族公社-贵族 (权利)2、自由民集团-平民 (财富)3、奴隶4、社会矛盾与对立:贵族与平民二、奴隶经济的发展1、战争使奴隶来源不断 布匿战争-P64、45城市奴隶(家庭仆役、手工业工人)乡村奴隶(庄园劳动力)2、奴隶占有制经济形成 罗马奴隶被当作财产 奴隶成为各部门直接生产者三、罗马大地产制形成的原因 P651、大地产制形成的前提土地私有制确立 2、大地产制形成的原因 P66 是罗马对外征服战争的结果 有大量的奴隶供使用 大地产往往得到国家免税待遇四、罗马法的形成 P691、产生的背景 经济社会高度发展 奴隶制发达2、罗马法的内容及作用 P69-70第四节 罗马帝国经济一、促进罗马帝国经济繁荣的因素1、与奴隶制经济的关系2、与帝国的秩序与安全的关系3、与帝国的区域分工和贸易的关系4、与公共工程和贵族消费的关系大地产中小地产皇帝领地二、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1、农业发展的特点: 三点 P712、(国有土地制度下)多种形式的地产制度三、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 P221、手工业达到较高的技术水平2、商业繁荣,商品丰富3、对外贸易规模扩大四、财政与金融 P231、包税制度的实行 (本来初衷是为了国家税收保障,但也造就了一批利用特权中饱私囊的包税人)2、金融业兴起 建立币制 “银行家”出现 高利贷发达 (金融业的副产品)第五节 罗马帝国的衰落 一、奴隶制经济危机1、奴隶的需求与供给发生矛盾 2、奴隶制经济效率下降二、农民破产与农业衰落1、农民负担军役过重 2、大庄园主出售的农产品价格极低三、城市与中等阶级的衰落1、城市建设奢侈 2、城市开支增大四、领主制经济的兴起1、庄园的出现 2、使用奴隶不再有利可图 3、“庇护制”盛行五、对经济自由原则的违背 P80-81 四个方面六、社会等第的固定化第二编 近世(中古)东西方封建经济的发展第一章 东方亚细亚的封建经济第一节 亚细亚封建地主制经济一、中国封建领主制的建立及特点1、中国早于西方实现了从奴隶制经济向封建经济的转变a、内容b、后果分封制井田制中国封建地主制的建立 2、a、形成b、定位 3、中国封建地主制的特点 (井田制下农奴经济的特点) P87 教材上总结了五个方面二中国领主制经济的衰落与复兴 1领主制衰落的原因 领主制自身矛盾冲突日益突出(三点 p88-89) 新的生产关系(三点 p89-90)2. 封建领主制经济时衰时兴的历程三日本的封建领主制经济1日本封建生产关系建立职田封地 “大化改新”具有标志性 内容: a.土地国有b.对官吏、贵族实行封赐c.对农民实行“班田制”(计口授田) “大化改新”影响深远 尤其是导致领主制经济发达(646年大化改新1868年明治维新) 7世纪大化改新 11、12世纪班田制被废,大封建领主制经济迅速发展 2日本封建领主制经济发展迅速 两条途径 p91 “御家人”制度 寄生地主制度 中国封建地主制经济租佃经济一、中国封建地主制经济的建立与特征1、中国封建经济从领主制向地主制转变的原因a. 上人数量增多、财富增加b. 货币流通增加c. 市场扩大d. 城市经济发展(城市与城市化进程) 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四个标志 这几个方面是对原有的闭塞的农奴领主依附关系(农民与地主契约关系)的冲击。 土地私有化a. 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状况下,人们对货币观念的变化,使有些人愿出卖土地获取货币以及其他。也有人专门从事土地买卖以赚取利润。b. 原有土地关系被破坏,土地事实上成为了私有财产。2、封建领主制经济的基本特征 土地事实上的私有化(p93)在早期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公有)这一原则上的条规是如何与事实相背离的?事实中为什么会形成了土地私有化现象?这里我们不得不产生一个疑问:这些私有土地是怎么来的? 私有土地的来源 p93 (三个方面)a. 国有土地分配b. 战功与赏赐c. 土地买卖领主制后期出现(p89)领主之间争夺领地的战争导致土地转移p89 另外土地私有化现象从形成到牢固地确立下来,这是一个过程,而且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把一项制度确立下来,保障了土地私有化的完成以及土地买卖大行其道,这就是土地兼并。第一, 科举制度第二, 土地被认为是最可靠的财富形式土地产权制度发达当时中国的土地产权制度非常发达d. 举例 p93下e. 发达的原因 p94上 二 地主经济的经营方式及土地兼并1 经营方式 租佃经营 三国隋代 田客分种制田庄 唐代清代 佃农分种制田庄、佃农租田制田庄 具体内容:p94962 土地兼并 p96 是土地集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国封建社会从领主制过渡到地主制经济时期,其最大的特点是土地私有(如上所述),正是由于这一固有的特点,也使得中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患上了一种称之为“土地兼并”的顽疾。 土地兼并的原因a. 允许土地买卖的制度性保障b. 小土地的局限导致人们热衷于土地集中因为这种“土地兼并”(土地集中)现象是一种非正常现象,且带有许多弊端,引发诸多矛盾,所以历代政府都(有对策)开出处方,以期“对症下药”,能“药到病除”,但结果又如何呢? 历代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及结果a. 政策: 西汉 p96-97 西晋 北魏 唐初b. 结果 由于措施治标不治本,也就使历代的土地兼并不可避免。只要有土地买卖,土地兼并就难避免。中国封建小农经济一、小农经济的产生1 产生的背景: 农奴领主制破产后由农奴演变为小生产者 自耕农与佃农的大量存在自耕农沦为佃农者多,但上升为地主者少2 小农经济伴随着土地经济长期存续的原因 地少人多的自然因素 中国传统经济的家族文化 贫困农民的广泛存在(无力购买大片土地) 是最效率的生存方式二、小农经济的构成和基本特征1 构成 自耕农=“编户齐民” 佃农 依附农2 小农经济的特征 是一种独立经济体 佃农与地主是一种契约关系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三、对中国封建小农经济的基本评价1 是最有效率的生产方式肯定的评价 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便于统治者获取稳定的政治、经济收益2 是造成社会停滞的主要原因否定的评价3 自身具有脆弱性第二节 工商业与城市一、中国古代的抑商政策 1“抑商政策”的历史根源 封建统治者自身的政治利益使然 封建统治者自身的经济利益使然 2抑商政策的内容 官工业制度 土贡制度 禁榷制度 规则交易3. 抑商政策的原因 保证农业基础 抑制土地兼并 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二. 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1. 从“肆”到“行”的演变2. 隋唐时期中国出现“行”的名称3. 宋代是中国封建行会的定型时期4. 中国古代行会的弊端三. 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起源于变革1. 起源 西周“封邦建国” 春秋战国诸侯割据,大建城池 秦朝建立郡县2. 封建城市的类型 郡县城市 工商城市 交通城市3. 中国封建城市的特征 四个方面 p114-115四. 封建时代的工商业和城市1. 手工业从律令制向一般生产体制过渡 律令制及其特点 从律令制下解放出来的手工业获得发展 手工业部门的发展2. 商业 由国家统制并设管理机构性质作用 规范制度,实施国家集中 同业组织出现“座” 3. 封建城市的发展 早期城市:奈良、京都 新兴城市 第五节 亚细亚封建经济的发展与停滞一. 亚细亚封建经济的发展机制 1. 自主经济 2. 竞争机制 3. 社会管理二. 亚细亚封建经济的周期波动 1. 原因 自然灾害的周期性 北部游牧民族的入侵和社会制度的倒退 周期性的土地兼并和农民战争 小农经济的固有特征 2. 五大经济波动的历史时期 秦汉三国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元代 明清三. 亚细亚封建经济的停滞趋势 1. 所谓亚细亚封建经济停滞的两个内容 2. 亚细亚经济的两个阶段或两种类型 3. 中国封建地主制经济的发展与停滞的机制是什么?四. 关于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问题 1. 毛泽东的观点 2. 一般史学界的观点 “满族入关阻断说” “外国入侵冲击说” 3. 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与现实状况 商品交换制度存在 雇佣劳动制度存在 商人资本存在 工场手工业中劳动分工存在但很不普遍 4.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及迟缓的原因 P124-125 教材四个方面 小农经济与家庭手工业生产的紧密结合 市场的狭窄 地主、商人、高利贷者三位一体 封建上层建筑的反作用 第二章 西欧封建经济西方 第一节 西欧的封建化一. 西欧封建经济的起源与日尔曼所有制起源日尔曼氏族公社特点农民为土地的实际所有者、占有者 1. 起源 日尔曼所有制 衰落、变态的罗马奴隶制 2. 日尔曼所有制与亚细亚所有制、古代所有制形式的区别 亚细亚所有制 古代所有制 日尔曼所有制前提为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土地是共同体的基础和财产,即实行土地公有(国有);农村公社下的自给自足经济是其生产方式的基础(P44)共同体也是其存在的前提,但它不是把土地而是把城市作为自己的基础;所有制形式表现为国家所有同私人所有并列的双重形式(P48)源于日尔曼氏族公社所有制,特点是农民为土地的实际所有者、占有者。公有地只是个人财产的补充。它没经过发达的奴隶制,直接进入了封建制。(P128) 二. 日尔曼制度与罗马制度的融合土地分配方式的转变“氏族制”向“地区制”过渡(转变)氏族制机关向国家机关的转变氏族制向奴隶制的转变1. 文化、制度安排的融合 庄园经营模式 罗马法2. 融合中的变革 3. 融合的结果 三. 法兰克、英格兰、德意志的封建化第二节 法兰克、英格兰、德意志的封建化一、封土制的起源、演变 P136 1、亲兵制: 职业军人亲兵(来源广泛)立战功后受封,成为封匠 2、封匠制: 为主人作战,受国家供养,后改为封给土地 3、封土制: 得到封土的封臣宣誓效忠国王 形成 演变二、封土制衰落的原因及表象 P138 1、可封地日少影响封土制维系 2、封土制下供养的骑士战斗力日低 3、货币封土制替代土地封土制、合同制替代货币封土制 4、土地买卖的出现影响封土制 封土制最终走向衰落也使封建土地制度走向衰落第三节 西欧的封建庄园经济 一、庄园的形成 1、定位、性质是封建社会经济结构中主要的和正规组织细胞 2、庄园的起源 罗马的庄宅富有地主的大农场(封建领主、农奴) 古代的农村公社向强势封建低头 3、庄园的形成 以村庄为单位,建立统一经营,它是封建地产的一个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的单位 4、庄园的特征 具有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二、庄园的地产结构形式以耕地为主,也有草地,果园规模大小不一,大到250公顷,小到5公顷耕作由农奴无偿耕作,领地优先,然后封自己份地1、领主自营地 所有权问题归属领主所有,农奴只有占有权和使用权土地形式2、农奴份地自由领地教区、教士领地公有地3、其他地产形式 P141第四节 封建农业的发展及早期圈地运动一、农业的发展 1、农业技术的进步 “三圃制”代替“二圃制” “重犁”的采用 出现“敞地”制度 2、土地的大量开垦 P146非封建地产的出现土地价值的提高地理大发现后导致价格上涨二、早期圈地运动 1、出现的原因 2、历史意义 导致人们为建立排他性所有制和转让权而努力; 促使了私有制制度的产生,财产私有化成为事实第五节 工业、贸易与行会一、工业的复兴与工业组织的变迁 1、庄园工业自己自足城市手工业兴起商人的作用增大,成为中间人手工业作坊的作用增大产生雇佣劳动作坊内分工日益广泛 2、工业组织的变迁3、工业的发展:以地区为中心的有特色的,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部门出现;资本与劳动分离;工业水平超过东方。二、商业与贸易 P151 1、商业与市场的发展密切相关 关于“市场”的涵义 西欧封建制下“市场”的发展 a、“领地市场”早期封建市场形式 b、“集市市场”定期的交易场所出现 c、著名大集市的出现法国香槟市场 2、贸易 以地区集市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市场的形成 贸易的发展引发制度和组织创新 a、货币兑换制度 b、商业合伙制度 合伙经营 商业合伙制 商业公司 近代企业 背景:贸易量大增,回避风险 形式:委托制;协作制 特点:一次性三、行会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1、行会制度的起源 各种解说 起源要素追溯商业力量的集结 2、行会组织与其三大功能 按行业组织规模划分行会特征 三大功能:政治、经济、社会 P156 3、行会发展的两种倾向 平均主义 反对自由竞争 4、西欧封建社会行会规定的内容 四个小的方面 5、行会的作用与反面四、商法的兴起 P159 1、一般商法的诞生 2、国际性商法的出现 3、海商法第三编 近代世界自由市场经济形成第一章 商业革命第一节 地理大发现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联一、地理大发现前的经济形势(间接要素) 1、贸易范围和贸易规模的扩大 2、竞争制度的安排 3、商业技巧的创新提高了交易效率节约了交易成本减少了交易风险提升了交易信心直接作用 二、地理大发现的直接动机和条件(直接要素)对贵金属的渴求战争费用、奢侈品消费交通、贸易通道受阻1、动机 2、条件:科学技术的发展“地图说”三、4次航海探险 P186第三节 商业革命一、社会商业冲动与风险 1、巨大的商业利润的存在 价格差异的存在 奢侈品利润的空间巨大 东方丝绸、香料 早期商业殖民利润的巨大化 2、高额商业利润存在的原因 P188高风险高回报垄断造成对财富追求的欲望资本积累的驱动3、社会商业冲动的影响 活跃了对外贸易 形成了对工业的冲击二、贸易路线的转移从地中海沿岸转向大西洋沿岸 1、安特卫普比利时 2、阿姆斯特丹荷兰三、价格革命 P190-191 1、背景 2、发生 3、内涵 4、影响四、商业组织形式的创新 1、合伙制的推广 初衷转变推广影响 2、特权公司契约公司 P193股份公司 代理行 P192特许公司 第三节 重商主义一、民族国家与民族经济 1、民族国家 民族 国家 民族国家 2、民族经济二、重商主义的政策和观点 1、重商主义时期的特征 前期:15-16世纪中叶 后期:16下半叶-17世纪 2、重商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 (共同点,不同点) 3、重商主义政策 P195 西、葡、英分别禁止货币输出国外 西、葡政府控制贵金属贸易 实施关税保护、保证出超三、商业战争与商业文明原因财富总量是既定的,市场是有限的战争西班牙无敌舰队 荷兰海上马车夫、东印度公司 美国航海法令 1、商业战争 P196商人地位的提高商业贵族集团的出现商业文明影响社会观念2、商业发明 第四节 世界市场的形成 狭义世界市场 广义世界市场一、欧洲的贸易区 1、地中海贸易 2、波罗的海地区 3、大西洋沿岸地区二、世界两大贸易圈 1、欧亚贸易 2、欧美贸易第二章 农业革命第一节 近代农业革命的出现近代农业革命的地位、作用 摆脱了“马尔萨斯陷阱” 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一、关于“马尔萨斯陷阱”说二、欧洲主要国家的近代农业革命 1、近代农业革命的表现形式 体制的变革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农业革命的进程 P207 荷兰 英国 德、法三、人口革命 1、人口持续增长 走出“马尔萨斯陷阱” 2、“饥荒”消失四、耕作制度、技术的创新五、近代农业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期第二节 英国式道路一、庄园经济的瓦解 1、庄园经济的基本特征:劳役制和自然经济逐渐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商业发展下的货币形式 2、英国市场的发育二、不确定的小土地私有制 表现形式 1、份地 2、自由持有农拥有的土地 3、公有地三、土地私有财产的确立 1、背景:创新土地专属私有权的收益增加 2、土地私有化的进程 宗教改革 圈地运动 3、圈地运动的两个时期 15世纪末17世纪40年代 圈占公有地时期 17世纪19世纪中叶 议会圈地时期四、资本主义大租佃制租地农场主雇佣农民工人第三节 普鲁士式道路一、农奴制的复兴 1、原因:航线西移造成的德国贫困化 市场发育的倒退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农村中的确立 社会动荡造成了人们寻求保护的行为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1、斯泰因改革十月敕令 2、哈登堡改革调整法令三、资产阶级容克经济第四节 美国式道路一、自由占地运动 1、形成的背景 2、占地运动二、国有土地私有化 1、独立战争后国有土地大量增加 2、国有土地私有化 小农在西部强占国有荒地 政府降低出售国有土地的法令 林肯颁布宅地法三、雇佣制大农场第三章 向工业革命的过渡时期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第一节 工业品的需求与供给一、市场对工业品的需求增加 1、美洲市场的需求刺激了欧洲手工业品生产 2、殖民地市场的需求同样刺激了生产 3、欧洲市场:总量增加;消费结构变化二、社会供给能力大大提高 1、自然资源供给更加丰富 2、技术开发、创新能力提高,提高了供给能力 3、劳动力供给更加充裕 4、重商主义政策下政府对工场手工业发展大力保护第二节 工场手工业的特点信息不灵原料销售渠道不畅生产率低一、分料到户制分散的手工工场 1、“包买商”的出现 条件:家庭手工业的欠缺 市场需求膨胀 2、“包买商”浸透到多种行业 P226 3、对分料到户制的评价 P226二、集中的工场手工业 1、第一阶段:不适合“分料到户制”的行业里出现集中作业方式 2、第二阶段:集中的工场手工业走向普及 3、工场手工业是从分散走向集中的必然性 集中生产的潜在收益 利于管理监督 利于技术创新三、工场手工业的分布 1、普及程度高 开场费用低,羊毛需求增 2、散布于农村,没有向城市积聚(这是不同于工业革命以后) 原因:城市手工业者行会规定过严;农村成本低;农村税收第三节 工场手工业的影响一、欧洲工业中心的转移 1、由西欧内陆转移至荷兰 2、由荷兰移至英国、法国二、为技术革命准备条件四、工场手工业的长期存在第四章 金融革命金融制度的建立第一节 银行和信用工具的发展一、银行和信用工具的发展 1、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对资金融通产业的创新需求 2、旧有的货币制度的局限性 3、货币量的增长不能解决硬币缺乏的困难 磨损和贮藏会损失一部分货币量 与东方贸易的逆差使欧洲流失更多的货币量 人口的迅速增加,新兴工业的发展二、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 1、源自政府财政亏空的借贷 2、源自个人之间的商用借贷 3、借贷业务增多造就了一批职业银行家 商业银行家 “金匠”的出现 早期商业银行存贷业务的困境三、信用工具的发展 1、信用工具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 表现于古代文明 中世纪时期 2、信用工具的种类 汇票 背书汇票 支票 票据转业是一个波折的过程 P240四、清算制度的建立 1、必然性 2、12世纪以来简易的集市交易规模的清算制度 3、16世纪之后政府创办“公共银行” 4、17世纪荷兰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贸易结算中心 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 1609年成立 5、18世纪英国伦敦取代了阿姆斯丹成为国际结算中心 英格兰银行 1694年成立,成为第一个具备了银行三大职能的近代银行五、中央银行制度 1、中央银行的职能及出现 2、各国纷纷设立中央银行 英格兰银行、法兰西银行、帝国银行(德国)、第一银行(美国)第二节 证券市场的形成一、股票市场 1、股票与债券 企业的存在 企业融资 2、股票市场 股票的可转让性 专门交易股票的市场出现 投机与冒险氛围的形成 正式的股票交易市场的出现 期货交易出现二、证券市场 1、公司债券 英、荷公司的筹资手段 公司债券的特点 2、国家债券三、南海泡沫事件近代第一次金融危机 1、法、英政府用国家债券购买股票,导致股份上涨 2、巴黎、伦敦股票市场崩溃 3、治理危机的措施 法国、英国第五章 工业革命与工业化A、英国的工业革命第一节 工业革命的准备一、市场制度的创新 1、在农村确立起近代土地私有制 2、在城市确立了近代企业制度、金融制度二、竞争有序化 1、市场运行机制的不健全带来无序竞争并造成危害 2、市场走向竞争有序化 P252-253三、政府行为的界定 1、政府行为的两面性和多变性特征 2、从“政府干预”走向“自由放任”的时期特征四、资本原始积累第二节 产业技术革命一、纺织工业的技术革命 1、棉纺织机械的发明 2、动力机械的发明 3、纺织工艺的进步二、采矿业和冶金业的创新 采矿业、冶金业三、机器制造业的产生四、交通运输业的革命第三节 社会经济关系的革命一、经济增长的新含义 1、经济增长速度成倍增长 2、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工业与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例上升 农业所占比例下降二、生产方式的转变 1、工厂制度全面建立 2、形成分工协作的劳动制度和科学化生产体系三、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四、人民生活的变化五、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B、美国的工业化C、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D、东方的起飞尝试同学自学自讲 E、欧美国家的城市化第一节 欧美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一、工业城市的起源 1、城市化的含义 2、工业城市的兴起 一般性特征 案例曼彻斯特、伯明翰二、主要国家城市的进程三、人口向城市的转移 1、城市化人口增长的两个来源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四、城市化与工业化第二节 城市病及其治理一、住房问题二、环境污染问题三、城市病的治理F、自由贸易与世界经济第一节 自由贸易一、自由贸易论 1、斯密基于国际分工的自由贸易学说 2、李嘉图基于比较成本、自然禀赋的自由贸易学说二、英国的自由贸易进程 1、艾登条约 ()、谷物法()、哈斯基森改革海税制()、世纪年代自由贸易取得决定性胜利罗伯特皮尔改革废除谷物法年格莱斯顿的对外贸易完全自由化预算三、自由贸易的扩散英法条约四、自由贸易的影响第二节金本位一、金本位的特点二、英国实行金本位制、世纪白银退出流通、世纪年代英国实现金本位制三、金本位的国际扩散、金本位制扩散的契机、各国纷纷从银本位转向金本位四、对金本位的评价、经济学家对金本位运行机制的积极评价具有平衡国际贸易收支的作用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环境、金本位运行机制本身存在的缺陷、国际金本位制的运行时间年之间第三节世界经济的形成一、国际分工体系世界经济市场的形成、国际分工、近代社会之前的地域分工、英国工业革命开创了国际分工新纪元、国际分工的形式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二、国际贸易制度、国际贸易量增长、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国际贸易方式改进、国际贸易组织形式变化、政府减少了对外贸易干预,自由贸易进程加快、加速了保险的统一性三、国际金融制度、多边结算制度出现、国际信贷关系迅速扩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确立了金本位制度四、英、法、美、德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参考教材统计资料五、资本主义殖民制度第四篇自由市场经济的终结 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帝国主义时期)第一章垄断与垄断资本第一节垄断的产生一、垄断产生的理论分析、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西方经济学的观点(界定、理由)二、大规模生产的出现、工业革命显示出巨大成就世界经济的发展、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变化明显世纪、年代从小规模轻纺业占重要地位向新兴大规模重工业为主方向转移英石油、铁法化学、企业规模扩大三、垄断的必然性、以铁路运输业为首的企业联营的开始、从联营到行业联盟为了避免恶性价格竞争四、年危机、危机的发生及特点、危机的影响:追求巨型公司形成对市场垄断,垄断组织出现第二节并购与垄断一、并购理论、并购是通向垄断的主要途径、企业并购的分类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关于并购的理论效率理论内部化理论代理问题价值低估理论财富重新分配理论二、横向并购与纵向并购、横向并购同业公会的出现及失效托拉斯的出现与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托拉斯出现、谢尔曼法托拉斯法、控股公司取而代之世纪末世纪初横向并购进入高峰、纵向并购产生于市场调节失灵下的纵向并购(向前上游,向后下游)世纪年代纵向并购浪潮迭起、考证一、考证二、对纵向并购比评价三、投资银行与企业并购的关系、前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的,之后对后者产生影响、投资银行的发展刺激了并购、兼并促办人在股市上促成并购四、小结第三节垄断的影响一、经济的发展与停滞、发展新型工业发展起来(电力、化工、内燃机、新材料)、停滞经济危机经济萧条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铁路、通讯领域最早出现企业制度创新、集中管理的绩效、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三、创新机制组织创新说、大企业创新优势论、小企业创新优势论、实证调查论四、金融资本的统治、金融资本的诞生(工业垄断资本银行垄断资本)、以财团家族为特色的金融资本形成、金融寡头与政府关系加强第二章大危机和新政第一节大危机一、以证券市场崩溃为始二、大危机的表现、价格下跌、破产和失业增加第二节危机的创导与扩散一、源于美国的大危机二、危机的创导与扩散、利率传导(以贴现率的升降伟风标)、价格传导(以农业、工业产品、初级产品之间价格下降为中心内容)、汇率传导(以各国竞相实现本国货币贬值伟主要手段)第三节 危机的原因、后果(请参见教材)第五节罗斯福新政一、金融政策、清理银行、向金融届发放巨额贷款、放弃金本位,实现美元贬值、改革银行制度,颁布年银行法、通过证券交易法令、通过年银行法二、工业政策通过全国产业复兴法三、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四、财政政策五、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第三章国际商战第一节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一、自由贸易体制的脆弱性、世界贸易中的实际状况与自由贸易理论相矛盾、贸易体系中以上游国家为中心的分工秩序呈现非公正性、自由贸易体制单靠核心国利益驱使本身具有脆弱性二、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依据、汉密尔顿与凯利的观点、李斯特的观点三、美国贸易保护的历史美国贸易保护的历史统计关税法案美国会通过第一个保护性关税羊毛进口税曼利尔法麦金莱法丁雷税制四、欧洲贸易保护主义复苏五个方面五、大危机对自由贸易体系的冲击加剧了其解体六、英国放弃自由贸易、英、法等新型工业大国的崛起、英国得自自由贸易的收益逐渐减少、关税战直接导致英国不得不放弃自由贸易体制第二节国际商战一、关税战和倾销、“帝国特惠制”出台、进口配额制与许可证制度出台、倾销以日本纺织品出口世界市场为例二、多边支付体系的崩溃、背景:英国地位下降导致、双边支付体系盛行私人抵偿协定(物物交换)清算协定支付协定三、货币战货币贬值战四、集团对抗、英镑集团、美元集团、黄金集团、日元集团五、国际协调的失败从现代意义上解释“国际协调”的意义及经过的历程第四章 世界大战与战时经济第一节 世界大战的原因、结果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二、经济后果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第二节 苏联战时经济一、战时共产主义二、苏联的工业化第三节 法西斯军事经济一、日本的军事扩张二、纳粹德国的经济第四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时的试验一、一战期间二、二战期间第五章 战后复兴与改革第一节 马歇尔计划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一、马歇尔计划出台的背景 1、战后欧洲消费需求高涨,引发通胀压力 2、农产品、原材料、燃料供给短缺 3、资金投入受限(战时受损严重,待建项目太多) 4、美苏冷战升级 (为稳固资本主义体系,遏制苏联)、美国拥有的经济实力与自身利益、计划的始动、始国巴黎会晤,向美国提出援助要求,成立“欧洲经济合作组织”二、马歇尔计划(欧洲国版) 、计划的内容美国提供亿美元援助形式:受援国与美国双边、多边协定规定:一方面用援款购买美国物资,一方面受援国降低关税,开放市场、计划的意义加强了欧洲经济恢复,对亚洲,主要是其盟国,日本道奇计划三、马歇尔计划(对西德援助版)、年东西德独立波茨坦公告,苏美,英法占领苏、欧之间分歧,矛盾导致分裂以美为首政变政策(为与苏对峙)提出复兴德国,苏反对,导致分裂、对德的援助与治理(以美国为首,西方盟国对西德的全面援助与治理)货币政策整顿金融体系税制改革激励私人经营、年西德被完全纳入欧洲复兴计划第二节重建国际经济新秩序国际货币体系:建起“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为核心);组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贸易体系:组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自由贸易为原则)一、凯恩斯计划和怀特计划战后经济秩序重建方案、凯恩斯计划(英国方案)年发表。内容,五项出发点:从经常发生赤字的英国立场出发,注重为国内充分就业提供保障、怀特计划(美国方案)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年草拟,内容,共项出发点:从债权国立场出发结果:由于美国的经济优势,怀特计划成为讨论的基础二、布雷顿森林会议(英国向美国妥协)、美英协商会议()建立稳定汇率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