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相的分类.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627698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积相的分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沉积相的分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沉积相的分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沉积相的分类:陆相组:残积相、坡积坠积相、沙漠(风成)相、冰川相、冲积扇相、河流像、湖泊相、沼泽相 过渡相组:三角洲相、河口湾相 海相组:滨岸相、浅海陆棚相、半深海相、深海相2.冲积扇的形成条件:明显变化的地形和大量沉积物供应构造背景、母岩性质和气候条件3.冲积扇的类型:冲积扇的类型分为旱扇和湿扇 旱扇(Arid Fan) 气候干旱 扇形清楚 主河道或单一河道间歇性水流或洪水以副砾岩为主, 分选差,混杂堆积. 纵向粒度变化快, 常见红层和膏盐类沉积. 无煤层,沉积构造类型少,碎屑流发育 相带分布清晰4.湿扇(Wet or Humid Fan) 气候潮湿 常年流水 扇形不清 叠加河道, 辫状平原, 正砾岩发育, 无副砾岩, 分选好. 纵向粒度渐变, 无红层或膏盐类沉积. 可见煤层,沉积构造发育 缺少碎屑流, 可发育泥流 相带分布不清5.冲积扇亚相的划分:扇根,扇中,扇缘扇根:1泥石流沉积:基质支撑的混杂堆积,块状构造(副砾岩);2河道沉积:砂砾岩,砾石呈叠瓦状排列,发育不明显的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递变层理;3筛析沉积:砂砾岩,粒度双峰分布。扇中:1辫状水道沉积:砂砾岩,发育叠瓦状构造和不明显的递变层理、交错层理;2局部片流沉积:平行层理含砾砂岩、粉砂岩,呈透镜状。扇端:水道不发育,以漫流活动为主,发育平行层理砂岩、粉砂岩,与泛滥平原或湖泊沉积物呈指状交互。6. 冲积扇中主要的沉积类型: 1. 泥石流沉积形成:泥质母岩, 植被不发育, 地形较陡的地区, 遭受阵发性洪水侵蚀, 大量泥砂被携带流动。流体性质:密度大粘度高, 可呈塑性重力流。形态:呈舌状或叶瓣状, 具有陡, 厚的清晰边界。成分:砾, 砂, 泥混杂, 细粒成分占优势(主要 由砂, 粉砂, 泥组成的泥石流称为泥流) 结构:分选极差 构造:块状层理, 粒序层理, 一般层理不发育; 扁平砾石呈水平或叠瓦状排列 2. 漫流沉积形成:携带沉积物的流水从冲积扇河床末端漫出, 流速和水深骤减, 携带的沉积物呈席状或 片状沉积下来, 形成席状砂, 砾岩堆积体, 为浅的坡面径流(漫洪沉积, 片流沉积). 形态:呈透镜体状, 一系列透镜体组合形成席状或片状沉积体. 成分:主要由碎屑组成, 可含少量粘土和粉砂。结构:分选较差。 构造:块状层理, 交错层理, 细纹层3. 河道沉积形成:冲积扇常被间歇性河流切割, 当洪水再次来到时, 所携带的沉积物在这些暂时性河道 中沉积下来, 形成河道沉积(河床充填沉积, 槽流沉积) 形态:横切面透镜状, 与周围沉积物呈槽形接触 。成分:主要由砾, 砂组成, 粒度粗。结构:分选差。构造:成层性不好, 砂层可呈交错层理, 具切割充填构造4. 筛状沉积形成:当物源区(节理发育的石英岩) 主要提供砾石而无其他粒级物质时, 冲积扇表层便堆积了渗透性极好的砾石层, 当洪水再次到来并携带有砂级以下的沉积物时, 这些沉积物随着洪水尚未流到扇缘之前便透过砾石层渗滤到扇体中. 成分:主要是粗大的砾石, 充填物为砂级碎屑。结构:砾石呈次棱角状, 分选较好; 砂级碎屑充填物分选好。构造:无明显成层界线, 块状层理。冲积扇的鉴别标志: 1. 沉积岩性岩性差别较大,以砾岩为主,也可由含砾的砂、粉砂岩组成。扇根靠近山口,主要为混杂砾岩或含砾泥岩以及河道砾岩扇中为辫状河发育区,主要为河道砂、砾岩扇端和侧缘主要为洪水漫流沉积的砂、粉砂和泥质沉积物冲积扇中的碎屑成分完全继承物源区母岩的成分。 2. 沉积结构粒度粗、圆度不好,分选差,成熟度低。粒级分布很宽,从泥、砂到巨砾。分选和磨圆均差。 3. 沉积构造层理发育程度中等较差,粗碎屑沉积中常见冲刷充填构造。扇根可见块状层理和洪积层理(分选差的砂和砾在垂向剖面上频繁交互);扇中出现大型多层系交错层理。砾石呈叠瓦状排列,扁平面倾向山口;扇端和侧缘可见波状、水平层理以及块状层理,砂层厚度变薄4. 颜色泥质沉积物一般带有红色,这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冲积扇的重要特征。 5. 生物化石几乎不含生物化石,也很少含有机质。 6. 垂向层序及沉积相组合受沉积速率、盆地沉降速率的控制,冲积扇体发生进积、退积或侧向移动,形成进积扇、退积扇和加积扇 7. 在地震剖面上的特征 发育在盆地边缘大断层之下,横剖面上为丘状,纵剖面上为楔形,向盆内减薄,反射结构主要为杂乱反射或无反射,从扇根向扇端振幅有所增强,连续性有所变好8. 在测井曲线上的特征 根据河道的弯曲度和分叉参数进行河道的分类 按照分叉参数和弯曲度:平直河(低弯度河1.5或1.3单河道1)、蛇曲河(高弯度河1.5单河道1)、辫状河(低弯度河1.5或1.3多河道1)、网状河(高弯度河1.5多河道1) 曲流河的沉积相模式(亚相、微相的划分及其特征) (1)河床亚相河床:河谷中经常流水的部分。河床滞留微相:河床滞留沉积是河流流量最高时短距离搬运的产物,以砾石级粗碎屑为主、砂和粉砂极少,这些物质集中堆积形成不连续透镜体。边滩微相:边滩沉积是河流侧向迁移和沉积物侧向加积的产物。以低成熟度的砂岩为主,不稳定组分多,长石含量高。 (2)堤岸亚相天然堤微相:侧蚀作用使凹岸天然堤难以保存,古天然堤呈面状分布于边滩之上;主要为细砂岩、粉砂岩、泥岩,比边滩细,比河漫滩粗;见干裂、雨痕、根迹等暴露构造。决口扇微相:主要岩性为细砂岩、粉砂岩,粒度比天然堤稍粗;具小型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及水平层理,冲蚀与充填构造常见;横剖面呈透镜状。(3)河漫亚相河漫滩微相:以粉砂岩为主,也含粘土岩;垂向上有向上变细的趋势;波状层理和斜波状层理为主,也见水平层理;干裂、雨痕等暴露构造常见。河漫湖泊微相:以粘土为主,有粉砂出现;见薄水平纹层、泥裂、干缩裂缝;潮湿区生物化石常见,干旱区可形成盐湖。河漫沼泽微相:由潮湿区河漫湖泊发展而来,沉积特征与河漫湖泊类似,只是泥炭沉积较多。(4) 牛轭湖亚相:a. 曲颈取直 b.串沟取直辫状河、网状河与曲流河的差别曲流河:亚相点沙坝,岩性以砂泥岩为主,一般砾岩层较薄, 剖面组合砂泥互间,垂向层序典型的正韵律结构,沉积构造多种多样,以下切型板状交错层理为典型标志,粒度概率分布以二段式为主,平面砂体形态耽搁砂体为玩去的条带状,曲流带复合砂体为平板状,厚度规模中厚层状,范围几米几十米,砂体叠置单边或多边式侧向叠置辫状河:亚相心滩,岩性以砂、砾岩为主,常发育厚层的砾岩和含砾粗砂岩,剖面组合砂包泥,垂向层序正韵律结构,细粒沉积薄或缺失,沉积构造发育各种大型槽状、板状交错层理,常见块状层理,一般缺乏小型砂纹层理,粒度概率分布以三段式为主,平面砂体形态平面上单个砂体为低弯度条带状,河道带砂体为板状或宽条带状,剖面上单砂体和河道带砂体为透镜状。厚度规模中厚层状厚层状,范围几米几十米。砂体叠置多层式垂向叠置网状河:亚相网状河道。岩性以粉砂岩、泥岩为主,砂、砾岩次之。剖面组合泥包砂。垂向层序不明显的正韵律结构。沉积构造以槽状交错层理和水平层理为主。粒度概率分布以二段式为主。平面砂体形态,平面上窄条带状,交织、扭结成网状,剖面上,为直立或倾斜的窄而厚的槽状,相互分隔远离。厚度规模中层状,范围几米十几米。砂体叠置孤立式辫状河垂向层序不同于曲流河之处:1二结构的底层沉积发育良好、厚度大,顶层沉积不发育或厚度小;2底沉积粒度粗,砂砾岩发育;3河频繁迁移形成了各种层理类型,如块状或不明显的平行层理、巨型槽状交错层理、单组大型板状交错层理等。古代河流的主要鉴别标志: (1)岩石类型及成分:以砂岩和粉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低。砾岩多为复成分砾岩,砂岩以长石砂岩、岩屑砂岩为主。以泥质胶结为主,少量为钙、铁质胶结。(2)结构构造:以砂、粉砂状结构为主,分选差至中等。层理发育,以板状和大型槽状交错层理为特征。砾石呈叠瓦状排列,扁平面倾向上游。层理及砾石倾角约为1030。底部常具冲刷构造,并常含泥砾及下伏地层的砾石。(3)生物化石:一般无动物化石,可有植物碎片及硅化木等。 (4)剖面结构及砂体形态:下而上表现出下粗上细的间断性正韵律或正旋回。每个旋回底部发育有明显的底冲刷现象。(5)测井曲线形态:具有正韵律,底部滞留层与下覆层呈突变关系。 湖泊的水动力特征: 浪、岸流作用,与海洋相比,缺乏潮汐作用。陆源碎屑湖泊相的沉积模式 湖泊:是大陆上地形相对低洼和流水汇集的地域。湖泊拦截了由河流搬运的大量沉积物,是陆上沉积物堆积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化学沉淀的主要场所。 (1) 湖成三角洲亚相 湖成三角洲:在河流入湖的河口处,流速降低,水流携带的沉积物便在河口处堆积下来,形成平面上呈三角形或舌状,剖面上呈透镜状的沉积体。湖成三角洲形成过程中河流起主导作用。在湖泊沉积体中,湖成三角洲的砂体最为发育,以砂岩和粉砂岩为主。与湖泊沉积的其他类型砂体相比,面积和厚度大,向湖盆延伸远,是油气聚集的良好场所。 (2) 滨湖亚相沉积环境特征:1. 距岸近,形成粗碎屑沉积:地形砂滩、砾滩、泥滩2. 水动力复杂,击岸浪和回流冲刷、淘洗对沉积物改造强烈3. 水位浅,时而露出时而淹没,氧化作用强烈沉积物:砾、砂、泥、泥炭 结构与构造:1. 砾石层呈叠瓦状排列,最大扁平面向湖倾,最长轴多平行于岸线2. 砂质主要为石英、长石及一些重矿物,分选、磨圆较好,交错层理、波痕发育,可见化石碎屑(介壳滩)、潜穴等3. 泥质和泥炭沉积中见水平层理,粉砂层具小波痕层理4. 泥裂、雨痕、动物足迹等暴露构造常见(3)浅湖亚相沉积环境特征: 1. 始终位于水下2. 水动力主要是波浪和湖流3. 水体循环良好,氧气充足,透光性好,生物繁盛 沉积物:以粘土岩和粉砂岩为主,可夹少量化学岩薄层或透镜体,物源充分时可出现细砂岩,砂岩胶结物以泥质、钙质为主结构与构造:1. 分选性和磨圆度较好 2. 以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为主,水动力较强时可出现小型交错层理,砂泥层交错沉积时可出现透镜状层理,有时可见对称的浪成波痕 生物化石:生物化石丰富,保存完好,以薄壳的腹足、双壳类等底栖生物为主,也见介形虫、鱼类等,少见弱还原条件下自生矿物 (4) 半深湖亚相 沉积环境:位于波基面以下水体较深部位,地处乏氧的弱还原还原环境,主要受湖流作用影响,波浪作用难以影响沉积物表面。 岩性:以粘土岩为主,常具有粉砂岩、化学岩的薄夹层或透镜体。构造:水平层理为主,间有细波状层理生物:化石较丰富,浮游生物为主,保存较好,底栖生物不发育。 自生矿物:可见菱铁矿和黄铁矿等(5)深湖亚相沉积环境:位于湖盆中水体最深部位,水体安静,地处乏氧的还原环境,底栖生物不能生存。岩性:岩性粒度细、颜色深、有机质含量高。以纯泥岩、页岩为主,亦有灰岩、泥灰岩、油页岩构造:主要为水平层理和细水平纹层。生物:无底栖生物,常见介形石等浮游生物化石,保存完好。自生矿物:黄铁矿是常见的自生矿物,多呈分散状分布于粘土岩中。 (6)湖湾亚相在滨、浅湖地区,由于砂嘴、砂坝、水下隆起的障壁遮挡作用,使近岸水体受到限制而形成半封闭的湖湾 沉积环境:湖湾内水体浅而安静 岩性:主要为暗色粉砂质泥页岩,中夹薄层白云岩或油页岩。温湿气候下可形成沼泽,发育炭质页岩和薄煤层。构造:泥质湖湾中水平层理、季节性韵律层理、块状层理发育,可见泥裂、雨痕、生物潜穴等;有间歇性物源注入时,可形成一些正韵律砂体,发育粒序层理、平行层理、浪成小型沙纹层理等 生物:可见少量特殊的浅水生物(田螺、土星介、轮藻等)(7) 湖泊重力流亚相 洪水型重力流 滑动滑塌型重力流湖泊重力流沉积的形态呈扇状,形成所谓“湖底扇”或“深水浊积扇”,也可呈层状展布或沿深水区沟谷,断凹形成重力流水道的长形堆积体陆源碎屑湖泊相与油气的关系:碎屑湖泊相常具有油气生成和储集的良好条件。目前我国发现的绝大多数油气田,如大庆、胜利、辽河、大港、中原、南阳、江苏、江汉等油田都分布在碎屑湖泊相沉积中。深湖和半深湖亚相水体深,地处还原或弱还原环境,适于有机质的保存和向石油的转化,是良好的生油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形成的暗色粘土岩可成为良好的生油岩。碎屑湖泊沉积中发育各种类型的砂体,如三角洲砂体、深水浊积扇砂体、滨浅湖滩坝砂体等,具分布广、厚度大、近油源、粒度适中、生储盖组合配套等特点,是油气储集的良好场所。陆源碎屑湖泊相的鉴别标志:1. 岩石类型以粘土岩、砂岩和粉砂岩为主,砾岩少见,也可出现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但分布较为局限。 2. 沉积构造层理发育,以水平层理最为发育。可有较发育的波痕,泥裂、雨痕、搅混构造亦常见到。 3. 生物化石常见的生物种类有介形虫、双壳类、腹足类、藻类等。陆生植物的根、干、叶、孢子花粉等大量出现。 4. 垂向层序多见深湖至滨湖的下细上粗反旋回层序。5. 分布范围及沉积厚度 分布范围比河流相大,比海相小,相带、岩性和厚度大致呈环带状分布。岩性和厚度横向变化比河流相稳定,比海相差。三角洲的形成与演化:(1) 河口沙坝和河道分叉的形成(2)决口扇的形成与三角洲的延伸影响三角洲形成和发育的主要因素:1. 河流的作用2. 蓄水体密度与河水密度的差异3. 蓄水体的水动力作用4. 河口区的盆底地形5. 蓄水盆地构造特征根据水动力条件、形态特征和供源体性质进行三角洲分类:水动力条件: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潮控三角洲 形态特征:足状三角洲、鸟嘴状三角洲、港湾状三角洲 供源体性质: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正常三角洲 河控三角洲的沉积相模式: (1)河控三角洲是在河流输入泥砂量大,波浪、潮汐作用微弱,河流的建设作用远远超过波浪、潮汐破坏作用的条件下形成的。 (2)按照三角洲的形态,可进一步分为鸟足状三角洲和朵状三角洲两种类型。 三角洲的亚相类型及其特征:(1)三角洲平原亚相 三角洲沉积的陆上部分,其范围包括从河流大量分叉位置至海平面以上的广大河口区,是与河流有关的沉积体系在滨海区的延伸。 岩性:砂岩、粉砂岩、泥岩(包括泥炭、褐煤等) 。 结构构造:分选性差;层理构造复杂,见雨痕、干裂、足迹等层面构造。生物化石:少见,淡水动物化石和植物残体。分布:呈透镜状,横向变化大。以分支河道和沼泽沉积为主体。微相:分支河道微相,陆上天然堤微相,决口扇微相,沼泽微相,淡水湖泊微相 (2)三角洲前缘亚相 处于三角洲平原外侧的向海方向,位于海平面以下,为河流和海水的剧烈交锋带,沉积作用活跃,是三角洲砂体的主体。微相:水下分支河道微相,支流间湾微相,水下天然堤微相,分支河口砂坝微相,远砂坝微相,前缘席状砂微相(3)前三角洲亚相 环境:位于三角洲前缘的前方,实际上为处于浪基面以下的正常海相沉积。 岩性:主要由暗色粘土和粉砂质粘土组成。构造:常发育水平层理及块状层理。化石:见广盐性生物化石,如介形虫、双壳类 与油气的关系:前三角洲暗色泥岩富含有机质,可作为良好的生油层。河控、浪控及潮控三角洲垂向层序对比:河控三角洲平原发育情况:主要由分流河道、间湾中的沼泽及海湾组成。前缘发育情况:厚度较大,以河口坝为主。层序完整:建设性阶段较完整,破坏阶段不完整。粒度变化:总体下细上粗,局部下粗上细。沉积构造:水流波纹及各种交错层理。浪控三角洲平原发育情况:主要由河道、海滩、砂脊、障壁岛及沼泽组成。前缘发育情况:厚度较薄,受波浪改造。层序完整:破坏性为主,不完整。粒度变化:下细上粗,细粒段发育,中部砂岩分选好。沉积构造:对称波纹、冲刷构造 潮控三角洲平原发育情况:由潮汐水道、潮坪及沼泽组成。前缘发育情况:厚度较薄,并夹有潮坪沉积。层序完整:破坏性为主,不完整粒度变化下细上粗。沉积构造:双向交错层理、复合层理、潮汐水道 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的相带划分:扇三角洲:扇三角洲平原亚相(泥石流沉积微相、分流河道微相、漫滩沼泽微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碎屑流沉积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水下分流河道间微相、河口砂坝微相、前缘席状砂微相)前扇三角洲亚相 辫状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河道微相、废弃河道充填微相、越岸沉积微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水下分流河道间微相、河口砂坝微相、远砂坝微相)前辫状河三角洲亚相 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对比: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点主要为正常河流的牵引流沉积,通常受到急湍洪水控制,为季节性沉积作用,以河道沉积占主导地位。平原亚相类似于辫状河沉积。河道砂体总体呈层状,内部由若干个下粗上细的砂岩透镜体叠置而成。沉积构造为交错层理发育,尤其以侧积交错层理发育为特征。岩石类型为砾岩、含砾砂岩、中粗砂岩为主、颗粒支撑 扇三角洲:沉积特点为突发的、瞬时的灾变事件产生的重力流沉积于间灾变期正常牵引流沉积交替进行,并以重力流沉积占主导地位。平原亚相类似于冲积扇沉积。河道砂体为透镜体,厚度小,变化大。沉积构造为块状构造为主。岩石类型以砂岩、砾岩为主,多为杂基支撑三角洲的鉴别标志:1. 岩石类型2. 粒度分布特征3. 沉积构造4. 生物化石5. 垂向层序6. 砂体形态7. 测井曲线8. 地震剖面三角洲相与油气的关系: 前三角洲亚相具有良好的生油条件。三角洲前缘亚相是储集条件有利的相带。圈闭条件好:滚动背斜、岩性圈闭、地层圈闭等 半深海和深海中,原地沉积和异地沉积的主要类型: 半深海:深水原地沉积蓝色软泥(青泥):主要是细粒陆源物质;红色和黄色软泥:以粉砂质粘土为主;绿色软泥:含海绿石;碳酸盐软泥和砂;珊瑚泥和珊瑚砂;火山泥;冰川海洋沉积 深水异地沉积重力流沉积;深水牵引流沉积:等深流沉积,内波、内潮汐沉积深海:深水原地沉积棕色粘土(红色粘土):约占深海沉积38.1%;抱球虫软泥:+前者深海最主要的沉积物;翼足虫软泥:由翼足虫和浮游有孔虫组成;放射虫软泥:放射虫壳含量大于50%;硅藻软泥:由50%或更多的硅藻组成;锰结核:深海沉积中分布最广的自生沉积物深水异地沉积重力流沉积;深水牵引流沉积:等深流沉积,内波、内潮汐沉积深水重力流形成的基本条件:足够的水深,足够的坡度,充沛的物源,一定的触发机制重力流的分类:1. 按照物质成分可分为:硅质碎屑重力流、碳酸盐重力流、火山碎屑重力流等。 2. 按照形成场所可分为:海洋重力流、湖泊重力流、陆地重力流等。3. 按照沉积物支撑机理可分为:碎屑流、颗粒流、液化流、浊流等。重力流沉积的综合相模式: 扇模式、槽模式、坡角楔状体模式重力流沉积的类型: 1. 碎屑流沉积2. 颗粒流沉积3. 液化流沉积4. 浊流沉积碎屑流、颗粒流、液化流、浊流的基本特征1)碎屑流沉积流体性质:砾、砂、泥和水混合的高密度流结构:泥和水混合组成杂基,砂和砾悬浮,通常呈块状,无分选、无粒序,顶部有时可显正粒序 运动机制:依靠杂基的浮力运动产状:充填体(发育在水道中)、席状(2) 颗粒流沉积 颗粒相互碰撞产生分散压力,基质很少(颗粒支撑)。因而颗粒流要求坡度陡。颗粒流规模小,在自然界中不太常见。 结构构造: 块状无层理中下部反粒序,顶部正粒序 常见撕裂砾石贫基质,常见亮晶胶结 (3)液化流沉积形成条件:快速堆积,沉积物中饱含水结构:沉积物较细,以中细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都低构造:通常为块状层理,向上为不太发育的平行纹层,再向上为盘碟构造段,有时可见泻水管构造。 (4)浊流沉积浊流是靠液体的湍流来支撑碎屑颗粒,使之呈悬浮状态,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流动。低密度浊流沉积(经典浊积岩)高密度浊流沉积 经典浊流沉积层序(鲍玛序列):A 段底部递变层段:主要由砂岩组成,底部含砾石。下粗上细的正粒序,底面见冲刷充填构造和印模。B 段下平行纹层段:与A 段为渐变关系,多为中细砂,含泥质,显平行纹层,粒度变化不太明显。片状炭屑和长形碎屑定向分布,见剥离线理。C 段流水波纹层段:以粉砂为主,有细砂和泥质,呈小型流水波纹和上攀波状层理,常见包卷层理、泥岩撕裂屑和滑塌变形层理。 D 段上平行纹层段:由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组成,具断续平行纹层。由薄的边界层流形成,厚度不大。E 段泥岩段:为块状泥岩,仍属低密度重力流沉积。F 段深水页岩段:为远洋深水沉积的页岩或泥灰岩、生物灰岩层,含深水浮游生物化石,显微细水平层理,不属于浊流沉积,但是判断深水浊流沉积的重要标志。浊积岩的鉴别标志:1. 浅水陆源碎屑沉积与深水页岩(或泥灰岩)共生或组成韵律层。碎屑成分是陆源的、浅水的,可含浅水化石、植物屑和鲕粒等,但无浅水沉积构造(如浪成波痕、泥裂等),说明陆源碎屑浊积岩的碎屑主要来自浅水环境,但在深水中沉积。2. 浊积岩常具完整及不完整的鲍玛层序。3. 有滑动及沉积物液化的证据(包卷层理、滑塌构造和重荷模等)。4. 有高密度流动的侵蚀痕底面印模构造。5. 岩石颜色深,反映深水缺氧沉积环境。6. 粒度资料显示递变悬浮的沉积特点。7. 单层(甚至只有几个厘米)在大面积上分布稳定。等深流沉积的特征:1) 产状:等深流沉积与深水原地沉积伴生,并夹于深水原地沉积层序中,多呈不规则薄层状、透镜状,单层一般厚几厘米,局部几十厘米。(2)岩性:成分既有硅质碎屑物质,也有碳酸盐物质,沉积类型主要为陆源碎屑岩类和碳酸盐岩类(包括生物碎屑等深岩),也有少量火山碎屑岩。(3)粒度:以泥级到砂级为主,具有一系列由砂、粉砂和粘土混合物组成的过渡类型,偶见极强等深流侵蚀形成的砾石滞留沉积。(4)分选:中等好,局部极好。23个沉积总体,跳跃总体斜率大。(5)具有牵引流的沉积作用的特征,如冲刷面、交错层理等。(6)流向标志:具有平行于斜坡走向的流向标志。(7)等深流流速和沉积速率缓慢,加上强烈的生物扰动,导致原始的沉积构造不能很好的保存。(8)垂向沉积层序:等深流流动强度的周期性变化形成细粗细的垂向层序。(9)发育时期:等深流沉积主要见于海平面上升期,为海侵体系域的特征沉积类型。 内波内潮汐的沉积特征: (1)形成于深水沉积环境(2)具有特征的指向构造(3)常见脉状、波状和透镜状层理(4)具有特征的沉积层序(5)粒度:泥级砂级。在海底峡谷和其他沟谷中以砂级为主,在平坦开阔的非水道中,砂级、粉砂级和泥级都有。(6)构造:发育各种层理、波痕,典型的为双向交错层理,缺乏生物扰动构造。(7)通常出现于海平面上升时期(改造其他类型的深水沉积物)。 礁的基本特征:礁主要由礁核和礁翼组成。在一些群礁复合体中,礁间沉积也与礁的发展有密切关系。(1)礁核(2)礁翼(3)礁间根据礁的形态及其与岸的关系分类:岸礁(裙礁)堤礁(堡礁)环礁造礁生物的作用形式: 骨架式:造架生物死亡后仍然保留其生态条件,作为礁体拓展的基本格架。 障积式:海流流过时生物可阻碍海流中的泥晶物质而沉淀成岩。粘结式:生物把海底生物碎屑覆盖起来快速粘结成岩,加固以抗风浪。 附着式:藻类等附着在骨架生物上造成结壳,起到加固作用。胶结式:藻类生活在洞穴、孔隙中,产生胶结作用,同时起到加固作用。 礁复合体相的划分: 礁骨架相、礁顶相、礁坪相、礁后砂相、泻湖相、礁斜坡相、近侧塌积岩相、远侧塌积岩相礁与油气的关系: 礁及其复合体极易形成有效圈闭而成藏。凡有碳酸盐岩发育的地区,大部分都存在由礁控制的油气田。礁型圈闭常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礁型油气田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礁型油气田一般分布于礁核。 无障壁海岸相(砂质高能海岸)的沉积相模式: 无障壁海岸相的沉积环境是无障壁岛遮挡、海水循环良好的开阔海岸地带。 按海岸水动力状况和沉积物类型,可分为砂质或砾质高能海岸及粉砂淤泥质低能海岸。高能海岸环境以砂质类型居多。按照地貌特点,可划分为四个次级环境。 低能海岸带,以潮流作用为主,为粉砂淤泥质海岸。海岸坡度平缓,具有较宽阔的潮间带(潮滩),缺失后滨带。滨岸相(砂质高能)亚相划分:(1) 海岸沙丘亚相 位于潮上带的向陆一侧,即特大风暴时潮水所到达的最高水位。分海岸沙丘、海滩脊、砂岗等沉积单元。 海岸沙丘系由波浪作用从近滨搬运至前滨和后滨而处于海平面之上的海岸砂,再经风的吹扬改造而成 (2)后滨亚相位于海岸沙丘与平均高潮线之间,属潮上带。 沉积物为较粗的砂,粒度较沙丘带粗,圆度及分选较好。具平行层理,可见小型交错层理。当后滨中有较浅的洼地并被充填时,可形成低角度的交错层理。生物介壳凸面向上。风暴期可在后滨与海岸沙丘交界处形成砂矿。(3)前滨亚相位于平均高潮线与平均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地形平坦,起伏较少,并逐渐向海倾斜。沉积物以中砂为主,分选较好。层系平直,以发育低角度交错层理(冲洗交错层理)为特征。 (4)近滨亚相位于平均低潮线至波基面之间的潮下带,也称为潮下浅海或临滨亚相。 常发育沿岸砂坝,波能愈弱,沿岸砂坝越少,在低能海岸区,仅有一条沿岸砂坝发育于低潮线附近。 泻湖的沉积环境特征: 泻湖是为海岸所限制,被障壁岛所遮拦的浅水盆地,以潮道与广海相通,呈半隔绝状态。水体特征:盐度异常,能量较低,以潮汐为主 沉积特征:粉砂、泥;以水平层理为主;生物种属单调,量少体小壳薄咸化泻湖特征:干旱气候,盐类沉积发育淡化泻湖特征:潮湿气候,边缘具泥炭沉积浑水潮坪的相模式:浑水潮坪(碎屑潮坪)沉积特征(1)岩石类型以粘土岩、粉砂岩、细砂岩为主,砾岩极少。在平面上,由海向陆,沉积物粒度呈由粗变细的带状分布。潮上坪若发育有沼泽,可有泥炭沉积。干旱气候带的潮上坪可形成盐沼、盐坪,可有石膏等蒸发盐类沉积。 (2)沉积构造 1. 层理:泥坪水平纹层/水平波状温层,混合坪脉状、波状、透镜状层理,砂坪羽状交错层理,潮汐通道大型流水交错层、羽状交错层2. 波痕:在砂坪和混合坪上常见流水波痕、浪成波痕、叠加波痕。3. 暴露构造:泥坪和混合坪可发育有干裂、雨痕、冰雹痕、鸟眼、足迹、虫孔等,干旱的泥坪见石膏及盐类假晶4. 再作用面构造:再作用面实际上是一种侵蚀成因的局部性倾斜面。它主要出现在流水成因的交错层内,表现为分隔交错层系的倾斜面。5. 双粘土层和潮成束状体; 双粘土层和潮成束状体是潮缘环境的主要沉积特征之一。其形成与潮流活动的不对称性及潮流活动周期与平均周期的交替出现有关(3)生物化石 种类少而数量多、海相和陆相混生。半咸水生物或广盐性生物大量发育。 (4)沉积层序潮坪沉积可发育海退型进积层序和海进型退积层序。古代潮坪沉积以海退型进积层序最为常见,在剖面上呈现出下粗上细沉积层序。 风暴岩沉积序列: 风暴岩垂向层序往往发育不全,而平行层理和丘状交错层理是其典型的层理。风暴岩与浊积岩的区别: 若密度流进入风暴浪底以下,可形成正常浅海浊流沉积(浊积岩)。风暴岩和浊积岩在垂向上可以共生。海退层序:上为风暴岩,下为浊积岩。海进层序:上为浊积岩,下为风暴岩 碳酸盐沉积环境的特点: 碳酸盐沉积物的形成方式有化学的、生物化学的、生物的和机械的,以生物成因为主。现代碳酸盐沉积物主要发育于海洋环境,少量见于非海洋环境。现代海洋碳酸盐主要分布于赤道南北纬30的温暖浅海带,而且水体清澈,即温暖、清洁、透光的浅水环境有利于碳酸盐的形成。欧文(Irwin ,1965)的碳酸盐岩相模式欧文继承了Shaw 的陆表海的水能量及沉积相的观点,提出了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的概念及相带模式。 清水沉积作用是指在没有或很少有陆源物质流入的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沉积作用。Irwin 根据陆表海水动力条件,主要是潮汐和波浪作用的能量,划分出三个能量带:远离海岸的X 带(低能带);稍近海岸的Y 带(高能带);靠近海岸的Z 带(低能带) 1. X带(低能带) (1)位于浪基面之下,一般来说海底很少受到扰动,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有海流的干扰。(2)此带宽约几百英里。(3)沉积物主要是来自Y 带(高能带)的细粒物质,主要为灰泥。(4)生物:处于光合作用下限,底栖生物和藻类都不发育;浮游生物、自游生物和来自高能带的大量有机物质都可以在这里堆积下来。(5)沉积构造:水平层理发育。(6)颜色:安静缺氧,沉积物多呈暗色。(7)沉积厚度:沉积物厚度一般不大。(8)该带岩石是有利的生油岩。2. Y带(高能带)(1)从波浪开始冲击海底的地点开始,向滨岸方向延伸,直到波浪和潮汐的能量大部分被消耗掉为止。 (2)此带宽约几十英里。 (3)沉积特征:此带波浪及潮汐十分活跃,水浅、阳光充足、氧气充分,底栖生物和藻类大量繁殖。 向海一侧,从深水上升带来的养料尤其丰富,各种生物大量发育,往往形成生物礁。向岸一侧,见各种较粗的颗粒堆积,形成生物屑灰岩、鲕粒灰岩、内碎屑灰岩。分选和磨蚀良好,灰泥含量少,具交错层理。 (4)此带的碳酸盐岩是良好的油气储集岩。 3. Z带(低能带) (1)位于Y 带的向岸方向,直到滨岸为止。(2)水很浅,波浪和潮汐作用都很弱,水循环也很弱。(3)宽度较大,可达几百英里宽。(4)海底坡度很小,或近于平坦。(5)靠近滨岸的地带,如因气候炎热干燥,水流停滞,可形成白云石以及各类盐类矿物的沉积。(6)此带形成的岩石主要是泥晶石灰岩、泥晶白云岩以及蒸发岩。(7)化石少见,但叠层藻席相当发育。(8)沉积构造:干裂、冲沟、鸟眼、生物钻孔等。 拉波特(Laporte ,1967)的碳酸盐岩相模式Laporate (1967)研究纽约州下泥盆统曼留斯组的碳酸盐岩后,认为该组是在一个非常接近海平面的环境中形成的,并根据该组岩性及古生物特征,以潮汐作用带为主要标志,划分出了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等3个相带。 (1)潮上带岩石类型:主要是泥粉晶白云岩、白云质泥质石灰岩、球粒泥晶石灰岩等。 沉积构造:纹理、藻纹层、干裂、鸟眼构造 生物化石:少见 (2)潮间带岩石类型:主要为薄层不含化石的球粒泥晶灰岩;内碎屑、鲕粒、叠层石及藻灰结核常见。沉积构造:冲刷、干裂。 生物化石:种类较单调,数量丰富,多杂乱堆积 (3)潮下带 岩石类型:主要是厚层至块状球粒泥晶石灰岩、含各种生物屑的石灰岩及富含层孔虫格架的礁石灰岩。1969年,Laporate 又把他的模式进行了修改,主要把潮下带进一步划分为上下两部分。潮下带上部:位于浪底之上,为高能环境,为礁和滩的发育地带。潮下带下部:位于浪底之下,为低能环境,为泥晶石灰岩生成环境。杨等(Young et al. 1972)的碳酸盐岩相模式 杨等根据阿肯色州奥陶系碳酸盐岩的岩性及古生物特征,拟定了一个以潮汐作用带为形式的相带模式,划分出潮上带、潮间带、局限潮下带和开阔潮下带。 (1)潮上带岩石类型:白云岩、白云质泥晶石灰岩、球粒泥晶石灰岩。沉积构造:干裂、鸟眼构造。 生物化石:化石少见,有藻席。(2)潮间带潮间带上部:类似潮上带,藻席发育。潮间带下部:内碎屑灰岩、生物碎屑灰岩,有柱状叠层石。生物化石:化石较多,虫孔也较常见。(3)局限潮下带 沉积环境:水体受限制,较低能环境。 岩石类型:内碎屑生物屑灰岩,灰泥充填,亮晶少。 生物化石:多见,较浅处可形成生物丘。 (4)开阔潮下带 沉积环境:波浪潮汐作用较强,高能。岩石类型:内碎屑石灰岩或生物屑石灰岩,亮晶胶结。 沉积构造:可出现低角度斜层理。生物化石:生物化石丰富 威尔逊(Wison ,1975)的碳酸盐岩相模式以横切陆棚边缘的剖面,从海至陆九个相带依次是: 盆地相;开阔陆棚(广海陆棚)相;碳酸盐岩台地的斜坡脚(或盆地边缘)相;碳酸盐岩台地的前斜坡(或台地前缘斜坡)相;台地边缘的 生物礁相;簸选的台地边缘砂(或台地边缘浅滩)相;开阔台地(或陆 棚澙湖)相;局限台地相;台地蒸发岩(或蒸发岩台地)相。1盆地相静水还原环境:位于波基面和氧化界面以下,水深000m。 不适于底栖生物生长:因水深光暗。沉积物:从外带入的细粒泥质和硅质,及浮游生物。 停滞缺氧的和过咸化条件均可出现。按沉积特征盆地相可分为: 1) 石灰岩浊积岩相:来自陆棚或陆棚斜坡带的碳酸盐角砾、微角砾及砂屑等内碎屑(异化颗粒) ,也常含外来岩块或漂砾,夹有深海结核和泥质岩 层,厚度较大,但常有变化。因强烈拗陷及沉积物不稳定性具复理石结构 和构造的巨厚深海沉积。 2) 深海瘦地槽相:深海沉积物为主,无大量异地石灰岩堆积。当粘土注入量很少且水深超过碳酸盐补偿深度时,常聚集硅质沉积。常见放射虫岩、 红色泥晶石灰岩及红色结核石灰岩、浅色远洋泥晶石灰岩、暗色盆地泥晶石 灰岩、骨针石灰岩,以及含有菊石、放射虫、管状有孔虫、远洋瓣鳃类和棘 皮类的微球粒泥晶石灰岩等。红色是因细粒物质缓慢沉积,且缺乏有机物质, 高价铁未能还原所致。 3) 克拉通盆地(欠补偿和停滞缺氧的)碳酸盐岩相: 位于氧化界面以下的静水沉积环境。缺少底栖生物生长:水太深(水深30m ,多为几百米) 、太暗。底部水体停滞缺氧:来自周围陆棚的底流可为超盐度、较大密度,不 易上流所致。主要岩石类型:薄层暗色石灰岩、暗色页岩或粉砂岩,及一些薄层石膏,色多样,纹层发育,也有波状交错层理。陆源碎屑呈薄层,石英 粉砂岩、页岩与石灰岩互层出现。燧石也较常见。 生物群:主要为自游及浮游生物;大型生物化石有笔石、浮游瓣鳃类、 菊石、海绵骨针等;微体化石有钟纤虫、钙球、硅质放射虫、硅藻等。2开阔陆棚相(或广海陆棚相)典型的较深的浅海沉积环境:水深0l00m ,一般为氧化环境。盐度正常,水体循环良好。海底一般在波基面以下,但大风暴可影响底部沉积物。 陆棚较宽阔,沉积作用相当均匀。主要岩石类型富含化石的石灰岩与泥灰岩; 呈灰、绿、红及棕等色,视氧化和还原条件而异; 普遍见生物扰动构造。 层理薄中,或呈波状结核状。泥灰岩见球状或流动状构造,还可见泥丘和尖塔礁。陆源物质有石英粉砂岩、页岩等,与石灰岩互 层,成层性好。 生物群:代表正常盐度的介壳化石,狭盐性动物群的腕足类、珊瑚、头足类及棘皮类等很发育。 与开阔台地相很相似,常难加以区别。3碳酸盐岩台地的斜坡脚相(或盆地斜坡相或盆地边缘相)位于碳酸盐岩台地的斜坡末端; 水体深度:与开阔陆棚相相似,一般位于波基面以下,但高于氧化界面。沉积物:由远洋浮游生物及来自相邻的碳酸盐岩台地的细碎屑组成; 为薄层、层理完好的碳酸盐岩,夹少量粘土质及硅质夹层。此岩石类似盆地相沉积物,但含泥质较少,厚度较大。某些韵律性或类似复理石层理的薄层石灰岩可达数百米,有滑塌现象。4 碳酸盐岩台地的前斜坡相(或台地前缘斜坡相)为深水陆棚和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的过渡沉积。 波基面之上波基面以下,但一般位于含氧海水下限之上;此斜坡的角度可达30;主要由各种碎屑(灰砂,或细粒碳酸盐岩)组成,堆积在向海的斜坡上。沉积物不稳定,其大小和形状变化极大可呈层状,有细粒层,也有巨大的滑塌构造,或为前积层及楔形体岩层。广海生物十分丰富。5台地,边缘的生物礁相 生态特征:取决于水体的能量、斜坡陡峻程度、生物繁殖能力、造架生物的数量、粘结作用、捕集作用、出露水面的频率以及后来的胶结作用。生物建造可分为三种类型: 灰泥丘或生物碎屑丘: 圆丘礁台或斜坡; 格架建筑的环礁。 主要由块状石灰岩和白云岩组成,几乎全由生物组成,也有许多生物碎屑。 6簸选的台地边缘砂相(或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浅难相) 主要呈砂洲、海滩、扇形或带状的滨外坝或潮汐坝,或风成砂丘岛。一般位于海平面之上到510m 水深的范围内。颗粒受波浪、潮汐或沿岸海流的簸选,比较洁净。此带盐度正常,循环良好,氧气充足。因底质经常变动,因此不适于海洋生物繁殖。7开阔台地相位于台地边缘之后的海峡、澙湖及海湾中,因此也可以 用陆棚澙湖或台地澙湖来命名。此环境水较浅(0m),正常略偏高盐度,水流环境中等。适合各种生物生长,但无狭盐性生物。沉积物结构变化大,但含相当数量的灰泥。8 局限台地相(半封闭一封闭的台地) 真正的澙湖,海水循环受到很大限制,盐度显著提高。可分为堤礁(堡礁) 之间或堤礁(堡礁) 之后的澙湖;沿岸砂嘴之后的澙湖环礁内的澙湖;还包括潮间带环境。主要沉积物:灰泥,堆积于天然堤、潮汐坪、澙湖内。粗粒沉积物见于潮汐沟以及局部海滩内。海水盐度变化较大,淡水、盐水、超盐水均有。有的地区可暴露于水面以上,氧化和还原环境均有。海水沼泽植物,也有淡水沼泽植物。 9台地蒸发岩相:为潮上带,干热地区的潮上盐沼地或萨巴哈沉积均为此带典型代表。此带经常位于海平面之上,仅在特大高潮或特大风暴时才被水淹没。主要岩石类型为白云岩及石膏或硬石膏,可是交代成因。常与红层共生。 塔克(Tucker ,1981)的碳酸盐岩相模式:Tucker 将主要碳酸盐相与七种主要环境联系起来:(1)潮上潮间坪;(2)泻湖及局限海湾;(3)潮间潮下浅滩;(4)开阔陆棚及台地;(5)礁及碳酸盐岩隆;(6)礁前塌砾及泥丘;(7)远洋碳酸盐泥及浊积盆地。相标志的主要类型:相标志是指最能反映沉积相的一些标志,它是相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基础。包括岩性标志,古生物标志,地球化学标志 物源分析、水动力条件分析、古气候条件分析、水体物化条件分析的主要依据: 物源区分析1. 判断古陆或侵蚀区的存在2. 查明古陆地形起伏特征3. 古河流体系的恢复4. 物源区母岩性质的确定古水动力条件分析:1. 根据定向构造2. 根据结构及成分的变化3. 根据孢粉资料4. 编制水流体系图 古气候条件分析1. 根据岩性特征2. 根据古生物及古生态3. 根据稳定同位素4. 根据黄土及湖泊沉积5. 古地磁法水体深度及古地形分析:1. 根据沉积物的分布规律2. 根据沉积构造3. 根据古生物和遗迹化石4. 根据自生矿物5. 根据地球化学标志6.根据地层的厚度变化7.根据地层的接触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