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与环境污染.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621381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与环境污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汽车与环境污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汽车与环境污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与环境污染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工具汽车尤其是家用轿车的数量急剧增加。然而由汽车造成的污染已成为城市环境及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且这种趋势仍在继续恶化。文章分析了城市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出了防治汽车尾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的控制措施,并在技术、政策和绿化环境方面提出了减少汽车污染的思路和建议。关键词:汽车尾气;环境污染;控制;建议1我同汽车工业的发展我国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60年的发展历程。60年来,我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形成了工业制造、商贸流通、综合服务相结合的汽车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统计,2000年到2007年,我国汽车产量从200万辆跃升至888万辆,连续7年平均增速超过20。2007年汽车产量达8881万辆,其中轿车产量4798万辆,比2006年增长24。2008年汽车产量93455万辆,其中轿车产量5037万辆,比上年增长5。截至2009年lO月,我国汽车年产量已突破l 000万辆,成为继美、日之后第三个汽车年产破千万辆的国家,进入千万辆汽车生产大国行列。从2000年到2008年,全国汽车生产可以促进汽车工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汽车消费可以带动交通设施建设、燃料加工及供应、汽车营销、汽车维护修理、零部件销售、金融保险、旅游及其他消费的发展,各地盛行的自驾游可以带动各地农家乐和周边省市的旅游市场发展。所以,汽车消费对扩大内需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以其国内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就业面广、积累资金能力强等特点,为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汽车数量的过快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环境污染加剧,道路拥堵严重,交通肇事上升,还造成停车困难等等,汽车已强烈影响着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2 汽车对环境的影响汽车数量剧增,给自然环境中的空气、土地资源、水资源、海洋、人文环境及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带来许多不利影响。这些影响效应往往相互叠加,引发出人类事先未曾预料到的诸多问题。汽车是依靠发动机燃烧燃料产生驱动力而行驶的,在发动机燃烧燃料做功后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以及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其他一些固体细微颗粒物。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刺激的有毒气体,是汽车有害排放物中浓度最高的一种成分。城市大气中的一氧化碳大部分都来自汽车尾气,它是燃油燃烧不充分的产物,车速越慢,交通堵塞越严重,排放量就越多。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较低时,可导致人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慢性中毒,引起头痛,眼睛发直。当每立方米的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4克时,能在30分钟内使人死亡【l】。二氧化碳是大气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时,会增强大气对太阳光中红外线辐射的吸收,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散发,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上升,产生温室效应。目前,全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超过200亿吨,其中汽车的排放量约占1015。汽车尾气排放物中的二氧化碳占废气总量的20。 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分和其他物质反应形成酸雨、酸雾等,腐蚀金属物、汽车、建筑物和历史文物等。酸雨还污染河流、湖泊,严重影响鱼类生存。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分、氨以及其他化合物反应,生成含硝酸的细微颗粒物,影响呼吸和呼吸系统,损害肺组织;进入人体肺脏深部,引起或者恶化呼吸系统疾病。汽车尾气中所含的各种碳氢化合物总称为烃类,成分有百余种之多,其浓度总量比一氧化碳要少。碳氢化合物中大部分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影响并不明显,但碳氢化合物中含有少部分醛类(甲醛、丙烯醛)和多环芳烃(苯并【a】芘等)。其中甲醛与丙烯醛对鼻、眼和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结膜炎、鼻炎、支气管炎等症状,它们还有难闻的臭味。苯并【a】芘被认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2】。汽车尾气中含有的细微颗粒物,主要有作为抗爆剂加入到汽油中的四乙基铅经燃烧后生成的铅化物微粒以及燃料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碳烟粒等。铅化物扩散到大气中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害,当人们吸入这种有害物并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将阻碍血液中红血球的生长与成熟,使心、肺等发生病变。铅中毒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乏力、食欲不振、上腹胀满、恶心、腹泻、便秘、贫血、周围神经炎等。重症中毒者有明显的肝脏损害,会出现黄疸、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等症状。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还表现在许多方面:(1)高度消耗自然资源。制造汽车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除使用钢铁外,还需要使用能耗很高的铝材和难以回收的塑料。(2)汽车制造过程中的污染。汽车的塑料制件中需使用氟利昂作为发泡剂,而氟利昂对臭氧层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另外,铅基涂料会造成铅污染;油漆溶剂的散逸也会造成污染等。(3)污染土壤和水体,间接污染海洋。汽车排放的铅化物微粒、泄漏的汽油对公路旁的农田、地下水和地表水体有直接的污染作用。汽车排放到空中的污染物能随雨水降落到海洋中:另外,为汽车运输石油的油船在海上频繁泄漏,对海洋环境造成很大危害。(4)道路交通拥堵。由于汽车保有量剧增,交通堵塞已经成为严重的城市顽疾,既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降低整个社会效率,增加能源消耗,又加重空气污染。汽车频繁启动、刹车和低速行驶使排放的尾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比正常行驶时高出许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汽车引起的交通事故是当今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伤最多的原因之一,我国每年约有数十万人遭受车祸的伤害。(5)导致城市烟雾。汽车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醛、酮、酸、过氧乙酰硝酸酯等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就是光化学烟雾,是世界上许多大城市共同面临的难题。(6)汽车噪声的污染。据统计,城市噪声中,交通运输噪声占75,而汽车在交通噪声中占了85。噪声污染虽不是一种危及生命或破坏生态的环境问题,但能给人的生理及心理带来不适甚至导致疾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来自汽车的噪声给生活在交通道路附近的居民造成严重骚扰,令人烦恼。(7)修建公路、停车场和加油站对环境的影响。公路建设使沿线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占用大量耕地等。2008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7302万公里,比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万公里增长了45倍。这些路网占用了1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资源。被这些道路覆盖的土地永久地丧失了在农业和自然保护方面的功能。露天停车场除了占地外,还会改变城市气流的方向和速率,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各汽车加油站每天给各种车辆加油几十吨或数百吨燃料油,光跑、冒、滴、漏和自然蒸发掉的燃料油不计其数,严重污染水土及空气质量,且严重影响周边居民、单位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8)危害野生动物:修建新的高速公路常常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野生动物也容易在穿越公路时毙命。(9)汽车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我国是人均石油资源缺乏的国家,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造成了巨大的能源压力。2000年至2008年我国年进口原油及进口成品油逐年增长。由于有一部分汽车以液化气为燃料,所以液化气的消耗在过去5年中平均每年增长25。因此汽车是化石燃料的消耗大户,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3 对汽车污染的控制措施31技术措施311研制新型汽车发动机针对我国目前汽车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现状,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和性能,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指标,减少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国家应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开发新型车用燃料,研制生产新型燃料汽车发动机和新型燃料汽车,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312加快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我国入均石油资源紧缺,采用新能源和节能技术,可减少汽车能耗,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和铅化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实现节能减排。因此,加快研发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应该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从而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13无轨电车是一种零污染的环保型公共交通工具降低汽车尾气排放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鼓励应用零排放的电动汽车。无轨电车以其尾气零排放、无污染、低噪音及使用清洁、廉价能源的优势,被誉为绿色交通,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青睐,具有显著的环保效应。无轨电车将成为21世纪常规城市绿色公交的主力。我国已成功研制了环保型无轨电动客车系列。对于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尤其是重要的旅游城市如杭州、南京、苏州、大连等,应推广使用无轨电车。314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政府应将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城市发展计划,积极有效地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要加强行政立法,制定地方法规,健全监督监测机构。加强城市中汽车尾气检测,汽车尾气排放不达标的车辆禁止行驶。315控制汽车噪声污染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汽车噪声污染日益严重。人们对减少汽车噪声污染的呼声愈来愈高。国外对降低汽车发动机噪声的研究非常重视,特别是对轿车柴油机的降噪减震研究十分重视。我国发动机的噪声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因此,降低国产发动机的噪声水平已是一个紧迫的课题【31。要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员的减噪教育,培养良好的文明驾驶习惯,严禁使用高音喇叭,减少城市噪声污染,还人民群众一个清静安宁的生存环境。32政策措施321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城市交通的目标是有效地运送人和货物,而不是运载人和货物的载体机动车辆。当我们考虑交通问题时,要从人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车辆的角度出发,在这样一个基本理念下,我们要实现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的平衡,这是解决交通问题的核心。现代城市交通由私人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和货物专业运输三部分组成。私人交通工具有家用轿车、摩托车、自行车等。私人交通机动灵活,方便。但家用轿车载量小,运送效率低,道路利用率不高,其发展会给城市带来交通拥挤和阻塞,使平均车速日益下降,噪声和空气污染愈趋严重,能源耗量增加,停放车辆场地严重不足。因此,家用轿车在大、中型城市应适当控制发展,只宜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辅助方式。城市公共交通主要任务就是旅客运输。客运工具有公共汽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地下铁道、出租汽车等。其中有轨电车、地下铁道行驶速度快,载量大,乘坐舒适。公共交通工具载量大,运送效益高,能源消耗低,相对污染小,运输成本低。因此,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建立便捷、舒适、廉价、高效的公交系统,减少市区内私人车辆的使用,是解决城市交通道路拥堵、减少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根本措施,也是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途径。322尽快开征汽车污染税为减少汽车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治理和保护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国家应加紧开征汽车污染税。应以汽车发动机排量的大小制定相应的征税等级,排量越大征税额度应越高,以限制大排量汽车的数量,使消费者在购车时,注重环保因素,也可使汽车制造企业更重视环保技术。国家应鼓励企业积极研发低耗能、低污染、小排最汽车的发展。323在城市中限制并最终取消燃油摩托车的使用城市私人交通工具摩托车因机动性强、灵活且方便出行得到较快的发展。然而摩托车油耗较高,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也十分严重。国内一些城市已出台政策限制摩托车行驶。因此,为保护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摩托车产品生产应向低污染、节能的方向发展,尾气排放应稳定达到排放标准要求,不符合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新款摩托车,不得生产、销售和使用。324适当控制城市汽车数量,不能无节制地发展如果任由家用轿车无节制的发展,将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尾气污染、能源枯竭、温室效应、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等等,这些问题往往会恶性循环反而大大降低汽车应有的便利性。发达国家已经有过很深刻的教训。33环境保护措施331加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积极搞好城区绿化建设,加快种植能高效吸附、吸收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树种,增强对空气的净化功能。同时,推动“绿化林带”工程,建设生态城市,对能用树木代替的栅栏等离物均用树木代替;在市区干道两旁种植绿化林带,既能吸收粉尘和有害气体、降低噪声,又美化了城市生态环境。还应在快速路、高速公路两旁,建造能吸收有害气体的大型树种的隔离带,达到减噪及净化空气的目的。郊区进行大规模的环城林带、片林和道路、河流林带林网建设及荒山荒地造林,努力扩大森林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建设良好的大环境,以求从根本上改善市区生态环境,优化人居环境,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32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各级学校教育、电视、广播的公益广告及各种媒体的宣传教育,加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特别是提高车主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以引起和提高整个社会对汽车污染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4 结束语汽车是现代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带动了相关产业形成产业群,拉动了钢铁、建材等行业的增长,也拉动了电力、煤炭、石油、运输等上游行业的发展。但是其负面影响也是很严重的。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保为代价。汽车工业发展应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根据我国经济安全状况、可持续发展战略、能源资源环境状况、交通建设情况以及能源供应和配套设施建设情况制定统一的汽车工业发展中远期规划,激励汽车生产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生产满足国际市场需要的品牌汽车。对于汽车包括轿车的销售,应主要瞄准国际市场,将自主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使我国真正成为世界上的汽车生产大国和技术强国。我们要以对国家、民族和人民高度负责任的精神对待这个问题,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社会的稳定,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而进行。参考文献:【l】赵拉浅谈汽车与环境污染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12):4041【2】李响,娄云,李丽丽,等关于汽车对环境污染的调查J中国环境管理,2008(2):4243,45【3】唐达汽车发动机的噪声污染及其控制J北京汽车,2002(5):2l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