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小抄重点.doc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614179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小抄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传染小抄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传染小抄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2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属于感染性疾病,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有传染性,其中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才称为传染病。故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3感染 (infection) 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4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 (subclinical infection) 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5显性感染 (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 (clinical infection)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显性感染只占全部受感染者的一小部分(“冰山一角”)。6病原携带状态 (carrier state) 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等。按其发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与慢性携带者。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且在体内繁殖并能排出体外;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7潜伏性感染 (latent infection)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特点: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但在体内不繁殖且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处)。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原虫、结核杆菌等感染。8传染源 (source of infection) 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1、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动物。9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包括: 1、呼吸道传播 2、消化道传播 3、接触传播 4、虫媒传播 5、血液、体液传播 10易感者(susceptibal person)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susceptibal person),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11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 从病原体侵人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12前驱期(prodromal period)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 。13症状明显期(period of apparent manifestation)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通常获得体现,如具有特征性的皮疹、脑膜刺激征、黄疸等。 14恢复期(convalescent period) 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15再燃 (recrudescence)是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16复发 (relapse)是指当患者进人恢复期后,己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17后遗症 (sequela)是指有些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18发疹性传染病按皮疹出现先后次序排列:水痘(风疹),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伤寒,伤寒(6)1.感染过程的表现?(1)病原体被清除 无症状,可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实现。(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 (subclinical infection) 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隐性感染结束后,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如甲肝、乙脑。少数人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如伤寒杆菌、志贺杆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3)显性感染 (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 (clinical infection)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显性感染只占全部受感染者的一小部分(“冰山一角”)。(4)病原携带状态 (carrier state) 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等。按其发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与慢性携带者。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且在体内繁殖并能排出体外;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5)潜伏性感染 (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特点: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但在体内不繁殖且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处)。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原虫、结核杆菌等感染。 2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1)传染源 (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包括:1、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动物(2)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 2、消化道传播 3、接触传播 4、虫媒传播 5、血液、体液传播 (3)人群易感性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susceptibal person)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3.传染病的四个基本特征?(1)有病原体 (pathogen) 每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病原体引起(2)有传染性 (infective)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3)有流行病学特征(epidemiologic feature)、流行性 (epidemicity) * 散发(sporadic occurrence):某种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一般发病水平* 流行 (epidemic):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 大流行 (pandemic):若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大流行* 暴发流行(epidemic outbreak):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者。、季节性(seasonal):时间上分布、地方性(endemicity):空间上 (地区分布)、人群 (humanity):年龄、性别 、职业(4)有感染后免疫力(postinfection immunity) 人体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 (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4. 我国法定传染病包括几类几种?按甲类传染病预防,管理的包括哪几种?法定传染病分为3类38种(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1种)。甲类 (1.鼠疫、2.霍乱)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2h内,农村不超过6h上报。乙类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4.艾滋病、5.病毒性肝炎、6.脊髓灰质炎、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8.麻疹、9.流行性出血热、10.狂犬病、11.流行性乙型脑炎、12.登革热、13.炭疽、14.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15.肺结核、16.伤寒和副伤寒、1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8.百日咳、19.白喉、20.新生儿破伤风、21.猩红热、22.布鲁氏菌病、23.淋病、24.梅毒、25.钩端螺旋体病、26.血吸虫病、27.疟疾 ) 为严格管理的传染病,要求于发现后12h内上报,其中,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丙类(28.流行性感冒、29.流行性腮腺炎、30.风疹、3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2.麻风病、33.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34.黑热病、35.包虫病、36.丝虫病,37.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38.手足口病 )为监测管理传染病。Dane:戴恩颗粒-大球型颗粒,完整的HBV颗粒,直径为42nm,由包膜和核心两部分组成。包膜7mm,内含HbsAg、糖蛋白和细胞脂肪, 核心部分直径28mm,内含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核心抗原,是病毒复制的主体。“窗口期”Anti-HBc出现于HBsAg后24周,持续时间较长,当HBsAg已消失,而Anti-HBs尚未出现,这段时期称“窗口期”(window phase),此时只能检出Anti-HBc。IgM型Anti-HBc只存在于乙型肝炎急性期和慢性急性发作期。 IgG型Anti-HBc出现较迟,可保持多年,是过去感染的标志。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又称暴发型肝炎(fulminant hepatitis) ,常有过度疲劳、精神刺激、营养不良、妊娠等诱因以急性黄疽型肝炎起病,但病情发展迅猛,2周出现极度乏力,高度胃肠道症状,迅速出现度以上的肝性脑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嗜睡、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昏迷等,体检可见扑翼样震颤及病理反射) PTA低于40%,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黄疸迅速加深,有明显的出血倾向;有时黄疸很浅或尚未出现黄疸。有上述表现者应考虑本病可有肝臭,可存在肝肾综合征、脑水肿表现。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在T-BIL171mol/l(10倍)的基础上,合并下列其中一项,即可诊断为重型肝炎a.肝性脑病 b.腹水 c.出血倾向,PTA40%.d.肝肾综合征 e.中毒性鼓肠 f.肝脏缩小 g.肝臭治疗原则:以足够的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的药物,避免饮酒、过劳和损害肝脏的药物。抗病毒治疗指针:HBVdna10*5/ml,ALT2倍正常、女性、肝活检见炎症程度3级的慢性肝炎。干扰素(IFN , 复合干扰素, 聚乙二醇干扰素) 用药指征:有HBV复制活跃,ALT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禁 忌 症:1、TBIL正常值上限的2倍, 2失代偿性肝硬化(腹水等)3有自身免疫性疾病4有重要器官病变(严重心、肾疾病;神经精神异常等)。不良反应:较多。核苷类似物用 药 指 征:有HBV复制活跃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相对禁忌症:有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肝病、骨髓抑制患者有重要器官病变(严重心、肾疾病;不稳定性糖尿病、神经精神异常等)妊娠妇女。不 良 反 应: 少见, 用药依从性差、过早停药后复发率高,甚至病情加重。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采取支持, 对症, 促进肝细胞再生等综合治疗措施。一, 支持疗法: 高热量, 充足维生素, 高蛋白,输血浆,白蛋白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二, 对症治疗 肝性脑病的治疗:氨中毒的防治: 1减少氨的吸收(低蛋白或无蛋白饮食,口服不吸收的抗生素, 乳果糖,食醋灌肠)2降低血氨: 精氨酸, 鸟氨酸(雅博司)3纠正神经递质和氨基酸失衡: 左旋多巴, 支链氨基酸4 防治脑水肿: 甘露醇, 速尿, 高渗糖等。 出血的防治: 输新鲜血, 血小板, 血浆,消化道出血可用络赛克, 雷尼替丁, 善得定等止血药物的应用 腹水的治疗: 补充白蛋白, 利尿, 抗感染,不主张快速大量放腹水,但可腹水回收治疗 肝肾综合征的治疗: 扩张肾血管,补充血容量,利尿,不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必要时血液透析治疗 继发感染的防治: 以抗革兰阴性细菌感染为主,或根据药敏结果选择。三、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交换 灌流 胆红素吸附等,生物人工肝。四、肝移植,肝细胞移植肝器官移植。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分型和临床分型?病原学分型: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临床分型:急性肝炎 (包括急性黄疽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疽型肝炎),慢性肝炎 (再分为轻、中、重三度),重型肝炎(有急性、亚急性、慢性三型),淤胆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管腔内微血栓形成,周围组织水肿和出血。临床表现特征:发热、出血、低血压、肾损害分期:1、发热期:弛张热及稽留热。三痛症(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征(颜面、颈、上胸潮红)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及小血管中毒性损害的表现。2、低血压休克期:热通病情反而加重主要为中毒性内失血浆性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表现3、少尿期:常有低血压。伴高血容量综合征。出血倾向加重4、多尿期:日尿量2000ml可发生电解紊乱(低钾低钠)及继发感染、休克5、恢复期:尿量降至2000ml,血尿素氮、肝酐降至正常原则:以综合疗法为主,早期抗病毒,中、晚期则针对病理生理进行对症治疗;作好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认真把好四关:即休克关、出血关、急性肾衰关、感染关。合理的液体疗法: “缺多少、补多少,缺什么,补什么,边补边评,随时调整”的原则,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针对各期液体量基本保持“发热期-平,低血压期-扩,少尿期限,多尿期平”治疗原则: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防止并发症, 急性肾衰处理稳、促、导、(放)透。Widal Test(肥达氏反应 )凝集反应检测抗体,辅助诊断。5种抗原:O、H、A、B 、C。病后1周出现抗体,第3-4周的阳性率可达70%,效价亦达最高。抗O为IgM型抗体,产生早,维持时间短 (半年),抗H为IgG型抗体,产生稍晚,可维持数年。阳性标准:抗O1:80,抗H1:160假阴性率:1030%;某些疾病如结核病、 结缔组织病可出现假阳性。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生长繁殖 并产生毒素和代谢产物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血流感染。菌血症:细菌在血流中短暂出现的现象,一般无明显毒血症症状。霍乱肠毒素(霍乱原) choleragen 由霍乱弧菌产生,在霍乱剧烈泻吐的发生中起关键性作用。它由 5 个 B 亚单位和 A 亚单位组成, B 亚单位与 GM1 结合,介导 A 亚单位进入肠黏膜细胞内,使细胞内 cAMP 浓度持续升高,刺激隐窝细胞分泌水、氯化物、碳酸盐,引起严重水样腹泻。 G+ G-危险因素 静脉插管,导管,创伤, 严重基础病和有创检查 烧伤和静脉药瘾者 原发病灶 皮肤,中耳炎,骨关节 胃肠道、泌尿生殖道及胆道 年龄 20-50岁 新生儿,年老体弱者 发热 急起高热,稽留或 寒战多见,间歇热 弛张热型 甚至体温不升 皮损 常见 少见 迁徙病灶 常见 少见 休克 少见,晚期事件 多见,早期事件 血常规 WBC N WBC /- N LLT 阴性 阳性暴发型流脑休克型的治疗尽早抗菌药物治疗(青霉素等)。抗休克治疗: 扩容纠酸,血管活性药物(654-2,0.3-0.5mg/kg/次,甚至1.0 mg/kg/次,1015分钟一次,多巴胺)。肾上腺皮质激素(重症短期使用3天以内)抗DIC治疗(出血明显、血小板减少)肝素每次0.5-1mg/kg,46小时重复一次。保护重要脏器。暴发型流脑脑膜脑炎型的治疗尽早抗菌治疗(青霉素、磺胺、三代头孢等)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及时脱水降颅压;20%甘露醇和50%GS。肾上腺皮质激素(重症短期使用DXM),1020mg/kg/d,儿童0.2-0.5 mg/kg/d,iv。呼吸衰竭 吸氧、脱水、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兴奋剂高热及惊厥 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及早使用镇静剂。玫瑰疹 a. 50%患者皮肤可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b. 多见于病程714天,直径约24mm, 压之褪色,c. 多在10个以下,分23批出现,d. 多分布于胸腹部,一般在24天内退。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即艾滋病。指由 HIV 所引起的致病性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病毒主要侵犯和破坏 CD4+ 淋巴细胞,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最后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伴随免疫患者体内有成虫寄生和产卵时,机体对再感染有一定的免疫力,但这种免疫力无损于体内成虫生存状态。如血吸虫病。Hoeplli现象由于日本血吸虫产卵量大,引起的虫卵肉芽肿体积较大,其中央出现坏死现象,形成嗜酸性脓肿。虫卵周围出现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肉芽肿内 ,称为何博礼现象(Hoeplli phenomenon)。带虫免疫 人感染寄生虫后获得部分免疫力,使宿主对再感染有一定免疫力,成虫仍在体内,但这种免疫力无损与体内的成虫,称带虫免疫。见于血吸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