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生物新陈代谢.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6586092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PPT 页数:157 大小:3.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届高三生物新陈代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2010届高三生物新陈代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2010届高三生物新陈代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陈代谢 安远一中郑海勇 知识结构 新陈代谢 自养型 异养型 食物能量 需氧型 厌氧型 按异化作用分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微生物发酵 酶和ATP 图形问题 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光合作用 植物的矿质营养 水分代谢 概念 补充问题 生物固氮 兼性厌氧型 细胞呼吸 新陈代谢的概念 一 新陈代谢 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 生物 环境 交换 转变 营养物质吸收过程 同化作用 代谢废物的排出过程 异化作用 自身物质的合成过程 同化作用 自身物质的分解过程 异化作用 新陈代谢的概念 二 新陈代谢 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 本质 生物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 新陈代谢与酶 知识结构 酶 高效性 专一性 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 新陈代谢与酶 酶的概念 酶 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酶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酶的合成场所在哪里 酶只在细胞内起作用吗 酶只有催化作用吗 只要活细胞就能产生酶吗 只要活细胞就能产生激素吗 酶 激素 蛋白质关系 胃蛋白酶 DNA酶 肠肽酶 胰脂肪酶 酪氨酸酶的作用 蛋白质 激素 酶 A B C 新陈代谢与酶 酶的特性 高效性 新鲜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Fe3 的催化效率 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大量气泡 少量气泡 猛烈燃烧 无 实验原理 氯化铁溶液中的Fe3 是一种无机催化剂 它可以使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 新鲜的肝脏 马铃薯 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这种酶也能使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 肝脏为什么要新鲜的 肝脏为什么要研成研磨液 滴加Fecl3溶液与肝脏研磨液为什么不能合用一支滴管 2号不加Fecl3而加蒸馏水 同样能起对照作用吗 新陈代谢与酶 酶的特性 专一性 砖红色沉淀 5 10min 没有 唾液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不能催化蔗糖水解 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在煮沸的条件下 裴林试剂能使麦芽糖氧化 自身则还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为什么要保证蔗糖纯度和新鲜程度 检测能用碘液吗 为什么要用37度而课本用60度的温水处理 新陈代谢与酶 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分析 1号试管中的淀粉被分解 说明在37 时温度适宜 酶的催化效率高 2号试管温度过高 使酶变性 失去了催化功能 3号试管温度过低 严重降低酶的活性 曲线中AB段表示 新陈代谢与酶 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例 下图表示温度对某种酶的催化效率的影响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曲线中BC段表示 曲线中的B点表示 随温度升高活性增强 37 左右时活性最强 随温度升高活性下降 结论 1 酶的催化活性较大所需的温度 适宜温度 2 酶催化效率最高时 最适温度 下图表示某有机物加入催化剂物质后 置于0 至80 环境中 有机物的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 根据该图判断 如果把这些物质置于80 至0 环境中处理 其关系图应为A B C D中的 新陈代谢与酶 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结论 当温度超过70 时 酶永久失去活性 有机物量 有机物量 有机物量 有机物量 新陈代谢与酶 酶的活性受pH影响 砖红色沉淀 无变化 5 10min 无变化 过酸和过碱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新陈代谢与ATP ATP的结构简式 结构式 分子式 分子式 C10H16N5O13P3 新陈代谢与ATP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A P P P Pi 磷酸 能量 A P P ATP与ADP的转化过程是否是可逆反应 新陈代谢与ATP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合成酶 水解酶 来源 高能磷酸键内的化学能去处 用于生命活动 来源 主要是化学能和太阳能去处 存贮在高能磷酸键中 比较 1 从反应条件上看 2 从能量来源和去处上看 3 从ATP合成和分解场所上看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粒 能量的携带者或传递者 新陈代谢与ATP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ATP 机械能 肌肉收缩 化学能 合成代谢 渗透能 分泌吸收 热能 维持体温 水解酶 合成酶 新陈代谢与ATP ATP的生成途径 细胞质基质无氧 有氧第一阶段 线粒体基质有氧第二 三阶段 肌肉细胞 呼吸作用 磷酸肌酸转化 动物 绿色植物 光合作用 光反应 呼吸作用 叶绿体基粒片层结构 与动物一样 新陈代谢与ATP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能量问题 ATP中的化学能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光能 最终能源 直接能源 生物体内的贮能物质 主要能源物质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糖元 淀粉 植物细胞的贮能物质 动物细胞的贮能物质 1 蛋白质 淀粉水解是否消耗能量 2 底物浓度 酶浓度影响酶活性吗 3 用一句话来描述新陈代谢 酶 ATP的关系 4 光能可以转化为ATP的能量 那么ATP中的能量能否转化为光能呢 5 ATP与氧气供给量有何关系 纺织工业上的褪浆工序常有两种方法 化学法 需用NaOH7 9克 升 在70 80度条件下作用12小时 褪浆率仅为50 60 加酶法 用少量细菌淀粉酶在适宜温度 只需作用5分钟 褪浆率达100 这一事实说明 A 酶具有多样性B 酶具有高效性C 酶具有专一性D 酶具有溶解性 将乳清蛋白 淀粉 胃蛋白酶 唾液淀粉酶和适量的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 调整pH至2 0 保存于37 的水浴锅内 过一段时间后 容器内剩余的物质 A 淀粉 胃蛋白酶 多肽 水B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胃蛋白酶 多肽 水C 唾液淀粉酶 胃蛋白酶 多肽 水D 唾液淀粉酶 淀粉 胃蛋白酶 水 解析 1 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分解成多肽 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2 pH 2 0 温度37 的条件下 胃蛋白酶的活性最强 而唾液淀酶丧失活性 pH 7 0 3 唾液淀粉酶将被水解成多肽 问题1 动物新陈代谢与植物有何不同 植物能直接摄取环境中的无机物 二氧化碳和水 合成有机物以满足自身需要 而动物只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为生 问题2 动物所摄取的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 无机营养 水和无机盐 有机营养 糖类 脂质 蛋白质 维生素 膳食纤维 其中蛋白质 脂质和糖类称为三大营养物质 膳食纤维又称为第七大营养物质 问题3 三大营养物质是如何进入人体内的 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 知识结构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消化与吸收过程 糖类代谢与人体健康 蛋白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血糖平衡及调节 脂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关系 糖尿病的病因 防治和检测 消化系统的结构 哺乳动物消化系统的组成及消化腺的功能 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道外的大腺体 唾液腺唾液 分泌 胰腺胰液 分泌 肝脏胆汁 无消化酶 分泌 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 胃腺胃液 分泌 肠腺肠液 分泌 消化腺 消化系统 人体对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 归纳 消化液中主要含有哪几种消化酶 1 胆汁有什么作用 2 人体消化道中催化分解蛋白质成氨基酸的酶主要有哪些 3 小肠中主要有哪些酶 4 毛细淋巴管主要吸收哪类物质 消化吸收 的主要部位 小肠的结构 小肠绒毛的结构 水和无机盐 维生素 甘油和脂肪酸 葡萄糖 氨基酸 胃 小肠 大肠 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血液循环 自由扩散 主要 讨论 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各是由几层上皮细胞构成 自由扩散 主动运输 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糖类代谢与人体健康 1 默写糖类代谢过程 2 血糖的来源有哪些 3 葡萄糖吸收以后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4 供能后多余的血糖有去向何方 5 再有剩余的糖又去向何处 6 人不吃脂肪大量吃糖也会发胖 为什么 7 葡萄糖能转变成什么氨基酸 来源 去路 葡萄糖 血糖 80 120mg dL 食物中的糖类 消化吸收 肝糖元 分解 甘油 氨基酸 乳酸 合成转化 氧化分解 CO2 H2O 能量 合成 肝糖元 暂时储能 肌糖元 供肌肉活动 转变 脂肪 某些氨基酸等 高于160 180mg dL时 糖尿 代谢过程 高于130mg dL时 高血糖 低于50 60mg dL 低血糖早期 低于45mg dL 低血糖晚期 脂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1 脂质主要有哪些元素组成2 脂质主要包括哪几类 3 食物中的脂质主要是什么 4 默写脂质代谢过程5 脂肪肝的形成原因 如何防治脂肪肝 6 冬眠动物为何要储存大量脂肪而不储存糖元 来路 去向 脂肪固醇类磷脂化合物 食物中脂肪 消化吸收 储存脂肪 转化 中间产物 转化 构成 机体组织生物膜 储存 合成 乳汁 皮脂类固醇激素 甘油 脂肪酸 分解 氧化分解 转变 糖元等 脂肪 皮下 大网膜肠系膜 CO2 H2O 能量 蛋白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1 默写蛋白质代谢过程2 氨基转换作用对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有什么影响 脱氨基呢 3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 4 人体要保证正常生活 为什么每天要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 5 人体为何不能合成必需氨基酸 蛋白质代谢过程 来路 去向 氨基酸 食物中的蛋白质 消化吸收 必需和非必需的 组织蛋白 分解 氨基转换 生成非必需的 合成 组织蛋白质 酶等 脱氨基 不含氮部分 分解 CO2 H2O 能量 氨基转换 新的非必需氨基酸 区别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含氮部分 转变 肝脏 尿素 糖脂肪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转化是有条件的 还相互制约 肝脏在代谢中起了哪些作用 1 画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2 描述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的作用 3 胰岛受神经支配吗 受血糖浓度影响吗 受促激素影响吗 4 肾上腺受神经支配吗 受血糖浓度影响吗 三促二抑 二促一促 1 糖尿病人出现高血糖和糖尿的原因 因为病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 胰岛素分泌不足 这样使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 而肝糖元和非糖物质转化来的葡萄糖又增多 故出现高血糖 当血糖浓度高于160 180mg dL时 糖就从肾脏排出而出现糖尿 2 糖尿病人出现多食 多尿 口渴 多饮的原因 因为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 故患者总感到饥饿而多食 3 糖尿病人出现体重减轻的原因 由于糖氧化分解供能发生障碍 使得体内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加强 导致机体逐渐消瘦 体重减轻 糖尿病人出现高血糖和糖尿 多食 多尿 口渴多饮 体重减轻的原因 多食导致血糖含量继续升高 当高于160 180mg dL时 产生糖尿 由于糖的排出同时也带走了大量的水分 故出现多尿 口渴 多饮的现象 4 如何防治糖尿病 5 尿糖的测定 演示实验 尿糖的测定 班氏试剂 正常人尿 班氏试剂 糖尿病人尿 加热煮沸1 2min 1号 2号 下列转变需经哪些生理过程才能实现 光能 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直接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 ATP水解 思考 知识结构 细胞呼吸 类型 概念 阅读课本 意义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1 默写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总反应式2 默写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分步反应式3 画出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过程示意图4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及有氧和无氧呼吸的比较5 等量葡萄糖氧化分解 为何有氧呼吸放出的能量更多 6 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烂根的原因 7 有些细菌无线粒体为何能进行有氧呼吸 8 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储存粮食和水果各有哪些措施 酿酒时为何要先通一会空气再密封 9 呼吸作用的意义是什么 10 呼吸与细胞呼吸11 呼吸的三个阶段 总反应式 有氧呼吸概念 细胞在O2的参与下 通过酶的催化作用 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 产生出CO2和H2O 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C H O的来龙去脉 C H O H2O H H2O O2 H2O C6H12O6 丙酮酸 CO2 C6H12O6 丙酮酸 CO2 H2O CO2 讨论 1 无氧时 能进行有氧呼吸吗 2 有氧时 能进行无氧呼吸吗 C6H12O62C3H6O3 能量C6H12O62C2H5OH 2CO2 能量 酶 酶 细胞在无O2的参与下 通过酶的催化作用 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 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概念 总反应式 有氧呼吸的过程 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C6H12O6 酶 4 H 能量 场所 细胞质基质 少量 2CH3COCOOH 丙酮酸 无氧呼吸的过程 丙酮酸不彻底分解 场所 细胞质基质 2CH3COCOOH 4 H 酶 2C3H6O3 乳酸 能量 A 乳酸发酵 微生物 例 高等动物 乳酸菌 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 马铃薯块茎 甜菜块根 玉米胚等 2CH3COCOOH 4 H 2C2H5OH 酒精 2CO2 能量 B 酒精发酵 微生物 例 大多数植物 酵母菌 酶 有氧呼吸的过程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 细胞质基质 葡萄糖 丙酮酸 H 少量 丙酮酸H2O CO2 H 少量 H O2 H2O 大量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 先是细胞质基质 后是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需要O2 不需要O2 无机物 CO2和H2O 酒精和CO2或乳酸 释放大量能量 形成大量ATP 释放少量能量 形成少量ATP 均有丙酮酸这一中间产物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1 温度 植物最适25 30 应用 贮存水果时 适当降低温度 可降低与细胞呼吸有关酶的活性 而延长保存时间 2 水分 自由水含量越多 代谢越旺盛 细胞呼吸越强 例 粮油种子贮藏前风干 晾晒 减少水分 呼吸作用干种子萌发前浸泡 含水量增高 呼吸作用 O2 贮藏水果时下降到 最有利贮藏 CO2 增加CO2浓度 降低O2浓度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CO2释放 O2吸收 O2浓度 气体交换相对值 a b c d 0 a点 有氧 C6H12O6 6O2 6H2O 6CO2 12H2O无氧 C6H12O6 2C2H5OH 2CO2 思考 虚线代表什么含义 3 氧气 右图表示植物非绿器官在不同O2浓度下 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 思考 思考 呼吸 和 细胞呼吸 有什么联系 呼吸 和 细胞呼吸 有什么区别 呼吸 日常生活中是指高等动物或人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 与外界气体交换 的过程 而 细胞呼吸 是指细胞内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 是 细胞呼吸 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呼吸过程吸入的氧气 就不能进行细胞呼吸 有氧呼吸 而 细胞呼吸 是 呼吸 的其中一个过程 呼吸全过程的三个连续环节 光合作用 发现 概念 反应式 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 过程 C3 C4植物概念及叶片结构特点 光能利用率及提高措施 意义 1771年 英 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1864年 德 萨克斯的实验 1880年 美 恩格尔曼的实验 20世纪30年代 美 鲁宾和卡门的实验 光合作用的发现 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结论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有人重复他的实验没有成功最可能是什么原因 萨克斯的实验 放在暗处几小时 目的是什么 结论 产物 淀粉条件 光照 实验中为什么把叶片放入酒精中加热 恩格尔曼的实验 隔绝空气 黑暗 用极细光束照射 完全暴露在光下 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 结论 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此实验放在有空气环境中能否成功 若用厌氧菌则集中在何处 鲁宾和卡门的实验 鲁宾和卡门的实验 结论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产物原料 叶绿体光照糖类等 O2 O2H2O 光合作用的定义 阅读课本 把无机物 CO2和H2O 转变为有机物 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储存在有机物中 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 CO2 H2O 光能 叶绿体 CH2O O2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什么 6CO2 12H2OC6H12O6 6H2O 6O2 光能 叶绿体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提问 如何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叶绿体两层膜无色有何意义 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有哪些 丙酮 作用 二氧化硅 作用 碳酸钙 作用 胡萝卜素 叶黄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 如何分离色素 分子量536574893907 1 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可加快获得四条色素带吗 2 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及划滤液细线要细而直的目的是什么 看色素带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3 四条色素带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 叶绿素主要吸收 红橙光和蓝紫光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 蓝紫光 比较无色透明大棚与有色透明大棚的光合效率 色素的作用吸收 传递 转化光能 聚光色素吸收 传递光能 有哪些 作用中心色素吸收 转化光能 有哪些 绝大多数叶绿素a 全部叶绿素b 胡萝卜素 叶黄素 少数处于特殊状态下叶绿素a 光合作用过程 1 默写光合作用过程2 光反应与暗反应比较3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什么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什么 4 CO2供应不变 光照突然减弱 则C3 C5 H ATP的积累量及 CH2O 的合成量有何变化 光照不变 CO2减少呢 或其中减弱改成增加呢 5光能在叶绿体中转换的三个阶段分别属于光反应还是暗反应 6 C4植物在气孔关闭时为何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7 C4植物光合作用时叶片只有维管束鞘细胞出现淀粉粒 叶肉细胞中没有 而C3植物正好相反 试分析原因 光能 电能 活跃的化学能 ATP NADPH中 活跃的化学能 稳定的化学能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H 和ATP 暗反应消耗了光反应的产物 促进光反应的进行 水的光解H2O 2 H 1 2O2合成ATPADP Pi ATP 光 酶光能 CO2的固定CO2 C5 2C3三碳的还原2C3 CH2O 酶 酶ATP H 光合作用的过程 C3植物和C4植物叶片结构特点 C3植物 C4植物 C4植物和C3植物CO2固定的途径分别有几条 C4植物有两条 C4途径和C3途径C3植物有一条 C3途径 上述途径分别发生在什么细胞内 C4植物的C4途径发生在 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C4植物的C3途径发生在 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内C3植物的C3途径发生在 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 C3 PEPC5 C3 C3途径 C3 C4途径C3途径 C4C3 C5 叶肉细胞的叶绿体 叶肉细胞的叶绿体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 叶肉细胞的叶绿体 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 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比较 1 什么叫光能利用率和光合作用效率 2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有哪些 3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措施哪些 4 提高了光合作用效率一定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吗 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就一定提高了光合作用效率了吗 5 施有机肥为何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第二节生物固氮 氮在植物体中的含量与作用 1 氮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小2 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 占其含量的16 18 而细胞质 细胞核和酶都含有蛋白质 所以氮也是细胞质 细胞核和酶的组成成分 3 核酸 辅酶 磷脂 叶绿素等化合物中都含有氮 所以氮为基本生命元素 必须不断补充氮素 第二节生物固氮 氮素吸收的形式 植物所吸收的氮素主要是无机态氮 即铵态氮和硝态氮 也可以吸收利用有机态氮 如尿素等 吸收态氮的形成 工业固氮 闪电固氮 高能固氮 生物固氮 主要方式 生物固氮 概念 阅读课本 固氮微生物种类 氮循环 意义 阅读课本 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 固氮微生物有哪几类 概念是什么 2 两类固氮微生物的代表生物是什么 3 根瘤菌 圆褐固氮菌和固氮蓝藻的代谢类型及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分别是什么 4 根瘤菌和圆褐固氮菌对植物的作用是什么 5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是如何共生 有何特点 用表土制成的稀泥浆 接种到无氮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在这种情况下 只有自生固氮菌才能生长繁殖 用这种方法 可以将自生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离开来 6 思考如何将自生固氮微生物与土壤中的其他细菌等微生物分离 概念辨析 1 根瘤与根瘤菌2 共生与异养3 自生与自养 大豆的根瘤 豌豆的根瘤 氮循环 工业固氮 高能固氮 生物固氮 有机氮合成 氨化作用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O2不足 硝化细菌 反硝化细菌 亚硝酸盐 1 在氮循环示意图中找到生物固氮 闪电固氮 工业固氮 有机氮合成 氨化作用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大气中的N2 生物固氮 高能固氮 工业固氮 NH3 豆科植物 非豆科植物 食物链 NO3 氮素化肥 动物体 主要方式 微生物分解作用 NH3 氧气 亚硝化细菌 NO2 氧气 硝化细菌 NO3 吸收 吸收 反硝化细菌 氧气不足时 NO2 反硝化细菌 反硝化作用 N2 生物固氮和氮循环 氮在无机环境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氮进入生物群落方式氮在生物群落中传递形式氮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 1 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哪些 2 固氮作用不断进行并未导致大气中氮气减少的原因3 中耕松土为何提高氮素吸收率 4 沤制衰老的植物与沤制豆科植物作绿肥哪个肥效高 为什么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水分代谢包括水分的吸收 运输 利用和散失 1 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还有什么器官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呢 2 植物吸水最活跃的部位在哪 矿质元素呢 3 植物吸水的方式有哪些 请举例 4 吸胀作用主要靠什么物质吸水 这些物质有哪些 比较一下他们的亲水能力大小 5 想一想 若将同质量的干燥黄豆种子和小麦种子在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后称重 它们的质量关系如何 6 渗透作用原理是什么 用图说明 7 为什么说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8 质壁分离 是细胞内的水分单向外流造成的吗 9 酵母菌 乳酸菌 成熟的红细胞放入浓度较高溶液中会质壁分离吗 放入清水中呢 10 溶液浓度 渗透压 水势之间是什么关系 11 概念辨析 扩散与渗透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原生质层与原生质体 吸水的主要器官 思考根尖各个部分细胞的吸水方式 渗透作用 吸胀作用 图中将半透膜改为全透膜结果会怎么样 将清水改为等浓度的蔗糖溶液呢 将蔗糖溶液改为清水呢 由此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漏斗管内液面能无限上升吗 图中把蔗糖溶液改为KNO3溶液会怎么样 利用此装置如何区分蔗糖溶液的大小 总结什么是渗透作用 水分的运输途径如何 西瓜在结瓜前和结瓜后吸收的水分别主要用于什么 吸水的动力是什么 植物散失水分的方式是什么 通过什么结构散失 蒸腾作用有何意义 移栽植物时为什么要去掉一部分枝叶 植物的矿质营养 考纲解读 1 植物必须的矿质元素 2 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3 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 4 合理施肥 下列化合物中含矿质元素的是 A葡萄糖B脂肪C纤维素D淀粉酶E抗体F叶绿素 DEF 什么是矿质元素 如何判断矿质元素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溶液培养法要注意什么问题 溶液培养法 水培法 2 对绿色植物自身来说影响矿质元素吸收的因素主要是什么 1 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器官 部位 吸收形式和吸收方式分别是什么 3 水淹时为什么要及时排涝 农作物为什么要中耕松土 吸收量 水分某矿质元素 水分某矿质元素 白天 晚上 某植物一昼夜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比较 4 上图说明矿质元素的吸收和水分的吸收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 N P K Mg Ca Si 水稻 番茄 100 上图可以说明什么 营养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与试验前之比 归纳影响矿质元素吸收的因素 1 遗传因素 2 生态因素 氧气 水 土壤PH 土壤温度 矿质元素必须溶于水才能被吸收矿质元素的吸收也会影响根对水的吸收 两者联系 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浓度差 吸收动力 主动运输 渗透作用 自由扩散 吸收方式 离子 水分子 吸收形式 根的成熟区表皮细胞 吸收部位 矿质元素吸收 水分吸收 根吸收水与矿质元素的比较 矿质元素随着水分的运输而运输 蒸腾作用 导管 导管 蒸腾作用 矿质元素与水的运输 离子状态 不稳定化合物 稳定化合物 K N P Mg Ca Fe 能再度利用 不能再度利用 秋后落地的叶子中某矿质元素的含量明显少于落叶前的含量 而另一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几乎不变 这两种元素分别是 g N Ca H Fe K Fe D 1 为什么说N P Mg K可被植物再度利用 而Ca Fe不能 2 无土栽培时 发现植物幼叶先受损害 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 微生物 类群与营养 代谢与生长 发酵工程 自81年美国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 全世界艾滋病毒 HIV 总感染总人数6000万 即全球每100人中就有1人感染了艾滋病毒 HIV 已经死亡人数达2200万 全球每天有16000例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其中90 以上出现在发展中国家 约2000名是15岁以下的儿童 在成人感染中 40 是女性 15 是年龄在15 25岁 每天有8000人因艾滋病而死亡 到2001年底 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5万 死亡115000 艾滋病疫情对全球的挑战 太年轻就面对死亡 有11 5百万人因为艾滋病而死亡 其中四分之一是儿童 生命的渴望 艾滋病疫情对全球的挑战 艾滋病知识综述 艾滋病是一种由艾滋病毒 HIV 引发的致命传染病 病毒主要破坏了人体的T细胞 使它们丧失了对入侵细菌或病毒的杀伤能力 严重损害免疫系统而导致对病原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而致人死亡的传染病 一 微生物类群比较 原生生物 纤毛虫 草履虫 特点 结构都相当简单 个体多数十分微小 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有的甚至没有细胞结构 二 微生物的主要研究对象 菌落 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菌落 无鞭毛菌落特征 有鞭毛菌落特征 较小较厚 边缘较整齐 大而扁平 边缘呈波状或齿状 形态各异的菌落 三 放线菌 结构 是一种单细胞原核生物 菌体由构成 它可分为和两种 生活方式为 繁殖方式为 能产生 物质 核酸 衣壳 囊膜 刺突 病毒的结构 基本结构核衣壳 核心 核酸 DNA或RNA 衣壳 蛋白质构成的衣壳粒 决定抗原的特异性 特殊结构 囊膜 蛋白质 多糖和脂类构成的膜 刺突 少数病毒上有 如流感病毒 病毒的增殖 吸附 注入核酸 释放 装配 合成 衣壳 球形 蝌蚪形 杆形 噬菌体 烟草花叶病毒 腺病毒 几个问题 1 不用显微镜如何区分有鞭毛 无鞭毛细菌 2 病毒的核心 电镜下能看到的病毒的最小形态单位和决定病毒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分别是什么 3 病毒和寄生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分别是什么 4 如何培养并繁殖大量噬菌体 凡能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所需碳元素的营养物质 凡能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所需氮元素的营养物质 有机物 糖类 脂肪酸 花生饼 石油等 无机物 CO2 NaHCO3 糖类尤其是葡萄糖 1 合成细胞物质和代谢产物2 提供能量 无机物 氮气 氨 铵盐 硝酸盐 有机物 尿素 牛肉膏 蛋白胨 铵盐 硝酸盐 合成蛋白质 核酸 以及含氮的代谢产物 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维生素 氨基酸 碱基 叶酸酵母膏 动植物组织提取液等 维生素 氨基酸 碱基 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 培养基的种类 培养基的种类 按物理性质分 固体培养基 分离 计数等 半固体培养基 观察运动 保种 液体培养基 工业生产 按化学成分分 合成培养基 化学成分明确 常用于分类 鉴定等 天然培养基 天然物质配制 成分不明确 常用于工业生产 按用途分 选择培养基 用于从多种微生物中选出需要的种类 鉴别培养基 用于判定某一微生物的存在 配制培养基的原则 1 目的明确 根据所培养的微生物的种类 培养目的 用于生产还是实验 等 选择原料配制培养基 2 营养要协调 配制培养基时必须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 其中碳源与氮源的比最重要 3 pH要适宜 根据不同的微生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调节培养基的pH 几个问题 1 为什么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过高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2 举例说明各种营养物质比例中 碳源与氮源比例最为重要 3 细菌等微生物的分离或鉴别方法有哪些 什么是微生物的代谢 与其他生物相比 它的代谢主要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呢 比较初级代谢产物与次级代谢产物的异同点 抗生素 抗毒素和干扰素有何不同 组成酶与诱导酶有何区别 举例说明什么是酶合成调节和酶活性调节 酶合成调节与酶活性调节各有何意义 怎么样才能使黄色短杆菌大量合成赖氨酸 什么是发酵 发酵有哪几种 生长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生长到一定阶段 细胞内 是 否 细胞内或外 氨基酸 核苷酸多糖 维生素等 抗生素 毒素色素 激素等 均在微生物细胞的调节下 有步骤地产生 必需的 不是必需的 整个生命过程中 思考 酒精属于何种代谢产物 依据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什么调节 活性 合成 两种调节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调节意义 调节特点 调节本质 调节结果 调节对象 酶活性调节 酶合成调节 诱导酶 所有酶 组成酶和诱导酶 细胞内酶的种类增多 酶活性的可逆性改变 基因水平调节 控制酶的合成 代谢水平调节 调节酶的活性 间接 缓慢 快速 精细 既保证代谢需要 又避免细胞内物质和能量浪费 避免代谢产物积累过多 细胞内两种方式同时存在 密切配合 高效 准确控制代谢的正常进行 1 按培养基的物理状态 2 根据产物不同分类 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 抗生素发酵 氨基酸发酵 3 根据发酵过程对氧的需求分类 3 微生物生物曲线分为哪四个时期 各有什么特点 2 溶藻菌群体生长形成的菌落 在生态学上称为 1 常以什么为单位来研究微生物的生长 为什么 测量微生物生长有哪两种方法 4 调整期合成特有的酶是哪类酶 此时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哪类 5 为什么用对数期的细菌作为菌种 6 调整期长短与什么有关 如何缩短 7 为何稳定期细胞增长速率为零 8 种内斗争最激烈的阶段 几乎不存在种内斗争的阶段是 一次性收获菌体数最多的阶段是 与无机环境斗争最激烈的阶段是 初级与次级代谢产物获取的最佳阶段 代谢最活跃 出现芽孢 菌体出现多种形态分别出现在哪个阶段 9 如何缩短培养周期并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便于自动化管理 10 对照生长曲线绘制增长率曲线 11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微生物群体数量的测定方法测数目例待测样品1ml 稀释100倍后 取1ml稀释液与1ml含有红细胞1000个的液体混合均匀 显微镜下随机选若干个视野计数 得出细菌个数与红细胞个数比为3 1 则待测样品中含细菌多少个 3 105个 测重量 一个细胞 细菌 一般重约10 12 10 13g 干重为湿重的10 20 抑制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最适生长温度 绝大多数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为 25 37 1 温度 2 PH值 最适生长PH值 多数细菌的最适PH值为 6 5 7 5 多数真菌的最适PH值为 5 0 6 0 多数放线菌的最适PH值为 7 5 8 5 3 氧 根据微生物对于氧的需要可以将微生物分为 多数细菌和大多数真菌 好氧型微生物 某些链球菌 产甲烷杆菌 厌氧型微生物 如 酵母菌 兼性厌氧型微生物 如 乳酸菌 破伤风杆菌 发酵工程 什么是发酵工程 谷氨酸发酵常用的菌种是什么 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中碳源 氮源和生长因子分别是什么 谷氨酸发酵为何要通入无菌空气 为何谷氨酸发酵用液体培养基同时要不断搅拌 为何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属于天然培养基 举例说明选育优良菌种的三种方法 发酵工程的中心阶段是什么 谷氨酸发酵过程中PH呈酸性 溶氧不足分别会出现什么代谢产物 进行洒精发酵时 通入空气和严格密封生产洒精分别相当于发酵工程的哪个阶段 发酵工程的产品有几类 分别用什么方法提取 发酵中热量的来源和散失分别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