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将重新定义数字身份.doc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577040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块链将重新定义数字身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区块链将重新定义数字身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区块链将重新定义数字身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块链将重新定义数字身份1. 数字身份的必要性当我们使用一些联网设备进行更加方便快捷的操作时,如网络社交、网购、直播、网上支付、在线游戏、视频监控等,都需要经过各种网络身份的注册、登录、认证和传输等过程。现在我们的网络身份都已经基本实名化,我们网络上的身份信息可能包含自己的银行账户、联系方式、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等敏感内容,基本所有的信息都涉及到我们的隐私和财产安全。并且近几年经常出现网络诈骗、侵权等与身份信息相关的违法行为,急需相关部门或组织重新构建一套完整可行的数字身份管理体系,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同时又能让其在网络上自由行走。网络交易、记账、供应链金融、支付、股票、审计、公证、产权登记、学历证明这些区块链的应用场景背后都有一个实体存在,而如何让这个实体与网络中的身份相对应,并且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出示真实权威的证明来验证自己的身份,这也是数字身份管理体系的范畴。如果没有良好的解决机制,类似“证明你妈是你妈”和“中本聪是谁”之类的事件只会毫无休止的上演。2. 区块链技术的优势首先,区块链确保了真实完整,每个数据都在大家的监督下被真实、完整的记录在各个节点,证据充分、有迹可循,可以完美解决克强总理痛斥的“证明你妈是你妈”事件; 其次,区块链获得了全民共识,所有参与者对全网记录的事件顺序和当前状态建立共识,大家共同信任区块链机制;然后,区块链保证了公平竞争,谁的算力强或者股份多,谁就能够获得收益,从多个方面的机制来促使竞争的公平性;接着,区块链实现了共享开放,系统对所有参与者开放,所有参与者都享有知情权,人人平等的享有这些区块链信息,且是开源的,有很好的延展性;最后,区块链保障了安全可靠,所有数据经过非对称密码学技术加密及复杂的校验机制,保证了数据的不可篡改、不可伪造及完整性、连续性、一致性。3.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身份解决方案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身份在实体(法/自然)人这一侧应该是由法律背书的实名认证,可以按照不同的授权等级从生物人身上采取唯一的识别特征,可以是指纹,可以是瞳孔,也可以是DNA片段。当一个实体人使用数字身份进入P2P对等网络时,使用特征片段进行签名,获得一个临时(永久)授权进入目标数字身份网络,进入数字身份网络后根据授权码生成一个关联账户,该授权凭证表示为该实体人。现有具体解决方案如下:首先是硬件,类似于政府颁发的身份证或者护照。有了这些证件,才可以出行或者驾驶车辆。而同样的,一些区块链认证结合了生物识别数据,将个人信息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存储并通过脱敏机制保障信息安全,最后通过生成一个哈希值嵌入硬件实体之中来记录数字身份。例如一些创业公司,Case、World Passport、ShoCard等。其次是软件,国内最相似的解决方案是,运用QQ、淘宝或百度ID登录时进行的OAuth认证。只是在区块链领域,这些程序颠倒了,变成首先在区块链上注册身份信息,然后通过注册的信息直接登录社交网络或其他应用,无需进行多次授权或注册。当然,前提是这些应用系统全都嫁接到了同一区块链之上。Netki、OneName、BitID和Identifi等就是这个应用领域的一些创业公司。最后是企业方案整合,不同于前两种方式,以消费者为出发点。第三种首先是辨别现有企业解决方案的整合要求,而后为企业/机构定制一套身份识别系统,为企业的信息记录、门禁系统、数据授权等提供便利。这种方式的拥护者包括CryptID、Cambridge Blockchain、Trunomi、uPort、Tradle和Ripple等公司。4. 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数字身份的优势公民身份和权利认证往往要通过国家权威部门来进行核对和认定,这造成了政府资源的大量浪费。由政府建设的基于区块链的身份共识机制,借助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会让信息验证变得更加便捷和可信任,可以想象这将成为公民身份和权利认证的重要手段。同时,由于政府掌握所有人的学历信息和个人基本信息,在区块链中建立简历真实性证明机制,通过匹对个人信息的哈希值是否一致来证明个人信息是否真实,对于简历的真实性核对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还能保证个人信息不会泄露。这将会对社会上招聘中常见的简历造假问题有极大的遏制,让人力资源不再为应聘者简历真实性而苦恼。最后,运用区块链技术搭建的数字身份体系在方便我们出入信息世界的同时还能够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性。每个实体人在各应用系统内留下的信息都是经过脱敏后的未知数据,在没有个人授权的前提下,是没有任何机构或个人能够获取本人在网络中行动的真实数据,基本解决了现阶段经常出现的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