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史迹型的历史文化名城.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568027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9.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史迹型的历史文化名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现代史迹型的历史文化名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现代史迹型的历史文化名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史迹型的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节红色古都 遵义第二节南国明珠 广州 第一节红色古都 遵义 遵义是贵州省第一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镇远县是第二批 一 遵义的地理环境二 遵义的历史沿革三 遵义的名胜古迹四 遵义的风物特产 一 遵义的地理环境 遵义是贵州省第二大城市 黔北的政治 经济 文化 交通中心 遵义在贵州省北部 之所以在贵州高原上兴起 和它处的地理环境有关 遵义北面是娄山 地势高峻 海拔1200 1500米 整个山势从东北延绵到西南 层峦叠嶂 万峰插天 林木葱茏 苍山如海 犹如一道天然屏障 关隘重索 历为川黔咽喉和交通要冲 关隘位置险要 具有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之势 历为兵家必争之地 遵义的南面 被水急浪涌的乌江阻隔 河流两岸峭壁陡立 犹如刀切 浪急滩险 行船困难 民谚曰 行遍天下路 难过乌江渡 素有乌江天险之称 遵义的东南面被乌江支流包围 只有一条通往西部的通道 遵义就凭这样的地理条件 使它成为黔北的军事重镇 贵州省地图 二 遵义的历史沿革 遵义是中国革命的历史名城 也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名城 春秋战国时是西南夷鄨国的辖地 秦统一后 置鄨县 属蜀郡 汉武帝建元六年置犍为郡 元鼎六年 前111年 通西南夷 置牂牁郡 辖鄨县 晋分鄨县为平夷郡 隋置牂牁县 唐贞观9年更名恭水县 属朗州 贞观13年改名播州 2年后改名遵义 唐大中13年 云南的南诏国占领播州 达17年 直到唐僖宗乾符3年 杨端应唐室之命击败南诏 收复此地 设首邑白锦堡 从此杨氏世袭播州领地 直到明万历年间 南宋淳熙3年 杨轸由白锦堡迁至穆家川 即今遵义城址 明洪武15年 修播州城墙 这是历史上遵义建城之始 明万历27年 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反叛 次年被平息 从此杨氏对播州的统治结束 各地设流官代替土官 万历29年重修遵义城 即现在遵义的老城 从此播州改名遵义 清咸丰8年又筑第二道城墙 即遵义的新城 三 遵义的名胜古迹 遵义会议遗址娄山关海龙囤赤水丹霞夜郎国遗址湘山寺桃溪寺陈公阁杨粲墓 遵义以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在此召开而闻名于世 1935年1月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自闽赣突围西征到遵义 中央政治局在这里召开了扩大会议 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 否定了左倾冒险主义的军事路线 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从而解决了军事路线问题 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 在革命危急关头挽救了党 挽救了红军 挽救了中国革命 1957年7月1日 遵义会议纪念馆 正式对外开放 正门 遵义会议会址 匾额为毛泽东于1964年手书 这里原是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官邸 红军占领遵义后成为红军总部所在地 这里原是红军总政治部旧址 娄山关 又名娄关 太平关 是大娄山脉的主峰 海拨1576米 南距遵义市50公里 在遵义 桐梓两县的交界处 北距巴蜀 南扼黔桂 为黔北咽喉 是兵家必争之地 娄山关地势奇险 有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之势 自古以军事要隘闻名 明清两朝 西南地区农民起义军多次在这里与封建王朝军队作战 是黔北著名的古战场 1935年 工农红军在娄山关与黔军作战 攻下娄山关 取得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利 镌刻在芦山关一块石碑上的 忆秦娥娄山关 便是毛泽东对这一战斗历史的真实记载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海龙囤遗址南距遵义市区25公里 北距娄山关风景名胜区4O公里 面积1 5平方公里 是中国中世纪的城堡遗址 明代播州土司杨应龙的祖先在龙岩山东筑城堡 形成把军事防御与政治统治结为一体的土司城堡遗址 明万历年间发数省20余万兵平杨应龙叛乱 结束了杨氏几百年的世袭统战 海龙囤 赤水境内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丹霞地貌 因其艳丽鲜红的丹霞赤壁 拔地而起的孤峰窄脊 仪态万千的奇山异石 巨大的岩廊洞穴和优美的丹霞峡谷 与绿色森林 飞瀑流泉相映成趣 赤水丹霞成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旅游景点 丹霞地貌 赤水 夜郎古文化源头在中水发现 夜郎国的历史 大致起于战国 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 前后约300年 自1958年至2000年在赫章县可乐民族乡发现墓葬400多座 反映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夜郎文化 湘山寺 始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 766 779年 初名 万福寺 元成宗 铁木耳 大德年间 1297 1307年 易名 护国寺 明崇祯元年 1628年 因寺拥湘水 踞湘山 改名 湘山寺 清嘉庆年间 1796 1820年 遵义知府赵遵律以寺临响水 白云两洞 泉水响声不绝 更名 双泉禅寺 但湘山寺之名却一直沿用至今 湘山寺饱经沧桑 宋元两朝 逐渐兴旺 明末平播之役中烧成瓦砾 清代多次重修 桃溪寺原为播州土司杨氏庄园中之家庙 明万历二十八年 1600年 平播战乱中被焚毁 随后重建 该寺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桃溪寺为木结构四合院式建筑 山门两侧为八字墙 门上匾额横书 桃溪寺 三字 整个寺宇背依一片古枫翠柏 面临清澈明丽的桃溪河水 桃溪河两岸桃李成片 绿柳垂丝 是近郊一片难得的田园佳境 桃溪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公祠位于新城风朝门东侧 今健生路口 始建于清嘉庆初年 原为蚕神庙 供祭西陵螺祖 清乾隆三年 1738年 山东历城陈氏来守遵义 从山东引种柞蚕 教民养织 三次往返 终获成功 于是 遵义府绸争价中州 远销南洋 遂为黔省首富之区 道光十八年 1838年 清廷准知府德亨之请 列陈氏为名宦 乡人筹银二千余两 于二十五年六月至三十年八月 增建后殿 二厢 一亭 移祀西陵嫘祖于后殿 正殿专祀陈公 蚕神庙易名陈公祠 南宋播州安抚使杨粲夫妇合葬的一座大型石室墓穴 墓内遍雕文官武士 人物花卉 龙床龙椅等 雕工精湛 栩栩如生 墓地周围还有清代郑珍墓 莫有芝墓 黎庶昌墓等 被誉为 西南古代雕刻艺术宝库 有较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 墓内外的28尊人物造像 武士高达1 54米 栩栩如生 反映了宋代的官服制度 杨粲执掌播事之日 治政宽简 留意艺文 标榜忠孝 崇尚儒术 四 遵义的风物特产 苗族风俗土家族风俗仡佬族风俗茅台酒 苗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 不少地方志书有苗族女子 能织苗锦 的记载 苗族的挑花 刺绣 织锦 蜡染 剪纸 手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 驰名中外 其中 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 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 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 在婚姻方面 苗族一般都比较开放自由 他们实行一夫一妻制家庭 结婚生子后婚姻关系才算确立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 苗语分三大方言 湘西 黔东和川黔滇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尤以情歌 酒歌享有盛名 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银饰的种类较多 从头到脚 无处不饰 除头饰 胸颈饰 手饰 衣饰 背饰 腰坠饰外 个别地方还有脚饰 由于对银饰的大量需求 苗族银匠业极为兴旺发达 仅黔东南境内 以家庭为作坊的银匠户便成百上干 从事过银饰加工的人更是多达数干 贵州非白银产区 历史上的银饰加工原料主要为银元 银锭 也就是说 苗族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周而复始 经年累月 积攒下的银质货币 几乎全都投入了熔炉 土家族据说是古代 巴人 的后裔 旧时男女都喜欢缠白头帕 方言比较多 土家人素以性情豪爽 热情好客著称 土家族人喜欢留客人吃饭 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客人 特色食品主要有腊肉 洋芋饭等等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 以方言居多 婚俗独特的地方就是哭嫁 在离开娘家的半个月前就开始哭 房屋多依山而建 仡佬族结婚时 新娘由接亲人陪同打伞步行至男家 一般不拜堂 由亲人直接引入洞房 丧葬方面行土葬 葬后 在墓旁栽一松柏树 农历8月15 20的八月节是最隆重的节日 杀鸡宰牛唱歌跳舞 祈求五谷丰登 尊老是仡佬族人民的传统美德 黔语 曰 茅苔村隶仁怀县 滨河土人善酿 名茅台春 极清洌 1939年编 贵州经济 载有 茅台酒之沿革及制造 在满清咸丰以前 有山西盐商某 来茅台地方 仿照汾酒制法 用小麦为曲药 以高梁为原料 酿造一种烧酒 后经陕西盐商宋某 毛某先后改良制法 以茅台为名 特称茅台酒 茅台酒系以优质高梁为原料 用小麦制成高温曲 而用曲量多于原料 用曲多 发酵期长 多次发酵 多次取酒等独特工艺 这是茅台酒风格独特 品质优异的重要原因 第二节南国明珠 广州 广州是广东省第一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第二批公布的是潮州 第三批有肇庆 佛山 梅州 雷州 广州是一座有28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 这里曾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的策源地 又是国民政府初创时期的政治舞台 一 广州的地理环境二 广州的历史沿革三 广州的名胜古迹四 广州的风物特产 一 广州的地理环境 广州简称穗 别称羊城 位于珠江三角洲北部 为西江 北江 东江三江汇合处 是华南地区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 濒临南海 毗邻香港和澳门 是中国的南大门 广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雨量充沛 湿度大 广州山明水秀 风光旖旎 有丰富的文化旅游景点 五羊雕塑 传说周夷王时 有五位仙人骑五只口衔谷穗的仙羊降临广州 把谷穗赠给百姓 祝愿五谷丰登 永无饥荒 仙人言毕飘然归去 留在人间的五羊化为石头 现立于越秀山上的五羊像和五层楼 就是广州古老历史的象征 二 广州的历史沿革 广州的历史悠久 周代时 楚国派大臣来到这一 百越 人聚居的地方 百越归服于楚 秦始皇33年 派任嚣率兵统一岭南 设立南海郡 广州当时称番禺 任嚣任南海郡尉 筑番禺城 在广州仓边路旧仓巷一带 汉初 赵佗接管南海郡 吞并附近地区 建立南越国 扩充番禺城 城垣周围5公里 在广州市中心偏北一带 三国时 为东吴所辖 初为交州治所 后划交州东部为广州 治所番禺 唐为岭南道治所 五代时为南汉政权都邑 宋代为广东东路治 多次修建广州城垣 先后修治中 东 西三城 中城以南汉旧城为基础 东城以赵佗城为基础 又增修西城 规模最大 明代为广州府 曾两次扩建城墙 第一次把宋代三城合为一 称老城 明后期又在老城南筑新城 清顺治三年 在外城南加筑东西两翼城 辛亥革命后开始拆除 现仅存越秀山上五层楼附近一段城垣 流花湖公园 总面积54万平方米 其中水域面积33万平方米 有3大湖4小湖 因湖东北有南汉古迹流花桥而得名 位于越秀山巅的镇海楼建于明洪武13年 1380 下图为1875年时的广东五层楼 三 广州的名胜古迹 南越国遗址 南越王墓 南越国宫署遗址光孝寺六榕寺镇海楼三元里平英团遗址沙面陈家祠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黄埔军校旧址中山纪念堂黄花岗72烈士墓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占地14000平方米 整体布局以古墓为中心 上盖覆斗型钢架玻璃防护棚 象征汉代帝王陵墓覆斗型封土 墓的东边为三层的综合陈列楼 北边为两层的主体陈列楼 用环绕的回廊上下沟通 将三座建筑物连成整体 南越国御花苑遗址 是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宫苑遗址 在原市文化局大院 南越国宫署遗址 光孝寺 是广州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民谚曰 未有羊城 先有光孝 初为西汉越王赵建德的故宅 三国时吴国官员虞翻居此 虞翻死后家人施宅作庙宇 唐代 高僧慧能在此寺菩提树下受戒 开辟佛教南宗 寺内有六祖慧能的落发塔 六祖殿 五代铸的东西铁塔都很有名 宋时改名光孝寺 寺内环境开阔幽静 古木婆娑 六榕寺 原名宝庄严寺 建于梁大同三年 537 是当时广州刺史萧裕为藏梁武帝母舅从海外带回来的佛骨而建 宋代苏东坡来寺见寺内有老榕六棵 欣然题书 六榕 二字 寺内保存宋代铸六祖慧能铜像 及清康熙2年铸的3尊巨型铜佛像 每尊高6米 重10吨 六榕寺花塔雄矗寺院中央 高57米 11角形 外观9层内分17层 清代重修 主体风格仍按宋貌 但各层琉璃瓦檐改为清代式样 塔内朱栏碧瓦 丹柱粉墙 遥望如冲霄花柱 元宵 中秋之夜悬花灯于塔上 故名花塔 1840年6月 英国发动对华鸦片战争 次年5月29日 英军劫掠队到三元里一带抢劫 侮辱妇女 三元里附近103乡人民组成反侵略武装抵御英军 打死英军200多人 大获全胜 1958年月11月 当年三元里人民抗英的三元古庙遗址被辟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陈列馆 馆内陈列三元里抗英的文物史料 系统地介绍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史实 有三星旗 缴获的英军军服 大刀长矛 伍紫垣印章等文物与资料 附近立有三元里人民抗英烈士纪念碑 陈氏书院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 建于清光绪十六年至二十年 1890 1894年 是当时广东省七十二县陈姓宗亲合资兴建的合族祠 内部装饰巧夺天工 有木雕 石雕 砖雕 陶塑 灰塑 铜铁铸等 图案题材广泛 造型生动逼真 雕刻技艺精湛 集中体现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的精华 1988年国务院公布陈氏书院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9年被辟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沙面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英 法侵略者凭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以 恢复商馆洋行 为借口 强迫两广总督租借沙面 雇工修护河堤 填土筑基 形成沙面岛 英 法两国在岛内分设领事馆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沙面租界内的公共设施已基本完备 建筑主要有领事馆 教堂 银行 邮局 电报局 商行 医院 酒店和住宅 另外还有俱乐部 酒吧 网球场和游泳场等 其住户多是各国领事馆 银行 洋行的人员以及外籍的税务官和传教士 沙面岛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主体建筑为两座中西结合三层楼房 孙中山于1917年 1923年两次征用为大元帅府 1917年9月1日 孙中山被选举为中华民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 领导护法运动与北洋军阀进行斗争 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 1923年3月 孙中山回到广州 又在此重建大元帅府 随后 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孙中山逝世后 大元帅府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中山纪念堂是一座钢架和混凝土结构的八角形建筑物 全部用地面积6公顷 建筑面积1 2万平方米 堂高47米 顶部是玻璃镶嵌的圆形大吊顶 正门前方有孙中山铜像 大门两侧草坪上耸立着一对华表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碑 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起义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 1911年4月27日 同盟会在广州举行起义 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过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位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 后将此地改名为 黄花岗 黄花即菊花 象征节烈 黄花岗墓园始建于1912年 孙中山书 浩气长存 四字镌于墓坊 烈士墓构筑在岗陵之上 纪功坊峙立墓后 墓道两旁苍松翠柏 烘托出满园黄花辉映碧血的庄严肃穆气氛 园内还建有八角亭 四方池 石桥等 建国后政府在墓园外筑起围墙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广州起义烈士碑 四 广州的风物特产 茶文化 饮凉茶是广州人常年的一个生活习惯 广州凉茶历史悠久 品种众多 如王老吉凉茶 黄振龙凉茶 廿四味凉茶等 广州人爱喝早茶 清晨一壶茶 不用找医家 饮茶是广州人一种社交方式 工艺美术 广州工艺美术品以 三雕 一彩 一绣 闻名 即象牙雕刻 红木雕刻 玉石雕刻 织金彩瓷 广州刺绣 象牙雕刻 是用象牙雕成的各种工艺品 广州牙雕始于晋代 在古代 象牙是尊贵的象征 被视为吉祥之物 只有贵族才可享有 牙雕制品有实用的器皿 烟嘴 牙签套等 但更多是装饰品 如首饰 花瓶 花鸟虫鱼等 其中以牙球最著名 现运用镂空技法 最多雕出60层象牙球 国际禁止象牙贸易后 牙雕生产只能依靠有限的库存维持 骨雕作为替代品发展起来 木雕不同于牙雕和玉雕一般是单成品 更多的是建筑和家具相结合 以前广东有钱人家都有红木家具 不但木料贵重 而且上面的花饰也相当考究 这是他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木雕一般装饰花板 檐板 屏门 家具 晚清时广东佛山 潮州木雕业兴盛 玉雕工艺源远流长 南越王墓中出土玉制品200多件 清代时广州玉石工艺店200多家 广东人对玉情有独钟 认为玉有辟邪消灾的功效 所以一般人家都愿购置收藏玉器 广州玉雕的材料来源于信宜 这里的玉称南方玉 呈半透明的草绿色 织金彩瓷 就是在各种白胎瓷器的釉上绘上金色花纹图案 仿佛锦缎上绣以色彩绚丽高雅华贵的万缕金丝 然后用低温焙烧而成 始于明代 吸收西方金胎烧珐琅的技法 西洋彩画的绘制 使用从景德镇运来瓷坯 乾隆年间逐步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19世纪初 广彩开始仿照中国缎锦纹样作瓷器装饰 且普遍用于各种瓷器 形成了近代广彩 织金彩瓷 的特点 广绣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民间刺绣工艺的总称 它与潮州刺绣合称粤绣 以构图匀称 色彩斑斓 极富装饰性著称 与湖南的湘绣 四川的蜀绣和江苏的苏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 粤绣始于唐朝 据史籍记载 唐代一个叫卢媚娘的14岁的广东姑娘在一幅一尺见方的丝绢上绣出一卷佛经 法华经 字体比粟米还小而且点划分明 明末到清朝中期是其繁荣时期 大量出口海外 清代由于粤剧的繁荣 粤绣工艺用于戏服制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