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升测试规范.doc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535809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升测试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温升测试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温升测试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 测试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描述了园林工具、电动工具产品在发热试验中的工作程序,用以确定产品各部件的温升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的允许值。2.0 适用范围:适用于符合标准要求的所有园林工具及电动工具产品。3.0 名词术语:热平衡 - 每隔前面已用的测试时间的10%的时间(但不少于5分钟)连续三次读数, 其变化少于1时样机所达到的热稳定状态. 4.0 参考文献 :EN/UL/CSA/GLOBE要求 5.0 职责: 实验室所有技术员及工程师6.0 测试设备:6.1 变频电源6.2 交直流电参数测量仪6.3 热电偶线(K型或J型)6.4 UL胶水和催化剂6.5 数据采集仪(安捷伦) 6.6 电机温升测试仪7.0 测试程序:7.1 温升测试前的条件。7.1.1 使用的所有设备都必须以一年为周期进行调校. 载有最后调校日期和调校周期的调校粘纸必须粘固在每一台仪器上.7.1.2 检查样机的完整性,零部件,配件,附件应齐全。7.1.3准备具有代表性的样机在温度232,湿度50RH90RH之内的环境温度下放置10H,至样机表面温度达到与室温平衡进行测试。7.2 温升测试前的准备。7.2.1 根据标准中对被测产品测试点位置的要求,把热电偶牢固粘接在被测产品各测量点部位的表面(除非标准另有规定选用其它热电偶外),并应确保连接至数据采集仪的热电偶设置与仪器操作规范的要求一致。 a、热电偶线:J型或K型 长度约1mm2mm,探头为碰焊,材料为铁 铜镍合金(J型),铬-硅,镍合金(K型) b、胶水,崔化剂(质量需保证,需有证可或能满足要求) c、对于工具类的产品通常需要布点的位置有: 电机绕组,炭刷,轴承(需要钻孔),电机外壳,开关,内部导线,把握手柄,电阻,电容,PCB,IC,外壳(出风口处)等 。 d、焊点:把探头紧贴在被测位置的比较恰当的点,打上一点胶水( 胶水不宜过多,能粘住即可) e、热电偶走线: 尽可能把机器内部的电线整齐,用高温胶带捆住,走边槽或电线槽 f、热电偶出线: 不得从进出风口或其它不安全处引出(尽可能走槽,没槽从外壳边挖一小孔出线) g、连接数据采集仪,检测各热电偶的状态是否正常,再检查环境温度是否稳定,等到环境温度稳定后才可以开始进行温升试验。 7.2.2 如果用电阻法测试被测产品定、转子线圈温度(温升)时,用导线连接被测产品定子线圈,作为数据采集仪的引线。转子一般是测试换向器的对角项位或侧角相位使作锥子在转子的对角相位的底部位置凿两个小眼,以便测量 。 a、感应电机直接定子绕组线圈引线。b、永磁电机直接测试转子。c、串激电机定、转子绕组皆测。d、定子引线,定子引线在装配好的机器中不得触及到带电或发热部件。引线不得从进出风口或其它不安全处引出(尽可能走线槽)。引线不可太长(只要能引出机壳方便测量即可)。e、转子测试采用对角相位或侧角相位。顶角相位测试中必须断开碳刷,侧角相位测试至少隔3片。(在换向器片数较少的情况下允许隔2片进行测试)7.2.3 根据被测产品功率,选择适用的测功机。装夹测试样品,使之与测功机输入轴连接,并确保测试样品的输出轴与测功机输入轴同轴同心。 7.2.4 检查数据采集仪反映的热电偶和定、转子线圈引线连接是否正常,确保各测试用记录连线连接良好。7.2.5 测量被测产品各温度测量点的室温值和测试室室温。如果用电阻法测量被测产品定、转子的温升,此时应测量定、转子线圈的冷态电阻,记录冷态电阻值和室温。7.2.6 被测产品在额定负载下运行至热平衡或其他规定的运行工作制运行,测量并记录额定电压、负载电流、输入功率、输出功率、转矩、转速等参数。7.3 调试负载7.3.1除被测产品在标准或其他要求中有明确规定的测试加载方式外(比如打草机,通过放线方式进行加载进行测试),一般测试按被测产品的额定转矩为加载方式。7.3.2根据测试需要和被测产品种类,设定测功机控制器或数据采集仪测试程序和数据记录方式等。7.4 测试与记录7.4.1被测产品以额定电压接通电源,并逐步加载到选定负载的额定值(按要求选择加载方式)。按照标准或其他要求,设备或设备的零部件应在正常负载条件下运行至热平衡状态或曲线走势明显平稳。7.4.2保持额定负载值运行,并监测各温度(温升)测量点热电偶反馈的数据,记录被测产品各点温度(温升)测量点的反馈值,测量和记录被测产品运行的电压、电流、输入功率、输出功率、转矩、转速。a、环境温度控制的稳定性: 观察环境温度曲线是否稳定,其波动幅度是否在有效幅度范围之内 。b、机器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如发现有声音、火花、振动或其它异常状态的发生,保存现有数据,停止试验,查看分析原因,并能尽快得到解决 。c、查看曲线图,观察各测试点的温度曲线变化状况是否合理,如有异常, 保存现有数据,停止试验,查 看分析原因,并能尽快得到解决。 d、测试开始后,人尽可能的少在测试周围走动,即使是查看数据是否正常,走动速度要慢且人体尽可能远离被测试机器,以免影响被测机器周围的环境温度。 7.4.3用电阻法测量被测产品定、转子温度(温升)的,还应在热电偶反馈数据稳定后,切断被测产品和测功机的电源,此时应尽快: a、把被测产品定子线圈的引出线接入电阻测量仪;b、用已与电阻测试仪相连的测量探棒与被测产品换向器上标记孔相接触;确保测量探棒与换向器标记孔接触良好、平稳。c、测量和记录被测产品定、转子线圈随时间变化的各电阻值。 d、测量电阻时测量与断开电源同时进行,测量电阻要选择最佳测量方式,包括坐姿,避免手出现抖动。数值测量显示时间不得超过15S。e、测量和记录被测产品定、转子线圈随时间变化的各电阻值。每5秒一组数据,一共取12组数据,进行推算温升值。7.4.4以被测产品额定电压的0.94倍和1.06倍的电压分别重复测试其温度,记录各测试数据。 直流产品分别运行2个满电的电池包后进行测试。电池包的更换间隔为30S。7.4.5按标准规定的热电偶法或电阻测量法计算要求,得出被测产品本次测试的实际温度(温升)试验值。7.4.6被测产品的各点试验温度(温升)值不得超过标准中规定的相对该产品绝缘等级的温度(温升)要求值。7.4.7计算公式:电阻法:t=(R2-R1)/R1*(K +t1)(t2-t1)注:R1:冷态电阻 R2:热态电阻 .t1:测试前室温 t2:测试后室温 K为绕阻的系数,铜线为234.5,铝线为225。 为了更准确的计算温升结果,在我们的电脑里面有专门的计算软件,我们只要把冷热态的温度、电阻值输入软件内就可以非常方便、快捷的计算出结果。7.5 测试判定7.5.1 测试中所有保护装置不应动作。7.5.2 温升值不得超过下面中的规定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