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等值线试题.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6457624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等值线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地理等值线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地理等值线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等值线试题一 选择题图1为我国西北某局部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12题。1图中P等值线的数值为( )A711米B712米C713米D714米2图示局部地貌可能是( )A风力侵蚀地貌 B风力堆积地貌C流水侵蚀地貌 D流水堆积地貌 图2为某地“全年逐日逐时平均气温(30年平均)的等温线图”。这种气候图与其它气候图相比较,更能反映与农林生产相关的气温分布实况。回答34题。3该地7月的月均温约为A10 B15 C20 D254 该地最可能属于下列哪种气候类型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草原气候图2 读图3完成56题5图中两条小河的流量相当。进入小镇的引水线最合理的是ABCD6小镇通过上述线路引水,由于过度引用河水将导致A甲河流域水土流失加剧 B甲河下游方向河段水量锐减C乙河下游方向河段净化能力下降 D乙河下游方向河段河水季节变化加大 读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 积温”图,完成710题7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点是 A东高西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北高南低 D南北高,中间低8图中四点,水热条件最好的是 A B C D 9图中我国境内最不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A泥石流 B地震 C台风 D滑坡 10与、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最接近的是A550km B600km C470km D300km右图是我国“512”汶川大地震烈度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1题。11引起这次地震的最主要原因是A印度洋板块向北移动B亚欧板块向北移动C太平洋板块向东移动D大西洋板块向东移动下图所示a、b、c、d、e为某地的等值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12若a、b、c、d、e为青海湖湖水等盐度线,且abcde,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的浮力最大 B、处有大量冰雪融水汇入 C、处有一大河注入 D、甲处有淡水泉涌出 13若a、b、c、d、e为等震线(破坏程度即烈度相等的 各点的连线)示意图,且abcdba,完成1518题。15如果该等值线为等高线,则( )。AOA、OB、OC可能有河流发育。B从甲到顶点O和从乙到O观测到的景观。一定相同。C该区域中肯定没有河流发育。D从地势上看,整体上表现为中间高四周低。16如果等值线为等温线,则 ( )。A从地形上看,该地可能为山地。B在地形上看,OA、OB、OC是山脊。C若该区域中心为城市,则甲地盛行西南风。D如果该等温线分布形态是非自然因素造成的,则其成因可能是人口稠密,生产和生活排放出大量热能造成的。17如果该等值线为等压线,则( )。 AOA、OB、OC为锋面BOA是冷锋,OB是暖锋CO为晴朗天气D如果该系统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可能会给我国沿海带来强风、暴雨天气18如果该等值线为等土地租金线,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OA、OB、OC可能是交通线BO处可能是中心商务区C甲处住宅一定是低级住宅区D图中显示影响土地租金因素主要有两个极地考察研究成为近年热点。读“南极地区等降水量线图”,据图回答1921题。19我国南极考察队经过对南级内陆冰盖的考察,确认了南极大陆冰盖的最高点(802200S,702111E),这一点位于我国南极长城站(621259S,585752W)的 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北方向20关于南极地区降水量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降水从内陆向沿海逐渐减少B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年降水量多于长城站地区C南极地区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地势高耸,常年为冷高压控制D南极地区的降水主要以对流雨为主21关于南极地区自然牲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淡水资源最集中的地区B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均气温低的原因之一是北极地区是海洋,南极地区是陆地C南极地区是地球上风力最大的地区D南极地区河流呈放射状分布读下图,回答2225题。22对上图所示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此图表示的是7月份 B此时蒙古高压势力正强C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 D该图东部地区正值少雨季节23澳大利亚有很多古老动植物的主要原因是 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气候炎热干燥 位于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两亿年前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立存在 长期以来自然条件比较单一,进化缓慢A B C D24澳大利亚大陆沙漠和半沙漠分布很广,主要原因是 A大陆地势很高,阻碍水汽深入大陆内部B大陆广大地区距海较远C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25当澳大利亚大陆上等温线大致向低纬方向凸出时 A全球正值一月前后B我国各地均是昼短夜长C南极大陆正值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D北印度洋海水大致自西向江流读右图(a.b.c代表图中等值线相应的数值),且abc,回答2628题。26若图中曲线为等风速线示意图,引起图中mn虚线处等风速线发生弯曲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山脉的阻挡 B防护林的阻挡 C峡谷的“狭管效应” D经过城市地区27若图中曲线为北半球近地面水平方向等压线分布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q线附近天气晴朗 B乙地盛行西南风C甲地风力比丙地风力小 D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与mn线这样的天气系统有关28若图中曲线为等温线,图示地区为纬度35附近,pq位于海洋,mn位于陆地,则此时下列现象中可信的是:A珠江口易出现咸潮 B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昼短夜长C我国华北地区地下潜水位达到一年中最高D. 亚欧大陆正受印度低压控制下图为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回答2930题。29图例的数值关系是:A BC D不能确定30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首都东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 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 A B C D二 综合题31(22分)读下图“甲.乙两地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甲、乙两图所示主要地形区的名称是什么?它们在地形上有哪些相似之处?(6分)(2)甲图半岛西侧近海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分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优势。(8分)(3)乙图所在国能源资源中较为丰富的是 。(2分)(4)甲.乙两图所示主要国家均为我国重要的 (矿产)进口地区,请分别写出该种矿产海运至我国的最近线路必须经过的“咽喉要地”名称。(6分)32(18分)我国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对下图A所示地区进行长期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不断地对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图A(1)通过对上图所示地区西北部某处的研究,发现该处某季节的气温分布呈现下图B所示的特点,并且在图示季节中甲地的降水量往往比附近的乙地和丙地少很多。(10分)图B 要描述该处等温线分布的特点。(6分) 分析在图示季节中甲地的降水量往往比附近的乙地和丙地少很多的原因。(4分) (2)下图中的等值线是图A中D城市周围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则此等值线最有可能表示( )(2分) A等高线,单位米 B年等太阳辐射量线,单位焦耳C年雾日数等值线,单位日 D7月均温等温线,单位C (3)从图中等值线的数值特征看,D城市及其周围地区形成一个高值区,简述该高值区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高三地理等值线试题答题卷班级 姓名 座位号 一 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 综合题31、(1)甲 、 乙 相似之处 。 (2) 农业地域类型是 ,区位优势 。(3) 。 (4) (矿产) , 甲 乙 32、(1) 特点。 。 原因。(4分) 。 (2) ( ) (3) 原因。 。 高三地理等值线试题1-5 CABAD 6-10 CBDCC 11-15 ADADD 16-20 DCCAC 21-25 DBBDD 26-30 CDAAC31、(22分)(1)甲图为德干高原(2分),乙图为巴西高原(2分)。两高原均为地势较低.起伏较和缓的古老高原。(2分)(2)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2分)区位优势: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五选三,每条2分)(3)水能。(4)铁矿石;马六甲海峡. 巴拿马运河。(6分)32(18分)(1) (10分)等温线北段大致呈南北走向,南段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或等温线大致平行,中间向西弯曲);(2分) 分布较密集;(2分) 自西向东气温较高区与气温较低区相间分布。(2分) 乙地和丙地都处于西南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2分) 甲地位于西南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2分) (2) (2分)C(3) (6分) 地处河流汇合处,水汽来源丰富,空气湿度大;(2分) 地形崎岖,风速小;(2分) 夜晚周围山地冷空气下滑,近地面空气降温幅度大,水汽容易凝结(2分); 工业发达,空气中烟尘微粒多,为雾的形成提供了凝结核。(2分)(要求写出其中3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