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 第二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专题一 单文精练一 传统文化进校园(含解析).docx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434130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 第二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专题一 单文精练一 传统文化进校园(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 第二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专题一 单文精练一 传统文化进校园(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 第二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专题一 单文精练一 传统文化进校园(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文精练一传统文化进校园(2019大同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材料一: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1035所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以下简称“传承学校”)。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传承学校创建活动,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参与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的过程中,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自信。第二批传承学校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实现了31个省(区、市)全覆盖,实现了城区、镇区和乡村学校的全覆盖。二是传承项目种类丰富。各地各校依托当地人文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充分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培育传承项目,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传承项目包括戏曲、书法(篆刻)、民族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族民间音乐、民族民间舞蹈等多种类型,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比近55%。三是凸显育人特质。传承学校以教育教学为基础,积极探索开发校本课程。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采取专兼职教师结合,聘请社会艺术工作者、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开展传承项目教育教学活动。以辐射带动为拓展,既要带动周边学校,又要辐射社区文化建设。以成果展示为助推,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摘自2018年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有删改)材料二:某杂志社进行了一次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下: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教师眼里导致活动开展困难的因素材料三: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然而,轰轰烈烈的活动之后,不少学校发现,师资缺、涵养浅,不系统,课时紧、不持久,家校分成为实践中几乎所有学校都要面对的问题。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是最现场,课堂是主阵地,教师是基础。“教师本身的素养、人文价值,学术专业水平和教书育人的精神非常重要。仅从这三个方面来说,我们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仍很欠缺。”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袁济喜看来,教师数量不足、内涵不够使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难以展开。“当前,传统文化进校园以一种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开展,是对现有教育体制的有益补充,应该充分肯定这种进步。”在袁济喜看来,当下主要是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要与现在的西式教育体系融合还需要一个过程。(摘自2016年12月17日中国教育报,有删改)材料四:传统文化进校园更多的是一种熏陶和感染,校园文化要有活动设计方案,扩大师生参与度。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不是比赛拿奖,少数特长生参加的活动虽然有“看点”,但受众面不广,要提供给更多学生锻炼成长的机会和平台。从学理上而言,文化有“道”与“术”两个层面。“道”是理念,是文化的内核、本质;“术”是形式、方法。“道”承载的是价值观体系,抽去“道”,文化将成为没有生命的空壳。两者孰轻孰重,毋庸赘言。因此,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是简单地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来“堆积”,不能仅仅停留在活动层面,而要不断挖掘校园文体活动的思想内涵。校园文化其实也是一种和谐文化,和谐能激活教育的潜力,成为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正能量。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弱势”问题,要整合现有教材,结合师生需求,进行板块式的专题教育,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真正实现课程育人。当前,“互联网”浪潮如火如荼,要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来弥补师资不足的“短板”。(摘自2017年12月6日中国教育报,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批传承学校覆盖了31个省(区、市),传承项目种类丰富,其中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比近55%。B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是最现场,教师本身的素养、学术专业水平和教书育人的精神都影响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成效。C被调查教师普遍认为课程设置是导致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困难的主要障碍,而袁济喜教授则认为师资力量不足、内涵不够才是主要问题。D文化有“道”与“术”两个层面,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是要在活动层面开展文体活动,而是要不断挖掘文体活动的思想内涵。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戏曲、书法、传统手工技艺等进校园是传统文化进校园,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也是传统文化进校园。B虽然近年来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但调查显示,比较了解传统文化的教师不足40%,这有可能成为制约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个因素。C当前传统文化进校园主要以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开展,虽然值得肯定,但不如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方式好。D传统文化进校园更多的是一种熏陶和感染,开展具有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3第三、四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这两则材料谈谈你认为有效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应采取哪些措施。答: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戏曲、书法(篆刻)、传统手工技艺、民族民间音乐等进校园是传统文化进校园,在学校中构建一种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也是传统文化进校园。B虽然属于理念及文化的内核、本质的“道”和属于形式、方法的“术”同属文化的一部分,但“道”承载的是价值观体系,和世道人心相关,比“术”更为重要。C近年来,虽然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遍地开花,但实践中很多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师资缺、涵养浅,碎片化、不系统等问题。D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不只是比赛拿奖,校园文化活动要提供给更多学生锻炼的机会和平台。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侧重介绍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目的,并分别介绍了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的特点。B材料二表明,比较了解传统文化的教师较少,这有可能成为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个瓶颈;被调查教师都认为,课程设置是导致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困难的主要障碍。C材料三认为,当前传统文化进校园主要以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开展,其具体表现形式是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D材料三侧重顶层设计,强调要从师资培训和课程体系的角度落实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有序推进中华优秀文化艺术教育。3如何提高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成效?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看法。答:答案精析第一组1D“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是要在活动层面开展文体活动”错,原文是“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是简单地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来堆积,不能仅仅停留在活动层面”。2C“不如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方式好”错,“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方式”是“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的具体表现形式。3(1)材料三侧重顶层设计与基层实施之间的差距,强调要从师资和课程的角度落实传统文化教育。材料四侧重基层落实,主要论述如何开展好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2)课程方面:整合现有教材,开发有高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展师生参与度高且具有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活动。师资方面:采用专兼职教师结合的办法,聘请专人开展传承项目教育教学活动,利用网络优秀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弥补师资不足的“短板”。第二组1D“不只是”曲解文意。2A“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偷换概念,张冠李戴,原文是“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传承学校创建活动”;“并分别介绍了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的特点”曲解文意。3思想理念方面:要“道”“术”并重,找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心和支撑点,大力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课程设置方面:整合现有教材,开发校本课程,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进行板块式的专题教育,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师资培养方面:采取专兼职教师结合的办法,聘请专人开展传承项目教育教学活动。资金保障方面:筹集专项资金,利用网络资源,以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实现传统文化“入脑入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