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第四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课前自测诊断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420976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第四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课前自测诊断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第四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课前自测诊断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第四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课前自测诊断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万有引力与航天考点一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1.考查卫星运行及天体质量的计算多选仅根据万有引力常数G和下面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质量M的是()A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1及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1B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C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2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2D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速度v和运行周期T解析:选AD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m2R1,已知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1及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1,则可以求出中心天体地球的质量,故A正确;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T24 h,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Rh),可得地球质量:M(Rh)3,因不知道地球半径,无法求出地球质量,故B错误;利用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2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2可以求出太阳的质量,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故C错误;利用公式m2r及公式m可求出中心天体地球的质量,故D正确。2考查天体密度的计算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0,在赤道的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地球的密度为()A.B.C.D.解析:选B根据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解题。物体在地球的两极时,mg0G,物体在赤道上时,mgm2RG,以上两式联立解得地球的密度。故选项B正确,选项A、C、D错误。3考查天体密度的计算与比较“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等多个部分组成。探测器预计在2019年发射升空,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从月球起飞,返回地球,带回约2 kg月球样品。某同学从网上得到一些信息,如表中数据所示,请根据题意,判断地球和月球的密度之比为()月球半径R0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0地球和月球的半径之比4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6A.B.C4D6解析:选B在地球表面,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则有Gmg,解得M,故密度为,同理,月球的密度为0,故地球和月球的密度之比为6,选项B正确。4考查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与运动规律的综合据美国宇航局消息,在距离地球40光年的地方发现了三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假设某天我们可以穿越空间到达某一类地行星,测得以初速度10 m/s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可到达的最大高度只有1 m,而其球体半径只有地球的一半,则其平均密度和地球的平均密度之比为(取地球重力加速度g10 m/s2)()A52B25C110D101解析:选D根据h和g可得,M,即R3,所以行星平均密度,在地球表面以初速度10 m/s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可到达的最大高度h地5 m。据此可得,该类地行星和地球的平均密度之比为101,选项D正确。考点二卫星运行参量的比较5.考查利用开普勒定律比较不同轨道卫星的周期如图所示,A、B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两颗卫星,A、B两卫星与地心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之比为k,不计A、B两卫星之间的引力,则A、B两卫星的周期之比为()Ak3Bk2CkDk解析:选A设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周期为T,则在t时间内与地心连线扫过的面积为Sr2,即k,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联立解得k3,A正确。6考查圆轨道、椭圆轨道卫星及运行参量的比较据外媒综合报道,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2018年3月14日去世,享年76岁。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向人类揭示了宇宙和黑洞的奥秘。高中生对黑洞的了解为光速是在星球(黑洞)上的第二宇宙速度。对于普通星球,如地球,光速仍远远大于其宇宙速度。现对于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分析,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P点是轨道上的近地点,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则()A卫星在同步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7.9 km/sB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必定大于第二宇宙速度11.2 km/sC在轨道上,卫星在P点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7.9 km/sD在轨道上,卫星在Q点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7.9 km/s解析:选C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轨道的线速度,根据Gm可知v,故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所以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A错误;该卫星为地球的卫星,所以发射速度小于第二宇宙速度,B错误;P点为近地轨道上的一点,但要从近地轨道变轨到轨道,则需要在P点加速,所以P点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正确;在Q点要从轨道变轨到轨道,则需要在Q点加速,即轨道上经过Q点的速度大于轨道上经过Q点的速度,而轨道上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在轨道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D错误。7考查赤道上的物体与轨道卫星状态参量的比较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二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该卫星为近地轨道卫星,轨迹可视为半径与地球半径相等的圆。卫星在运行过程中,与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相比较()A卫星的线速度较大B卫星的周期较长C卫星的角速度较小D卫星的向心加速度较小解析:选A卫星为近地轨道卫星,则其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大的运行速度,周期小于自转周期,角速度大于自转角速度,故A正确,B、C错误;卫星由万有引力产生加速度,而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合力小于万有引力,则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物体,故D错误。8考查卫星运动加速度与地球赤道上物体自转向心加速度大小的比较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440 km,远地点高度约为2 060 km;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35 786 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设“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加速度为a1,“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a2,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3,则a1、a2、a3的大小关系为()Aa2a1a3Ba3a2a1Ca3a1a2Da1a2a3解析:选D“东方红二号”地球同步卫星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由a2r可知,a2a3;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a,“东方红一号”的轨道半径小于“东方红二号”的轨道半径,所以有:a1a2,所以有:a1a2a3,故A、B、C错误,D正确。考点三卫星变轨问题9.考查卫星变轨前后状态参量的比较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某中学的科技小组设想嫦娥四号的登月轨道方案如图所示,环月轨道为圆形轨道,环月轨道为椭圆轨道,远月点记为P点,近月点记为Q点(图中未标出)。减速下降阶段速度很小能安全着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四号在环月轨道上的运动速度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B嫦娥四号在轨道上由Q到P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加C嫦娥四号在轨道上通过P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上通过P点的加速度D嫦娥四号在环月轨道上的运行周期小于在轨道上的运行周期解析:选A第一宇宙速度是星球的近地轨道环绕速度,是最大环绕速度,故嫦娥四号在环月轨道上的速度小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A正确;在轨道上由Q到P,只有万有引力做功,故机械能不变,B错误;根据Gma可得a,在同一点轨道半径相同,所以向心加速度相同,C错误;在轨道上半径大于在轨道上的半长轴,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k可知在轨道上的运行周期大于在轨道上的运行周期,D错误。10考查卫星变轨与同步卫星的综合问题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则()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等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C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速率小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率解析:选D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得v,可知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速率越小,所以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小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故A错误;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r2,得,则轨道半径大的角速度小,所以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故B错误;卫星运行时只受万有引力,由Gma得:加速度a,则知在同一地点,卫星的加速度相等,故C错误;从轨道1到轨道2,卫星在Q点是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要实现这个运动必须使卫星加速,使其所需向心力大于万有引力,所以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速率小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率,故D正确。11考查飞船的起飞与返回多选据印度时报报道,目前,印度政府2017年电子预算文件显示,火星登陆计划暂定于20212022年。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登陆火星,建立基地。用运载飞船给火星基地进行补给,就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其中一种设想的补给方法:补给飞船从地球起飞,到达月球基地后,卸下部分补给品。再从月球起飞,飞抵火星。在到达火星近地轨道后,“空投补给品”,补给飞船在不着陆的情况下完成作业,返回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补给飞船从月球起飞时的发射速度要达到7.9 km/sB“空投补给品”要给补给品减速C补给飞船不在火星上着陆原因是为了节省能量D补给飞船卸下部分补给品后,因为受到的万有引力减小,所以要做离心运动解析:选BC月球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都小于地球,补给飞船从月球起飞时的发射速度不用达到7.9 km/s,选项A错误;从高轨道变轨到低轨道,需要减速,所以“空投补给品”要给补给品减速,选项B正确;补给飞船不在火星上着陆,可以节省因发射而耗费的能量,选项C正确;补给飞船卸下部分补给品后,仍做圆周运动,选项D错误。12考查飞船的变轨与对接多选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在科技人员精准控制下,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经过多次变轨,于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对接环接触,在按程序顺利完成一系列技术动作后,对接成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处于同一个轨道高度时,神舟十一号加速就能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B神舟十一号应从低轨道上加速,才能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C神舟十一号经多次变轨,从低轨道到高轨道过程中机械能不变D天宫二号运行较长时间后,由于受稀薄大气阻力的作用,轨道高度会降低解析:选BD当神舟十一号从低轨道加速时,由于速度增大,故将向高轨道运动,所以神舟十一号为了追上天宫二号,只能从低轨道上加速,故A错误,B正确;神舟十一号经多次变轨,从低轨道到高轨道过程中机械能增大,故C错误;由于阻力作用,飞船的速度将减小,所以有Gm,飞船将做近心运动,即轨道高度将要下降,故D正确。考点四宇宙双星及多星系统模型13.考查宇宙双星系统模型多选经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双星系统”。“双星系统”由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每个恒星的半径远小于两个星体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如图所示,两颗星球组成的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O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为L,质量之比为m1m232。则可知()Am1、m2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23Bm1、m2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32Cm1、m2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之比为11Dm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解析:选AC双星系统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角速度大小相等,向心力大小相等,有:m1r12m2r22,则。因为r1r2L,则r1L,r2L。根据vr,知v1v2r1r223。故A、C正确,B、D错误。14考查宇宙三星系统问题多选宇宙中有这样一种三星系统,系统由两个质量为m的小星体和一个质量为M的大星体组成,两个小星体围绕大星体在同一圆形轨道上运行,轨道半径为r。关于该三星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稳定运行的情况下,大星体提供两小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B在稳定运行的情况下,大星体应在小星体轨道中心,两小星体在大星体相对的两侧C小星体运行的周期为TD大星体运行的周期为T解析:选BC该三星系统应该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两小星体在大星体相对的两侧,只有这样才能使某一小星体受到大星体和另一小星体的引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Gmr2,解得小星体运行的周期T,大星体静止于小星体轨道中心,故B、C正确。15考查宇宙双星系统及其演变过程多选某国际研究小组观测到了一组双星系统,它们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双星系统中质量较小的星体能“吸食”质量较大的星体的表面物质,达到质量转移的目的。根据大爆炸宇宙学可知,双星间的距离在缓慢增大,假设星体的轨道近似为圆,则在该过程中()A双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断减小B双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断增大C质量较大的星体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减小D质量较大的星体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增大解析:选AD设质量较小的星体质量为m1,轨道半径为r1,质量较大的星体质量为m2,轨道半径为r2。双星间的距离为L。转移的质量为m。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对m1:G(m1m)2r1对m2:G(m2m)2r2由得: ,总质量m1m2不变,两者距离L增大,则角速度变小,故A正确、B错误。由式可得r2,把的值代入得:r2L,因为L增大,故r2增大,即质量较大的星体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增大,故C错误、D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