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探究与演练(十四)学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416068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探究与演练(十四)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探究与演练(十四)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探究与演练(十四)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探究与演练(十四) 构体系理线索 新选考新命题热考视角演练视角一历史趋势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从“师夷长技”到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演变精要点拨 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器物”、制度到思想文化层次的历程。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君主立宪制;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演练1 学者姜义华形容中国近代的思想史为“理性缺位的启蒙”,其实,之所以理性缺位,是因为中国近代一直有一个永恒而急切的任务,那就是()A.实业救国 B.民主共和C.民族独立 D.马克思主义解析只有民族独立是贯穿近代始终的,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在19世纪末出现,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初才进入中国的,A、B、D均排除。答案C视角二知识主干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演练2 有学者说:这场运动“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这场运动是指()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解析由材料“辛亥革命后”,可排除A、B项;“对文化传统”的理性批判,可判断是新文化运动,故C项正确。答案C视角三主流价值观一切从实际出发精要点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思想核心。演练3 “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为此,他做出的选择是()A.只依靠农民阶级进行革命B.发动国民革命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开展社会主义革命解析材料反映了毛泽东没有照搬苏联革命道路的模式,走一条不同于苏联“城市暴动”的道路,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答案C视角四史学方法依据史料推导结论精要点拨 依据史料推导历史结论,理清史料史论间的逻辑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要求,近年在历史考查中多有涉及。演练4 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下表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材料结论鸦片战争后,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条件江南制造总局和发昌机器厂都是官办企业二战期间,我国工业快速发展重工业暂时摆脱了列强控制同盟会的民报和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对封建文化进行了系统批判A. B.C. D.解析鸦片战争后,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推动了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同时外商企业的丰厚利润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故正确,与题目要求不符;发昌机器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错误,符合题目要求;二战期间我国工业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而发展艰难,故错误,符合题目要求;维新派和革命派对封建文化都没有进行系统批判,故错误,符合题目要求。故选D项。答案D选考对接突破考法1综合认识文学与思想的联系【例1】 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中提到:“为什么改革思想,一定要牵涉到文学上?这因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下列说法最能佐证其观点的是()A.新文化运动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B.元曲反映了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C.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D.神曲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对仁爱与友谊的歌颂方法突破 从材料中“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可想到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及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以及历代文学的思想特色等。解析本题强调“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B项是“文化”反映;C项与“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不符;D项与史实不符。故选A项。答案A考法2考查对新文化运动的现象的认识【例2】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时,以为可以轰动一时,但是第一年,并不如所想象,销行无多,每期仅印一千份。1917年起,为数渐增,日后达一万五千份,大专学校及中学生争先购阅,才算真正轰动一时。”下列各项中与此变化无关的是()A.深入地批判儒家思想B.北洋政府的高压统治C.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D.五四运动的广泛影响方法突破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难度不大。从关键时间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解析材料所给信息为新文化运动中的现象,1915年到1917年杂志销行的变化,A、B、C符合材料,五四运动为1919年,不符合材料信息。答案D考法3考查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涵【例3】 “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故于政治之精神,执共和主义。夫共和主义岂平手而可得?余以此一事而直有革命之责任者也。”这符合孙中山后来提出的()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 D.民本主义方法突破 本题考查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涵。从材料“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到“革命之责任”可知此符合民权主义。解析民族主义即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与“共和主义”不符,故A项错误;民权主义,指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民生主义,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民本主义不属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思想主张,故D项错误。答案B考法4考查史学常识中的历史认识【例4】 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方法突破 解答本题需理清“重大变化”:校勘古籍到寻求经世之道,“边患”到研究边疆地理等。解析材料反映出道光年间,面临国势日衰、内忧外患,一些知识分子开始面向社会现实,关注世界,寻求经世之道,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古人史学研究内容和方向发生的变化,并没有体现研究方法的改变,B项错误。C项“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只是材料中晚清史学研究三大变化之一,片面。文字狱盛于清初,在乾隆晚年结束,D项错误。答案A考法5综合考查新文化运动与儒学发展【例5】 (2018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联考)儒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孔子)知道,古代传统的重建,并不仅仅是指外表上的同一。这里强调的是对永恒真理的温习,而不是对过去的模仿,孔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这些永恒的思想重放光芒。摘编自雅斯贝斯大哲学家材料二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赵清、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材料三关于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两种认识可供讨论:五四期间,当陈、胡高举“理性”大旗将国人从封建王国拉到“科学”、“民主”家园中来的时候,却不自觉地偏离“理性”精神而走向偏激一途,这反映出特定时空条件下主体文化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的崩溃所导致的民族文化走向上的偏离。也有学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不是历史和文化的中断,而是在“治国平天下”思想指引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传承。沈永刚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1)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对古代传统重建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为重建古代传统文化所做的工作。(2)根据材料二,归纳陈独秀反孔的理由。材料三中关于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影响的两种观点,你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联系材料二,请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只作选择不作分析说明者,不得分)答案(1)认识:重温真理而不简单模仿。工作:编订和整理了诗经等六经。(2)理由:阻碍思想文化自由发展,宣扬封建纲常等级学说。观点及说明:认同观点一。(特定的时空条件导致新文化运动走向上出现“偏离”。)从特定时空条件看,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借助西方启蒙思想激发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以挽救民族危亡;儒家思想根深蒂固,迫使资产阶级激进主义分子采取矫枉过正的手段,以求彻底变革思想;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力量,推动资产阶级激进主义分子提出更为激进的利益要求。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科学,全面否定儒家思想。认同观点二。(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新文化运动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传承。)从特定时空条件看,是在民族危机加深情况下,先进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继续探索;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等运动失败后,向西方学习的继续深化;从内容看,并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否定,而是对传统文化中维护封建制度等与现实不相适应部分的否定(如伦理纲常);是传统文人治国平天下理念(或社会责任感、实践精神)在新历史条件下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