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415146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I)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清朝小说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九回:“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挣了这钱大家分,死下来又没有个传宗接代的人,不知当初要留着这些钱何用。”与主人公如此感慨产生关联的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科举制 D. 郡县制2.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的政治特点“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其中“封建政治”是( )A. 分封制度B. 宗法世袭制度 C. 郡县制度 D. 封建社会制度3. 假如有一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位高官应是( )A.太尉 B.廷尉 C 丞相 D. 御史大夫4.北宋基本上解决了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矛盾,其主要措施有( )颁布推恩令 文官任州郡长官参知政事的设立 大部分赋税收入由中央掌控A. B. C. D. 5.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 唐朝的门下省 B. 宋朝的枢密院 C. 明朝的内阁 D. 清朝的军机处6.明太祖曾作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明太祖这样辛苦主要是因为他( )A 废除了丞相制度 B 设置了军机处C 扩大了六部权限 D 推行了行省制7.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说:“人民统治的优点首先在于它的最美好的声名而且一切意见均交由公民大会加以裁决。”材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A.人民主权B.法律至上C.轮番而治D.间接民主8.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说明十二铜表法()A.体现了成文法的进步意义 B.是人类史上最严峻的法律C.标志罗马法进入完备阶段 D.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9.英国是近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它“在保留传统的表象下,国王和议会交换了位置,一个人的专制让位于一批人的共同执政。”材料中所指的事件是( )A.光荣革命 B.查理一世上断头台 C.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D.建立共和国10.钱满素在美国掀翻: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中说:“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控制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作用,有能力延缓甚至阻止其他部门的行动”这一观点在1787年宪法中的表现不包括( )A. 国会对总统的行政有监督权 B. 总统内政外交必须对国会负责C. 总统任命大法官需国会同意 D. 大法官可以裁判总统行政违宪11.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最大政治特点是:(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C德意志政治家和议员地位低下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12美国独立战争后,最初实行“邦联制”,这种制度被被形象地比喻为“头脑听从四肢的怪物”。为了改变这种松散的状况,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 )A两党制 B君主专制C联制邦 D君主立宪制13.有人抱怨说,法国1875年宪法只有两条,第一条:总统具有一切权力;第二条:总统不经内阁批准不能行使任何权力。该观点认为法国()A.共和制确立历经曲折 B.内阁凌驾于总统之上C.议会制约总统的权力 D.内阁独掌国家行政权14.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土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了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该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15.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在当时的英国人看来,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中国自然经济的阻碍 B中国没能给予最惠国待遇C 中国人消费能力较低 D中国的对外通商口岸太少16.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A 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 B 英国实现了对中国的占领C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17.“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A 赔款2100万银元 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C 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18.有人评论义和团:“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材料认为义和团运动( )A 行动具有爱国和盲目双重性 B 革命任务始终是反侵略反封建C 参与者具有广泛性和全民族性 D 失败是中外势力联合剿杀所致19.某班设计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历史文献”“学习检测”等四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 )A 鸦片战争B 天国兴衰C 曾国藩D 天朝田亩制度20.“是役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面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材料中的“是役”指( )A甲午中日战争 B抗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第二次鸦片战争21下列口号中,全面反映了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罢课、罢工、罢市”22.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曾经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 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C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23.下列哪一条约突出地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4.张謇在张季子九录文录中说:“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下列最能印证此结论的是辛亥革命()A结束了封建制度 B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C完成了中国的近代化 D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2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通信、信教等自由;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和被选举等项权利”。这些规定()A使人民真正获得了自由民主B实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否定了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D确立了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26题38分,27题12分)26.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材料一所说的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分别指什么? (6分)清政府分别被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6分)这三次战争分别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材料二 列强的步步紧逼使曾经统一富强的中国山河破碎,我们看到了中华儿女的英勇、血性,然而反动卖国的清政府却签订了这样的条约内容“严禁中国人参加反帝斗争拆除北京至大沽口沿线炮台”(2) 材料二中条约内容出自近代史上哪一不平等条约,简述其恶劣影响。(4分)材料三 这中国大片江山是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使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益在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兑现不了。这就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 -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的色彩”,“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 “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与停滞对立”。 马克思中国纪事 1862年材料四 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农民阶级进行了怎样的斗争?(4分)根据材料三说明胡绳和马克思对该农民运动不同评价的依据是什么?(6分)(4)指出材料四反映的农民运动的特点。(2分)这两次农民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4分)27.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是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思想基础。阅读下列 材料:材料一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英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辛亥革命之前,中国一直是处于家天下的格局中每个王朝的合法性都建立在“天意”之上,国家的基础建立在民众对于最高统治者的威权崇拜在这种逻辑下,民众没有一种国家的认同归属感。金渡江辛亥革命与中国民族观念形成材料二历史上,中国人的民族观念一直以汉族为中心,华夏蛮夷间基本处于对峙状态。即便暂时由少数民族所统治也是希望“驱除鞑虏”。辛亥革命以后,这种狭隘的民族观念被“五族共和”所取代或者说,此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华民族的概念。金渡江辛亥革命与中国民族观念形成材料三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全球通史请回答:(1) 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普通民众面对英国侵略的态度(不得摘抄原句)及原因。(4分)(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辛亥革命在“五族共和”方面的政治实践。(4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这场运动”的名称及其在外交方面取得的斗争成果。(4分)临河三中xx第一学期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答案1-5 B A D B A 6-10 A A A A B 11-15 A C C D D 16-20 C B A B A 21-25 C C C D C 26.(1)答案: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6分)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或北京条约、马关条约(6分)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6分) (2)答案:辛丑条约;(2分)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均可)。(2分)(3)答案: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4分)胡绳: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的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3 分)马克思:利用宗教发动起义,没有先进理论作指导;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进取心减退,腐朽思想日益滋长,领导集团发生严重内讧;农民起义只是改朝换代的工具。(3分)(4)特点:反帝爱国性和盲目排外性。(2 分)原因: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或农民阶级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4 分)27.(1)态度:旁观者(或看客)。原因:民众缺乏国家的认同归属感。(4分)(2)政治实践: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4分)(3)名称:五四运动。斗争成果: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