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专用)2019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29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408159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专用)2019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29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福建专用)2019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29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福建专用)2019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29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时规范练29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2017年11月17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王沪宁在表彰大会上讲话指出:在新时代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重中之重是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和宣传阐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完全由市场主导把城市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A.B.C.D.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这对文艺工作者的启示是()增强辨别不同性质文化能力,自觉抵制落后腐朽文化坚持多元指导,推广多元文化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A.B.C.D.3.2017年12月2日是“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为“尊法守规明礼、安全文明出行”。这种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主题活动,使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的公众认知度不断提升,带动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推动机动车路口主动礼让制度化、常态化。这项活动()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可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是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体现,能够培育文明风尚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文明素养表明加强公民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A.B.C.D.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我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体现了先进文化性质和前进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A.B.C.D.5.微公益强调全民参与并创造价值,它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自上而下的大众性、草根性、迅速传播性,实现了公益的平民化、常态化,不仅推动了平民公益事业的发展,更传递了一种人人公益的理念。提倡和弘扬微公益()是培育文明风尚的需要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和成才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A.B.C.D.6.农产品滞销正需被“带走”,求扩散;“爱心书屋”为山区孩子捐书倡议,求转发。如今,这种以网络为载体的微公益展现出强大的力量,为人们带来“人人皆可公益”的新体验。这种“微公益”()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了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能使我们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A.B.C.D.7.近年来,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和文化贸易统筹发展,文化“走出去”力度空前加大、成果非常丰硕,国家形象显著提升。由此可见()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们坚持文化自信是有充分理由的文化软实力是由文化传播决定的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A.B.C.D.8.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普遍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教育、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这一做法()是我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加快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有益探索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A.B.C.D.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材料二济南市某校高二(1)班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时,就我国实现“文化强国梦”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甲同学认为,我国有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积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立足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同时我们要积极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乙同学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人人有责,我们要积极响应,提升素质。丙同学认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所学知识,谈谈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观点对我们如何实现文化强国梦的启示。(2)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导学号45490038参考答案课时规范练29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A本题可采用排除法。由市场主导的观点错误,排除;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新人,故错误,正确答案为A项。2.D的观点是对公民的要求,排除;指导思想是一元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排除。3.C说法错误,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符合题意,“全国交通安全日”是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体现,能使公众认知度不断提升,带动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交通安全问题,能够培育文明风尚,也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文明素养;与题意不符。4.C思想道德建设不起决定作用,排除;思想道德修养提供的是精神动力,科学文化修养提供的是智力支持,排除。5.B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和成才的必由之路,应排除;微公益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无关,与题意无关。6.C不符合题意,“微公益”与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无关;符合题意,“微公益”丰富了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两个修养之间的关系。故本题选C项。7.A材料中,我国文化“走出去”,而且成果丰硕,国家形象提升,可以看出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们可以坚持文化自信;表述错误,文化是由经济、政治决定的;材料也没有体现出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排除。所以正确答案选A项。8.A不符合题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是我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符合题意,建成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不符合题意,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不是文化产业而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符合题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公益性文化权益。故本题选A项。9.答案 (1)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每个公民都要自觉承担文化复兴使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