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 (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402199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 (I)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说明:1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笔或碳素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计分。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若要求粘贴条形码,请按照要求粘贴。2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第卷 阅读题(72分)一、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微文化”与“被碎片化” 刘阳美国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曾大声疾呼要对电视保持警惕,倘若他看到今天的媒体变迁状况,或许会将矛头调转,指向比电视更小的屏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而他所担忧的过分依赖技术来追求最高效率对文化积淀的侵蚀,用于阐释眼下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会更恰如其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智能手机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消费文化的主要载体,我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微博,在生活节奏极快的现代社会,已成为人们在无数个碎片化的闲暇时间里获取信息和表达自我最便捷的方式。正是在微博热的点化下,一系列以微著称的文化消费形式应运而生字数不超过140字的微小说、对话不超过140字的微访谈、时间不超过300秒的微电影在拥有无限空间和容量的数字化世界里,它们如无数个碎片向我们袭来,充塞着所有时间。“微博了一年,没怎么看电视,把放那儿的时间变成了刷屏,觉得时间被浪费,其实是换了个地方挥霍而已。”电影导演何平在自己微博上抒发的这番感慨,或许正好说出了我们面对微文化时隐约的焦虑。1971年,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对现代人的注意力匮乏症做出了最好的诊断:信息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信息的聚敛必然意味着注意力匮乏。在海量的微文化产品面前,人们的种种欲罢不能,恰好印证了这个观点,在适应了140个字的阅读之后,许多人很难再捡起一部几百页的书本;在习惯了不超过几百秒的电影之后,要在影院里看一场两三个小时的电影会变得如坐针毡。当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被多如牛毛的微文化产品肢解时,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欣赏一场演出,甚至直面内心的冥想与沉思,都变成了奢侈的事。微文化产品的另一个副作用是逻辑思维的被碎片化导致的思维能力弱化。虽然文化产品的思想文化含量并非取决于其规模或篇幅的大小,但以微文化产品如此迷你的体量,要承载起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却几乎是不可能的。当我们陶醉于它带来的短暂快感时,很难再就某一人、某一事进行一探到底的研究和追问。于是,完整的、有纵深感的知识体系也就难以形成,系统的、层层递进的逻辑思维也便搁于浅滩。对于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来说,这样的文化产品即使再多,也只是如细沙堆积。而探求与追问精神的缺失,则会最终将我们引入迷失自我的无限苍茫。上世纪早期,英国文学家奥尔德斯赫胥黎在其著作重访美丽新世界里,对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而感到忧心忡忡,真理淹没于无聊烦琐的世事,人们毁于他们热爱的东西。这则来自上个世纪的箴言,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用微文化消费代替无所事事固然是种进步,但如果它变成阻碍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桎梏,则应引起我们的反思。从没有时间到更没有时间,从碎片化到被碎片化,这是一个颇有些尴尬的冷笑话。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不属于本文所说的微文化的一项是( )3分A字数较少的文字作品,如字数不超过140字的微博、字数不超过140字的微小说等。B时间较短的音像作品,如时间不超过300秒的微电影、手机电话中的音乐彩铃等。C篇幅较短的宣传作品,如墙上只有24字的宣传标语、电视中插播的商品宣传广告等。D字数较少的新闻作品,如对话不超过140字的微访谈、手机信息中的新闻短讯等。2关于被碎片化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现代社会,因微文化的产生和流行导致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原本连续的大块的时间被肢解成无数个碎片。B微文化产品越来越多,人们的注意力也被肢解为碎片,都没有耐心读书,甚至没有耐心去冥想与沉思。C微文化产品使人的逻辑思维被碎片化,从而导致思维能力弱化,很难再就某一人、某一事进行彻底的研究和追问。D在微文化产品流行的时代,如果把被碎片化内容都拼接起来,那么就可以形成完整的、有纵深感的知识体系。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A尼尔波兹曼大声疾呼要对电视保持警惕,是因为他担心电视技术的发展会对人类的文化积淀产生负面的影响。B电影导演何平认为玩微博比看电视更浪费时间,他的感慨其实也代表了许多人面对微文化时的焦虑。C赫伯特西蒙认为,现代人的注意力之所以匮乏,是因为现代社会信息量非常大,人们不得不时时接收信息。D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人们会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这正是奥尔德斯赫胥黎感到忧心忡忡的原因2、 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米的恩典在所有的汉字当中,我最敬重的一个字,是“米”。甲骨文中,“米”字像琐碎纵横的米粒,典型的一个象形字。说文解字曰:“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意思是,米是谷物和其他植物去壳后的籽实。断奶之后,我们开始要吃饭了。民以食为天,说明吃饭是天大的事。多少年以来,中国人见面都要问候一句:“吃了吗?”难怪古代的圣人早就明察:仓廪实而知礼节。吃饭要靠天,更要靠地。没有谁能够管得了天,但是,地,却是被人牢牢控制住了。在中国的传统中,土地是万有之源,万物都从中孕育化生。易经云:“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安土便能乐业,就会诞生故乡,同时,还象征着淳朴的道德选择与坚守的精神意志。土地联系着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生,而其中的媒介与命脉,即是白花花香喷喷的米。一切财富与权力,最终,都可以通过米来衡量与转化,以“石”计量。广义的“米”,包括稻米、高粱、玉米、小米、黄米等等,一般而言,主要指稻米,即大米。在南方,稻田随处可见,甚至在陡斜的山坡上,也被开垦出一圈一圈的梯田。在雾气中,在月光下,那些成片的梯田,像大地的行为艺术,在视觉上极为震撼,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上世纪八十年代,母亲带我去粮店买米,揣着一册购粮本。彼时,每个人的粮食,都是一个定数,有钱也多买不到一两。卖米的工作人员常常带着居高临下的目光,我们则像是等待赈济的灾民,需要他们来拯救。我突发恐惧:要是哪天他们关门不卖米了,我们又怎么办?幸好,某一天,人们又做起了交易,在农贸市场,大米开始自由流通,只要有钱,想买多少买多少。望着那些被解放了的大米,我觉得生活才真正开始。吃饱饭后,人性苏醒了。接着,我们各式各样的欲望,日益膨胀。不知不觉之间,人们见面,不再问候吃饭,而是关心挣钱发财。很快,米的命运也发生了变迁,它们被包装进入超市。在某种意义上,这时候的米,面目全非,与土地紧密的关系已经断裂。顾客从一袋米中,看不到四季的替换,闻不着泥巴、雨水和阳光的气味,也无视农夫的喘息与农妇的忧伤。可怜的米,被抽象成了一种消费符号。每次不得不去超市,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我都在猜想:假如苏格拉底看到这一切,不知还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在两千多年前,他就对物质消费不屑一顾:“我们的需要越少,就越接近神。别人为食而生,我为生而食。”也就是,对于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来说,他只需要粮食即可生存,生活更重要的是精神与理性。许是因为苏格拉底的提醒,我开始尽量少去超市,实在要去,也要扪心自问一番:是不是因为听从了大米的召唤?我越来越相信:过度的物质消费,是一种恶习,甚至,是对人类独立于物质的高贵精神的冒犯。每一粒大米,无论是干瘪的还是饱满的,一起经历了四季的轮回,演绎了生命的涅槃,见证过土地的馈赠,追逐过阳光雨露,都领受了人的安抚和神的祝福。在此意义上,它们都是平等的,都有权利进入人的胃,化为人的血肉与精气。联想到米的“远亲”麦子。西方人眼中的麦子具有神性,因为麦子经过“施洗”已经脱胎换骨,变成了有信仰的面包,荣升为基督的圣餐。我想,倘若真有神灵可以降福于诸般良善与恩惠、纯洁与正义,那么它可以启示麦子,同样也能祝福大米。粮食是至善至美的对象,敬畏粮食,就是遵守心灵的律法,可以凭此找回自我,梳结人与大地的伦理,并抵达感恩的故乡。从一粒大米的恩典中,我领受了永恒的充实与安宁。4.文章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4分)5.综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恩典”的内涵。(6分)6.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6分)三、古代诗文阅读。(47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翁正春,字兆震,侯官人。万历二十年,擢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少詹事。三十八年十一月,日有食,正春极言阙失,不报。明年秋,万寿节,正春献八箴,曰:清君心,遵祖制,振国纪,信臣僚,宝贤才,谨财用,恤民命,重边防。帝不省。王贵妃薨,久不卜葬,正春以为言。命偕中官往择地,得吉。中官难以烦费,正春勃然曰:“贵妃诞育元良,奈何以天下俭之?”奏上,报可。琉球中山王遣使入贡,正春言:“中山已入于倭,今使臣多倭人,贡物多倭器,绝之,便矣;否,亦宜诏福建抚臣量留土物,毋俾入朝。”帝是之。四十年,进士邹之麟分校乡试,私举子童学贤,为御史马孟祯等所发。正春议黜学贤,谪之麟,而不及主考官。给事中赵兴邦、亓诗教因劾正春徇私。正春求去,不许。顷之,言官发韩敬科场事,正春坐敬不谨,敬党大恨。诗教复劾正春,正春疏辩,益求去。帝虽慰留,然自是不安其位。寻改吏部,掌詹事府,以侍养归。天启元年,起礼部尚书,协理詹事府事。抗论忤魏忠贤,被旨谯责。明年,御史赵胤昌希指劾之,正春再疏乞归。帝以正春尝为皇祖讲官,特加太子少保,赐敕驰传,异数也。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十六)【注】万寿节:皇帝诞辰日。元良:太子的代称。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B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C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D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箴,古代以告诫规劝为主的一种文体,如箴铭,是古代常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用于规戒、褒赞的韵文。B薨,就是死的意思,是诸侯以及王公死时的专用字,也可以用于妃嫔和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C乡试是古代科举中的中央考试,考生以举人身份参加,一般在春天举行,又叫“春闱”或“礼闱”。D驰传,指驾传车急行;传车,古代驿站专用车。文中因为翁正春曾做过皇祖讲官,皇帝“赐敕驰传”,礼遇有加。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翁正春忠诚正直,敢于诤谏。日食出现时他极力陈述朝廷的过失,万寿节上向皇上提出八点劝告,这些直言均未被采纳。B翁正春深明国体,建言得当。他认为应该诏令福建抚臣阻止已归附倭人的琉球中山王来朝入贡,这个建议得到皇帝认同。C翁正春遭人弹劾,辞官自辩。在处理韩敬科场事件中遭人弹劾而请求去职,皇帝虽安慰留任他,却不想让他再担任官职。D翁正春为人正派,不媚权贵。他因为抵触魏忠贤被朝廷降旨斥责,后又遭赵胤昌借机中伤弹劾,他就再次上疏乞请回乡。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中官难以烦费,正春勃然曰:“贵妃诞育元良,奈何以天下俭之?” (5分)(2)顷之,言官发韩敬科场事,正春坐敬不谨,敬党大恨。(5分) 11.课内文言文翻译(10分)(1)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5分)(2)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照要求完成题目。卢纶的送李端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得直白,但是因为是承接上句而来,应接自然,并无平淡之感,反而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B、“人归暮雪时”处处与上句相对应。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自然和谐,构成一幅严冬送别图。C、“少为孤客早”,“少孤”已经是人生大不幸,“为客早”则不幸又深了一层,诗人感叹友人从小成为孤儿,身世飘零,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动乱和人们在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D、“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对未来的预测,委婉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E、全诗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感人,情真意切。13.诗歌尾联中的“泪”包含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14、补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7分)(1) ,百舸争流。(沁园春长沙)(2)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生机勃勃的自然界,思考命运主宰,并引起下片社会人事思考,具有过渡作用的诗句是“ , , ?”(3)寻梦?撑一支长篙, , 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4) 风萧萧兮易水寒, 。(荆轲刺秦王)第卷语言文字运用题和表达(共78分)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日本宇航机构负责人对中国的航天技术不以为意,事实上“长征”运载火箭已发射了100多次,而日本的主力火箭“H-2A”执行发射任务才不过13次。B、戊戌变法后,废科举,兴学校,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西方的教育体系也登堂入室,私塾成了布满历史尘蠹的老朽,科学成了新宠。C、二战爆发后,一直实行绥靖政策的张伯伦政府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在对政府的信任投票中,张伯伦惨遭失败。随后,丘吉尔临危受命,在困难时期挑起了国家的大梁。D、在南中国海问题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站在正义的立场,为中国发生,他们的危言危行,受到中国人民的一致好评。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90后青年杨磊成为将中国日化带上世界媒体的第一人。他设计了小巨蛋牙膏,以创意圆蛋外型、泵头式按压的指尖革命和倡导的极简生活哲学,被誉为牙膏界的潮牌和第一创新品牌。B、在第25届中国新闻奖审核工作中,审核委员会共发现323件作品存在663处各种错误,主要问题是文字差错、引语不当、数字误用、硬凑句式等情况造成的。C、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能够在生日哎文明建设领域取得目前的成就,在世界上是少见的。D、针对兴庆区及周边地区公交站点过于密集、人车混行造成交通拥堵,交警部门在人行道路边加装隔离护栏,重点治理车辆违停并将进一步升级信号灯。17.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春秋是鲁国国史,与诗书易论语并称为“五经”。B、 左传是左丘明解释春秋的著作,传,意思是“对经书的解释”,左传与公羊高的公羊传和谷梁赤的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C、 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爵即爵位、爵号,先秦爵制,与世袭的宗法、分封等制度互为表里,爵位往往就是政治权力的标志。D、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作为中国文化精髓的“儒道互补”的体现。穷,今天一般解释为生活贫穷,经济困难,古代则指的是“仕途失意不顺”。18、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3分A、 秦伯说,与郑人盟 B、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C、今日往而不反者 D、失其所与,不知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赐予,赏赐; B、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C、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悬赏征求 D、群臣怪之 怪,认为奇怪20、下列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 ) 3分A、 燕王拜送于廷 B、夫晋,何厌之有?B、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D、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六、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柏拉图在对话录中说:人本来是雌雄同体的,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寻找缺失了的那一半。抑或,我们寻找的那一半,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人生的漫漫长路,我们都试图去了解真正的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虽然痛苦,却也要学着去面对和接受那个既熟悉也陌生的我。唯有认识自己,生命才是完整。请就上述材料引发的你的所感或者所思作文,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文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宁夏育才中学xx第一学期月考一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阅读题(72分)一、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9分)1.C 3分【解析】微文化产生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智能手机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消费文化的主要载体,墙壁上的宣传标语口号、电视中插播的商品宣传广告并不是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2. C 3分【解析】A.因微文化的产生和流行导致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我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B.原文是说当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被多如牛毛的微文化产品肢解时都变成了奢侈事,并没有提及耐心;D.原文是说完整的、有纵深感知的知识体系也就难以形成。3. B 3分【解析】何平认为玩微博比看电视更浪费时间错,他觉得由看电视转为刷微博,只是换了个地方挥霍时间。2、 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4. (4分)【参考答案】内容上,写“米”是“我”最敬重的一个汉字,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2分结构上,独立成行,凸显对“米”的敬重,照应题目,开篇点题。2分5.(6分)【参考答案】“恩典”原指帝王的恩赐和礼遇,现泛指恩惠。(1分)文中指的是丰富了中华文化;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联系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生的媒介和命脉;生产稻米的梯田,给人以视觉享受“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4分)作者运用“恩典”一词,表达了对米的感恩和敬畏之情。(1分)6. (6分)【参考答案】文章以闲散的笔调,写了“米”对于人类的恩典,是至善至美的对象,尤其是物质匮乏时代,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物质富裕后,我们不能过度的物质消费,要敬畏粮食这样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永恒与安宁;3分可以从珍爱粮食、光盘行动、厉行节约、敬畏粮食等角度来联系生活谈自己的看法。3分3、 古代诗文阅读。(47分)(1) 文言文阅读(29分)7 A 3分(原句为“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8C 3分(误为会试内容。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照例每三年举行一次,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通常在八月举行,又叫“秋试”。)9C 3分(错在“皇帝虽安慰留任他,却不想让他再担任官职”,对应原文“帝虽慰留,然自是不安其位”,应为 “皇帝虽然安慰挽留了他,他却从此不安心自己的职位”;从后文中的“寻改吏部,掌詹事府”也可知皇帝并没有“不想再让他担任官职”。)1010分(1)宦官却以此事烦杂费事而责难翁正春,翁正春非常愤怒地说:“贵妃生育了太子,为什么让天下人俭慢(用轻慢的方式)对待她?”(“难以烦费”,“难”1分,句式1分;“诞育”,“生下,养育”,1分;“奈何”句式,1分;“俭之”“俭慢对待她”,1分。)(2)不久,言官告发韩敬在科举考场上的罪行。翁正春治韩敬不恭谨的罪名,韩敬的党羽很恼恨。(“顷之”,1分;“发”,1分;“坐”,治罪,1分;“不谨”,“不恭谨”,1分;语意1分。)【参考译文】翁正春,字兆震,侯官人。万历二十年(1592),考中进士第一名,授职为修撰,升任少詹事。万历三十八年(1610)十一月出现日蚀,翁 正春极力陈述朝廷的过失,皇帝没有答复。第二年秋天,万寿节,翁正春提出八点劝告:即清净君王的心绪,遵循祖制,振奋国家纲纪,信赖臣僚,珍重贤才,节俭开支,体恤百姓,重视边防。皇帝并不省悟。王贵妃去世,许久不占卜葬地事宜,翁正春因此谏言。皇帝命令宦官去选择墓地,选取到了好风水的墓地。宦官却以此事烦杂费事而责难翁正春,翁正春非常愤怒地说:“贵妃生育了太子,为什么让天下人俭慢对待她?”启奏皇帝,答复可以。琉球中山王派遣使者朝贡,翁正春称:“中山王已归附倭寇,现在的使者多是倭人,贡物大都是倭国的器物,断绝与其往来比较好;要不然,也可以下诏让福建的地方官约略留下一些土物,不要让他们到京都朝贡。”皇帝对此表示赞同。万历四十年(1612),进士邹之麟分管乡试,对举人童学贤徇私,被御史马孟祯等人告发。翁正春提议废黜童学贤,贬斥邹之麟,却不 涉及主考官。给事中赵兴邦、亓诗教于是 弹劾翁正春徇私。翁正春请求辞官,皇帝不同意。不久,言官告发韩敬在科举考场上的罪行。翁正春治韩敬不恭谨的罪名,韩敬的党羽很恼恨。亓诗教再次弹劾翁正春,翁正春上奏争辩,更加恳求辞官。皇帝虽然安慰挽留了他,他却从此不安心自己的职位。不久,改派到吏部,负责詹事府,以侍养的名义回乡。天启元年(1621),出任礼部尚书,协助掌管詹事府的事务。言论拂逆了魏忠贤,被皇帝下旨责备。第二年,御史赵胤昌迎合魏忠贤而弹劾他,翁正春再度上奏请求辞官回乡。皇帝因为翁正春曾担任皇祖的讲官,特意加封他为太子少保,赐与敕令乘驿车驰归,在这当时可算例外。当时翁正春已经年过七十,母亲百岁,他率领子孙孝敬老母,乡里人都赞美他。翁正春的风度峻肃,整天没有轻慢的话,疲倦了从 不东斜西靠,暑天不裸露身体,眼睛不四处张望,看见他的人无不肃然起敬。11、 (1)5分晋国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自己的封地,它又想要扩大西边的封地,假如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要从哪里获取土地呢?东,名词作状,在东边;肆,扩大;阙,使减少;焉,怎么,从哪里。 4分语句通顺1分(2) 5分众宾客都瞪大了眼睛,头发全向上竖起顶住帽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瞋,瞪大,睁大;上,名词作状语,向上;就,靠近,登上。 顾,回头看。 4分语句通顺1分(2) 古代诗文阅读。12、5分(选对一个给2分) C DC应该为感叹自己;D“委婉含蓄”错,应该为“直率明白”13、 (1)故园衰败之悲。诗人借“衰草、寒云、暮雪“写出了对故园衰败的悲情; (2)送别友人之悲伤。直言”自堪悲“,别后“掩泪空相向”,写出难舍的悲情。 (3)感叹自己身世之悲。小时丧父,多年客居他乡,在外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己。(4)社会动乱之悲。“多难”写出了社会之动荡;“风尘何处期”写出了因为社会动荡与友人相见无期。(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三)名句默写(7分,每句1分)(1)漫江碧透 (2)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4)壮士一去兮不复还4、 语言基础知识运用和表达15、 B 登堂入室,学问技艺逐步达到成熟高超境地。此处不合语境。16、 CA项,“以创意圆蛋外型、泵头式按压的指尖革命和倡导的极简生活哲学,被誉为牙膏界的潮牌和第一创新品牌”的主语应该是“小巨蛋牙膏”。B项,句式杂糅,主要问题是与“造成的”杂糅;D成分残缺,针对后缺宾语,17、 A 论语应为礼18、 B A项,说通悦;C项反通返;D项,知通智19、 A 赐,古义为恩惠,名词,古代的动词赏赐多写为“锡”20、 D A为状语后置句;B为宾语前置句;C为定语后置句,三句为倒装句;D为判断句。21、 作文。材料分为两部分:一是引用的柏拉图的话,二是作者的议论。“寻找的那一半”可以理解为人生梦想,精神追求等,因此可以联系现实中人们孜孜于物质追求而忽视精神追求的现象,长道健康高尚的精神追求。从材料的最后一句可以立意为:认识自我,完善生命。文体方面,针对所感,可以写作记叙文或者散文。要求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 针对所思,可以写作议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