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探究与演练(一)学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401006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探究与演练(一)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探究与演练(一)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探究与演练(一)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探究与演练(一) 构体系理线索 新选考新命题热考视角演练视角一家国情怀宗法制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精要点拨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中血缘纽带、宗法观念、家和万事兴、家国同构等观念,影响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形成发展,直至今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传统观念、习俗中仍有体现。演练1 (2018嘉兴3月测试)“终养”是指古人辞官奉养父母至祖父母寿终。据载,乾隆年间谕令,既不迎养、又不呈请终养年迈父母的官员,定以处分。该谕令所蕴含的观念源于中国古代的()A.分封制度 B.宗法制度C.郡县制度 D.选官制度解析西周分封制度是如何进行政治权力分配的制度,与材料中奉养父母无关,故A项错误;宗法制度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基础,注重家族成员伦理关系的政治制度,与材料中奉养父母的伦理观念吻合,故B项正确;郡县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与材料中奉养父母无关,故C项错误;选官制度与材料中奉养父母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视角二主流历史意识维护国家统一精要点拨 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亦是高考命题的长效热点。演练2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此段文字表明司马迁认为秦朝统一的意义是()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使人民有了生产的安定环境,符合各族人民愿望解析“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指人民避免了战国时期的诸侯战乱,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故选D项。答案D视角三时政热点国家监察、公平公正精要点拨 追求公平、公正是人类有史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当前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公平、正义社会的需求。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设立,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惩治腐败,建立公平、清正、廉洁的社会。演练3 (2018温州3月测试)嘉祐元年(1056年)八月,宰相刘沆因范师道(侍御史)、赵抃(殿中侍御史)“尝攻其短,阴上书出之”。范师道、赵抃被罢台职以后,御史中丞张昪抗议说:“天子耳目之官,进退用舍必由陛下,奈何以宰相怒斥之?愿明曲直以正名分。”宰相刘沆“亦力诋台官朋党”。张昪怒不可遏,“益论辩不已,凡上十七章,沆知不胜,乃请以本官兼一学士守南京”。十二月,刘沆罢相知应天府。据此可知()宰相处理行政事务的权力基本被剥夺御史中丞一定程度上监督宰相规范执政御史中丞的设立是为了分散宰相权力御史中丞及属下官员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A. B. C. D.解析材料中“宰相刘沆因范师道尝攻其短,阴上书出之”表明宰相有处理行政事务的权力,故错误;依据材料中“御史中丞张昪抗议”的信息可知,故正确;御史中丞不仅仅是针对宰相监察,还监察百官,故错误;御史中丞及属下官员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符合史实,故正确,D项符合题意。答案D视角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精要点拨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通过对现存史料的整理、辨析,去伪存真,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演练4 (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3月联考)后汉书献帝纪中记载:曹操“自为丞相”;曹操“自立为献公,加九锡”;“魏王丕称天子,奉帝为山阳公”。而三国志魏记中记载:“汉罢三公,置丞相,以公(指曹操)为丞相”;“天子使郗虑策命公为魏公,加九锡”;“汉帝以众望在魏,乃召群公卿士,使张音奉玺绶禅位”。这说明()A.两则都属于一手史料,因此都可以作为论据加以引用B.历史事实虽是客观的,历史的书写却需要合理的想象C.历史学追求的是史实的纯粹与客观,而非细节的毛发毕具D.受作者立场的局限,历史记载与历史事实间存在一定背离关系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两则史料对曹魏代汉的记载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加以考证而不是直接作为论据引用,故A项错误;历史的书写需要客观记录而不是想象,故B项错误;历史学既追求客观公正,也需要历史细节,故C项错误;后汉书献帝纪对曹魏持否定态度,而三国志魏记则对曹魏持肯定态度,这说明受作者立场的局限,历史记载与历史事实间存在一定背离关系,故D项正确。答案D选考对接突破考法1史料考查秦疆域的拓展【例1】 “使蒙恬渡河取斑阙、陶(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这一事件最有可能记载于下列哪部历史文献()A.汉书武帝纪 B.春秋召公C.战国策秦 D.史记秦始皇本纪方法突破 抓住史料关键信息,往往就能实现对问题的核心突破。关键信息一“蒙恬”为秦朝名将;信息二“筑亭障以逐戎人”指修长城阻匈奴。解析材料描述的是秦朝名将蒙恬北击匈奴的史实,据此可知B、C项时间不符;武帝纪记述了汉武帝的文治武功,A项错误。答案D考法2考查史学常识历史认识【例2】 (2018杭州高三期末)历史上对于宋太祖赵匡胤之死众说纷纭,有人根据文莹的续湘山野录中“烛影斧声”的记载,疑心宋太宗“弑兄夺位”,也有人根据司马光涑水纪闻的记载,为宋太宗辩解开脱。虽没有定论,然后人不时提出新依据。对上述观点的解读,最准确的是()A.历史事件的争论越是争论越无法解决B.历史争论的解决离不开考古的新发现C.合理的历史存疑有助于新史料的发现D.价值判断导致史实出现倾向性的选择方法突破 本题为史学常识题。历史事实的记载会因记载者的立场不同或信息来源不同等因素影响而叙述表达不同,历史事实的确认需要科学的考证。解析历史事件的争论有助于解决问题,故A项错误;历史争论的解决并不一定非要新的考古发现,故B项错误;根据“虽没有定论,然后人不时提出新依据”可知合理的历史存疑有助于新史料的发现,故C项正确;宋太祖赵匡胤之死并没有定论,并非倾向性选择,故D项错误。答案C考法3考查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例3】 据中国政治制度史记载:“(明朝)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可以风闻奏事,而不一定负核实的责任。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都是君主直接委派的特别亲信,他们用公开或秘密的方式进行特别监察,往往用于治理大狱、检举吏民奸罪,伺察密告。”该材料体现了明朝监察机构()对中央主要行政部门进行对口监察有效地防止官员贪污腐败代表皇帝履行监察职责采用非常规手段监督官员A. B.C. D.方法突破 逐句对应史料信息是突破数字组合题的有效方法。解析从材料“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说明正确;从“都是君主直接委派的特别亲信”说明正确;从“用公开或秘密的方式进行特别监察”说明正确;错在“有效”,监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官员贪污腐败。答案B考法4知识交叉考查秦统一及长城【例4】 (2018杭州高二期末)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中华帝国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其辽阔的疆土及多元的族群公元前3世纪,秦的征伐把这些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联结起来,但是,各地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人性”仍然留存了下来。这些地域文化的多样性非但没有妨碍人民生活,相反其意义对于帝国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引自美陆威仪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材料二1994年9月第一届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关于长城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是本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关于长城的现实意义大体有如下看法:纵深梯次的防御体系;经济文化的会聚线;民族精神的凝聚线。根据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的征伐把这些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联结起来”的主要举措。用一句话概括这些举措对中国的深远影响。(6分)(2)关于长城的现实意义,你更倾向于材料二中的哪一种看法?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4分。只作选择不作论述者,不得分)答案(1)表现:修灵渠,平定岭南,在岭南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在“西南夷”开辟“五尺道”,并在其中部分地区任命官吏;派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北部边防。(任意两个方面得4分)影响: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2分)(2)任选一个,共4分。纵深梯次的防御体系。修建长城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抵御邻国的进攻和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长城是由城墙和关城、烽燧、城障和军用道路等共同组成的综合性军事防御工程。(4分)经济文化的会聚线。长城有效地保护了内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历代王朝往往在长城沿线移民实边,垦荒屯田;历代王朝都在长城沿线设置贸易市场,有利于农牧经济文化交流。(答出两点得4分)民族精神的凝聚线。用血肉之躯建筑起长城工程,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显示出中华民族坚忍刚毅和勤劳智慧的精神;因长城而衍生的文化灿烂夺目,异彩纷呈,显示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历代在长城沿线的边贸和交往,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襟。(答出两点得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