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98027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B. 单细胞生物体一般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摄食、运动、分裂、繁殖等C. 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分化程度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D. 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2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两类细胞都有核糖体,且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B两类细胞都有的能进行有氧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C两类细胞都有的能进行光合作用,都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D两类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NA都是以染色质或染色体的形式存在3. 下列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操作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 )A. 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B. 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视野中物像的清晰度C. 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 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明暗4下列有关遗传信息携带者核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50%的酒精处理口腔上皮细胞目的是增强膜的通透性B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需将两滴吡罗红和甲基绿先后滴在载玻片上C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二者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D蓝藻细胞内有DNA和RNA两种核酸,5种碱基,两种核酸都具有遗传功能5. 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磷是构成脂肪、ATP、核酸等不可缺少的成分,是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B. RNA通常只有一条链,它的碱基组成与DNA完全不同C. 干种子内结合水的含量相对较高,生命活动一般不旺盛D. 脂质分子中碳、氢元素的含量相对含量相对较多而氧元素含量相对较少,彻底氧化分解时释放CO2的体积多于消耗O2的体积6. 关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膜是单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 核仁与某种DNA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 染色质是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D. 核孔是D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7 如图甲表示一个由2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图乙是某50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下图)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蛋白质分子中含有199个肽键,至少含有2个-NH2B构成甲图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201个氨基,200个氨基酸缩合成该蛋白质时分子总量减少了3582C. 图乙50肽水解得到的4条肽链的氧原子比原50肽少2,若将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将脱去3分子水D. 若图乙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总共有5个羧基,那么其中必有1个羧基在R基上8 下列概念除哪项外,均可用下图来表示 ( )A1表示固醇,24分别表示脂质、磷脂、性激素B1表示核糖核苷酸,24分别表示含氮碱基、核糖、磷酸C1表示糖类,24分别表示单糖、二糖、多糖D1表示含DNA的细胞结构,24分别表示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9. 如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和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存在形式不同 B. 和均能够能萌发形成幼苗B. 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D. 点燃后产生CO2中的C只来自于种子的糖类10. 很多实验必须先制作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步骤错误的是 ( ) 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步骤:制片水解染色冲洗涂片观察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D叶绿体形态分布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11. 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 B.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 D.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12.下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据图推断错误的是 ()A. 图1、2、3中的细胞b、d、f可以是同一种细胞B. 同种植物的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可通过直接接触实现,如图3所示C. 图1、2、3所示方式中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相互作用与他们的空间结构有关D. 图1、2、3所示方式的实现均需要受体参与, 与受体作用的信号分子都是蛋白质13. 下图表示某真核细胞内三种具有双层膜的结构(部分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a表示线粒体,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有折叠的膜上B图b表示叶绿体,光合作用的色素位于类囊体膜上C图c中的孔道是大分子进出该结构的通道D图a、b、c中内外膜化学成分及其比例均差异不大14. 如图为某激素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物质X代表氨基酸;a、b、c、d、e表示细胞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图中e结构内,葡萄糖可氧化分解产生CO2B. 物质X的加工和分泌过程说明生物膜在功能上具有密切联系C. 图中a、b、c和d依次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具膜小泡和细胞膜D. 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a、b、c、d结构,抑制e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15. 如图是某细胞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结构中的磷元素主要分布于DNA中 B. 结构、都能产生ATPC. 结构、都具有双层膜 D. 结构、中都不含有RNA16. 为了探究溶液X、溶液Y、溶液Z三种液体的浓度大小关系,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两长颈漏斗的规格相同,起始时溶液X和溶液Y的液面均高出溶液Z的液面hcm,最终h2h1h,已知三种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且不能透过半透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起始时水分子可以进出半透膜,最终平衡时水分子依然可以透过半透膜B. 三种溶液最终的浓度大小关系是YZXC. 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且能进行主动运输D. 适当升高温度会使装置达到h2、h1所需时间缩短17. 叶类蔬菜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现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舒中高一统考生物 第3页 (共12页)定其细胞液浓度,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细胞吸水,细胞体积明显增大BB点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CBC段细胞质壁分离复原,但原生质层恢复到原来位置D此曲线说明有机农药溶于水后容易被植物细胞吸收18.如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对该图理解正确的是 ()A. 和分别表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B. 和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C. 葡萄糖、性激素是以方式进入细胞的 D. 水、二氧化碳、氧气是以方式进入细胞的19. 下列是有关酶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斯帕兰札尼将肉块放入金属笼内,然后让鹰吞下去,一段时间后,笼内肉块消失了,这个实验说明了胃具有物理性消化的作用B 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实验中,可先用滴管滴加氯化铁溶液后,再用此滴管滴加肝脏研磨液,不影响实验结果C 在“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中,可通过检测是否有还原性糖产生来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D 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关键步骤是先将淀粉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5分钟,然后分别向其中加入等量的淀粉酶液20.如图表示动物某组织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的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 )A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 B图中葡萄糖的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相同C图中葡萄糖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ATP DNa的运输既可顺浓度梯度也可逆浓度梯度21. 如图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0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 B图中,Ta、Tb时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区别C图中Tb时酶的活性达到最大 D图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T022. 以下4支试管置于适合的温度下,在黑暗中经过一定时间后能产生ATP的是 ( )23. 下图甲表示细胞中发生的关于ATP的相关反应,图中a、b、c代表酶,A、B、C代表化合物;图乙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关于图甲和图乙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中的B含有1个高能磷酸键,C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 植物的根尖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K+时,a催化的反应加速,c催化的反应被抑制C. 图乙中温度为m时比n时酶活性低,两者相比较而言,n比m更有利于酶的保存D. 探究温度与酶活性关系时,可以用H2O2溶液和肝脏研磨液作为实验材料24. 某校兴趣小组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设计了如下实验:向甲、乙两气球中分别注入10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10mL加热煮沸后冷却的含死的酵母菌的培养液,再向气球中分别注入适量相等的氧气,扎紧气球,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舒中高一统考生物 第5页 (共12页) ( )A. 甲、乙形成对照以消除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带来的实验误差B. 实验刚开始的较短时间内氧气充足,甲、乙两烧杯内液面不会发生明显变化C. 在较长时间后,甲的液面下降,乙保持不变D. 该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酵母菌进行需氧呼吸的最适温度”25. 下列关于“葡萄糖丙酮酸CO2”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 B. 过程可产生ATP,也可不产生ATPC. 过程可在线粒体中进行 D. 过程可以产生H,也可以消耗H26. 图表示人体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 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和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B. 和所含酶的种类相同C. 和都能产生大量ATP D. 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27. 下图是外界对植物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曲线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从甲图中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时的温度对应B点。AB段可说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细胞呼吸加快B. 乙图中曲线表示无氧呼吸类型,曲线表示有氧呼吸类型C. 如果乙图中曲线描述的是水稻根细胞的呼吸,那么幼根会因产生的乳酸积累导致变黑腐烂D. 曲线表示的生理过程所利用的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曲线II 最终趋于平衡,可能是受到温度或呼吸酶数量的限制28.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18O标记O2,只有产物水中会检测到放射性B. 酿醋和味精时,需要先通气后关闭C. 破伤风芽孢杆菌在氧气充足环境下易大量繁殖D. 人体骨骼肌细胞处于剧烈运动状态下进行细胞呼吸时,葡萄糖分解过程中消耗的氧气量等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29. 下图装置可用来测定豌豆种子萌发时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同时关闭活塞,在25下经过20 min 再观察红色液滴移动情况,下列对实验结果分析不符合实际 ()A. 装置1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消耗O2的体积,装置2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释放CO2体积 B. 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C. 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D. 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30. 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I、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强光下的幼苗相比正常光照下的绿色更深B强光照可能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ID色素分离过程中如果滤液线触及石油醚,会缩舒中高一统考生物 第7页 (共12页)短得到四条色素带的时间31. 如图为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中两类色素吸收不同波长光波的曲线图,请判定A和B分别为何种色素( )A.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B. 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C. 叶黄素、叶绿素a D. 叶绿素a、叶绿素b32.在下列生物领域的发现中,科学家与其使用的技术或方法对应完全一致的有 ()科学发现科学家科学家的思想或方法酿酒中发现酵母细胞巴斯德显微镜观察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萨克斯植物绿叶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卡尔文同位素标记H2180膜由脂质组成的欧文顿细胞膜对不同的物质通透性不同亮一暗一亮结构三层结构罗伯特森电镜观察细胞膜A B C D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52分)1.(每小题1分,共6分)以下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横线”上应填的元素分别是_。(2)相同质量的物质E和F,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较多的是_。(3)物质C的种类取决于_,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物质G由n条多肽链构成,从CG过程中,产生k分子的水,则物质G的组成单位的平均分子量为_。(4)蓝藻细胞内的H主要存在于_中,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色素中含镁元素的是_。2.(每小题1分,共6分)如图为细胞中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AK为结构名称,、代表分泌蛋白分泌时的转移途径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下列两个结构名称:A:_ K:_(2)图中未表示出来的两种具膜细胞器是_、 _。(3)完成过程和的膜结构是_,这个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3.(每空2分,共12分)1图1是部分物质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图2是其部分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 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Na进入组织液的方式是_,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氨基酸进入组织液的方式是_。与前者相比,后者具有的特点是_。(2) 限制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Na进入组织液的速率的因素有_,此运输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_。(3)图2中存在3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_。4(每空2分,共18分) 鲫鱼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杂食性淡水鱼。若鲫鱼生活的水体被金属离子严重污染,会严重危害其生长和繁殖。科研人员从鲫鱼内脏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叫酸性磷酸酶(简称ACP)的化学物质,它是生物体内调控磷代谢的重要酶类。为了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该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开展了下列探究实验,所有处理均设置3次重复,实验持续6个月,期间测定酸性磷酸酶(ACP)的活力,请回答下列问题:(1) 实验步骤如下:a选取健康且大小、生长发育状况等一致的鲫鱼,从其内脏中分离、纯化得到ACP,并将其置于适宜pH的缓冲溶液中保存备用。舒中高一统考生物 第9页 (共12页)b取相同试管若干,并分组编号,向每一支试管中均加入等量的pH为4.8的缓冲液,其目的是_。c分别向不同试管中加入不同浓度的Pb2、Cd2、Mg2、Ca2以及等量的ACP, 另取一支试管应该加入_作为对照。(2) 在最适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测定该酶的活力。得到如下图1、图2曲线:从图1、2曲线中分别得出的结论分别是_、 _。从酶的本质属性分析,铅(Pb2)、镉(Cd2)处理后酶的活性降低是重金属盐影响了酶的_所致。(3)酶的活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图甲表示酶的抑制作用示意图,图乙表示受到X、Y两种抑制剂作用后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的关系(底物浓度及其它条件相同条件下测得),回答下列问题。酶通过_来加速化学反应,温度是通过影响_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结合两图信息可知:通过增加底物浓度的方法可以降低或解除_(填“X”或“Y”)抑制剂对该酶的抑制作用,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与甲图中_(填“b”或“c”)模式相同。5(每空2分,共12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_(至少答两点)。(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_。(3)利用提供的U型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实验步骤: 将_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型管的A、B两侧并标记;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侧液面的变化。最可能实验结果:_,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舒中高一统考生物 第11页 (共12页)舒城中学xx高一第一次统考生物试卷 命题:汤良文 审题:吴 波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10: DBCCC CCAAB 1120:ADDBB BDDCB21:30:CDACC DCDAB 3132: AA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52分)1.(每小题1分,共6分) (1) C、H、O C、H、O、N (2) F (3) R基 (m +18k)/(k+n) 拟核 叶绿素 2.(每小题1分,共6分)(1)核膜 高尔基体 (2)液泡 溶酶体 (3)囊泡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或具流动性) 3.(每空2分,共12分)(1) 主动运输 协助扩散 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顺浓度梯度 (2) 能量、载体蛋白的数量 选择透过性 (3)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 4(每空2分,共14分)(1) b保证各试管pH相同,、酶处于最适pH c等量的缓冲液及ACP (2) 随着铅(Pb2)、镉(Cd2)浓度的增高,酶活性逐渐下降随着钙(Ca2)、镁(Mg2)浓度的增高,酶活性逐渐升高 空间结构 (3)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酶的活性 Y b 5(每空2分,共10分)(1)有无氧气 温度、PH、培养液量、培养液浓度等(2)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等量 A侧液面上升,B侧液面下降(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