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必修一专题一.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397029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3.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必修一专题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2014必修一专题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2014必修一专题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夏朝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1600年 商朝 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东周 春秋 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476年 战国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 史前时代 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170万年前 公元前2070年 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 古代中国 170万年前 1840年 文明时代 农耕文明 工业文明等 秦朝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7年 西汉 公元前202年 公元9年 东汉 公元25年 220年 三国 220年 280年 西晋 265年 316年 东晋 317年 420年 南北朝 420年 589年 隋朝 581年 618年 唐朝 618年 907年 五代 907年 960年 北宋 960年 1127年 南宋 1127年 1276年 元朝 1271年 1368年 明朝 1368年 1644年 清朝前期 1368年 1840年 近代中国 1840年 1949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9年五四运动 1840 1949 约80年 约30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现代中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战国 清朝 BC475年 AD1912年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周朝建立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 夏商的政治制度 1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奴隶制国家 家天下 公天下 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知识梳理 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 商的概况及政治特点 1 概况 公元前1600年汤建商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实行宗法制 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 2 政治特点 又称封邦建国 即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 分别授予王族 功臣和先代贵族 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拱卫王室 代表姬姓贵族的封国如 代表功臣的封国如 代表先代贵族的封国如 燕 鲁 晋 齐 宋 陈 二 西周的分封制 1 分封制的含义 封邦建国 以蕃屏周 二 西周的分封制 二 西周的分封制 2 目的 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封建亲戚 以蕃屏周 3 对象 子弟 王族 功臣和先代贵族等 义务 权利 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诸侯从周王那里得到土地和人民 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4 重要的诸侯国 齐 鲁 燕 卫 晋 楚等 包括用人权 行政权 财政权 军事权等 5 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朝觐述职 交纳贡赋 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 6 影响 评价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西周成为一个强国 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 使周天子权威削弱 形成割据混战 7 崩溃 根本原因 现象 楚王问鼎 春秋诸侯争霸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生产力的发展 自身的局限性 周的文化形式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二 西周的分封制 积极 消极 弊端 1 目的 巩固政权 有效统治 保证王权稳定 3 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 核心内容和特点 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 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维护政治联系 实质 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周天子 诸候 卿大夫 士 各等级之间形成大 小宗从属关系 三 西周的宗法制 2 内容 理解升华 为什么说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的 具体来说 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 是所有姬族的大宗 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 在封国内 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 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 在卿大夫的封地内 对于士而言 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 三 西周的宗法制 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形成有形无形的等级观念及其衍生物 如 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 家谱 祭祖 4 影响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互为表里 相辅相成 分 是 宗 在政治上的表现 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宗 是 分 的内核和纽带 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宗法制 分封制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更详细同步学案P3 里 表 核心 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 小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禹的儿子启在其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 从此开始了 家天下 的局面 商代则形成了 父死子继 兄终弟及 的权力继承规则 周代则形成了嫡长子继承制 1 世袭制度 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 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 周代的最高统治者则宣称自己是 代天治民 自称 天子 2 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商和周都盛行宗法制 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政治地位的高低 西周分封制中分封诸侯的权利 4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1 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 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 周王B 鲁国国君C 卿大夫D 士2 殷商后期 兄终弟及制为父子相承制代替 帝乙的长子启 因母亲身微 非正妻 因此启虽为长子却不能承帝位 帝乙的小儿子辛 即纣王 因其母是正妻 嫡出 故继承了殷商的帝位 这说明 A 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B 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尚未确立C 商朝大力推行嫡长子继承制D 商朝政治推行内外服制度 练一练 3 宗者 尊也 为先祖主者 宗人之所尊也 这反映了宗法制 A 强调血缘纽带B 重视尊卑贵贱C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D 有利于凝聚宗族4 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 公元前481年后 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了国政 以至于自立为国君 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候 姜齐遂变为田齐 史称 田氏代齐 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分封制度被废除B 新的社会制度确立C 等级制度被破坏D 贵族特权被废除 1 江苏 九鼎既成 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 殷人受之 殷人失之 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 九鼎 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 主要因为它是 A 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 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 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 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解析 九鼎 是我国夏朝禹时铸造的 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金铸成九鼎 象征九州 三国 指夏 商 周 材料的含义是九鼎铸成之后 曾经流传了夏 商 周三个朝代 夏 商 周三个朝代对 九鼎 重视 关键在于 九鼎 代表国家权力 是王权至高无上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A B C三项显然不是主要原因 答案D D 2 天津文综 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 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 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 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 清康煕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C 解析 西周确立的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即正妻所生的长子继承王位 这种王位继承的方式在我国古代社会一直沿用 据此知识判断选项C符合上述原则 3 阅读下列图表 请回答 1 荀子 儒效篇 记载 周公 兼治天下 立七十一国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图一是根据资料设计的示意图 据此 你认为西周在分封对象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举出几个这样的封国 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如 燕 鲁等 白色部分 异姓诸侯黑色部分 同姓诸侯 3 阅读下列图表 请回答 2 图二是大宗 小宗示意图 这幅图反映出西周的宗法制有哪些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 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国 和 家 紧密结合 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关系 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白色部分 异姓诸侯黑色部分 同姓诸侯 3 根据你的理解 上述两种制度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相辅相成 互为表里 分封制确立了西周的统治秩序 宗法制巩固了分封制 4 当前 社会上仍然存在 尊宗敬祖 认祖归宗 等现象和传宗接代 重男轻女的思想 由此探讨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的影响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 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2课走向 大一统 的秦汉政治 西周 分封制 宗法制 春秋 诸侯割据混战 战国 各国掀起自上而下变法运动 秦的统一 诸侯势力强大 两制 逐渐崩溃 封建经济的发展 秦国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一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知识梳理 秦的统一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 1 秦灭六国 前230年 公元前221年 2 扩大统一 1 北方 派蒙恬北击匈奴 收回河套 加强了北部边防 2 南方 征岭南 修灵渠 置郡县 3 西南 开辟 五尺道 任免官吏 修筑长城和 直道 秦朝直道 3 秦统一的意义 秦朝在平定六国的基础上 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 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二 巩固统一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概念辨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并不完全等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 主要指最高统治者从决策到行使立法 行政 司法等权力 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 主要指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 受制于中央政府 在中国古代 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是紧密结合的 因此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质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一 皇帝制度的建立 二 中央官制的建立 三 地方建立郡县制 一 至高无上的皇权 本质 是君主专制 即 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1 皇帝制度的特征 皇位世袭 皇权至上 皇帝至尊 权力不可转移 皇权不可僭越 二 中央官制 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 下达皇帝诏令 监察百官 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军务 虚有其位 特征 以皇权为中心 里 三 地方郡县制 特点 中央集权 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 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意义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为后世行政区划奠定基础 想想议议 试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 并说明郡县制的特点 同 都是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王权的统治 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统治 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郡县制按照地域来划分 分封的诸侯由天子分封并可世袭 有封地 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 不可世袭 有俸禄无封地 分封制在西周前期促进了西周的强大 后来则发展为割据势力 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三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指的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 即皇权至上 皇帝独裁 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即中央控制地方 地方服从中央 1 含义 矛盾 君权和相权 矛盾 中央与地方 2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积极 消极 皇帝依靠其专制权威 加强对人民的压榨 容易形成暴政 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封建社会后期主要表现为消极影响 1 对秦 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 巩固国家统一 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都起了重要作用 3 对后世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制度创新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2 地方 废分封 行郡县 地方行政体制 1 中央 皇帝制 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 中央行政体制 3 加强思想专制 焚书坑儒和挟书律 阅读 史记 秦始皇本纪 里记录秦统一六国后群臣进行的一场宫廷辩论 丞相王绾等言 诸侯初破 燕 齐 荆地远 不为置王 毋以镇之 请立诸子 唯上幸许 始皇下其议于群臣 群臣皆以为便 延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 然后属疏远 相攻击如仇雠 诸侯更相诛伐 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 皆为郡县 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 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 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 以有侯王 赖宗庙 天下初定 又复立国 是树兵也 而求其宁息 岂不难哉 廷尉议是 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在秦朝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 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 他采取 求其宁息 的措施是什么 对后世有何影响 他采取的措施是推行郡县制 影响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为后世行政区划奠定基础 废除分封制 实行郡县制 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地方行政制度 郡县制 秦朝政府组织系统简表 中央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奉常 郎中令 卫尉 太仆 廷尉 典客 宗正 治粟内史 少府 列卿 郡尉 郡守 监御史 县尉 县令 县丞 郡 县 乡 此外 还有负责地方治安的 亭 里 2009 广东高考 封建社会 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 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 王位继承制度B 分封制度C 三公九卿制度D 郡县制度 解析 中国古代的 封建 一词取自分封制度中的 封邦建国 近代引入的 封建社会 指的是自战国到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古代社会 题目中选项C D属于后者 而A项两者都有 且范围太窄 故正确答案为B项 B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不同点 相同点 1 性质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2 目的 都是为了巩固王权的统治 3 作用 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不同 分封制下 诸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官职可世袭 郡县制是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 郡守 县令都是由皇帝任免 影响不同 分封制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 维护国家的统一 划分标准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郡县制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 按地域划分 最主要的差别是什么 参考 高考高手 P5 认识 以中央集权的方式解决了分封制所导致的地方割据问题 巩固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进步 讨论 如何评价秦朝的 挟书律 专制统治与思想自由是不可克服的矛盾 专制统治不仅要把体制 规范 设施等 硬件 纳入整齐划一的轨道 而且要禁锢人们的思想自由 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挟书律 虽有利于从思想上巩固秦朝的统一 但这对古代文化的延续和保存是一种劫难 同时开了思想专制之先例 注意 汉承秦制 但又略有损益 小结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 即皇权至高无上 皇帝独裁 中央集权 即中央控制地方 地方服从中央 2 概念内涵 既是巩固统一的需要 也是巩固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3 目的 5 影响 1 形成条件 秦的统一和强大 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法家的集权理论 4 主要构成 皇帝制 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5 中央集权制的历史影响 1 对秦朝的影响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都起了重要作用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 对后世的影响 具有开创性 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官僚政治体系的基本格局 经历代的调整与补充 成为中国古代主要的政治制度 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 中央集权的使用失度 激化矛盾 导致秦朝的灭亡 步入近代由于无法适应时代需要而遭抛弃 参考导与练P2 详见高考高手P5 考能特训 主题 获取和解读信息历史学科是信息资源丰富的学科 它贯通古今 门类繁多 综合性很强 对信息的认识 理解和把握 成为测试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和基本的考查目标 从信息的表现形式来看 试题的信息包括试题指导语 题干和备选项以及陈述题目的设问和作答要求等 材料的形式包括文字 图 表 画 数据 符号等 获取信息 是指考生通过阅读试题 从试题的文字图表材料和设问中发现 收集有效信息 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的能力 考纲对该项能力的要求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 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 准确 合理的解读 B 例题1 2008 广东 下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 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B 宗法制C 三省六部制D 内阁制方法指导 此题为一常见的选择题 此类题的 信息获取和解读 值得注意的有两点 一是 考查要求 信息 也就是通常说的 审题 其核心信息是 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二是材料中的信息即 叶氏支祠 祠 即 祠堂 古代祭祖的场所 显然与宗法制有关 试做 例题2史料回答 1 你从史料中能读出哪些历史信息 2 有同学用该史料进行秦朝中央官制的研究 你认为可信吗 秦封泥 方法指导 1 注意对印文的观察 主要是文字形态的观察 2 要注意对文字注释信息的利用 3 要注意 最大限度 的获取有效信息 4 要注意信息的有效性 5 要注意表层信息和深层信息 本史料为文物图片材料 图片中的实物为文物 是第一手研究资料 具有重要价值 封泥 是皇帝诏令或中央政府的政令传递给地方官员的盖在文书上的 密封印鉴 主要作用是保障在传递过程中不被泄密 参考答案 1 本史料表层信息反映了秦朝时期的文字形态和中央政府官职的设置 左丞相 右丞相 情况 深层信息则反映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某些内容 如中央对地方的政令传达方式 左右丞相的权力制约及秦代的保密制度等 2 可信 该史料为文物图片史料 是第一手研究资料 可信度高 第3课 第4课 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它形成于秦朝 自形成之日起在制度内部就权力分配问题出现了两对矛盾 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 它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部分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 特征是地方政府在政治 经济 军事等都没有独立性 必须严格执行中央政府的命令 一切服从于中央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 特征是皇帝个人独裁专断 皇权的至高无上 二 君权和相权 1 君 相 矛盾 中国古代王朝的宰相 丞相 他们是帝王的政治助手 丞相 位高权重 构成了对君权的威胁 在执政过程中 又因为决策与行政的倾向和方式不同 帝 相难免产生矛盾 希望有所作为的帝王往往采取限制相权的方式以独揽行政大权 2 历代削弱相权的主要措施 3 君权与相权发展的总趋势 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一 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 法令出一 皇帝制度 课外阅读 4 影响 君主专制制度走向顶峰 2008 天津高考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 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 三省六部 内阁 军机处等制度 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 专制皇权B 中央集权C 监察权力D 对农民的控制 解析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 解答本题应注意对各种制度演变的理解和分析 在解题时注意运用归纳方法 因为题目涉及的制度是中央机构 由此判断B错误 中央机构的变革主要是围绕君权和相权展开的 特点是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故A项符合题意 A 二 监察体制 1 秦代 中央 御史大夫 郡 监御史 2 汉代 中央 御史大夫 地方 刺史 3 汉以后 课外阅读 历朝都有监察机构设置 如御史台 都察院等 唐代 宋朝 元朝的监察机构分别是什么 4 认识 监察体制的建立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 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但是 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是有限的 未能对皇权作出制约 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贪脏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使得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先秦时期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 血缘 才能 品德到门第 考试成绩 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体现封闭的特征 以官举士 百姓不得参与 为中下层地主知识分子提供了机会 三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 梳理各自的含义 实行时间 选才依据 评价 选官制度建立的目的 强化专制统治 重视集纳人才以充实执政集团 提高行政效率 选官制度建立的 共同 作用 对维护地主阶级封建统治 促进封建社会发展起过巨大的作用 读史感悟 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 得意地说 天下英雄 入吾毂中 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 八股之害 等于焚书 而败坏人才 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科举制度的看法 消极 科举考试的科目及内容 大都不出儒学经义 积极 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 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 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科举制的实质是为了维护专制统治 明清时期 八股取士 选拔的人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 阻碍社会进步 09 上海高考 在宋代的官员中 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 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A 军功爵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 解析 隋唐开始实行的科举制 到宋代得到发展 录取的名额有所增加 为各阶层的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 D符合题意 D 四 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 秦汉 郡县 汉中后期 州郡县 2 唐朝 道 州 县 3 宋朝 路 州 县 4 元朝 行省 路 府 州 县 1 全国分设十大行省 2 中央对行省权力的节制 有何表现 3 作用 行省的设置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对于加强中央集权 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巩固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有极大意义 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影响深远 加上 腹里 和宣政院辖区 历代地方行政体制沿革表 地图册P5 2009 浙江高考 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 地方机构示意图 请依据留存信息 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 唐代B 宋代C 元代D 明代 解析 掌握图中信息是关键 从图中能发现地方机构中有 路 州 县 知州 通判 等字样 这些信息告诉我们该图反映的应是宋代地方机构示意图 故答案应选B B 秦朝 形成 两汉 巩固 隋唐 完善 元 新发展 宋 加强 明清 强化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 地方分权 集中 中央集权 集中 皇帝 小结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 中央制度演变特点 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 二 地方制度演变特点 1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导与练P4 1 特点 2 影响 区分积极 消极影响 补充消极影响的具体体现 政治上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使皇权的极度膨胀 民主制度难以形成 这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经济上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思想文化上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 使人们思想日益僵化 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对外关系上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使中国和世界逐渐隔绝 造成落后于世界潮流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 中央政治制度 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 地方管理制度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中央集权逐步加强 地方政治主动性和能动性日趋受抑 中央和地方监察机制 严密 但效能有限 政治运行机制刚柔相济 官僚政治制度既严密又具有弹性 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 科举制成为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 详见导与练P4 对待我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科学态度 学会从正面评价我国古代的政治文明 对待历史事件 历史过程和历史人物 都要遵循 把评价对象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 的原则 人类社会的发展呈螺旋式上升 发展与进步是人类社会永恒和动态的主流 在我国古代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教科书介绍角度和教师教学选材的狭隘性 容易使学生产生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就是 专制 腐朽 落后 不如西方政治制度 等片面认识 联系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律体系 导与练P5易错扫描 思考 雅典的民主制与古代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相比孰优孰劣 提示 各自有其利弊 利 雅典 使公民有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 思想空前活跃 中国 有效抵御外侵维护统一 利于大规模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 封建文化的长期领先弊 雅典 歧视性 狭隘性 易产生 多数暴政 中国 易产生暴政和腐败 钳制思想 阻碍新兴经济因素成长 17 18世纪的中国与西方的比较 17 18世纪的中国在政治上空前强化君主专制 在经济上重农抑商 在外交上闭关锁国 影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 文化上八股取士 大兴文字狱 禁锢了文化 17 18世纪的欧洲在政治上加强君主专制来反对罗马教廷的控制 却实行君主开明专制 在经济上实行重商主义 在外交上鼓励对外扩张 促进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 文化上 启蒙思想蓬勃发展 卢梭在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中所说的 专制政治是不容许有任何其他的主人的 只要它一发号令 便没有考虑道义和职责的余地 黑格尔也说 在专制政体下君主的理念 不外是一种任意的 意志决断的理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274页 2 历代削弱相权的主要措施 1 汉代 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 提拔 布衣 设置 中朝 与 外朝 对抗 评价 中朝 拥有决策权 外朝 变为执行机构 丞相权力受到削弱 2 唐代 实行三省六部制 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 在门下省设政事堂 后来 凡参加 评价 三省既分工又相互牵制和监督 提高行政效率 分散相权 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3 宋代 有中书门下的设置 长官职务相当于宰相 增设 参加政事 作为副宰相 分割相权 评价 进一步削弱了相权 皇帝总揽大权 4 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 A 废除丞相制度 权分六部 朱元璋 废除丞相后 皇帝政务繁多 B 内阁制的形成 明成祖 原因 相权过重 威胁皇权 原因 结果 君权与相权矛盾最终解决 君主专制走向极端 内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内阁的性质 内阁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 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不能正式统帅六部 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疑难 关于庙号 谥号和年号 庙号 庙号庙号始于西汉 止于清朝 是封建皇帝死后 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 后继者称宗 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 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 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 其子朱棣称成祖 但是在隋以前 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 因为按照典制 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 唐以后 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谥号 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 有褒贬之意 如慈惠爱民曰文 克定祸乱曰武 主义行德曰元等 这是美谥 杀戮无辜曰厉 去礼远众曰炀 好祭鬼怪曰灵等 这是恶谥 还有表示同情的哀 愍 怀等 周文王 汉武帝 如周厉王 周幽王 隋炀帝 年号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 由西汉武帝首创 他的第一个年号为 建元 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 必须改变年号 叫做改元 如贞观 明朝以前 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 常常改元 如汉帝在位十一个年号 包括明 清两代 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 只用一个年号 如明太祖只用洪武 清高宗只用乾隆 一般来说 对隋以前的皇帝多称谥号 如汉文帝 晋武帝 隋炀帝等 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 如唐太宗 宋仁宗 元英宗等 明 清两朝的皇帝多称年号 如嘉靖皇帝 唐熙皇帝等 内阁的影响 a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 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b 宦官参政 妨碍阁权 甚至控制内阁 明代政治黑暗 内阁制与宰相制的比较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参与决策 无决策权 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 法定 制度赋权 非法定 咨询机构 内阁首辅 宰相 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 导与练P6 明朝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产物 无决策权 不能对皇权制约 西方近代的内阁是分权民主的象征 总揽行政 有助于防止专制 A 军机处的设立 a 目的 直接目的 根本目的 雍正年间 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为了加强皇权 b 职权 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军机大臣均由钦定 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c 特点 机构简单 人员精干 有官而无吏 办事效率高 地处内宫 保密性强 简 精 速 密 d 影响 军机处的设立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是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B 密折制 地方大员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 总体评价认识军机处和密折制 从两方面去分析 5 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1 汉武帝强化皇权措施 皇帝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相权被架空 两汉的内外朝 执行 皇帝 中书省 门下省 吏部 官吏的任免和考核 礼仪 科举 军政 刑狱 国家的工程建设等 政事堂 草拟决策 审议 尚书省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户籍 土地 赋税 三省既分工又相互牵制和监督 提高行政效率 分散相权 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唐三省六部制 相权一分为三 琉球 地图册P6 腹里 指的是大都及其周围地区 略相当于今北京 河北 山西 山东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 是中书省直接管辖地 西藏和四川 青海等地是重要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为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为了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军事民政 故特设置了宣政院这一中央机关 元代的行省 蒙古 东北 云贵 台湾 岭北行省 辽阳行省 云南行省 澎湖巡检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