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县2017届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96935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崇明县2017届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上海市崇明县2017届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上海市崇明县2017届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上海市崇明县高考历史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40分)公元前1792年,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穆拉比即位,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A公元前17世纪初B公元前17世纪末C公元前18世纪初D公元前18世纪末2(2分)长期以来,国外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南方的水稻是由印度传入的。推翻这种说法的最可靠证据是()A学科专家的研究成果B古代先民的口耳相传C后世文献的详细记载D考古发现的出土遗存3(2分)春秋战国时期,以下现象或价值观最可能受当政者欢迎的是()A无为而治B争功逐利C礼乐教化D仁义道德4(2分)如图反映的是哪一王朝的中央集权体制结构?()A秦朝B唐朝C元朝D明朝5(2分)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始于()A春秋B西汉C唐朝D宋朝6(2分)古代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不断加强,其中设置驻藏大臣的朝代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7(2分)“身着儒装传耶稣,口述四书讲圣经”描述的形象是()A早期的耶稣会士B广方言馆的教师C同文馆的外籍教师D清末学堂里的教师8(2分)在18世纪被誉为“最激进的启蒙思想家”的是()A霍布斯B洛克C孟德斯鸠D卢梭9(2分)为美国“原则民主”(指自由、平等原则)奠定思想基础的文件是()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合众国宪法10(2分)在如图所示时间轴上,“?”处应填上的重大事件是()A开辟新航路B奴隶贸易C工业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11(2分)创建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凯歌声中的国际组织是()A国际联盟B欧洲联盟C三国同盟D联合国12(2分)对如图所示这幅冷战漫画解读正确的是()A两极格局一定程度上推动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B两极格局承认不同的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处与合作C冷战时期的世界由两极逐渐相向多极化演变D美苏两极处于相对均势及“核恐怖平衡”状态13(2分)如图所示四幅地图反映了德国历史上的版图变化情况。其变化顺序正确的是()ABCD14(2分)有人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对以上观点的评述哪项是客观的?()A完全正确B有失偏颇C可以考虑D一无是处15(2分)2017年3月29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正式向以下哪一组织递交“脱离”信函,使英国成为首个寻求退出该联盟的成员国。()A东盟B七十七国集团C石油输出国组织D欧盟16(2分)“摧毁中国关税壁垒,使海关失去对民族经济和国内市场的保护作用。”这样的评价最适用于()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17(2分)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杜会进步的体现。有关下列报纸说法正确的是()A都创办于19世纪末B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C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D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观念18(2分)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开国大典19(2分)“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A出席万隆会议时B出席联合国大会时C与尼克松会面时D与田中角荣会面时20(2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A政治建设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D阶级斗争二、综合分析题(60分)21(15分)丝绸之路仔细观察如图所示丝绸之路示意图,回答问题。问题:(1)陆上丝绸之路开辟、全盛的朝代分别是 、 ,出发地 。(2)依据所学内容,识读以上示意图,辨认古代丝绸之路的空间位置及其演变。(3)人们对“互惠贸易”的古代丝绸之路,有许多赞美之言。请按提示例举史实加以解释。“经济贸易之路”: “文化传播之路”: 。22(20分)工业化浪潮下的世界19世纪60、70年代,工业化浪潮席卷全球。如图所示的国家以不同方式应对这一变化。问题:(1)对照如图,将字母所示国家填入相应言论的前面。(2)写出19世纪中期,言论所代表的国家社会发展的障碍以及应对措施。字母言 论障碍应对 “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待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 “当前的重大问题不是靠演说和多数人的表决所能解决的,要解决它只能依靠铁和血。” “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23(25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强敌”,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倭仁同治六年二月十五日大学士倭仁折材料2: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李鸿章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材料3:昔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舰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呜呼,今虽不幸而言中矣!梁启超变法通议问题:(1)从材料看,倭仁与李鸿章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各自的主张是什么?争论的焦点: 材料1主张: 材料2主张: (2)19世纪中期,中国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强敌”的表现是什么?材料3所言中、日两国的事件分别是 、 。(3)结合上述材料和已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观点的看法。2017年上海市崇明县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0分)(2017崇明县二模)公元前1792年,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穆拉比即位,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A公元前17世纪初B公元前17世纪末C公元前18世纪初D公元前18世纪末【考点】3W:历史纪年方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纪年的方法,要求学生结合公元前后历史纪年的特点来分析材料【解答】A公元前1792年,应该属于公元前18世纪早期,不是公元前17世纪初期B公元前17世纪应该是从公元前1699年到公元前1600年C公元前18世纪应该是从公元前1799年到公元前1700年,材料反映的正好是公元前18世纪早期的年代D公元前18世纪末期应该是靠近1700年,材料的时间是公元前18世纪早期故选C【点评】公元,即公历纪元,原称基督纪年,又称西历或西元,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公元前数字越大,时间越早,公元后数字越大,时间越晚2长期以来,国外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南方的水稻是由印度传入的。推翻这种说法的最可靠证据是()A学科专家的研究成果B古代先民的口耳相传C后世文献的详细记载D考古发现的出土遗存【考点】Y4:史料的重要作用【分析】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史料即是与历史密切相关的材料,它是人类在以往长期的社会活动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解答】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发掘结果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故推翻认为中国南方的水稻是由印度传入的说法最可靠证据是考古发现的出土遗存,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点评】史料的内容有很多,一般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史迹遗存这类史料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尚存的各种实物具体包括:地上和地下的遗址和遗迹;传世和出土的文物历史文献这类史料是指一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字记录具体包括:历代史书、档案、铭刻、调查资料等口传材料这类史料是指流传于民间的传说、民歌民谣等3春秋战国时期,以下现象或价值观最可能受当政者欢迎的是()A无为而治B争功逐利C礼乐教化D仁义道德【考点】32:百家争鸣【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韩非是战国后期的一位思想家,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韩非子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解答】春秋战国时期处于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法家思想最为上层统治者所看中,因为其主张迎合了统治者发动争霸和兼并战争的需要,争功逐利也成为士大夫效仿的目标,故B正确;A是道家思想,排除;CD是儒家思想,排除故选B【点评】“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4如图反映的是哪一王朝的中央集权体制结构?()A秦朝B唐朝C元朝D明朝【考点】16: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要求学生结合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措施来分析材料【解答】A从材料中可知中央有三公,九卿地方有郡县,这应该是秦朝的制度B唐朝时期中央没有三公九卿C元朝时即中央实行的是中书省,地方上实行的是行政制度D明朝中央没有三公九卿,废除了宰相,设置了内阁故选A【点评】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内容:皇帝制: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秦朝首都咸阳及其附近关中平原由内史直接管理三公九卿: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员,掌政事太尉掌军事,不常置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贰,掌图籍秘书,监察百官法律:始皇采用战国时期法家韩非的建议,以法治国,秦帝国制定的法律十分细密、严苛,是秦始皇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郡县: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皇室任免郡县的主要官吏,这些郡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5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始于()A春秋B西汉C唐朝D宋朝【考点】38: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分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词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得到汉武帝的认可,汉武帝采取相关措施推广儒学教育,儒学教育开始官方化和制度化故B正确ACD均不合题干主旨,故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儒家思想是发展情况,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再现能力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偏低6古代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不断加强,其中设置驻藏大臣的朝代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考点】1I:元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驻藏大臣切入,结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行思考【解答】驻藏大臣是中国清代中央政府派驻西藏地方的行政长官全称是“钦差驻藏办事大臣“,又称“钦命总理西藏事务大臣“设正副各一员,副职称“帮办大臣“雍正五年(1727)始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如清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影响要掌握7“身着儒装传耶稣,口述四书讲圣经”描述的形象是()A早期的耶稣会士B广方言馆的教师C同文馆的外籍教师D清末学堂里的教师【考点】B9: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要求学生结合古代社会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近代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来分析材料【解答】A从材料可以看出,既有儒装又有耶稣,既有四书五经又有圣经,说明是中西思想结合的产物,反映的只可能是当时早期的耶稣会教士,在中国传播天主教B广方言馆的教师不一定是传播耶稣C同文馆的外籍教师不一定会讲四书五经D清朝末期的学堂教师,不一定会传播耶稣故选A【点评】利玛窦以学者面目出现,穿儒服、说汉语,顺应中国习俗;以传授知识,特别是向明朝皇帝进献坤舆万国全图、八音钟、自鸣钟等,积极在上层社会活动;与徐光启等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结交甚厚,并使得最高统治者允许其传教等作用:扩大了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影响,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了中西方化交流,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8在18世纪被誉为“最激进的启蒙思想家”的是()A霍布斯B洛克C孟德斯鸠D卢梭【考点】N5:卢梭的思想主张【分析】本题考查卢梭的思想主张,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8世纪被誉为“最激进的启蒙思想家”的是卢梭,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点评】卢梭的思想核心是主张平等,但他并不主张回到原始社会里去,他是要求均衡贫富,保护小生产者的利益卢梭的学说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的情绪,具有革命的动因他的观点比较容易被当时各阶层所认同,以至于以后对工农大众革命、对大资产阶级开明进步等有着深远的影响9为美国“原则民主”(指自由、平等原则)奠定思想基础的文件是()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合众国宪法【考点】N6:美国独立宣言【分析】本题考查美国独立宣言需要掌握独立宣言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美国”,结合独立宣言的意义解答即可【解答】抓住关键信息“美国”,结合所学可知,A项是英国的文献,应排除B项是法国的文献,应排除C项宣传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指导了美国的革命和政权的建设,为美国“原则民主”(指自由、平等原则)奠定思想基础,故C项正确合众国宪法是美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宪法,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美国独立宣言考查对独立宣言的意义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在如图所示时间轴上,“?”处应填上的重大事件是()A开辟新航路B奴隶贸易C工业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考点】59:第一次工业革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时代特征,要求学生街和工业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具体的过程来分析材料【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新航路开辟大概是在1500左右B黑奴贸易是伴随着新航路开辟,也应该是在1500年左右C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工业革命爆发于18世纪中后期,符合材料的时间D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年开始故选C【点评】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11创建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凯歌声中的国际组织是()A国际联盟B欧洲联盟C三国同盟D联合国【考点】UE:联合国的成立【分析】本题考查联合国的成立需要掌握联合国成立的背景和时间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对联合国、国际联盟、三国同盟、欧盟成立的时间的识记【解答】注意题干信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即1945年后,结合所学可知,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成立,符合题干时间,故D项正确国际联盟成立是在1920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欧洲联盟成立是在199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三国同盟成立是在188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联合国的成立考查对联合国成立的背景和时间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和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12对如图所示这幅冷战漫画解读正确的是()A两极格局一定程度上推动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B两极格局承认不同的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处与合作C冷战时期的世界由两极逐渐相向多极化演变D美苏两极处于相对均势及“核恐怖平衡”状态【考点】U3:美苏冷战【分析】本题考查美苏冷战,冷战主要表现为以美国与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对峙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夺,是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的主要根源两大军事集团实力相当,谁都不敢轻易动用武力来结束对方与其的世界霸权争夺两国都储存了大量核弹头,彼此相互保证毁灭冷战结束后再加上经历了之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磨难,世界各国人民都渴望和平、反对战争【解答】从漫画可知,它反映了美苏军事力量的均衡,因此都不敢于发动战争,故D正确;A中的“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从漫画中无法得出,排除;BC与题无关,排除故选D【点评】冷战给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带来了长期的对峙和对抗阻碍了全球一体化发展,也造成了德国、朝鲜、中国等的分裂,并引发局部战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13如图所示四幅地图反映了德国历史上的版图变化情况。其变化顺序正确的是()ABCD【考点】6F:德国统一和德意志帝国成立;E5: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以来德国版图的改变,要求学生结合,近代德国统一以来的政治经济发展事实和20世纪国际战争和和平的环境来分析材料【解答】图片一是1871年德国统一的形式图片二是二战以后两极格局下德国分裂的表现图片三是二战刚刚结束,四大国家对德国占领表现图片是当今德国统一后的版图故选A【点评】1871年完成了德意志统一并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德意志帝国在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因战败而宣告崩溃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玛共和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实行独裁统治,建立了纳粹德国 德国于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同盟国打击下,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并由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翌年5月23日,合并后的西部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7日,东部的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从此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1989年东欧剧变,包括东德在内的各国共产党政权纷纷垮台;在四强同意下,1990年东德和西德终于达成两德统一14有人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对以上观点的评述哪项是客观的?()A完全正确B有失偏颇C可以考虑D一无是处【考点】EP: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较快发展但同时,也使世界经济的发展蕴藏着巨大的风险【解答】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故上述观点有失偏颇,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点评】经济全球化使国际经济关系更加复杂,它使以往的国别关系、地区关系发展成为多极关系和全球关系,推动了处理这些关系的国际协调和合作机制的发展,并必然会导致一系列全球性经济规则的产生,使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出让或放弃部分主权,形成和遵守这些经济规则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是一个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融合渗透的过程152017年3月29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正式向以下哪一组织递交“脱离”信函,使英国成为首个寻求退出该联盟的成员国。()A东盟B七十七国集团C石油输出国组织D欧盟【考点】EI:欧洲联盟【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欧盟的特征,要求学生结合20世纪90年代欧盟建立的背景和发展历程来分析材料【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英国要退出的联盟是欧盟而不是东盟B.77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英国是发达国家C石油输出国组织主要是亚洲非洲和拉美国家,不包括英国D英国是欧盟成员国,由于内部利益冲突和矛盾,2017年英国进行了脱欧公投,退出欧盟故选D【点评】与英国民众日益浓厚的疑欧、退欧情绪相对应,欧盟其他国家民众对英国的“不可靠”也日渐不满,认为英国作为欧盟的一员,在融入欧盟的过程中却表现消极,一直扮演着拖后腿的角色:它不仅否决欧元,不参加欧盟的危机救助方案,不为缓解危机出力,还反对一切金融监管政策,因此英国 “出局”对欧盟的发展来说反而是好事,其他成员国在整合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会更小双方的相互信任已经降到历史低点16“摧毁中国关税壁垒,使海关失去对民族经济和国内市场的保护作用。”这样的评价最适用于()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考点】91:鸦片战争【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需要掌握南京条约协定关税及其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结合南京条约协定关税及其影响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解答】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使得中国关税自主权遭到了破坏,中国海关对民族经济的保护作用极大削弱,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BCD三项内容均不涉及关税自主权,应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考查对南京条约协定关税及其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17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杜会进步的体现。有关下列报纸说法正确的是()A都创办于19世纪末B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C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D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观念【考点】B9: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分析】本题考查西方文化传入中国,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近代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促使各种报刊不断涌现,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解答】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1905 年创刊于东京,A项排除;时务报、国闻报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报纸,用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B项排除;三种报纸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故C项正确;三种报纸对封建主义的批判都不彻底,D项排除故选C【点评】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的功能,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18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开国大典【考点】9I:五四运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特点,要求学生结合五四运动发展的过程和学生的表现来分析材料【解答】A材料中涉及到的是新民主革命,戊戌变法属于旧民主主义B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C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北大学生在北京天安门前游行开始D开国大典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表现,是第二个天安门故选C【点评】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19“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A出席万隆会议时B出席联合国大会时C与尼克松会面时D与田中角荣会面时【考点】FN:万隆会议【分析】本题考查万隆会议需要掌握“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周恩来总理倡导“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这是周恩来出席1955年万隆会议时提出的,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上述史实不符,应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以周恩来的言论为背景材料考查对“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A政治建设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D阶级斗争【考点】GL:十一届三中全会【分析】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关键词是“工作重心转移”【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故B正确ACD均不合题干主旨,故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实际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旨在考查学生知识再现能力本题属于基础题,依据题干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可直接得出结论,难度较低二、综合分析题(60分)21(15分)(2017崇明县二模)丝绸之路仔细观察如图所示丝绸之路示意图,回答问题。问题:(1)陆上丝绸之路开辟、全盛的朝代分别是西汉、唐朝,出发地长安。(2)依据所学内容,识读以上示意图,辨认古代丝绸之路的空间位置及其演变。(3)人们对“互惠贸易”的古代丝绸之路,有许多赞美之言。请按提示例举史实加以解释。“经济贸易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物品运往西方;西方的珍宝、香料传入中国 “文化传播之路”:中国的四大发明、思想文化传入西方;西方的音乐、舞蹈、历法、宗教信仰等传入中国。【考点】2T:丝绸之路【分析】本题考查丝绸之路考查陆上丝绸之路开辟、全盛的朝代以及出发地;古代丝绸之路的空间位置及其演变;古代丝绸之路是“经济贸易之路”和“文化传播之路”的史实需要掌握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演变特点以及对外交流的史实【解答】(1)本小问的开辟、全盛的朝代以及出发点,结合所学可知,陆上丝绸之路开辟是在西汉;全盛的朝代是在唐朝;出发地是长安(2)第一小问的位置,依据图示,结合所学可知,陆上是从长安出发往西,经河西走廊、中亚、波斯、阿拉伯、东罗马帝国,意大利海上是从泉州(广州)出发,经东南亚、印度洋、阿拉伯半岛到非洲东海岸或经红海到地中海第二小问的演变,依据图示可知,变化是从陆路到海陆并举到海陆;出发点从内陆城市转到沿海城市;范围扩大(3)本小问的举例,结合所学可知,“经济贸易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物品运往西方;西方的珍宝、香料传入中国;“文化传播之路”:中国的四大发明、思想文化传入西方;西方的音乐、舞蹈、历法、宗教信仰等传入中国故答案为:(1)开辟:西汉、全盛:唐朝,出发地:长安(2)陆上:从长安出发往西,经河西走廊、中亚、波斯、阿拉伯、东罗马帝国,意大利海上:从泉州(广州)出发,经东南亚、印度洋、阿拉伯半岛到非洲东海岸或经红海到地中海变化:从陆路到海陆并举到海陆;出发点从内陆城市转到沿海城市;范围扩大(3)“经济贸易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物品运往西方;西方的珍宝、香料传入中国“文化传播之路”:中国的四大发明、思想文化传入西方;西方的音乐、舞蹈、历法、宗教信仰等传入中国【点评】本题以图示的形式考查丝绸之路考查对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演变特点以及对外交流的史实的把握,考查学生解读图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2(20分)(2017崇明县二模)工业化浪潮下的世界19世纪60、70年代,工业化浪潮席卷全球。如图所示的国家以不同方式应对这一变化。问题:(1)对照如图,将字母所示国家填入相应言论的前面。(2)写出19世纪中期,言论所代表的国家社会发展的障碍以及应对措施。字母言 论障碍应对D“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待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黑人奴隶制度南北战争,颁布解放宣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A“当前的重大问题不是靠演说和多数人的表决所能解决的,要解决它只能依靠铁和血。”中世纪以来的政治分裂王朝战争,结束分裂,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C“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列强侵略,封建专制以“中体西用”为指导,开展洋务运动B“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农奴制度废除农奴制度E“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列强侵略,幕府统治推翻幕府统治,进行明治维新【考点】5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工业革命的影响,要求学生结合19世纪中国日本俄国美国德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事实来分析材料(2)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要求学生结合工业革命对19世纪中国日本俄国美国德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来分析材料【解答】(1)结合图片中的地图和所学知识,我们可知A是德国B是俄国C是中国,D是美国,E是日本(2)结合题目中的言论,我们可以看出,当时阻碍美国发展的是黑奴制度,为此,美国进行了南北战争,颁布了解放黑奴宣言德国采用了铁血政策来完成国家的统一,阻碍德国发展,是中世纪以来的政治分裂,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19世纪阻碍中国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列强的侵略和封建专制统治,当时中国推行了洋务运动,阻碍俄国社会进步的主要是农奴制度,19世纪60年代,俄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阻碍日本发展的是列强侵略和日本的幕府统治,为此,日本推翻了幕府统治,进行了明治维新故答案为:(1)DACBE(2)障碍,应对措施字母障碍应对D黑人奴隶制度南北战争,颁布解放宣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A中世纪以来的政治分裂王朝战争,结束分裂,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C列强侵略,封建专制以“中体西用”为指导,开展洋务运动B农奴制度废除农奴制度E列强侵略,幕府统治推翻幕府统治,进行明治维新【点评】学者们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生产力的影响: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商品经济最终取代了自然经济,手工工场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工厂,这是生产力的巨大飞跃2对资产阶级的影响: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使资产阶级专政建筑在社会化的大机器生产和物质财富空前丰富的基础上,使资本主义方式扩展至世界各地,保证了资本主义完全战胜封建主义3对阶级阶构的影响:工业革命使得使用机器生产和现代大工业(工厂制度)逐步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普遍建立起来,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最终形成 4对全球交通和市场的影响:欧美国家为了促进商品交流,大规模从事交通运输建设,为了扩大海外殖民掠夺和市场,致力于远洋运输网的开拓,逐渐形成了全球性的交通网络,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5对亚非拉国家的影响:工业革命加速了弱小国家沦为殖民地和附属国的过程,同时,欧美列强对亚非拉进行殖民掠夺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把欧美先进的工业技术带到这些地区,使这些国家缓慢地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改变了他们的历史命运,将其卷入了工业文明的潮流之中23(25分)(2017崇明县二模)数千年未有之变局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强敌”,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倭仁同治六年二月十五日大学士倭仁折材料2: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李鸿章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材料3:昔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舰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呜呼,今虽不幸而言中矣!梁启超变法通议问题:(1)从材料看,倭仁与李鸿章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各自的主张是什么?争论的焦点:是否采用西方技艺维护清朝统治 材料1主张:反对学习西方技艺 材料2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 (2)19世纪中期,中国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强敌”的表现是什么?材料3所言中、日两国的事件分别是洋务运动、明治维新。(3)结合上述材料和已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观点的看法。【考点】A6:洋务运动【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考查倭仁与李鸿章争论的焦点以及各自的主张;19世纪中期中国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强敌”的表现以及中、日两国的事件;对梁启超学习西方观点的看法需要掌握顽固派、洋务派的主张及其比较;近代列强入侵中国的战争史实;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内容;梁启超思想的内容【解答】(1)第一小问的焦点,依据材料一和二可知,倭仁与李鸿章争论的焦点是否采用西方技艺维护清朝统治第二小问的主张,依据材料一“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可知,主张是反对学习西方技艺,用封建伦理道德维护统治;依据材料二“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可知,主张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2)第一小问的表现,结合19世纪中期的史实可知,“数千年未有之强敌”的表现是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第二小问的事件,依据材料三“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舰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结合所学可知,事件是中国是洋务运动;日本是明治维新(3)本小问的看法,依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从梁启超的观点及其评价、目的进行说明即可故答案为:(1)争论的焦点:是否采用西方技艺维护清朝统治材料1主张:反对学习西方技艺材料2主张: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 (2)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3)梁启超借他人之口强调中日强弱关键在于是否学习西方制度,有合理性,但过于极端,其目的在于宣言维新变法的重要性【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考查对顽固派、洋务派的主张及其比较;近代列强入侵中国的战争史实;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内容;梁启超思想的内容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