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 专题二 地球运动精准培优专练.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86641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 专题二 地球运动精准培优专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届高考地理 专题二 地球运动精准培优专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届高考地理 专题二 地球运动精准培优专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优点二 地球运动一、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培优指南】1突破地方时判断的2个技巧(1)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2)出现“当地正午、一天中日影最短、太阳直射、日影朝正南或正北(有极昼的地区除外)、太阳直射井底”等信息时,说明该地地方时为12时。2掌握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的2个规律(1)时间计算遵循“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和“东加西减”两个规律。(2)日期变更遵循“自西向东,过0时所在经线加一天,过180经线(日界线)减一天”的规律,即“过0时所在经线,东加西减,过180经线(日界线)东减西加”。典例1 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如图示意M国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题。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在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间的( )A8:009:00 B11:0012:00C14:0015:00 D17:0018:00【培优点津】解答“时间计算类”试题的思维流程【解析】M国国土大部分位于0经线和10W经线之间,主要属于中时区,与北京时间相差8个小时。当地时间是8:009:00时,北京时间为16:0017:00,都处在工作时间,故选A。【答案】A二、昼夜长短的变化【培优指南】突破昼夜长短分布和变化的3个技巧(1)昼夜长短分布看太阳直射点位置直射点位置北半球昼夜分布南半球昼夜分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赤道昼夜平分昼夜平分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2)昼夜长短变化看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南半球相反。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北半球相反。(3)极昼极夜范围看直射点纬度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典例2 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605040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培优点津】解答“昼夜长短类”试题的思维流程【解析】由资料可知,在连续三个月,该地太阳高度在递减;由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第一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二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三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昼长变化是先昼长夜短,后昼渐短夜渐长,至昼短夜长。【答案】D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培优指南】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3个分布规律。(1)“近大远小”:距太阳直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2)“对称规律”:从太阳直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距离直射点的纬度相等的两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同。(3)“互余规律”: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正午太阳高度角与太阳集热板的倾角互余。典例3 太阳能光热电站(如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重为P,则( )A春、秋分日P0 B夏至日P1C全年P1【培优点津】解答与“正午太阳高度”有关的试题思维流程【解析】由题干可知,塔身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北回归线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塔身影长为0,所以P0,而春、秋分日P值不可能为0;冬至日北回归线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为4308,所以P大于1;当正午太阳高度大于45时,P小于1。【答案】D对点增分集训一、选择题为避免日期混乱,国际上划定了日期变更线。如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日期钟,其短指针固定指向180经线,长指针随时刻同步转动。据此完成12题。1图示时刻,伦敦时间为( )A3时 B6时C9时 D18时2此时,新的一天所占范围与旧的一天所占范围之比为( )A31 B13C34 D43【解析】第1题,由题干材料可知,该图为日期钟,日期界线是0时所在经线与180经线;短针固定指向180经线,那么长针应该指向0时所在经线;图示长针指向90W,即90W的地方时为0时,即西六区为0时,由此可计算出伦敦时间(中时区区时)为6时,故选B。第2题,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新的一天,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为旧的一天,由图可知新的一天占270,旧的一天占90,新旧日期之比为31,故选A。【答案】1B 2A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35题。3甲、乙、丙、丁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丁、丙、甲 C乙、丙、丁、甲 D甲、丙、丁、乙4当丙地日出时,世界标准时是( )A前一日18时 B当日18时 C次日6时 D次日18时5此图所示季节( )A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C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 D巴西热带草原正值干季【解析】第3题,根据纬度越高昼夜差距越大可知,甲昼长12小时、乙昼长24小时、丙昼长13小时、丁昼长10小时。甲地昼夜等长,位于赤道上;乙地极昼,南纬度数较高;丙地夜略短、昼略长,故丁地位于南半球较低纬度;丁地夜长昼短,故丁地位于北半球较低纬度。根据对称性可知,丁地北纬的度数大于丙地南纬的度数。所以四个地点位于从低到高的顺序是甲、丙、丁、乙。第4题,根据图示丙地的昼夜分布判断,图示反映丙地日出为北京时间2点。则0时区时间较北京时间晚8个小时,故计算得前一天的18时。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此时为12月某日,故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1月初最快)。【答案】3D 4A 5B汉字造字中蕴含某些地理知识,如“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据图,回答68题。6图中门的朝向可能是( )正东 正南 正西 正北A BC D7关于图中屋内正午地面光照面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年一样B正午比上午大C夏至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达到全年最小D春秋分日各地一样8若夏至日北京时间17:00时,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该地可能( )A四季分明 B出现极昼现象C酷暑难耐 D分布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解析】第6题,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或正北方向;若该地位于太阳直射点的北方,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门朝正南;位于太阳直射点南方,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方,门朝正北,C正确。第7题,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屋内地面光照面积越小;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全年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不一样;正午太阳高度比上午大,屋内地面光照面积比上午小;夏至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屋内地面光照面积达到全年最小,C正确;春秋分日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不一样。第8题,北京时间15点时,该地正午地方时为12点,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所求地时间=已知地时间4分钟已知地与所求地经度差,可算出该地位于75E;根据“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可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直射地与所求地纬度差,可算出该地为68.5N或21.5S;(75E,21.5S)位于印度洋,因此该地位于(75E,68.5N),寒带地区,全年气温低,北极圈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B正确。【答案】6C 7C 8B如图为某地(70N)一天之内的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当北京时间6:00时,太阳移动至位置,读图,回答911题。9太阳在这一天中的运动过程是( )A BC D10当太阳运动至位置,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20N,150W) B(20S,30E)C(20S,150W) D(20N,30E)11这一天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此地可以观测到绚丽多彩的极光 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 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达到最小 上海可能昼渐短夜渐长A BC D【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知,正南方太阳高度最大为正午,正北太阳位于地平线,说明此时出现极昼,由此可知这一天正北()日出,然后到正东(),再到正南(),正西,最后正北()日落,故选B。第10题,根据题干可知,当北京时间6:00时,太阳移动到正南位置(地方时为12时),由此可知该地所在经线为150W,再根据图中70N出现极昼,可知太阳直射20N,故选A。第11题,这一天该地出现极昼,此地不可能看到极光;北半球接近夏至日,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读图可知太阳直射点正向南运动,上海可能昼渐短夜渐长。【答案】9B 10A 11C二、综合题12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和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在福建厦门成功举行。下图中左图为福建省略图,右图为会议开幕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及晨昏线位置示意图,图中、四点为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会议期间,厦门昼夜长短变化状况为_,其地球自转线速度比福州_(填“大”或“小”)。(2)当地球公转到位置时,节气是_,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_。(3)右图中PQ为_(填“晨线”或“昏线”),该日Q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_。(4)会议开幕至我国国庆节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为_,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变化状况是_。【解析】(1)会议期间时间为9月3日至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厦门昼夜长短变化状况为昼渐短,夜渐长。厦门纬度比福州低,其地球自转线速度比福州大。(2)当地球公转到位置时,节气是秋分。此时太阳直射点直射赤道,所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3)右图中PQ为晨线,该日Q点正好出现极夜,正午太阳高度是0。(4)会议开幕至我国国庆节期间,即9月3日到10月1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为从北半球向南移动,秋分日经过赤道后,移向南半球,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变化状况是先变小至0后又变大。【答案】(1)昼渐短,夜渐长 大(2)秋分 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3)晨线 0(4)从北半球向南移动,经过赤道后,移向南半球,先变小至0后又变大13下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弧ABC上太阳高度为0,B点为弧ABC与纬线的切点。图中阴影部分日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从B点沿最短距离到A点的行进方向。(2)写出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并说明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3)描述该日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4)判断赤道上处于黑夜且位于东半球的经度范围。【解析】(1)从B点沿最短距离到A点应该沿着大圆劣弧前进,根据弧ABC上太阳高度为0可知,弧ABC为晨昏线的一部分,为大圆劣弧,再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应该向西南方向。(2)结合上题可知,弧ABC为晨昏线的一部分,且B点为弧ABC与纬线的切点,可知,M点所在经线为0时经线,为120E,D点所在经线为180经线,故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15N,60W)。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在15N达最大值,向南北两侧递减。(3)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15N,60W)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且北纬75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4)赤道上处于黑夜的范围为18点到次日6点的经度范围,此时120E为0点或24点,则18点为30E,6点为150W,则赤道上处于黑夜且位于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0E向东到160E。【答案】(1)西南(2)(15N,60W) 15N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向南北两侧递减(3)昼长夜短;北纬75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4)0E向东到160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