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84763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0小题,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据记载,周武王灭商后进行分封时称诸侯为“友邦君”,到周公再行分封时,出现“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此变化说明西周A. 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 B. 宗法制进一步完善C. 中央集权得到了强化 D. 等级制度开始形成2、商鞅指出:现在治理国家,依靠官多吏众,官吏下又设辅佐和监察人员,这本来是为了禁止官员们谋私利。如果辅佐和监察人员也想谋私利,那怎么去禁止呢?这说明商鞅A. 重点加强对在职官吏的监督 B. 认识到监察的模式尚有缺陷C. 建立起完善的官吏监督机制 D. 认为官吏贪渎严重危及政权3、罗马在帝国时期曾广泛流行无夫权婚姻。与之前的有夫权婚姻相比,这种婚姻夫妻处于同等地位,双方的财产分开;成年子女也拥有财产权,并享有签订契约和买卖财产的权利能力。这种婚姻制度的变化主要是因为A. 罗马法体系的完善 B. 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C. 万民法取代了公民法 D. 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4、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 年在位)缺少主见,往往是一件事已经说好了,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就会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这一习惯开创的先例是A.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 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C. 内阁所有的成员对国王负责 D. 国王任命首相控制内阁5、1875年法国制宪会议讨论宪法草案时各派争执不休,共和派议员瓦隆提出一项修正案:“为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一个国民议会,选举以绝对多数进行,总统任期 7年,可以连选连任。”该修正案以353:352票获得通过,以迂回的方式肯定了共和制度。这主要反映了A. 共和政体是妥协的产物 B. 各派别间的矛盾被化解C. 共和派内部的团结合作 D. 共和制度最终得以巩固6、黄仁宇说:“过去曾有不少读史者,以光绪帝不能毅然下决心清算慈禧太后为憾。殊不知皇帝之存在,并非因籍之以富国强兵,而是君临天下,作忠臣孝子的表率。要是他放弃了传统的使命,也等于否定了本身所扮演的角色。”他认为,制约光绪没能“清算”慈禧太后的根本原因是A. 性格怯懦 B. 角色意识 C. 君主制度 D. 宗法制度7、“当时的指导机关不做发展土地革命和群众的阶级斗争,却只做上层的团结功夫,蒙蔽阶级矛盾,不去夺取军队,不去武装工农,不能利用参加政权的机关,不去为群众谋利。”这导致A. 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二次革命失败C. 断送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 D. 国共合作破裂8、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一彻底的和坚忍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选进立宪会议!”这表明布尔什维克党在当时A. 主张立即发动武装起义 B. 力主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C. 决定与临时政府决裂 D. 希望和平过渡,掌握政权9、有学者在评论某事件时说,此事件后“台湾再也不是国家,从此中华民国就在台湾变成代名词”。此学者评论的事件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正式成立 B.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C. 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10、有学者认为,由于受到国内政策的压力,美国的战争决策者并没有太多选择,而斯大林则是大权独揽,利欲熏心,绝对要保证苏联的安全。该学者的观点说明A. 冷战格局出现的必然性 B. 冷战维护了战后世畀和平C. 冷战格局由单方面造成 D. 爆发小规模战争的可能性11、下面是本关于“朝鲜战争”的历史专著的目录(局部),从该目录可以看出,朝鲜战争的主要影响是 A. 使资本主义阵营受到严重打击 B. 导致了美日韩关系的急剧变化C. 形成相对稳定的区域关系格局 D. 推动了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12、考古学家在徴州先后发现了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徴州吴拱卖山地契元至元十七年(1367年)徴州吴凤郎卖山地契宋龙凤五年(1359年)徽州谢志高卖山地契宋龙凤十年(1364年)徽州谢公亮退地契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可以证实当时A. 土地国有制遭到破坏 B. 农业生产集约化趋势C. 土地私人所有制性质 D. 契约守信机制已完善13、明末淸初张履详的补农书中记载了一个他设计的薄产十亩的经营方案:桑田三亩供一家衣食,其余安豆竹果鱼之收,按低标准计,足可抵十人之食,即年余五十石,扣除田粮等苛扰,至少每年可积余三十石。积十余年,除“奍生送死”、读书外,还可买田数亩。该方案重在强调A. 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 B. 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C. 精耕细作技术的应用 D. 家庭经营的自给自足性14、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七值昂”的情形。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B. 徽州出现了许多特色作物种植区C. 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D. 北方农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抬高地价15、“如果一个人的曾祖父早年把土地出租,收取固定的货币金额地租,他的收入实际上是下降了些。但是那些从佃户那里接受实物地租(如若干葡氏耳小麦或大麦)的人,或自己经营地产者,就能按现价出售他们的实际农产品,从而增加自己的货币收入。”由此推断,新航路开辟后西欧A. 价格革命加速了社会分化 B. 封建制度已经完全解体C. 商业革命推动资本原始积累 D. 地主和佃户矛盾不断激化16、 社会变革学派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A. 工厂制组织形式 B.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 机器大工业生产 D. 垄断组织形成发展17、观察下面的江南制造局支出(18671894年)表,从中可知江南制造局A. 管理上体现以洋为师的特点 B. 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为参与市场竞争做好了准备 D. 经营上处于入不敷出状态18、“公和永怡和与公平洋行接踵而兴,各建一厂,每厂亦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三厂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厂务,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三厂资本耗损殆尽。”这段材料表明“公和永”等三厂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 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 规模小且设备陈旧不堪C. 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D. 过分依赖外国资本主义19、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明我国A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 B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20、在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罗斯福新政一度消失。如:1955年的初中世界历史教科书侧重讲述经济危机,至于罗斯福政府如何想办法应对危机,并无任何文字表述。这主要因为改革开放前 A.“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 B. 计划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影响C. 闭关锁国,社会发展缓慢 D. 中国对世界历史的研究落后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2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 历史上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就像钟摆一样,一时摆向这边,一时摆向那边。中央集权过大了,地方运转不好,那就要放一点权;放权放得太厉害了,容易造成地方各自为政,中央管不了了,那就要收权。而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方面,则是从宋代起中央集权就高度发达了,其时地方分权最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两千年来一直都在变化,都在不断地调整。摘编自凤凰网:周振鹤历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就像钟摆一样材料二 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北宋调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的背景。(2分)北宋主要是通过哪些官制的变化来实现“中央集权高度发达”的?(3分)(2)材料二中“两种不同的政府”和“几个分立的部门”分别指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的理解。(6分)2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材料 在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爆发前夕,江南的原始工业化程度绝不亚于英国,而双方都以轻工业为主。彼此不同之处在于,英国的重工业自16世纪开始便迅速发展,在工业上所占的比重也日渐增加,相比之下,明清江南的重工业却微不足道,没有什么重要发展。除了一些小规模的采煤业外,江南基本上没有煤铁业。英国和明清江南的工业结构出现这样大的差别,主要原因是重工业需消耗大量能源和材料,而轻工业却是能源和材料的低消耗者。轻工业对能源和材料的需求相对较小,对劳动力的依赖却相当高,因此劳动力充足、能源和材料缺乏的江南很自然地便偏重轻工业的发展,注重技巧而不注重机器。英国和江南的情形不同。英国拥有丰富的煤矿和铁矿,同时还能够从瑞典等国进口铁。因为它是岛国,依靠海路运送煤铁既便宜又方便。欧洲大陆国家和中国也有相似的地方,因为缺乏廉价能源或工资低廉,而没有爆发工业革命。只有英国独享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经济发达、市场需求大、科技人才辈出,同时又拥有丰富的煤铁矿,因此重工业得到迅速发展。而重工业的发展和矿物能源的大量使用,正是工业革命的大前提。(1)根据材料,指出18世纪中期中英两国工业化发展的异同。(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9分)2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已出现,魏晋以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与大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材料二 1843年前后中国海关新旧税率比较项目旧税率(实征银两)新税率(银两)进口布(每匹)03730100棉纱(每担)24061000出口南京丝(每担)2373310000茶叶(每担)04750250(1)根据材料一,概括“海上丝绸之路”对古中国的价值所在。(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43年前后中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的直接原因,并概括该变化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9分)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春秋时期以车兵为主、步兵为辅,到战国时期逐渐变成以步兵为主、车兵为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征兵范围的扩大,大批原来居于鄙野的农民被征入伍,他们身份较低,宜于编为步兵;二是车兵受地形条件限制,不能在山林险要的地区作战;三是坚韧锋利的铁兵器和远射有力的机弩广泛使用,往往使排列整齐的车兵受到巨大损失。骑兵是战国时期兴起的新兵种,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使骑兵在对外作战中大显神通。许多使用机弩的战士集合在一起组成弩兵,威力无穷,马陵之战中齐军“万弩俱发”而使敌人一败涂地。由于步兵、骑兵和弩兵的出现,战争的场所就从广阔的平原迅速扩展到山林、江河和险要之地,战争方式更加灵活多变。摘编自李学勤主编战国史与战国文明(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变革的主要表现。(5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变革的原因和影响。(10分)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答案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A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A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A 14、【答案】A 15、【答案】A16、【答案】B 17、【答案】B 18、【答案】D 19、【答案】A 20、【答案】B 21【答案】(1)背景: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分裂局面。(2分)变化:派文官任州郡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设转运使将赋税收归中央。(3分)(2)分别指:中央政府与各州政府;行政、立法和司法等部门。(4分)理解: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相互制约;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相结合,既维护国家统一又防止过度集权。(6分)22【答案】(1)同:以轻工业为主。(2分)异:英国重工业发展迅速,发生工业革命。(或:中国重工业微不足道,未发生工业革命)(4分)(2)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轻、重工业的发展和矿物能源的大量使用,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圈地运动、殖民扩张(或:重商主义)、奴隶贸易,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资金;科技发展与人才辈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动力。(9分)23【答案】(1)促进海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增进国人对世界的了解;产生航海论著,培养国人的海洋意识;萌发关注海防、防范倭患的国防理念。(6分)(2)原因: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制度。(2分)影响:破坏了中国关税主权,便于外国倾销商品和掠夺中国原料;瓦解中国自然经济,中国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近代民族工业兴起提供了客观条件。(7分)24【答案】(1)从车兵为主、步兵为辅演变为步兵为主、车兵为辅,并出现骑兵和弩兵;兵员主体以农民为主;铁兵器和机弩的广泛使用。(5分)(2)原因:生产力提高,冶铁技术进步;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争形态改变,旧兵制已过时。(6分)影响:战争规模扩大、方式灵活、更加残酷;冲击世卿世禄制;加速了统一的历史进程。(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