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IV).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76303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I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I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I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IV)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1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整体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由此可以得出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B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C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2战国时期,人工施肥已受到广泛重视。孟子说:“凶年,粪其田而不足”。荀子认为:“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地”。由此可见A各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农民社会地位低下C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D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3东汉豪强地主经营的田庄,组织大规模的多样化生产,既种植谷物、蔬菜、经济作物,又从事纺织、酿造、制药等生产。此类田庄的增多A顺应了豪强地主垄断农业的要求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经济的发展C可能导致了商品交换范围的缩小 D提供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4下表是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了朝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宋元称谓臣、人、众、野人夫、仆田客、部曲佃客、庄客、农户A农民对地主和国家的依附关系的松弛 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强化C士大夫阶层不断丧失对土地的占有权 D自耕农阶级在曲折中渐趋发展壮大5中国古代发明的某种工具,利用河水的冲力转动机械轮轴,使鼓风皮囊张缩,不断给高炉加氧,“用力少,见功多”。这项发明A是古代冶铜技术的一大进步 B导致唐代筒车的出现C促进了灌钢法的发展 D推动了当时冶铁技术的发展6中国古代实行匠籍制度,规定凡有技艺的手工业者必须世代为官府服役,或定期轮番服役,不得转业。但到明清时期,逐渐趋向松弛,政府允许他们可以以银代役。政府所需的技术工人改为雇佣方式,按市场价格付给报酬。这表明A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B官营手工业逐渐被私营手工业完全取代C雇佣方式逐渐盛行起来 D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经营方式7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松江棉布有“衣被天下”之称;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濮院镇;景德镇瓷业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据此可知,明清时期A草市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 B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C手工业的经济主导地位日趋显现 D市镇的规模不断扩大8明代山西商人范士逵“占良田数百亩”,清代山西商人亢氏建造的亢园“长里许临河造屋一百间,世人呼之为百间屋”。这反映了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B土地集中阻碍了经济发展C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经济发展 D传统观念阻碍了明清商业的发展9“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的洋布就减少了10万匹。”这些数字变化说明洋务运动A对外国经济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B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C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和科技人员 D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10清政府规定:“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船、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外,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该政策A大力支持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B促使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使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D使民族工业迎来了进一步发展的春天111903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商部,并陆续制定和颁布了奖励公司章程、商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商标注册暂拟章程、奖励华商章程等。清政府此举意在A调动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 B完善政府部门的组织结构C抵制外国商业资本的入侵 D使政府直接控制经济活动12有同学收集了-些研究性学习素材,其中涉及“张謇”“短暂的春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军管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内容。他探究的主题应是A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B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历程C近代中国反侵略的潮流 D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31937 年,宋子文以低于市场价格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这说明A官僚资本与民族工业合资经营,互利双赢 B官僚资本实力雄厚,领导了民族工业C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侵蚀 D民族工业依靠官僚资本以谋求发展14商业广告在建国初期一度很活跃,1953年以后业务骤减,日益萎缩,直至文化大革命时期广告事业发展陷于空白。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采取限制措施 B经济困难物资匮乏C国家经济体制影响 D商品直销方式主导151956年,国务院副总理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即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国家市场三者为主体,而以个体经营、自由生产、自由市场三者为补充.陈云的这一观点A是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有效举措B是新中国突破苏联经济建设模式的有益探索C是对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经验的全面总结D是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理论来源16有学者指出:“把(中国)大跃进描述成一个仅由极左政策造成的灾难实在过于简单,以致歪曲了历史经过。这一说法无视水利、乡村工业和资本化副业三方面的巨大进步,而这些正是后来乡村发展的关键。”该学者意在说明A应理性审视“大跃进”运动 B中国农村经济得到持续繁荣C“大跃进”运动的成绩巨大 D中国城乡经济的联系增强17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C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18王石的万科公司、柳传志的联想公司、张瑞敏的海尔公司,它们都诞生在1984年前后。这一年想在制造业和科技界有所作为的人还有大学刚毕业的李东生、段永平、史玉柱等一干人。这种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邓小平南巡讲话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B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公众的创新精神C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进了公平竞争 D国家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进度的加快19某城市既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后设立的经济特区。它是A上海 B厦门 C广州 D汕头20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初步改变人们这一传统观念的是A设立经济特区 B“南方谈话” C中共是四大的召开 D废除人民公社体制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21题24分,22题16分,共40分)21(24分)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材料二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材料三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材料四: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怎样的一种基本模式?(2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的特点。(6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政策?(2分)这一政策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4分)(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4分)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2分)(4)材料四中“新经济的萌芽”指的是什么?(2分)导致这一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22(16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艰难曲折地发展。材料一 发昌机器厂原是方举赞、孙英德于1866年合伙成立的一个为外商船厂打制、修配船用零件的手工业锻造作坊,制造资本为200元。1869年已经使用车床,这是它从手工作坊转化为近代工业的重要标志。进入80年代,受到外商排挤,日趋衰落,到90年代,终于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材料二 在筹办纱厂、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开垦苏北沿海滩涂荒地时,张謇都是依靠股份制向社会集资。为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他“考诸上海各厂,而加以斟酌”,使纱厂在开创之始就建立了一套精干的企业管理机构。当兴办实业初见成效时,他用企业盈余兴办近代教育事业,创办职业教育机构是大生企业集团培养中低级职员的最佳途径。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了,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力东顾,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宗敬从1914年至1922年8年间,无锡茂新系统发展为4个厂,上海福新系统发展为8个厂,日产面粉8.6万余包,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荣氏企业己稳操“面粉大王”的桂冠。荣宗敬并不满足于“面粉大王”的称号,他又集中全力向纱布行业挺进了。但20年代后荣氏企业进入艰难守业的困境,申新纺织系统的一到四厂棉纱产量下降,出现亏损,面粉厂产量也急剧下降。(1)据材料一,概括发昌机器厂的特点。(4分)(2)据材料二,概括张謇的企业制度创新的表现。(4分)(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社会条件有哪些?(6分)(4)综合上述材料,从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