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75960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衡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南省衡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南省衡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高一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选项,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上。)1. 下图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据此推断空缺方框A、B中最可能填写的是A. 铁犁牛耕、家庭农业B. 奴隶制经济、封建农业C. 集体劳作、自然经济D. 集体劳作、铁犁牛耕【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三个重要阶段,故B处填写铁犁牛耕, 古代农业的生产组织形式经历了集体劳作到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故A处是集体劳作,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ABC错误。2. 芜湖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 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 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 手工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 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相关知识的把握。结合题干中的“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就可知,在布匹生产加工环节中,松江以纺织成品为主,而芜湖以浆染环节为主,体现了产品生产过程中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故答案A最符合材料之意;对于B项来说,区域间的市场需求应指的是对商品的不同需求,而材料表述的是棉布产品生产加工的不同地区的不同环节,用各地区对商品的不同需求来解释商品的生产环节的不同地区,显然是“文不对题”;同理C项的解释不符合材料所表达的主要事实;而D项在材料中根本没有体现。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手工业的发展特点3. 北宋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元、明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它迅速贬值,到明中期政府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白银使用日益普遍,并最终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获得政府认可。从力推纸币到最终使用白银主要反映了A. 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B. 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C. 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受挫D. 中国的银矿产资源丰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坚持的经济政策,“破产”说法有误,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说明政府曾大力推行纸币,而后放弃纸币改用白银,并不能说明政府对贸易的控制加强,相反应该是受挫,故B项错误,C项正确;白银成为一种主要的流通货币是在明代以后,材料主要是体现一个转变的过程,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中国商业古代货币的发展4. 明朝科举考试采取“分地录取”办法,分南、北、中卷录取,南卷占55%,北卷占35%,中卷(西南地区)占10%,但名次高低不受地域限制。这主要是因为A. 科举制的推广B. 与边远地区文化交流增进C. 皇权的加强D. 南方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科举制,是隋炀帝确立,唐朝以来逐步发展完善的选拔官吏的制度,这个确立后在全国施行,故A项错误;材料中“分南、北、中卷录取,中卷(西南地区)占10%”,能促进与边远文化交流,但南卷超过北卷、中卷占绝对优势的特点体现不出,与“主要原因”不符,故B项错误;皇权的加强,为巩固统治,而变革科举,但与材料所体现的地域差异不符,故C项错误;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经济的发展,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的繁荣,引起科举制度的变革,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南移5. 清代前期,扬州有首童谣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可见,当时A. 重农抑商被摒弃B. 官商勾结,官商身份难以界定C. 商业发展推动社会风气变动D. 地方商业中官员垄断经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商人获得巨大财富后,可以购买庄园等家产,被人羡慕赞扬。这反映了社会风气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故选C。A项错误,清朝时期重农抑商的政策并未摈弃,反而逐渐的加强;BD项材料并未体现。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清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6.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发现的时代”,是一个“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导致“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根本原因是A. 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和运用B.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C. 天主教的传播和发展D. 人们追求世俗生活的享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根本原因”一般是经济因素或生产力因素,人被发现是指文艺复兴,世界被发现是指新航路开辟,所以这个问题就可以转化为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故B项符合题意。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出现的原因7. 李荣忠在吉他与流行音乐潮中指出:“(黑人)在日落以后常集在康果广场上,拿着从非洲带来的皮鼓、五弦琴,敲着、奏着、唱着,用故乡的音乐怀念失散的亲人,用强烈,刺激性的音响发泄胸中的激愤”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A. 美国的种族歧视B. 第二次世界大战C. 第三次科技革命D. 罪恶的黑奴贸易【答案】D【解析】题干说,“黑人拿着从非洲带来的皮鼓用强烈、刺激性的音响发泄胸中的激愤”,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在非洲和美洲之间进行了持久的黑奴贸易,大量黑人被从非洲贩卖至美洲,背井离乡,亲人失散。黑人中流行的音乐往往表达对故土的怀念、对命运的愤懑之情,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材料未涉及“种族歧视”,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明显的时间,无法断定是二战之后,故B项错误;“吉他与流行音乐”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没有直接联系,故C项错误。8. 1732年英国通过了帽子法案禁止将帽子从一个殖民地输往另一个殖民地;1750年英国通过钢铁法案,鼓励殖民地为英国市场生产生铁,但禁止建设可能与工业竞争的钢厂及炼钢高炉。上述法案的颁布表明,英国意在A. 取消自由贸易B. 保护专利技术C. 垄断国际贸易D. 保障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答案】D【解析】为了抑制殖民地的工业发展,英国出台如材料中措施,主要是保障殖民地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故项正确;材料的措施是鼓励自由贸易,故项错误;材料目的不是保护专利技术,故项错误;材料主要目的是保护殖民地销售市场,不是垄断国际贸易,故项错误。9.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了文明中来了。”这里将“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的最主要手段是A. 资本输出B. 武力威逼C. 人口流动D. 商品输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对工业革命影响的理解。关键信息是:“共产党宣言”由此可知是在19世纪中期,这是列强对外侵略的主要方式就是商品输出。故选D。材料说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输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BC项是辅助的手段,武力打开国家的大门后,商品输出唱主角。考点: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影响10. 下面为1750-1850年英国被调查的266位工业家在创建大型工业企业前所属的社会阶层分布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工业化带来了英国社会阶层的流动B. 社会阶层的向下流动是工业化社会的一般趋势C. 英国代议制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实质性变化D. 中等阶级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主力【答案】A【解析】从表格信息可知,17501850年间,很多底层中等阶级和劳工阶级通过自己的奋斗转变成了工业资产阶级,这说明工业化带来了英国社会阶层流动的开放性,故A项正确;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有相当一部分工业家是由底层中等阶级和劳工阶级转变而来,这说明向上流动也是工业化社会的特点,故B项错误; 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就已经确立,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题干主要强调的是社会阶层的流动,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排除。11. “(清末)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因此以坚持清朝政府的政治垄断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材料所述的这一运动A. 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 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C. 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D. 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洋务运动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虽然并未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但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诱导了民族资本的产生,故B项正确,排除C、D两项;自然经济解体始于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项。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12. 下面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示意图,图中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三次发展高峰出现的共同因素是A. 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B.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C. 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改善D. 官僚资本主义走向衰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图表信息的获取解读能力。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示意图中可知,第三次发展高峰是1952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得到了改善。所以答案选C。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建国初期的民族工业13. 1902年大公报刊登了中国第一则征婚广告,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赞扬者称其为“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批评者认为“观其口气,大有以中国伟人自居之意,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口谈维新的庸人罢了当今之世,不仅男择女,女也有择男的权力。这表明当时中国A. 男尊女卑观念顽固坚持B. 自由恋爱得到普遍认同C. 天朝上国思想继续发展D. 婚恋传统受到西学冲击【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刊登征婚广告以及也有“女择男的权利”,说明人们的婚恋观逐渐趋向近代化,传统婚姻观念受到严重冲击,故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男女婚恋观的差异,排除A项;中的普遍认同说法绝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婚姻观念的变化,不是天朝上国思想,故项错误。14. 下图反映的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情况,图中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因为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始推行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D. 经济特区在全国各地的广泛建立【答案】C【解析】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为1985年此时的农村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此时的城市体制改革刚刚起步,故使农村和城市的差别相对来说较小。而1987、1989年时差距急剧扩大,主要是因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行所致,因此排除B,C项符合题意。A是在1992年提出;经济特区的设立主要是在东南沿海地区,不能说广泛建立,排除D。15. 1932年,美国总统胡佛为缓解经济危机,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但是,在宾法尼亚,受救济者每天得到的救济金只有三分钱。这反映出胡佛政府A. 干预经济的力度不够B. 通过以工代赈解决了失业问题C. 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D. 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题干中反映了美国总统胡佛为缓解经济危机,对经济进行了干预,但从材料中“受救济者每天得到的救济金只有三分钱”可知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不够。故选A项。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美国杯水车薪16. 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到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他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变化,基于A. 对斯大林背弃列宁新经济政策做法的赞赏B. 对美国与苏联经济发展状况巨大反差的反思C. 对苏联即将遭到德国法西斯侵略的同情D. 对斯大林高度集权政治体制问题的担忧【答案】B【解析】1934年美国遭遇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状况尚未好转;而苏联逐步形成斯大林模式,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维尔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变化,是基于对美国与苏联经济发展状况巨大反差的反思。故答案为B项。从“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来看,说明是对当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状况的比较,排除A项;C项与史实不符,1934年苏联还没有面临德国法西斯侵略,排除;从材料信息来看,是对当时苏联经济建设成就的赞许,不是“担忧”,排除D项。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34年”。联系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美国遭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从经济低谷中刚开始小幅回升。而苏联从1928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934年已处于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逐步建立起斯大林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17.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放弃了金本位体制,限定过去和未来一切公私契约均禁止用黄金支付。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用美元来确定国际金价,重新确立了金本位体制。这两次改变的共同之处是A. 提高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B. 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C. 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D. 反映了美国主导世界经济的愿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1933年美国为应对经济危机,放弃金本位体制,实际上美元贬值,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故A项错误;30年代美国放弃金本位体制,美元贬值,有利于开拓美国国内、国际市场,促进美国经济恢复,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用美元来确定国际金价,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故B项正确;30年代美国美元贬值,放弃金本位体制,加剧了当时各国倾销战、货币战,阻碍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故C项错误;30年代美国迫不得已放弃金本位体制,使美元在世界货币地位大大降低,美国主导世界经济的愿望难以实现,故D项错误。考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特点18. 下图反映罗斯福新政的一幅漫画,漫画中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试图救治生病的“山姆大叔”,旁边站着名护士。下列对漫画的解读你认为基本正确的是A. “护士”是美国国会B. 此次救治完全治好了“山姆大叔”的病C. “山姆大叔”的病根是社会贫富分化加剧D. 第一副药方是社会救济【答案】A【解析】由题干中“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可知经济危机之后,通过国会立法,漫画中“护士”就是美国的国会,故A项正确;罗斯福新政是促使美国度过经济危机,但不能消除经济危机,故B项错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矛盾,故C项错误;罗斯福第一个解决危机措施是整顿金融,故项错误。19. 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对付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这表明A. 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B. 指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C. 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途径D. 肯定了应对战争局势的新措施【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实行实行余粮收集制”可知是苏俄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该政策是列宁为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在战争时期实行的非常政策,对巩固苏维埃政权起到重要作用,但并不是向社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材料明显是肯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积极作用,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显示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战争结束后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错误,该政策不是向社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D项。【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0. 苏联的对外战争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数百万穿着军装的苏联工人和农民走出国门后才发现,他们生活的。社会主义天堂”简直无法同“资本丰义地狱”相比,甚至连战败国德国生活水平也要高于战胜国苏联的生活水平。苏联人民的这一发现表明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合时宜B. 新经济无法恢复国民经济C.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已经暴露出来D. 斯大林模式未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答案】C【解析】苏联实行斯大林模式是牺牲农业基础上完成工业化,民众生活极端困苦说明了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故项正确;苏联对外战争应该是第二次大战时期,此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已经废除,故项和项错误;苏联的经济水平和以前相比是进步了,但是横向比较是落后的,故项错误。21. 70多年来,世界银行历届行长均由美国人担任,而其姊妹机构国家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之位则一直由欧洲人把持,这一“潜规则”反映了A. 美欧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居主导地位B. 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受到遏制C. 美国和西欧联合操纵世界经济与贸易D. 美欧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有明确分工【答案】A【解析】请在此填写本题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两个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别由美国人和欧洲人把持,说明美欧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主导,故项正确;当前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逐渐加强,并不能遏制住这股潮流,故项错误;当前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美国和欧洲并不能控制世界经济,故项错误;材料中说明美国和欧洲经济地位,并不是说在金融体系中分工明确,故项错误。点睛:在高考复习中,应把握一个趋势、两项基本内容、三个阶段。一个趋势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从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到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形成;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到世界贸易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无不昭示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两项基本内容: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二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二战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二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是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与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对立隔绝;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22. 下表是全世界区域性合作组织和一体化组织地区分布统计表(1996年),从中可以得出正确结论是A. 区域集团化是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趋势B. 欧盟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C. 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D. 发达国家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答案】C【解析】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排除A;材料未涉及欧盟的具体信息,排除B;由材料中可以看出欧洲经济组织最多,而其他大洲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并不是非常多,并且相互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C正确;材料未涉及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受益者,排除D。23. 传统理论认为,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很难结成经济集团,因为两者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民族经济利益往往矛盾尖锐。即使能够达成某种经济或贸易协定,发展中国家也难以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突破这一理论是A.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 欧洲从欧共体发展到欧盟C.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D. 欧佩克国家的团结与协作【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很难结成经济集团”和所学知识可知,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建的。所以答案选C。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北美自由贸易区24. 越南战争使美国的财政赤字直线上升,法国总统戴高乐不愿再为美国承担战争的费用,于是从1965年开始将法国手中的美元兑换成黄金,并用潜艇将黄金运回巴黎。戴高乐的做法A. 动摇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B. 加剧了美国的财政赤字C. 引发法美两国的贸易争端D. 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因为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自己的霸权地位,但同时损害了其让国家的利益。法国的做法,实际上冲击了美元的地位和布雷顿森林体系,故选A。B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美国的财政赤字。C也无法从材料中得出结论。D夸大了法国此举的影响。25. 美国投资专家麦克法伯说:“联邦政府给每人600美元的退税。如果拿这笔钱去沃尔玛消费,钱归了中国;如果拿它买汽油,钱归了阿拉伯;如果买电脑,钱归了印度;如果买水果,钱归了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墨西哥;如果买好车,钱归了德国”这一现象表明A. 国际分工不公平B. 世界经济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C. 世贸组织受到美国控制D. 亚洲商品的世界市场份额增大【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经济一体化,即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分工体系的不平等,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了经济一体化而非世贸组织受到美国控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题14分,27题18分,28题18分,共5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指定位置。)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武帝时期,由于出现了财政危机,国家取消行之已久的盐铁特许制度,由政府自行经营盐铁。其时,王国的问题已经解决,山海资源的垄断权也已全部收归朝廷盐铁官营,国家不仅占有原有盐铁商人的利润,而且把农民对盐铁的消费纳入了国家的财政市场国家一旦控制了盐铁,也就是间接控制了人口。大量为豪族地主所隐占的人口,在盐铁官营之下,不得不出高价买官盐,用官铁,等于是向国家交税“天下之利”皆由国家掌握将商人排斥于流通领城之外面,由国家直接经营商业,本质上是国家通过商业独占以榨取农业赋税的一种方式摘编自程念棋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1)结合材料,分析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专营的背景和作用。材料二至两宋时期,国家建立了逐渐完善的商税制度,从而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民营商业的存在及其合法性,而商税也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国家维持其庞大的官僚机构正常运行和两宋王朝赡军养兵的巨额费用“以朝廷雄富,犹言采山煮海,一年商利不入,则或阙军需”“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唐宋以来,商业市镇的崛起和繁荣所带来的商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宋代设镇的标准是:“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以税收为核心成为宋代设镇的主要标准。这些新兴商业市镇所创造的商业税收也确实在财政上对宋朝政府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州县官凡有所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摘编自冯芸、吴臣辉宋代商税制度的确立与国家商业政策的调整(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政府商业政策的调整并分析其原因。材料三明清时期,运河沿岸地区成为当时重要的经济、文化区域。元代朱德润在飞虹桥诗中描述了运河两岸的景象:“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毡碧婉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明清时期北上的漕船为运河带来了大量原料,丰富的原料促成了加工业的繁荣。运河的贯通,使沿岸的城镇形成了一道新兴的文化带。明清两代山东出了10名状元,其中6名出自该文化带。运河沿岸的济宁,作为中国传统儒学的根据地,明以前民间信仰比较单一和正统。晚清以后,金龙四大王崇拜、天妃信仰、关帝崇拜等开始传开。同时,运河的贯通也使人们逐渐由“尚俭崇朴”“循规蹈矩”向“糜然向奢”“违礼越制”转变。(3)根据材料三,概括该时期运河两岸经济发展的状况。并指出运河的开通对当地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1)背景:面临财政危机;王国问题已解决。作用:打击了富商大贾的势力;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对农民的剥削和控制。(2)调整:完善商税制度,承认民营商业的合法性;依据商业的发展设立市镇。原因: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工商业繁荣,在经济和财政中发挥重大作用。(3)状况:漕运畅通;手工业部门众多;商业繁荣。影响: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促使民间信仰多元化;改变了社会习俗和生活观念。【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由于出现了财政危机,王国的问题已经解决”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农民对盐铁的消费纳入了国家的财政市场 ”等信息从财政收入、农民剥削以及打击富商大贾的势力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国家建立了逐渐完善的商税制度”“承认了民营商业的存在及其合法性”“以税收为核心成为宋代设镇的主要标准”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宋代农业和手工业以及商业发展角度思考回答。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漕船为运河带来了大量原料”“丰富的原料促成了加工业的繁荣”“使沿岸的城镇形成了一道新兴的文化带”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使沿岸的城镇形成了一道新兴的文化带”“使人们逐渐由“尚俭崇朴”“循规蹈矩”向“糜然向奢”“违礼越制”转变”的信息归纳回答即可。点睛:对于归纳材料要点类的主观题,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两个字:“全”和“变”。“全”就是指要点全,即把材料中所有的有效信息都提炼出来,不遗漏任何一个要点。“变”即变通,也可以说是归纳概括,要求将材料中的原文换一种更为专业的表述方式。在变通时既要简明扼要,又不能曲解原意,尽量做到专业而准确。27. 环境史研究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演化,虽重视自然却不只停留于自然,社会经济思想观念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值得研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视角一:“哥伦布的大交换”欧洲人发现南北美洲并来此定居时,带到新大陆来的禽兽和作物,加上偷偷溜上船的老鼠,不小心带来的杂草种子,所有这些组成了一个“生物旅行箱”,这个旅行箱由原产于欧洲的,加上来自非洲的和亚洲的一些物种组成最具灾难性的是旧大陆的疾病,而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抵抗力,这些疾病包括了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大部分传染病,它们差不多杀死了9096的美洲土著。从美洲返回欧洲的船舶更多地带回了火鸡等动物,更重要的是带回了玉米、土豆、西红柿、可可、橡胶等一大批新的作物,当今世界上种植的作物有一半来自新大陆。(1)依据J二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哥伦布大交换”带给人类社会的影响。视角二:“太阳下的新事物”就环境变化的范围和速度而言,20世纪的环境变化前所未有火最初被人们使用时,在罗马练铅,不会给千里之外的北极造成空气污染,但最近,越来越严重的空气污染,已经影口向了大气各种成分的比例。过去的几个世纪中一直存在的生态缓冲因素淡水、未开发的土地、常规的气候、生物多样性等,都将消火。(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20世纪环境变化的主要经济因素。视角三:“着眼于未来”1945年以来,惊人的世界经济增氏,带来的/态后果而以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的耗竭,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这种付出高额代价的增长将不可能长期持续发展,而且最终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答案】(1)影响:促进了新旧大陆的物种交流和传播,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使人类由孤立走向整体(或有利于全球化的开始);给美洲人民及其生存带来灾难。(2)主要因素:工业革命的进行;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等。(此外全球化进程加快,能源结构发生改变等也可得分。答对3点即可,(3)经济发展是个综合性系统工程,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防备生物入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实行环境保护立法;鼓励民众参与环保;提高国民素质。【解析】(1)依据视角一材料“最具灾难性的是旧大陆的疾病”“更重要的是带回了玉米、土豆、西红柿、可可、橡胶等一大批新的作物”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物种交流、全球化开始以及美洲人灾难等思考回答。 (2)依据视角二材料“来越严重的空气污染”的信息并结合工业革命影响从人口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角度回答。 (3)依据视角三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经济发展是个综合性系统工程,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环境立法等角度回答。28.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一罗斯福(1936年)(1)材料一中罗斯福所说的这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对“我们自己”和“全世界”有何影响?材料二我们必须做前辈从未做过的事情让我们决心把政府变成如同富兰克林罗斯福所说的一个大胆、持久试验的场所,一个为我们的明天,而不是我们的昨天服务的政府。1993年1月克林顿总统就职演说(2)克林顿执政期间,在经济政策上做了大胆的“试验”,主要政策措施是什么?通过改革调整,美国形成了怎样的经济发展模式?材料三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须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德国)路德维希艾哈德我国(指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来协助企业进行高积累,最优先发展经济的结果舆论称之为“GDP第一主义”的政治,即一切为了GDP。摘自【日】林直道:现代日本经济(3)材料反映作者的经济发展主张分别是什么? (4)材料二、三的经济政策与材料一的“战争”有什么共同点? 【答案】(1)影响:对我们自己:使美国成功地摆脱了经济危机;推动了美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也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维护了民主制度。对全世界: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2)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或者“宏观调控、微观自主”)。逐渐形成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3)主张:艾哈德主张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同时,发挥国家政府的主动性,(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加强宏观调控。林直道主张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把发展经济作为政府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4)政府对经济发展进行干预。【解析】(1)依据罗斯福新政从美国和世界角度回答;美国角度从使美国成功地摆脱了经济危机;推动了美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等角度思考回答;世界角度从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角度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和所学从克林顿政府经济措施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从新经济模式回答。 (3)依据材料三“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同时,发挥国家政府的主动性归纳回答。 (4)依据材料二和三可知政府在经济中干预作用。点睛:高考复习中,关于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首先要注意抓住一条线索、两个重点。一条线索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各国效仿新政。两个重点:一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二是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和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其次可从经济政策、经济成就、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整体地(宏观地)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从国家干预经济、福利国家、第三产业和新经济等方面归纳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