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71284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I)一、选择题(30*2=60分)1.下列语句能够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有()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而影正 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A B C D 2.战国至汉初,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军功爵制()A 有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B 使宗法制得到很好的延续C 表明了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 D 导致了分封制度彻底瓦解3. 董仲舒认为,君臣、父子、夫妇之义都来源于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因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由此可以推知,董仲舒A 改变了传统封建道德 B 强化了伦理关系C 完善了天人感应理论 D 激化君民之间矛盾4. 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529-595)在其颜氏家训治家中记述:“邺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衢,绮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讼。”这段记述能够反映当时在邺下地区()A 妇女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B 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繁荣C 儒家纲常名教地位的动摇 D 政治腐败中央集权遭到削弱5.下表为唐代宰相中科举出身者的比例据此可知,唐代科举制()A 影响了唐朝的政治生态 B 捍卫了宰相控制仕途局面C 利于提高官员道德素养 D 推动官员的选拔走向公平6. 无论是朱熹的“义理之学”,还是陆九渊的“心学”,他们都跳出了汉唐注疏之学的藩篱,转而以学术经世为旨归。这一转变()A 表明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个性解放 B 继承发展了朴素辩证法思想C 有利于积极进取时代精神的形成 D 借鉴了佛道禁欲主义的思想7. 朱熹曾说:“天下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实在省赋,省赋之实在治军。若夫治军省赋为恤民之本,则又在夫人君正其心术,以立纪纲而已矣。可见,朱熹意在说明()A 立纲纪以求稳定 B 循理性而求王道 C 正君心以申民本 D 省刑罚而薄税敛8. 苏轼曾经感慨道:“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这反映了()A 手抄本书籍在宋代已消失 B 造纸术改变了书籍短缺的现象C 印刷术促进了文化传播 D 宋人不重史学重诸子百家之说9. 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微子受封”、“妇功”、“市井”、“司南”政事堂、越窑、夜市、 “士大夫画”“腹里”、木活字、北曲、“赵体”象郡、“直道”、灵渠、小篆A B C D 10. 对于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梁启超认为“在那个年代有那样的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蔡元培甚至称其为“中国的卢梭”,将其明夷待访录说成是“中国的人权宣言”。以上言论没有意识到黄宗羲的思想与卢梭的民权观本质上并不一致 对于近代民主运动具有重要价值与他们追求的政治理想不尽相同 有利于探索独立与富强的新出路A B C D 11. 清初顾炎武名号并不高,四库全书总目仅记其“博极群书,精于考证”。但到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社会上突然兴起一股顾炎武崇拜热,北京一群京官建立顾炎武祠,定时会祭。其也被誉为“清朝汉学第一人”。晚清顾炎武地位的提升主要是因为()A 清政府官修史书的高度评价 B 符合士大夫群体的文化品位C 学术和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 顾炎武的学术成就冠盖儒林12. 下表是从西国近事汇编(18731899)中整理出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英译图书的分类及数量的统计。这一统计反映了当时()A 国人仍坚持天朝上国观 B 洋务派“体用观”的局限C 政府重视培养全面人才 D 维新派倡导的政治变革观13. 严复对韩愈的君主专制论和尊君论进行了深刻批判,认为君主和人民之间是基于“通功易事”的原则而确立的一种契约关系,“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斯民也,天下之真主也”,“君也,臣也,兵也,皆缘卫民之事而后有也”。严复这一思想()A 奠定了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B 用西方民主思想否定传统民本思想C 凸显了近代宪政政治的精髓 D 用民权代替君权从而建立民主政治14.19世纪末以来,中国民主发展过程中,既出现了民主与专制、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的斗争,又出现了英国式立宪和日本式立宪、无政府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对立。对于究竟在中国采取怎样的政治体制,一直存在着争论,这些争论()A 使中国近代化民主革命任务形成 B 有助于根除君主专制思绪蔓延C 弥补了西方民主政治体制缺陷 D 深化了人们对民主观念的理解15.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A 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B 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C 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D 实现了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16.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A 解决了知识分子在救亡方式上的分歧 B 使思想界认清欧美的社会制度C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 D 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17.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材料表明孙中山()A 调整了国民革命策略 B 认可苏联的革命道路C 采用中共的革命纲领 D 抛弃了民主革命立场18.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地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A 武装反抗的策略 B 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C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 农村包围城市19. 1952年,教育部决定大学从一年级起即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连续出版了苏联高校教材译本1393种。同时,曾经学自美国的按系招生、选课制、学分制、淘汰制等制度均被取消。导致这一转变的原因是()A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B 新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C 高度集中计划体制形成 D 美苏两极格局完全形成20. 邓小平时代记载:“1978年,邓小平在与美国工商界人士交谈中,鼓励美国商人对华投资,中国商品可供出口,用来购买技术。”“(他)允许市场逐步发育,使人们获得经验,让制度适应更加开放的经济。”材料说明当时邓小平最具远见的是()A 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 将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市场经济结合C 促成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构想21.梭伦指出:“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这表明梭伦制定法律的目的是()A 树立古代法律的典范 B 协调雅典公民阶层的利益关系C 保护雅典贵族的利益 D 协调雅典各个阶层的矛盾与冲突22.“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A 完善了古希腊的道德建设 B 促使古希腊个人意识的觉醒C 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发展 D 弘扬了理性主义的思想精神23.苏格拉底认为有关世界的“事实判断”不等于有关世界的“价值判断”,世界之所以如此,不是因为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而是因为存在着一种使世界万物都追求完满性的力量。由此可以推知,苏格拉底已意识到()A 人类应与世界万物和谐相处 B 认知世界应根植于理性C 人类依靠自身可以认知世界 D 自然运行有其自身规律24.文艺复兴使这些东西在衡量人的天平上丧失了过去的重量。人的高贵被赋予新的内涵。彼特拉克说“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由此判断,前面提到的“这些东西”主要是指()A 人们对上帝的信仰 B 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和封建特权C 圣经和神话传说 D 封建君权和等级制度25.欧洲中世纪通行文字拉丁文,圣经是典型。但到近代初方言文学勃兴,很多思想家做出贡献。如但丁意大利语,马丁路德德语,这一现象()A 推动民族国家形成 B 促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C 体现民主平等启蒙思想 D 导致欧洲四分五裂26.霍布斯是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的代表者,他认为,如果要建立能抵御外来侵略和制止相互侵害的共同权力,那就只有一条近路:把大家所有的权力和力量托付给某一个人或集体国家就按契约建立了。一旦获得授权,人民就要绝对服从,不可反悔。在此他强调()A 契约国家建立道路的唯一性 B 个人权力让渡的可能性C 资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 D 维护共同权力的方法性27.下表为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欧洲文化水平提升情况。据此可推加,当时欧洲()A 知识普及推进科技创新 B 文化素质影响科技进步C 人文思潮促进政治变革 D 思想启蒙推动社会进步28.“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在组织一个人统治人的政府时须首先使政府能管理被统治者,然后再使政府管理自身经验教导人们,必须有辅助性的预防措施。”这反映了启蒙思想家们要求()A 天赋人权反对君主专制 B 人民主权强调以人为本C 分权制衡防止绝对权力 D 契约精神尊重公共意志29.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对材料解释正确的是()A 达尔文认为教会应该从属于国家遭到教会敌视B 进化论为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C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提供了理由D 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30.美国传统文学主要反映的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乐观精神,文学作品中处处体现着美国人发愤图强、乐观向上,通过个人奋斗实现“美国梦”的精神,二战对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使美国文学产生了消极、悲观和厌世的主题,“美国梦”走向幻灭。美国二战后文学的这种变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A 二战使美国人蒙受巨大灾难 B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面临空前困难C 战争前后美国人生活出现巨大落差 D 美国人原有的信仰和观念被打碎二、材料题(第31题15分,第32题15分,第33题1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西周春秋时代,讲究礼仪、学习礼仪、从事国家治理这样的政治活动是世袭的特权,平民不能侧身其间。孔子继承周礼并对其进行革新,主张德治于民,突破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限制,将周礼中用来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礼延伸到老百姓,将只有统治阶级才有资格学习的礼传授给普通的老百姓。摘自罗璇孔子礼教思想研究材料二 朱熹以其对古代礼制的深入研究为基础,结合当时的民俗,为宋代社会礼仪特别是重建家族制度设计了新的规范。他在朱子家礼的开篇位置、就阐明了建立祠堂的最具创性的举措。朱熹说:“今以根本反始之心,祖家敬宗之意,实有家名分之首,所以开业传世之本也。故特著此,冠于篇端,使览者知所以先立乎其大者。”在倡道敬宗收族的同时,朱熹在(家礼)中对于民间社会的诸如婚丧嫁娶等各个方面习俗规范都进行了比较详尽的描述,以期社会有所遵行。摘编自陈支平朱子学理学:唐宋变革与明清实践(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礼教思想的特点。(6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礼制的发展趋向。结合材料一说明朱熹与孔子礼制思想的相同之处。(9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这一时期的意大利人表现出一种毫无约束的利己主义。但是,这种个人的发展并不是由于他自己的过错而发生在他的身上,而是更多地由于一种历史的必然。这种发展并不是只发生在意大利人的身上,而且也发生在欧洲的其他民族身上。刘耀春:雅各布布克哈特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材料二 诚然在民主制下,人民似乎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政治自由并不在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应当经常悬于心目之中的是何谓独立,何谓自由。自由就是做一切法律许可的事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那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别的人都会同样有这个权利。摘自(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年)材料三 这个世界惟有两样东西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地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毫无约束的利己主义”的产生原因。(6分)(2) 根据材料二、三,归纳启蒙思想家克服”毫无约束的利己主义”的主要手段?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9分)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710年,唐睿宗李旦登基,改年号为“景云”。其时,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征的办法,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景云二年,唐朝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自此始有节度之号”。同年,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风俗一变”。712年,唐玄宗正式即位,随后十余年间,节度使制度在边境地区广泛推行,十三道增为十五道。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等(1) 根据材料,说明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目的。(4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6分)竞培中心期末大联考演习历史试卷历史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详解】项体现的是法家思想,体现的是加强君权,排除;项都能体现的是以民为本的思想,故选D。2. 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军功爵制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依据题干“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可知,强调的是爵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打破了贵族阶层对政权的垄断,破除了官员来源的唯一通道,有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故A项正确;宗法制在春秋战国已经瓦解,B项错误;C项不是材料信息表明的问题,排除;D项彻底瓦解表述绝对化,不符合史实。故选A。3. B【解析】【详解】根据“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可知,董仲舒强调封建伦理关系三纲,故B正确;材料反映董仲舒确立封建伦理道德三纲,A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天人感应,排除C;材料强调三纲的封建伦理关系,无法体现君民矛盾激化,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联系所学董仲舒的思想分析解答。4. C【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南北朝时期邺下地区妇女的社会活动范围和主动性都较之以前有明显发展,这直接与“三纲”对妇女行动和思想的严格限制发生冲突,因此材料中的社会现象体现了当时儒家纲常名教地位的动摇。故答案为C项。A项的“中坚力量”说法绝对,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点睛】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道家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这一时期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较大冲击。5. A【解析】【详解】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唐代宰相中科举出身的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这说明唐代科举制对唐朝的政治产生了影响,故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错在“宰相控制仕途”;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对政治生态的影响,与官员的素质和选拔方式无关,故CD项排除。7. C【解析】【详解】从材料“治军省赋为恤民之本,则又在夫人君正其心术”中可以看出,朱熹认为通过“正君心”可以改善民生、减省赋税,这反映了朱熹强调正君心以申民本,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求稳定”、“求王道”,故A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省刑罚”,故D项排除。【点睛】“治军省赋为恤民之本,则又在夫人君正其心术”是关键信息。8. 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可知,后来书籍变多,容易得到,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宋朝活字印刷的推广,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故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已消失”;材料反映的是印刷术改进的作用,没有体现出造纸术的作用和宋人不重史,故BD项排除。【点睛】关键信息是“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9. B【解析】【详解】“微子受封”是西周的分封制内容;政事堂、越窑、夜市、“士大夫画”,都是唐宋时期的内容;“腹里”是元代行省制的内容之一;灵渠、小篆是秦朝的内容。故正确,选择B项;排除ACD三项。10. A【解析】【详解】黄宗羲的思想本质并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而卢梭的民权观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所以二者本质上并不一致,故正确;根据题干梁启超、蔡元培对黄宗羲的评价可以知道,他们认为黄宗羲的思想对近代民主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故错误;黄宗羲的思想追求的是君主专制下君主的开明统治,而卢梭追求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所以二者理想不同,材料没有认识到这一不同,故正确;梁启超、蔡元培对黄宗羲的高度评价说明了他们认为黄宗羲的思想有利于探索独立富强的新出路,故错误。故选组合,排除BCD,选A。11. C【解析】【详解】从材料“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符合当时时代和学术的需要,因此晚清顾炎武地位的提升,故C项正确;材料“清初顾炎武名号并不高”说明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士大夫的文化品位,故B项排除;“博极群书,精于考证” “清初顾炎武名号并不高”说明D项错误。【点睛】解题时注意“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这一时间信息。12. B【解析】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英译图书的分类及数量的统计来看,军事、工程类书籍比例高,体现了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故选B;既然洋务派开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故排除A;材料反映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英译图书的分类及数量的统计来看,无法体现政府重视培养全面人才,排除C;江南制造局属于洋务企业,不能体现维新派倡导的政治变革观,排除D。13. 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认为君主和人民之间是基于通功易事的原则而确立的一种契约关系” “君也,臣也,兵也,皆缘卫民之事而后有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复的这一论述认为“君”是因“卫民”而设的, “君”的权力便来自于“民”,“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可以说他的这思想倒置了君主专制政体下“君”“民” 的权利序列,凸显了“主权在民”的意识,而这种意识正是近代宪政政治的精髓,故正确答案为C项。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为康有为的理论,故排除A项;B、D两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14. D【解析】近代以来面临民族危机,先进中国人开始向西方探索学习救国救民道路,材料中各种救国道路思想出现,深化了人们对民主观念的理解,D正确;A是新中国成立;B中根除说法绝对;C中弥补不符合事实。15. D【解析】【详解】材料“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说明马克思主义正在指导工人运动,即正在和工人运动相结合,故D项正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指的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故A项错误。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故B项错误;1927年“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故C项错误。16. C【解析】【详解】“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即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两条路线。通过这场争论,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从而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C项正确;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仍有分歧,“解决了”表述太绝对,A项错误;这场争论没有涉及欧美的社会制度,B项错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开辟于20世纪20年代末,D项错误。17. A【解析】【详解】根据关键信息“1925年”可知,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回忆所学知识,当时孙中山为促成国共两党合作,发展了三民主义,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说明孙中山的革命策略有所调整,故A正确;孙中山属于资产阶级,不可能采用苏联的革命道路,排除B;孙中山属于资产阶级,不可能采用中共的革命纲领,排除C;孙中山领导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错误,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25年”,联系所学国民大革命时期孙中山思想的发展分析解答。18. D【解析】【详解】材料中的“逃进了华南山区,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等关键信息,可知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的革命策略”,故选D。A项在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做出,B项在1937年的洛川会议做出,C项在1935年的瓦窑堡会议做出,均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19. B【解析】结合题干的时间信息分析,由于这一时期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对中国敌视,中苏建交及友好关系发展,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以苏为师”,在高校教学体系、内容上受到苏联明显的影响,排斥了美式制度,表明了新的意识形态权威的建立,故B项正确;A项是在1956年底,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随着“一五”计划逐步完成而形成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美苏争霸形势凸显于50年代中期后,故D项错误。20. 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邓小平鼓励进出口贸易、发展市场经济,故邓小平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B项正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与材料无关,A项错误。材料并未反映中美建立外交关系,而是强调邓小平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邓小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构想的内容,而是强调邓小平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D项错误。21. 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识记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制定法律的目的是缓和公民之间的关系,协调雅典公民阶层的利益关系,B项正确;A项不是目的,排除;C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各个阶层表述错误,排除。故选B。22. B【解析】【详解】从“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只知道“服从法律”到智者学派提出要“检验”法律合法与否,表明古希腊人的自主意识逐渐觉醒,B项正确。 智者学派忽视道德,排除A。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有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排除C。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忽视理性主义,排除D。23. 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苏格拉底认为世界真正存在的原因是一种使世界万物都追求完满性的力量的存在,这是透过“事实判断”表面得出的关于世界的“价值判断”理性思考,因此苏格拉底已经意识到世界应根植于理性,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世界万物和谐相处的问题;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认知世界的方式;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苏格拉底透过“事实判断”对世界“价值判断”的思考,并未体现自然运行的自身规律。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4. 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根据“文艺复兴使这些东西在衡量人的天平上丧失了过去的重量。人的高贵被赋予新的内涵”可知文艺复兴重视人的价值,肯定人性,将人从“这些东西”的束缚中摆脱出来。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这些东西”指的应该是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和封建特权,而不是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和圣经以及神话传说。文艺复兴斗争的矛头主要针对天主教神学统治,而不是封建君权。故排除A、C、D项。故选C。25. 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促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是欧洲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故排除B项;启蒙思想兴起于17、18世纪,而不是中世纪,故排除C项;一种语言文字代表了一个民族或国家,所以方言文学的兴起有利于推动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而不是导致欧洲四分五裂,因为欧洲原本就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或政权,故排除D项。故选A。26. 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国家就按契约建立了。一旦获得授权,人民就要绝对服从,不可反悔”来看,霍布斯认为将权力按照契约赋予君主之后,则民众必须服从君主的统治,因此霍布斯在此强调的是维护共同权力的方法,即依据契约组成国家。故答案为D项。霍布斯没有强调契约国家的唯一性,排除A项;霍布斯认为权力让渡后不可反悔,不是探讨权力让渡的可能性,排除B项;从材料中的“一旦获得授权,人民就要绝对服从”来看,霍布斯不认可资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排除C项。27D【解析】【详解】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8世纪中叶比17世纪中叶,“有阅读能力的人”“妇女的识字率”“出版新书”“普通人藏书量”都有所提高,根据材料“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发展,思想启蒙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故AB项排除;材料也没有体现出政治改革,故C项排除。28. C【解析】【详解】根据“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须首先使政府能管理被统治者,然后再使政府管理自身”可知,材料主张分权制衡,防止产生绝对权力,故C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排除AB;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契约精神”,排除D。29. 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主要提出了进化论思想,没有认为教会应该从属于国家,故排除A项;进化论发表在启蒙运动之后,不可能为启蒙运动提供科学依据,应该说进化论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故排除B项;材料也并没有涉及到马克思的暴力革命主张,故排除D项。西方列强将达尔文的进化论用于殖民扩张,形成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为其对外侵略和掠夺提供了借口和理由,故选C。30. D【解析】【详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学作品能够以其特有的方式将这种意识表达出来,战争中发生的事,如 600 万犹太人被屠杀,原子弹在广岛爆炸,使美国知识分子感到震惊。他们怀疑人性是否还有善良的一面,也感到人难以控制自己制造出来的巨大物质力量。他们对文明与进步的信念发生了极大动摇。所以D项正确。材料不是论述战争使美国人蒙受巨大灾难,A错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呈现上升趋势,B错误。战争前后美国人生活出现巨大落差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二、材料题:31(1)特点:根植于周代的文化传统;将礼下移到平民百胜;注重以礼调节社会关系。(6分) (2)趋向:儒家礼制进一步世俗化、平民化平;社会礼仪日益与社会民俗相结合。 相同之处:都推动了儒学思想的传播;都注重以礼来规范人们社会行为;都欲通过礼制来维护社会等级秩序;都注重礼制与时代需要相结合。(9分)32. (1)原因:人们不满教会的蒙昧(禁欲)主义;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享乐;意大利特殊的文化遗产。(6分)(2)手段:法律强制、道德自律。影响: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兴盛地;鼓舞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9分)33. (1)目的:应对边防危机;整顿地方吏治。(4分)(2)影响:形成新的边防体制;监察体制完善;促成“开元盛世”,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