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三 东海之大乐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70359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三 东海之大乐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三 东海之大乐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三 东海之大乐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东海之大乐释文题“东海之大乐”语出庄子秋水,面对浅井之蛙的自夸自足,东海之鳖向它讲述了大海的情形:“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浅井之蛙听后,“適適然惊,规规然自失也”。庄子借这一寓言故事,形象地阐释了小气象和大境界的天壤之别,对故步自封、安于小我、盲目自得的心态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告诉人们“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要永不自满、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道理。明主旨本课所录两则选文,都运用了寓言说理的方法,且寓言的主旨是一致的,都向我们阐明了为人要虚心,不能故步自封、骄傲自满,要不断追求更高境界、气象、格局的道理。但两则选文的主旨也不完全相同,第2则选文除了讲明要虚心,不能骄傲自满的道理外,还讲明了虚心学习的时候要看对象、讲方法的道理。庄子警示人们,人自身可能有很多局限,跳出这些局限,才能够提升自己的境界、气象和格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永远不应该自满。1词语理解(1)通假字不辩牛马通“_”,_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同“_”,_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通“_”,_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通“_”,_汒然异之同“_”,_公子牟隐机大息通“_”,_出跳梁乎井之上同“_”,_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通“_”,_通“_”,_反于大通同“_”,_答案辨分别、辨别墟处所,所居之地萃聚集毫动物长而细的毛茫模糊不清几几案,小桌子跳踉腾越跳动智智慧境界线返返回 (2)一词多义若闻数却穷始殆答案海神名/及,比得上听到/知识、见闻算、计/命运/几,几个退/打退,击退穷尽/处境困难,环境险恶/不得志,不显贵才/开始危险/几乎/大概、恐怕(3)古今异义百川灌河古义:_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或指银河系。至于北海古义:_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古义:_今义:面貌;面子、脸面。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义:_今义:a.对于财物不计较;不吝啬。b.(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c.(样式、颜色等)不俗气。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古义:_今义:a.形容词,数量小(跟“多”相对)。b.动词,不够原有或应有的数目;缺少。乃知尔丑古义:_今义:丑陋、不好看(跟“美”相对);叫人厌恶或瞧不起的;不好的、不光彩的事物;坏,不好。是非坎井之蛙与古义:_今义:事理的正确和错误或口舌。答案黄河。到了。脸色。懂得大道理。看不起、轻视。鄙陋。是,这;非,不是。 (4)虚词归纳焉于而已然答案语助词,放在句中表停顿/疑问代词,怎么、哪里/兼词,于此在/引出行为的对象/表比较/表被动表修饰/表并列/表转折/你的停止/表示确定语气/已经对/的样子2词类活用(1)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_(2)秋水时至:_(3)顺流而东行:_(4)东面而视:_(5)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_(6)然不然:_(7)汒然异之:_(8)舌举而不下:_答案(1)名词作动词,谈论(2)名词作状语,按时令(3)名词作状语,向东(4)名词作状语,向东(5)少:形容词作动词,看不起、轻视。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然(7)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感到惊异(8)名词作动词,放下3特殊句式(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3)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4)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5)自以比形于天地。(6)莫大于海。(7)而受气于阴阳。(8)公孙龙问于魏牟曰。(9)出跳梁乎井之上。(10)入休乎缺甃之崖。(11)闻道百。(12)以为莫己若者。(13)我之谓也。(14)又奚以自多!(15)莫吾能若也!答:_答案(1)(5)被动句,(6)(10)介宾短语后置句,(11)定语后置句,(12)(15)宾语前置句。4语句翻译(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译文:_(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译文:_(3)五帝之所禅,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译文:_(4)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译文:_答案(1)于是河伯自己感到非常高兴,认为天下的盛美全在自己了。(2)我就会永远被那些懂得大道理的人笑话了。(3)五帝所禅让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虑的,有能力的士所辛劳的,全都在这里了(4)而且你难道没有听说过那燕国寿陵的小子到赵国的邯郸去学习走步的故事吗?文本名句1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2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3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文外名句1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2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3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1.(庄子秋水)2.(庄子秋水)1研读两则寓言故事,简要分析其写法上的特点。答:_答案展示了一个奇特的艺术世界。河伯、海神若、坎井之蛙、东海之鳖作为寓言的主体形象,映衬了井鱼、夏虫、蝌蚪等小生物,传达了庄子对社会、人生睿智而深刻的洞察,给读者一种鉴赏童话世界般的愉悦。两则寓言分别含有一组对比。河伯与海神若,坎井之蛙与东海之鳖。运用了一些独具匠心的比喻。常常用很少的文字写出事物的情态。坎井之蛙听说了东海大乐“適適然惊,规规然自失也”,写活了其情貌。想象丰富,气象壮阔。2用简洁的语言理清第2则选文的内容。答:_答案公孙龙因庄子的言论而困惑(自愧弗如),魏牟用寓言讲道理(井蛙与海鳖论):井中之蛙自得其乐,海中大鳖言传身教,井蛙便自惭形秽。由物及人谈境界:自快口舌之利如井蛙,四面畅达之说类海鳖。公孙龙汗颜。魏牟又补一妙笔:邯郸学步。公孙龙逸而走。以上生动地说明了人的知识技能有限,如果满足于一知半解,盲目自满,无异于井中之蛙、邯郸学步,最终只会自取其辱。启示人们要谦虚好学,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3这两则选文各是从什么方面来阐明“学无止境,境界无限”的?答:_答案第1则选文,主旨是说大小的相对性,启发人们超脱对自我的偏执;第2则选文,主旨是批评公孙龙那种自满于一时口舌之利、自恃见识最高远、最通晓事理的人物。说他们好比井底之蛙,试图以明察和辩说来探求庄子,就好像是用竹管来窥视天之广、用锥子来测量地之深。你从海神若身上得到了怎样的启示?答:_答案海神若体现了一种大的境界、气象和格局,蕴蓄博大而不自满的精神。世间所有人,如果被空间、时间及所受教育束缚,境界、气象、格局便始终不大。只有像海神若一样不断地超脱于空间、时间及所受教育的束缚,不自我赞许、不自以为是,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达到更高的境界。一种人生境界人类是情感动物群,牵绊他的东西很多很多。对国家、对家人、对朋友,每个人都投入了相当多的感情在里面,我们很容易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1)人有时也是自私、虚荣并且贪图享受的,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自私的同时又伤害了他人或国家。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要去争名夺利,不要在金钱、美色的利诱下迷失方向,不要在纸醉金迷中失去自我。这是一个人人生的基本准则。融入社会生活,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走出社会生活,又能正确地看待世界,看清人生的本质。达到这种境界是相当不易的。陶渊明的人生境界让人景仰。他品尝了人生不得志、仕途不顺利的艰辛,但他仍然融入生活,忧国忧民;仍能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面对生活、面对人生。这是很了不起的。屈原的人生也让人感动。他与陶渊明的经历有些相似之处,但他以死守节,投江自尽了,因为他执著于国家的忧患,以此明志。其实他已陷于深深的忧虑与痛苦之中而不能自拔,只是一种“入其内”却不能“出其外”的愤慨与失望。他那以死来解脱人世悲苦的行为,给千秋万代的子民以“明志”的启迪,也是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2)英国记者迪克里卡特,因一幅反映苏丹大饥荒的新闻照片而荣获普里策奖。照片反映的是一只专吃死尸的兀鹫目光贪婪地盯着一个因饥饿而瘦得皮包骨的苏丹小女孩,等待她死后吃掉她。照片引起人们很大的争议,人们质问迪克里卡特:危难时刻为何不向小女孩伸出援助之手?你作为记者的良心何在?迪克里卡特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连家人也不能够理解他,最后他绝望地自杀了,时年只有33岁。他陷入了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这个问题的泥沼而不能自拔,不能“出乎其外”,只能留下一个悲剧让人思考。(3)无论是谁,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诱惑都会很多,苦难的经历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做到的,不是陷入困苦之中而迷失自我、迷失人生的方向,而是要清醒地把握自己,跳到生活之外去欣赏生活、反思生活。如果这样,你也许可以像陶渊明、屈原等一样获得更多的生活认识,走向一个新的、更高的人生境界。(4)思悟亮点(1)文章开头论述了什么问题?提示文章开篇就论述人生问题给人们带来的困惑与迷茫,引起读者的思考。(2)第段列举陶渊明、屈原的例子,说明了什么?提示陶渊明、屈原能融入生活却又超然归隐或以死明志,是一种能入能出的人生境界。(3)第段列举迪克里卡特的例子为了论述什么问题?有什么作用?提示迪克里卡特“入其里”却不能“出其外”,终以悲剧示人,达不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对比分析了两种人生态度所反映出的不同的人生境界。 (4)结尾一段有何特点?提示结尾明理恳切,留有思考的余地。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不足以举其大举:拿、用B而水弗为加益加:更加、愈加C且夫擅一壑之水擅:占有、据有D是直用管窥天直:仅仅、只不过答案A解析举:全、尽。2下列各句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百川灌河B乃知尔丑C是非坎井之蛙与D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答案D解析A项“河”,古义: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或指银河系。B项“丑”,古义:鄙陋。今义:丑陋、不好看(跟“美”相对);叫人厌恶或瞧不起的;不好的、不光彩的事物;坏、不好。C项“是非”,古义:是,这;非,不是。今义:事理的正确和错误或口舌。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D解析A项听说/知识、见闻。B项通“墟”,处所,所居之地/空虚。C项不多/看不起、轻视。D项都译为“穷尽”。4下列“之”字按其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野语有之曰我之谓也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者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大方之家A/B/C/D/答案D解析分类依次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代后面说的俗语/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的。5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以为莫己若者莫大于海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我之谓也闻道百又奚以自多A/B/C/D/答案C解析被动句,宾语前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选自庄子说剑,有删改)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B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C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D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答案D解析“宰人上食王三环之”意思是“厨师献上食物,赵王围着坐席惭愧地绕了三圈”。“王三环之”为一个整体,故排除A、C两项。“庄子曰”后显然要停顿,故排除B项。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子,古代储君称谓。自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封建社会的太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帝,并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B寡人这个称号是秦始皇之前的君主的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此自称。C天子,臣民对帝王的称谓。天子,顾名思义,天之嫡长子。其名源于天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权,自称其权力出于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天子。D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木、火、土、金、水。答案B解析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D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答案B解析A项“庄子剑术高超”错误。C项应是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庶人之剑,而不是天子之剑。D项主旨是劝说赵文王治国。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译文:_(2)赵国何求而不得也!译文:_(3)夫子休,就舍待命。译文:_答案(1)听说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终止赵王对剑术的喜爱。(2)在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3)您歇着吧,到馆舍等待命令。参考译文从前赵文王喜欢剑术,客居在宫门左右的想要成为他门客的剑士有三千多人,(这些人)日以继夜地在他面前比试剑术,每年死伤的达一百多人,(赵文王)仍然喜好这件事而不厌倦。像这样过了三年,国力日益衰退,各诸侯都在谋算怎样攻打赵国。太子悝感到忧患,招募左右的人说:“谁能够说服赵王停止比试剑术,就赏赐他千金。”左右的人说:“庄子能做到。”太子于是派人携带千金送给庄子。庄子不接受,跟随使者一同前往,见到太子说:“听说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终止赵王对剑术的喜爱。假使我向上游说赵王却违背了赵王的心意,向下也未能符合太子的意愿,那就会遭到刑戮而死去,我还怎么能安心接受千金呢?假使我向上能说服赵王,向下能合于太子的心意,在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太子说:“是这样。我们赵王所接见的,只有精于剑术的人。”庄子说:“好的。我擅长舞剑。”太子说:“现在您如果一定要穿读书人的衣服去见大王,事情一定不会成功。”庄子说:“请允许我准备剑士的服装。”准备剑士服装用了三天,才去拜见太子。于是太子才和他去拜见赵文王。庄子不急不忙地进入殿内,见到赵文王也不跪拜。赵文王说:“你想拿什么话来开导我?”庄子说:“我听说大王喜欢剑术,所以以剑术拜见大王。”赵文王说:“你的剑术怎么能制服对手?”庄子说:“我的剑术,十步之内可杀一人,行走千里也不会受人阻留。”赵文王非常高兴,说:“天下没有谁是你的对手了!”庄子说:“击剑的要领是,故意把破绽露出来,用小利引诱对手,后于对手发起攻击,同时要抢先击中对手。希望能够试一试。”赵文王说:“您歇着吧,到馆舍等待命令。我下令设剑术比赛再请先生。”赵文王于是用七天时间让剑士比武较量,死伤的有六十多人,从中选拔出五六个人,让他们拿剑到殿下,这才召请庄子。赵文王说:“今天可让剑士们跟先生比试剑术了。”庄子说:“我已经盼望很久了。”赵文王说:“先生所使用的剑,长短怎么样?”庄子说:“我用什么剑都可以。然而我有三种剑,听凭大王使用,请允许我先谈谈(这三种剑)而后再进行比试。”赵文王说:“愿意听你介绍三种剑。”庄子说:“有天子之剑,有诸侯之剑,有百姓之剑。”赵文王说:“天子之剑怎么样?”庄子说:“天子之剑,用燕谿的石城山做剑尖,用齐国的泰山做剑刃;包容四方,囊括四季;靠五行来统驭,靠刑律和德教来论断;向上割裂浮云,向下斩断地纪。这种剑一旦使用,可以匡正诸侯,使天下人全都归服。”赵文王听了茫然若失,说:“诸侯之剑怎么样?”庄子说:“诸侯之剑,用智勇之士做剑尖,用清廉之士做剑刃;对上效法于天而顺应日月星辰,对下取法于地而顺应四时,居中则顺和民意来安定四方。这种剑一旦使用,四境之内,没有不归服而听从国君号令的。”赵王说:“百姓之剑又怎么样呢?”庄子说:“百姓之剑(一旦使用),(人)全都头发蓬乱、鬓毛突出、帽子低垂,瞪大眼睛而且说不出话。相互在人前争斗刺杀,上能斩断脖颈,下能剖裂肝肺,跟斗鸡没有什么不同,一旦命尽气绝,对于国事就什么用处也没有了。如今大王拥有天子的地位却喜好庶人之剑,我私下认为大王应当鄙薄这种做法。”赵文王于是牵着庄子来到殿上。厨师献上食物,赵王围着坐席惭愧地绕了三圈。庄子说:“大王安坐下来定定心气,剑术之事我已启奏完毕。”于是赵文王三个月不出宫门,剑士们都穿着剑服在自己的住处自刎而死。三、语言表达10请以庄子为对象,仿照下面的示例各写一段话。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鲁迅是寂寞的,在浓黑的悲凉中,在麻木愚弱的民众中,独自彷徨呐喊;但他却在寂寞中找到了民族真正的病根,为昏睡的国人开出了一剂疗救精神的良方。庄子是寂寞的,_答案在喧嚣的时代里,在窘迫的生活中,默默修身养性;但他却在寂寞中顿悟出了逍遥的真谛,为无路可走的人们打开了一扇开向清风明月的窗。1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丧”是互联网和社交平台特有的表达方式,人们在网上把自己的姿态摆得非常低,卑微到自贬的地步。“丧”是网络社交活跃度的一种表现,越多地使用社交媒介,网上活跃度越高,也就会越多地用这种自黑、自贬的方式。互联网带着天然的反抗性,互联网语境生产的必然是这种去中心化、带着消解意味的语言。由于大城市生活压力大,所以越是发达的大城市,网民越“丧”。不是网上活跃度越高就会越多地使用这种自黑、自贬的方式。_。_。答案(示例)互联网语境生产的不是必然是这种去中心化、带着消解意味的语言不是越发达的大城市网民就越“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