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7章 第2节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时跟踪练(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69758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7章 第2节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时跟踪练(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7章 第2节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时跟踪练(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7章 第2节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时跟踪练(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1在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不可用上述反应中某种物理量来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CO的生成速率与CO2的生成速率相等B气体密度不再变化CCO的质量不变D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解析:A项,CO的生成速率为逆反应速率,CO2的生成速率为正反应速率,且CO、CO2的化学计量数相等,则v正(CO2)v逆(CO),达到化学平衡;B项,当m(气体)不变时,反应即达到平衡;C项,m(CO)不变,则n(CO)不变,反应达到平衡;D项,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反应任意时刻,体系的压强均相同,所以压强不变不能作为达到平衡的标志。答案:D2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CO2(g)H2(g)H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B降低温度C增大CO的浓度 D更换催化剂解析:A项,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压强不影响化学平衡。B项,正反应放热,降温平衡右移,CO的转化率增大。C项,增大CO的浓度,CO的转化率减小。D项,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答案:B3如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充满NO2气体并分别放置在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烧杯内有水)中:在(1)中加入CaO,在(2)中不加其他任何物质,在(3)中加入NH4Cl晶体,发现(1)中红棕色变深,(3)中红棕色变浅。已知反应2NO2(红棕色)N2O4(无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NO2N2O4是放热反应BNH4Cl溶于水时放出热量C烧瓶(1)中平衡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D烧瓶(3)中气体的压强增大解析:加CaO的烧杯(1)中温度升高,(1)中红棕色变深,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平衡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减小;(3)中红棕色变浅,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气体的压强减小,加NH4Cl晶体的烧杯(3)中温度降低,由此可说明2NO2N2O4是放热反应,NH4Cl溶于水时吸收热量。答案:A4向一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里充入1 mol N2和4 mol H2,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N2(g)3H2(g)2NH3(g)H0,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合理的说法是()A加入催化剂,反应途径将发生改变,H也将随之改变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H2S分解率也增大C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将引起体系温度降低D若体系恒容,注入一些H2后达新平衡,H2浓度将减小解析:焓变是一个状态函数,与反应发生的途径无关,A错误;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因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平衡正向移动,H2S分解率增大,B正确;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是放热反应,会使体系温度升高,C错误;向体系中注入H2,平衡将向H2浓度降低的方向移动,但最终H2的浓度比原来大,D错误。答案:B6某化学反应2X(g)Y(g)Z(g)在4种不同条件下进行,Y、Z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X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实验序号温度时间/min01020304050601800 1.00.800.670.570.500.500.502800 1.00.600.500.500.500.500.503800 c0.920.750.630.600.600.604820 1.00.400.250.200.200.200.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1.0B实验2可能使用了催化剂C实验3比实验2先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前10分钟,实验4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比实验1的大解析:A项,实验3达到平衡X的浓度大于实验1,温度相同,达到平衡说明X起始浓度C大于1.0 molL1,正确;B项,实验2和实验1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但实验2所需时间短说明可能使用了催化剂,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正确;C项,依据图表数据分析,实验3在40 min时X浓度不变达到平衡,实验2在20 min时达到平衡,实验2达到平衡快,错误;D项,实验4和实验1在10分钟都未达到平衡,依据化学反应速率概念计算,实验1中X的反应速率002 molL1min1,实验4中X的反应速率0.06 molL1min1,所以实验4的反应速率大于实验1,正确。答案:C7已知:CO(g)2H2(g)CH3OH(g)HQ kJmol1,在三个不同容积的容器中分别充入1 mol CO与2 mol H2,恒温恒容,测得平衡时CO的转化率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序号温度/容器体积CO转化率平衡压强/Pa200V150%p1200V270%p2350V350%p3A.反应速率:B平衡时体系压强:p1p254C若容器体积V1V3,则Q0D若实验中CO和H2用量均加倍,则CO转化率,则可看作在的基础上加压,即V1V2,因此反应速率:,A错误;与比较,达到平衡时,平衡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4,但V1与V2不等,因此平衡时体系压强:p1p254,B错误;若容器体积V1V3且温度相同,则与比较,CO的转化率:,而现在CO的转化率相同,则升温的平衡逆向移动,而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逆向是吸热反应,C正确;若实验中CO和H2用量均加倍,则可看作在的基础上加压,CO转化率增大,D错误。答案:C8. (2019北京海淀区质检)已知:一定温度下的某恒容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2NO2(g)2NO(g)O2(g)HQ kJmol1(Q0)。若向2 L该容器中通入1.2 mol NO2 气体,测得100 s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此时c(O2) 为0.2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c(NO),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减小B100 s内NO2的分解速率为8103 molL1s1C反应达平衡时,吸收的热量为0.2 QD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开始时n(NO2)为2.4 mol,则达到平衡后,c(O2)c(NO2)解析:A项,增加c(NO),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则温度不变,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不变,错误;B项,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则100 s 内NO2的分解速率等于氧气的生成速率的2倍,为24103 molL1s1,错误;C项,反应达平衡时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2 molL12 L0.4 mol,则吸收的热量为0.4 Q,错误;D项,开始时n(NO2)为1.2 mol,平衡时c(NO2)02 molL1,c(O2)c(NO2),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开始时n(NO2)为2.4 mol,则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达到平衡后,c(O2)c(NO2),正确。答案:D9T 时,在容积为2 L的3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g),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容器甲乙丙反应物的投入量3 mol A、2 mol B6 mol A、4 mol B2 mol C达到平衡的时间/min58c1c2C的体积分数/%w1w3混合气体的密度/gL112A.若x4,则2c1c2B若x4,则w1w3C无论x的值是多少,均有212D甲容器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比乙容器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短解析:若x4,则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乙容器对于甲容器而言,相当于加压,平衡正向移动,所以2c1c2,A项错误;若x4,则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由于起始时甲容器中A、B的投入量之比与化学方程式中对应化学计量数之比不相等,故w3不可能等于w1,B项错误;起始时乙容器中A、B的投入量是甲容器的2倍,两容器的容积相等,故恒有212,C项正确;起始时乙容器中A、B的浓度是甲容器中的2倍,故乙容器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比甲容器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短,D项错误。答案:C10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SiF4(g)2H2O(g)SiO2(s)4HF(g)H148.9 kJmol1。(1)下列各项中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填序号)。a4v消耗(SiF4)v生成(HF)b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c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不再变化dHF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2)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下表(表中t2t1)所示。反应时间/minn(SiF4)/moln(H2O)/mol01.202.40t10.80at2b1.60通过a或b的值及化学平衡原理说明t1时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_。(3)若只改变一个条件使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变大,该反应_(填序号)。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一定是减小压强造成的d一定是升高温度造成的eSiF4的平衡转化率一定增大解析:(1)反应过程中任何时刻4v消耗(SiF4)v生成(HF)。(2)0t1 min,反应消耗的SiF4为0.40 mol,根据已知反应可确定消耗的H2O为0.80 mol,故a1.60,t2 min时,H2O仍为1.60 mol,故b0.80。由此可判断t1时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答案:(1)bcd(2)a1.60(或b0.80),说明在一定条件下,t1t2时各组分的浓度(或物质的量)均已不再发生改变,则t1时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3)ade11肼(N2H4)与N2O4是火箭发射中最常用的燃料与助燃剂。(1)800 时,某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NO2(g)2NO(g)O2(g)H0,若开始向容器中加入1 molL1的NO2,反应过程中NO的产率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曲线所示。反应相对于反应而言,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请在图中绘制出在其他条件与反应相同,反应在820 时进行,NO的产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2)已知:N2O4(g)2NO2(g)H57.20 kJmol1,开始时,将一定量的NO2、N2O4充入一个容器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时间/min051015202530c(X)/molL10.2c0.60.61.0c1c1c(Y)/molL10.6c0.40.40.4c2c2c(X)代表_(填化学式)的浓度。前10 min内用N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20 min时改变的条件是_;重新达到平衡时,NO2的百分含量_(填字母)。a增大 b减小c不变 d无法判断解析:(1)由于达到平衡时产率与相同但所用时间减少,故改变的条件是使用了催化剂;因温度升高,速率加快且有利于平衡向右进行,因此达到平衡所用时间比少,NO的产率高于60%。(2)由表中数据知,X代表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值是Y代表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值的二倍,故X代表NO2,Y代表N2O4,010 min内,NO2浓度增加了0.4 molL1,故v(NO2)0.04 molL1min1;20 min时,NO2浓度增大而N2O4浓度不变,故改变的条件是向容器中加入0.8 mol NO2。由于温度保持不变,故K是定值,将平衡常数表达式变换为,由于c(NO2)肯定增大,故减小,故减小,所以混合物中NO2百分含量降低。答案:(1)使用催化剂见下图(2)NO20.04 molL1min1向容器中加入0.8 mol NO2(或其他合理答案即可)b12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1)在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N2(g)3H2(g)2NH3(g)。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填序号)。A3v正(H2)2v逆(NH3)B单位时间生成m mol N2的同时生成3m mol H2C容器内的总压强不再随时间而变化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变化(2)工业上可用天然气为原料来制取合成氨的原料气氢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模拟工业制取氢气的原理,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测得如下表所示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时间/minCH4/molH2O/molCO/molH2/mol00.401.00005a0.80c0.6070.20b0.20d100.210.810.190.64分析表中数据,判断5 min时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_(填“是”或“否”),前5 min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CH4)_。反应在710 min内,CO的物质的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填序号)。A减少CH4的物质的量B降低温度C升高温度 D充入H2(3)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g)4NO(g)6H2O(g)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反应。在1 L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NH3(g)和5 mol O2(g),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测得c(NO)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的H_0;(填“”“”或“”)T0 下,NH3的转化率为_。解析:(1)3v逆(NH3)2v正(H2)时反应达到平衡,A项错误;生成m mol N2,必生成3m mol H2,但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B项错误;此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的反应,压强不变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项正确;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项错误。(2)根据反应CH4(g)H2O(g)CO(g)3H2(g),结合表中数据5 min时H2为0.60 mol,可知CO为0.20 mol,即c0.20,则a0.20,7 min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5 min时相同,所以5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v(CH4)0.02 molL1min1。10 min时,只有CO的物质的量减少,其他物质的物质的量都增加,所以原因只能是充入氢气,使平衡逆向移动,选D。(3)由图象可知,NO的浓度达到最大值后,随温度升高,NO的浓度又逐渐减小,所以该反应的H0;T0 时,c(NO)3.0 molL1,则反应消耗的n(NH3)3.0 mol,NH3的转化率为100%75%。答案:(1)C(2)是0.02 molL1min1D (3)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