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68629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测评 人民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测评(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尼德兰革命 C.工业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2010青岛模拟)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了像所有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其中“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是指 ()A.让西欧以外地区的人们皈依基督教 B.国王恩典让西欧以外地区的人们带去C.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D.给西欧以外地区的人们带去西欧人的思想3. 新航路开辟的决定性因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B.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流传的影响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 D.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4(2010泉州模拟)在美国,哥伦布被给予全美洲“移民之父”的尊称,以哥伦布命名的州、城市、乡镇达70多处。哥伦布对美洲的主要贡献是 ()A.使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 B.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C.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 D.促进美洲资本主义发展5.新航路开辟后,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集中体现在 ()A.资产阶级人数增加 B.雇佣劳动力增加C.资本原始积累速度加快 D.封建阶级衰落6.所谓“商业革命”,不正确的是 ()A.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扩大了经济和文化交往B.欧洲与非洲、亚洲、美洲都有贸易往来C.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D.促进了欧洲工场手工业的发展7.英国“圈地运动”的出现与发展是由于()A.海外殖民扩张的需要 B.资本主义农业发展的需要C.传统工业发展的需要 D.新兴工业部门发展的需要8英法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 ()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加速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为资本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A B C D9.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西欧殖民扩张的序幕。其扩张手段不包括 ()A.建立沿海据点 B.组建商业公司 C. 掠夺黑人奴隶 D.输出工业产品10(原创题)假如你是17世纪荷属东印度公司著名的印刷业家族雇用的一员,为该公司绘制航海地图。受雇后,你必须在阿姆斯特丹市长的面前起誓,答应要保守秘密,不让航海图上的信息外流。荷属东印度公司这一做法最主要是出自何种考虑 ()A战争因素 B商业因素 C文化因素 D外交因素11(2010福建南安一中期末)“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此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 ()A圈地运动改造了英国的传统农业 B海外扩张奴隶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C完成社会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D工场手工业时期技术和经验的积累12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主要体现在 ()A.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B.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城市化进程开始C.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D.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13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虽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下面对这次革命的本质特点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增长14(2010福建德化一中模拟)钱乘旦、许洁明合著的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A.火车发明引发了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B.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C.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15.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这种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表明 ()市场扩大是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 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 蒸汽和机器是工业革命的起因A. B. C. D.16.(2010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联考)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用文明史观来分析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形成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西欧终于走出中世纪的黑暗 B.树立起西欧工业文明的形象C.为商业阶级开辟新的贸易场所 D.开辟人类文明联结的新航线17.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在国外经营的重点是 ()A.从非洲贩卖黑人奴隶B.从殖民地掠夺贵重金属C.加强同殖民地的贸易 D.抢占商品市场、原料产地18.19世纪,欧洲的主要社会思潮是 ()A.教权主义 B.重商主义 C.自由主义 D.人文主义19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C.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20(2010福建福州一中模拟)下图所示建筑享誉全球,其设计意图据史料记载是为了展示钢铁时代的辉煌,你认为这座建筑应建于何时()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C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D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2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新兴产业主要有()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A.B.C.D.22.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其工业成果来说,显著特点是 ()A.蒸汽动力的广泛应用B.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C.机器零部件标准化生产方法的采用和推广D.电力的广泛使用23(2010福建师大附中模拟)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24(2010临沂二模)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B通讯工具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25(2010南昌二中模拟)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引起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经济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工业化进程 B.重工业成为最重要的工业部门C.第三产业成了最大的产业部门 D.机械工业成了最大的工业部门26从农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世界一体化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是()A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世界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形式B人群大规模流动,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C粮食和原料的生产相对集中D欠发达国家成功实现经济转型27(2010嘉兴模拟)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和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可以选择的证据有()电信工具的创新使跨时空联系日趋便利垄断资本对世界统治的确立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日本的“开国”和中国的“门户开放”A B C D28(2010福建师大附中模拟)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931年占1/4,1951年降至1/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化进程加速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C对外移民的增加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29.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是 ()A.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转变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局部调整 D.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发生了变化30(2010福州质检)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了()A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B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C西方文明比伊斯兰文明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D自然条件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决定性因素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根本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请回答:(1)“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为什么这一重大事件能使欧洲“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2)“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对欧洲来说,“新阶段”指的是什么?(3)这一“新阶段”对亚、非、拉美人民带来了什么影响?32.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材料二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国家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是不可能持续的。 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于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 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 之走向现代(英国)材料三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 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 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 关于英文称呼中国国名为“CHINA”一词的来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来源于瓷器,因为在英语中,中国和瓷器都是“CHINA”。另外,也有人认为,“CHINA”一词的产生与秦朝有关,因为英文中“秦”的翻译是“CHIN”。还有一种观点则把“CHINA”与丝绸挂上了钩。在法文中,“丝”的拼写则为“CHINE”,与英文“CHINA”的发音与拼写已经非常接近,最后再从法文正式“过渡”到了现在的“CHINA”一词。而古代日本在提到笼统的中国概念时,则称中国为“汉土”或“唐土”。材料五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的。(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科技进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表现。(4)根据材料四,分析英文“CHINA”一词这三种说法和日本古代称中国为“汉土”或“唐土”的历史文化原因。根据材料五中的三幅图,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专题五测评21.D解析:依据教材可知皆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新兴产业。 22.D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一个新阶段,即电气时代。23.D解析: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之一。从材料中“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24.C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使用,能够产生巨大的动力,打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成就,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可见二者的划分依据是主要动力不同,所以选择C。25.B解析: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包括机械工业在内的重工业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最重要的工业部门。工业化进程的开始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三产业成为最大的产业部门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26.B解析:注意审题,是从农业经济发展的角度考查的,结合所学知识可作正确判断。27.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日本的“开国”是在19世纪中期,即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故排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理论基础,同时与题意无关,故也可排除。28.D解析:根据题中时间的演变,其涵盖一、二、三三次工业革命,同时再根据题中农业、林业和渔业这些农耕文明时期传统行业从业结构的人数下降的变化即可推断。29.C解析:恩格斯认为,在垄断组织内部,实现了社会化和有计划生产,即垄断组织部分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30.B解析:本题最容易混淆的是A选项,实际上,工业化不仅可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行,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可以的,即B选项包含了A选项。31.(1)新航路的开辟(又称地理大发现)。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血腥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其掠夺来的巨额财富和资金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即工场手工业和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2)西欧进入封建制度加速衰落和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新阶段。(3)开始了欧洲对亚、非、拉美的殖民统治,给亚、非、拉美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32.(1)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商业交换的品种增多。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的加剧。(2)英国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君主立宪制得到确立和完善,为工业革命的首先在英国开始创造了政治前提。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3)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运河的修建和轮船的改进;跨洲铁路的修建;世界通讯网络的形成。(4)原因:中国古代丝织业和制瓷业很发达,中国通过“丝绸之路”输往西方的主要是丝绸和瓷器,所以西方称呼中国为“瓷器”之国和“丝绸”之国。古代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强唐盛汉的中华文明影响了日本和欧洲,故用“秦”、“汉”、“唐”代指中国。(如学生提到汉代、唐代发达的对外水陆交通和开明积极的对外交往,或者汉代、唐代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科技文化也可给分。)影响:小农经济开始瓦解,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中国出现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