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67375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0分)读下图“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 我国每年国庆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 )A. B. C. D. 2. 图中地球公转速度( )A. 到先加快后变慢B. 到逐渐加快C. 到先变慢后变快D. 到逐渐变快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闽浙边界。图1为太姥山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夫妻峰”景观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1 图23. 组成“夫妻峰”景观的岩石类型属于图2中的( )A. 甲B. 乙C. 丙D. 丁4. 该景观形成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 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 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C.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D. 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 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 )A. B. C. D. 6. 符合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A. B. C. D.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7. 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A. 背斜形成的褶皱山B. 向斜形成的褶皱山C. 断层形成的断块山D. 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8. 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所示不同的是( )A. 庐山B. 喜马拉雅山C. 华山D. 泰山9. 下图中纬度相同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 B. C. D. 10. 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是()A. B. C. D. 11. 读如图,完成下题21日的最低气温比20日高,其主要原因是()A. 太阳辐射强B. 地面辐射强C. 大气逆辐射强D. 暖空气来袭奥地利探险家鲍母加特纳在美国新墨西哥韦尔,于当地时间xx年10月14日9时30分乘氦气球到达距地面39044米后,从太空舱里跳下,于北京时间15日凌晨2时12分03秒成功落地。读材料回答下题。 12. 鲍姆加特纳跳出时的高度处在A. 对流层 B. 平流层C. 高层大气D. 大气上界13. 从跳出到落地,鲍姆加特纳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是A. 逐渐降低 B. 逐渐升高C. 先升高后将达到 D. 先降低后升高14.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2题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A. -B. -C. -D. -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5. 有关四地气压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 B. C. 16. 图中、气温最高的是( )A. B. C. D. 17. 下图中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与上图海陆间热力环流相符的是( )A. B. C. D.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下图表示。读图完成下题。 18. 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辐射的主要是A. 水汽和氧气B. 氮气和水汽C. 二氧化碳和水汽D. 氧气和氮气19. 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A. 增强,减弱B. 减弱,增强C. 增强,减弱D. 减弱,增强20. 如图,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风向的箭头是()A. AB. BC. CD. 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40.0分)21. 如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字母表示岩石类型,数字表示大气受热过程,甲、乙代表地质构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d表示三大类岩石中的 _ 岩,d至c之间的箭头代表 _ 作用(2)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_ ,该处地貌类型是 _ 。(3)岩浆的主要来源地是 _ (选择填空)A地壳B下地幔C地核D软流层(4)大量火山喷发物可能会导致 _ (填数字)增强,从而使全球气温降低;也可能会导致 _ (填数字)增强,从而使全球气温升高22. 读“气压场中风形成示意图”(图1)和“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1)左图1中a、b、c、d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是_,图示气压场分布在_半球(填“南”或“北”)(2)图2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其风向是_(3)图2中A、D两处相比,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4)图2中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天气,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23.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地空气(上升或下沉),其地面气压(高于或低于)乙地。(2)请在图中a、b线段上分别补画箭头,完成甲乙和甲丙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3)若图表示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则表示城市的是_。(甲、乙、丙)(4)图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白天或夜间),此时近地面吹的是(海风或陆风)。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答案选择题1. C2. B3. D4. C5. B6. A7. C8. B9. D10. C11. C12. B13. D14. B15. D16. C17. A18. C19. D20. C综合题21. 沉积;变质;背斜;地壳运动使岩层向上弯曲而成;谷地;背斜顶部张力大,遭受侵蚀而成;D;22. d;北;C;东南风;A;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23. (1)上升 低于(2)(3)甲(4)夜间 陆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