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检测 中图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66472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检测 中图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检测 中图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检测 中图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北京市某校地理社团利用2016年暑假期间到门头沟区爨(cun)底下村参加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他们在考察报告中写道:“爨底下村以人文景观为主,辅以山水之趣,与自然交相辉映”“这个小山村本是由古时商路上一个驿站发展而来随着古道的渐渐没落与破败,爨底下村也陷入了一个举步维艰的境地。”据此完成第12题。1.下列对古村落建筑特色的描述,最可能出自上述考察报告的是()A.红墙绿瓦的皇家园林B.高低错落,利于采光通风C.小桥流水的水乡之韵D.毛毡制作,利于拆卸搬运2.考察发现,影响爨底下古村落兴衰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地形C.交通D.政策下图为我国某铁路干线沿线气候资料,据此完成第34题。3.该铁路干线可能是()A.陇海兰新铁路B.京包包兰铁路C.京哈京广铁路D.宝成成昆铁路4.对图中地区列车运行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地震B.洪涝C.沙尘暴D.台风读长江三角洲海岸线变迁示意图,完成第56题。5.在图中海岸线变迁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河流沉积作用河流侵蚀作用地球偏转作用海浪侵蚀作用A.B.C.D.6.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最可能的是()A.可以引种热带作物B.长江口水质变差C.寒潮影响次数增加D.滩涂面积增加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是在强烈不稳定天气条件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产生的,通常是由雷暴云伸展至地面的漏斗云产生的强烈旋风。下图为龙卷风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第78题。7.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射阳等地发生的龙卷风灾害天气,其成因可能为()处于气旋西北边缘,温度高,湿度大,对流强苏北部大气层处于稳定状态受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龙卷风中心气压很高,气流强烈上升A.B.C.D.8.人遇到龙卷风,正确的逃生方式是()如果在汽车内,应及时离开,到地势低洼处躲避应迅速朝龙卷风移动的方向跑,伏于低洼地面、沟渠等躲入地下的空间或场所(如地铁或地下室)躲入生活活动场所或其他简易临时住处A.B.C.D.2016年3月,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正遭受百年来最严重旱情,湄公河水位也降至近90年最低,干涸的三角洲比往常提早2个月出现海水入侵现象。中国政府应越南政府的请求向湄公河流域国家提供了“巨大帮助”。下图为湄公河流域图,据此完成第910题。9.此次湄公河三角洲遭受百年来最严重旱情的主要原因是()A.厄尔尼诺的影响,气候异常B.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C.夏季风来得晚,降水量较少D.流域上游来水量较往年偏少10.中国政府向下游流域国家提供的“巨大帮助”是()A.资金援助B.粮食援助C.出口淡水D.开闸放水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完成第1112题。11.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国土面积狭小降水丰富干旱少雨污染严重河流短小A.B.C.D.12.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节约用水国内跨流域调水人工降水循环用水从邻国调水A.B.C.D.二、综合题(共52分)13.(30分)澜沧江流域位于板块交界处,活动断层多,地形起伏剧烈,水电开发程度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澜沧江流域示意图。材料二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比例与坡向关系图。(1)澜沧江的流向为;流域内城镇最集中分布的省级行政区域简称是。(2)澜沧江流域狭窄,其影响因素最主要是;形成流域内深切峡谷的主要外力作用是。(3)澜沧江流域乡镇级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小的坡向是;两类居民点相比,更趋向选择在采光较好方向分布的是级居民点。(4)澜沧江流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试分析其主要原因。14.(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16年1月2123日,一场“霸王级”寒潮侵袭了我国大部分地区,致使我国部分地区的越冬农作物遭受冻害,华北地区的大量冬小麦受损严重。下面为华北地区某冬小麦农田和冬小麦受损景观图。(1)说出本次寒潮对冬小麦造成的主要危害。(2)列举冬小麦防治冻害可采取的工程措施。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2.1.B2.C第1题,结合材料分析,最可能出自上述考察报告的是高低错落,利于采光通风,体现小山村依山而建的特色,B项对。红墙绿瓦的皇家园林不会出现在小山村中,A项错。小桥流水的水乡之韵位于平原地区,C项错。毛毡制作,利于拆卸搬运是草原牧区的景观,D项错。第2题,考察发现,“随着古道的渐渐没落与破败,爨底下村也陷入了一个举步维艰的境地”,说明影响爨底下古村落兴衰的主要因素是交通,C项对。气候、地形、政策不是衰落的主要因素,A、B、D三项错。34.3.C4.B第3题,由图示可知,该铁路沿线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并且由到降水整体呈增加趋势,说明该线路应在东部季风区,故A、B错;沿途的冬季气温逐渐增高,说明该线路为南北走向,并且由北方穿越到南方,故选C项,排除D项。第4题,该沿线主要经过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多洪涝灾害。选B项。56.5.C6.B第5题,读图,图中海岸线向海洋延伸,说明泥沙沉积多,变迁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河流沉积作用,故对,错;图中沉积的沙洲位置,表示水流向右偏,左岸沉积较多。是受地球偏转作用的影响,对。与海浪侵蚀作用无关,错。故选C。第6题,当今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潮对河水的顶托作用增加,陆地河道污染物质不易排放进入海洋中,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最可能的是长江口水质变差,故B项对;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有自然带范围的变化,但温度带不会出现大范围的本质上的改变,A项错;全球气候变暖,寒潮影响次数减少,海平面上升,滩涂面积减少,C、D两项错。故选B项。78.7.A8.C第7题,根据材料,龙卷风是空气强烈对流运动产生的灾害天气,其成因可能为处于边缘,温度高,湿度大,对流强,对。苏北部大气层处于稳定状态,不是对流强的原因,错。受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气流强烈上升形成,对。龙卷风中心气压很低,气流强烈,错。第8题,人遇到龙卷风,正确的逃生方式是如在汽车中,应及时离开,到达低洼地躲避,对。迅速朝龙卷风移动的方向跑是错误的,错。躲入地下的空间或场所(如地铁或地下室),对。生活活动场所或其他简易临时住处不结实,不安全,错。910.9.A10.D第9题,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太平洋中东部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洪涝灾害频繁,同时印度、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一带则严重干旱,世界多种农作物受影响,越南属干旱范围。第10题,依据题干,可知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正遭受百年来最严重旱情,所以提供的“巨大帮助”是开闸放水。11.D12.A13.答案 (1)自西北向东南流(自北向南)云(滇)(2)地形流水侵蚀(3)西北乡镇(4)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坡陡;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导致岩体破碎,坡体稳定性差;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强度大;水电、交通等工程建设不当诱发灾害。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云南简称云或滇。第(2)题,该地地形南北纵列,山高谷深,所以流域狭窄,该地流水作用较强,所以谷地较深。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北方向乡镇级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小,采光较好方向为南侧,乡镇级居民点分布比例大于村级居民点。第(4)题,该地滑坡、泥石流频繁的原因有地形起伏剧烈,山高谷深坡陡;位于板块交界处,活动断层多,导致岩体破碎,坡体稳定性差;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强度大;水电、交通等工程建设不当诱发灾害。14.答案 (1)造成冬小麦枯萎或死亡(冬小麦减产绝产)。(2)寒潮来临前浇水,改善土壤墒情;压实保墒;释放烟雾,增强大气的保温效应;用麦草或塑料薄膜等覆盖(增施草木灰);寒潮过后及时浇水(酌情追肥,喷施药剂等)。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本次寒潮造成冬小麦枯萎或死亡,冬小麦减产、甚至绝产。第(2)题,防治冻害的措施,主要是在寒潮来临前浇水,改善土壤墒情。在农田中压实保墒。释放烟雾,增强大气的保温效应。用麦草或塑料薄膜等覆盖,增施草木灰。在寒潮过后及时浇水,酌情追肥,喷施药剂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